資源簡介 滑輪及機械效率 4639310146050一、滑輪 1、滑輪實質上是杠桿。 2、定滑輪: 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②實質:等臂杠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④對理想的定滑輪(不計輪軸間摩擦)F=G物。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繩=重物移動的距離s物; v繩=v物 418401595885 3、動滑輪: ①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可上下移動,也可左右移動) ②實質: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 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動滑輪(不計軸間摩擦和動滑輪重力)則F=falseG物。 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false(G物+G動),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繩=2h物 , 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v繩=2v物 52609751149354、滑輪組 ①定義: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②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輪組(不計輪軸間的摩擦和動滑輪的重力)拉力F=falseG物。(有幾股繩與動滑輪相連,承擔物重的繩子的股數n 就是幾) 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false(G物+G動)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nh物 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 v繩=nv物 4824095361950 注:使用滑輪組時,重物和動滑輪的總重由幾股繩子承擔,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幾,即n=false。(忽略滑輪和軸之間的摩擦以及繩重、繩與滑輪之間的摩擦) 4799965165105、輪滑組承重繩子的股數的確定方法 ①首先要分清哪些是定滑輪,哪些是動滑輪 ②看跟動滑輪相連的繩子有幾股,那么承重繩子的股數n就是幾。在圖甲中我們用虛線把重物和動滑輪從滑輪組中隔離,以重物和動滑輪為研究對象,有四根繩子承擔動滑輪及重物,所以作用力false。同理,分析圖乙可知,提起重物及動滑輪的力false 6、組裝滑輪組?? 要正確組裝滑輪組: A、確定繩子股數——根據力或者距離的關系判斷; B、確定動滑輪個數——繩子股數為2股、3股應用1個動滑輪;4股、5股應用2個動滑輪等; C、確定定滑輪個數—一般情況,一動配一定(一個動滑輪配一個定滑輪), 偶數減一定( 股數為偶數時,定滑輪少一個),變向加一定(改變動力方向時,加一定滑輪); D、確定繩子固定端位置——奇動偶定(當n為奇數時,繩子的起始端系在動滑輪上,當n為偶數時,繩子的起始端系在定滑輪上。) E、繞繩——按順序由內向外繞,將繩子拉緊。 例1、如圖所示為工人提升重物的情景,若不計滑輪所受重力及摩擦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3616960553085例2、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工人用力F把重為100 牛的物體以0.2米/秒的速度勻速提升6米。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這一過程中( ) A. 拉力F的大小為50牛 B. 繩子自由端的速度為0.4米/秒 C. 拉力F所做的功為600焦 D. 拉力F的功率為10瓦 例3、如圖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輪組提升重物,請用筆畫線代替繩子畫出最省力的繞法. 例4、如圖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物,已知物重270N.動滑輪重30N,不計繩重及摩擦,測拉力大小為________?N,若重物勻速上升1m,則此過程中拉力做的功為________?J. 4871085839470例5、拓展課上,小泉同學模擬某建筑工地上拉動工件的情景,設置了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他用該滑輪組在4秒內將一個重為100牛的物體,沿著水平地面勻速拉動了2米。人的拉力為18牛,物體移動時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物重的0.35倍,不計繩重及機械的摩擦。求: (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動滑輪受到的重力。 二、斜面 1、斜面是一種簡單機械,使用它時可以省力,但要費距離。 2、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3、理想斜面遵從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于不用機械時(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4、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長;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與物體間的摩擦為f,則:FL=fL+Gh;這樣F做功就大于直接對物體做功Gh?。 三、機械效率 1、有用功:定義:對人們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斜面:W有用=Gh 2、額外功:定義:并非人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斜面:W額=fL 3、總功: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或者動力所做的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Fs 斜面:W總=fL+Gh=FL 4、機械效率: (1)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 (2)公式:η=false 斜面:η=false 定滑輪:η=false=false=false 動滑輪:η=false=false=false 滑輪組:η=false=false=false 5、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通常用百分數表示。(因在使用機械時,不可避免W額>0.所以由W總=W有+W額可知:W有6、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1)當W有一定時,減少W額,可提高效率.