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植物細胞? 教學目標 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認識并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初步學會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 正確區分三種玻片。 ③增強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學生體會“膽大心細”是順利實驗的必備素質;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制作臨時裝片,歸納植物細胞結構。 教學難點: 1.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認識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2.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練習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尊重事實是生物繪圖的前提)。 課前準備 ??? 學生:預習,自愿準備感興趣、可觀察的植物材料,如:洋蔥、成熟的番茄、黃瓜(西瓜、蘋果)等;3H鉛筆,繪圖紙,尺;興趣強烈的幾個學生提前跟隨老師學做臨時裝片。 教師:洋蔥鱗片葉,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實)的果肉,新鮮的黃瓜,清水,碘酒溶液,高錳酸鉀溶液(質量分數為1%~5%),鑷子,刀片,滴管,紗布,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植物細胞掛圖。課前培訓幾個學生。 課時分配: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復習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學會操作顯微鏡是為了使用它看到微觀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個洋蔥或者黃瓜直接放到顯微鏡下,能看到內部結構嗎? 三、講授新課 (一)在顯微鏡下觀察的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 (二)玻片標本的種類 依據制作方法可分為:切片、涂片、裝片 依據保存的時間可以分為:永久玻片標本、臨時玻片標本 制作玻片標本需要用到載玻片和蓋玻片。 (三)臨時裝片的制作觀察植物細胞實驗方法步驟:擦→滴→取→展→蓋→染 1、準備: 擦:避免雜質出現在視野中,影響觀察。 滴:滴的清水適量,過多會溢出,污染顯微鏡,過少易產生氣泡。 2、制片: 取:取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無色透明) 展:使細胞不重疊 蓋:避免產生氣泡 3、染色:滴稀碘液,為了看清細胞的結構,細胞核染色最深。 染:在一側滴碘液,用吸水紙在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 4、觀察 考慮:有了污點怎么辦?細胞、氣泡有什么區別?染色劑對細胞有什么影響? (四)繪細胞結構簡圖:繪圖要領:(1)圖的大小比例適中;(2)用3H鉛筆(3)暗處點上細點表示(4)名稱標注齊全。 注意事項: ①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凈,后果如何? ②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過多過少對實驗有何影響? ③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④蓋蓋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現的不利影響) ⑤滴染色劑的位置、數量? ⑥吸引染液的方法? (五)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432435018478511430020320 細胞壁:支持和保護細胞 細胞膜:保護,控制細胞內物質的進出 細胞質:能流動,加速細胞內物質的交換,綠色植物的細胞質中有葉綠體,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液泡:液泡內有細胞液,其中溶解多種物質。 細胞核:呈球形,含有遺傳物質。 四、鞏固練習:P461、2、3、4。 針對學生作業出錯的情況有目的的分析講解,出錯較多的典型題目統一講解,對個別學生出錯的題記錄在練習冊上單獨輔導。 五、小結: 今天主要學習了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和步驟,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掌握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學習繪制生物圖的方法。 六、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較多,需用兩個課時才能完成。但學校條件有限及教學課時有限,只能用一個課時完成,仍然是教師滿堂灌為主,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很少,大多數學生不能實際觀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