比如影響滑輪組效率的因素有:動滑輪和繩重;繩與輪之間的摩擦.所以,我們可以使用輕質材料做動滑輪或盡量減少動滑輪的個數;還可通過加潤滑油來減少軸處的摩擦及使用較細的繩子等措施,以此來提高它的效率 (2)當W額一定時,增加W有,可適當提高機械效率.比如,對于同一滑輪組(額外功不變),增加所提物體的重,有用功就會越大,機械效率就會越高.? 總之,對于滑輪組而言,要提高效率,可增加有用功的同時盡量減小額外功. 例1、如圖所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為7.5牛的拉力F將一個重10牛的物體勻速拉到斜面的頂端,物體沿斜面移動的距離s為5米,上升的高度h為3米,則人對物體做的有用功是 焦,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在高度相同時,斜面越長越 (填“省力”或“費力”)。 例2、同一滑輪用如圖甲、乙兩種方式勻速提升重為100N的物體,已知滑輪重20N、繩重和滑輪的摩擦力不計.則 (?? ) A.?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η甲<η乙?????????B.?手的拉力:F甲=F乙; 機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η甲>η乙?????????D.?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η甲<η乙 127000815975例3、搬運工人站在水平高臺上,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物勻速豎直向上提升2m,當提升貨物重為360N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則動滑輪重為 N(不計繩重和摩擦);若將所提升貨物重增大到480N,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 3973830320040例4、如圖所示,用300牛的力F將重為500牛的物體在10秒內勻速提升2米,不計繩重和摩擦,在此過程中( ) A.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6米 B. 動滑輪重100牛 C. 拉力做功的功率為100瓦 D.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 例5、一工人用右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一重200N的貨物,所用拉力為125N,他在4s內將貨物向上提升了2m,求在這個過程中: (1)工人所做的有用功和額外功;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工人拉動繩子做功的功率。 四、滑輪的幾種類型 類型一:物體在滑輪組的作用下上、下移動: 1:如圖所示對于此種裝置圖中,求繩子末端拉力F的幾種方法是: ⑴ F=false(不計各種摩擦)其中n指繩子的股數 ⑵由η= false可推知:F=false ⑶由P=FV拉得 F=P/V拉其中的V指繩子移動的速度,不可代入物體移動的速度。 類型二:在滑輪組的作用下物體沿水平面移動: 如下圖所示此種題型物體通常在拉力作用,克服摩擦力發生移動。豎直方向上的重力與支持力通常不是此種題型要探究的物理量,常用的對應公式是: F=falsef W有=fs物 W總=Fs拉 機械效率η= false=false。(其中的f指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 類型三:費力型滑輪: 如下圖(1)和(2)拉力作用于滑輪的軸上,此種情況拉力大于物體的重力或拉力大于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所以稱為費力型滑輪的計算;此類題型常用的計算公式是: ⑴中W有=G物h , S拉=falseh F=2G物+G動;機械效率η=false 在⑵圖中W有=fs , S拉=falseS物,F=2f(不計各種滑輪的摩檫)η= false 即此種題型中拉力作用于物體的軸上,費力但省距離。 例1、如圖所示,質量為5kg的物體A在大小為5N的拉力F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己知滑輪組機械效率為80%,物體運動的速度為1m/s.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 A.?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15N?????????????????????????????????? B.?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12W 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2m/s??????????????????????????? ?D.?在10s內機械所做的有用功為120J 例2、如圖所示,用同一個動滑輪先后提升同一物體,使物體以相同速度勻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別是F甲和F乙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別是P甲和P乙。若不計摩擦、動油輪重和繩重,則F甲與F乙、P甲與P乙之間的大小關系是( ) A、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例3、如圖所示,物體A的質量m=12k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2N,忽略滑輪與繩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輪、彈簧測力計和繩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繩子足夠長。 4161155220345求:(1)物體A與水平面間摩擦力f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3)物體A運動10s的過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 參考答案 例1、D例2、C 例3、 例4、150;300 例5、(1)72J(2)18W(3)1N 例1、30;80%;省力例2、C例3、120;80%例4、B 例5、(1)工人做的有用功為:W有=Gh=200N×2m=400J; 工人做的總功為:W=Fs=125N×(2m×2)=500J; 工人做的額外功為:額=W總-W有=500J-400J=100J;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W有W總=400J500J×100%=80%; (3)工人拉繩子的功率為:P總=W總t=500J4s=125W。 例1、D例2、C例3、(1)f=12N (2)F=24N (3)12J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