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復習 一、動物與植物細胞的比較 細胞的基本結構有三部分: (1)細胞膜:主要起保護細胞并控制細胞與外界之間物質交換作用。 (2)細胞質:許多生命活動的場所。 (3)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 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區別: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細胞壁有支持和保護作用。葉綠體時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葉綠體只有在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中才有。液泡:含有大量的細胞液) false例1、看圖,并在橫線上填上相應的細胞結構(方括號中填字母)名稱: (1)甲、乙兩圖中,可能是蝸牛的體細胞的圖是____(選填“甲”或“乙”) (2)柳樹之所以長得比較高大,這與細胞結構中的[ ] 有關; (3)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在細胞結構中的[ ] ; (4)“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是生物的遺傳現象,控制這種現象的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結構中的[ ] 。 (5)一些水果中有許多汁液,這些汁液是細胞的細胞液,它來自于細胞結構中的[ ] ; (6)與蝸牛細胞相比,柳樹葉的細胞具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 ] 。 二、顯微鏡使用 1、正確的使用順序:安放 對光 放片 調焦 觀察 2、對光時:(1)強光時:用平面鏡、較小的光圈 (2)弱光時:用凹面鏡、較大的光圈 即調節光線強弱可使用遮光器和反光鏡調節。 調焦時:先用粗準焦螺旋再用細準焦螺旋。 物鏡:使用時先降后升 觀察:先用低倍鏡再用高倍鏡 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低倍鏡:觀察范圍大、放大倍數低、細胞數目多、視野明亮。 高倍鏡:觀察范圍小、放大倍數高、細胞數目少、視野較暗。 3、使用顯微鏡時兩眼同時睜開,左眼觀察,右眼繪圖。 3778250321945例1、如圖為顯微鏡觀察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的觀察對象,如果要由視野⑴變為視野⑵,下列操作過程中,正確的順序是( ) ① 轉動粗準焦螺旋 ④ 轉動轉換器 ② 轉動細準焦螺旋 ⑤ 向左下方移動玻片 37884108255(1) (2) (1) (2) ③ 調節光圈 ⑥ 向右上方移動玻片 A、①③④⑤ B、⑤④③② C、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① 例2、下列關于光學顯微鏡使用時出現的現象與相應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 ) A 、視野中有許多黑色圓圈— — —重新制作裝片 B、 對光時發現視野較暗— — —將凹面鏡換成平面鏡 C 、 要觀察的細胞在視野左下方的邊緣— — —將裝片往右上方移動 D 、低倍鏡下觀察到細胞有重疊— — —換用高倍鏡觀察 例3、請回答下列顯微鏡操作的有關問題: 2429510196215 (1)左圖為顯微鏡觀察到的兩個視野,其中甲為主要觀察對象,當由視野①變為視野②時,操作方法是 。 (2)左圖為A、B兩位同學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的效果圖,你認為 同學的觀察效果好。另一同學效果欠佳是因為裝片中有 ,要想不出現這位同學視野中不正常的情況,蓋玻片時應 。 (3)某同學在用對好光的顯微鏡觀察標本時,發現視野是暗的,可能的原因是 (寫出一個即可)。 (4)若圖Ⅱ-6為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的一個視野,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能將細胞 移向視野中央。 三、植物、動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 1、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 (1)先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若是口腔上皮臨時裝片則滴0.9%的生理鹽水) (2)取一小塊洋蔥表皮放在水滴上,用鑷子展平。 (3)蓋上蓋玻片防止氣泡產生。 (4)在蓋玻片一側,加1-2滴紅墨水(若是口腔上皮臨時裝片則滴亞甲基藍溶液),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水(作用是染色,便于觀察細胞的結構) (5)若視野中有黑色圓圈,氣泡太多(裝片要重新制作) 欲使觀察到的物像向右上方移,就要將玻片移向左下方。若觀察到的物像偏向右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視野中央,就要將玻片移向右上方。 例1、是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用序號和箭頭表示正確的操作順序: 。 (2)進行該實驗時,撕取的應該是洋蔥鱗片葉的 表皮. (3)圖A所示范的操作方法的意義是 。 (4)B中所滴的液體是 ,目的是 。 例2、分析回答制作和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相關問題。 a b c d 圖一 圖二 (1)圖一中,制作臨時裝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c圖片中滴在載玻片中央的液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觀察時,調節_____________準焦螺旋可使物像更清晰;若顯微鏡的目鏡為5×,物鏡為40×,則觀察到的物像放大 _________倍。 (3)圖二是口腔上皮細胞模式圖,其中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 ];與植物細胞相比,該細胞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個即可)。 (4)從結構層次分析,口腔上皮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是細胞分裂和____________的結果。 四、生物體結構層次 1、細胞的分裂、生長、分化 2、組織、器官、系統 (1)動植物組織 (2)人體系統 人體有八大系統: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諧音記憶:尿內神生,云霄呼喚)這八大系統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而協同工作的。 3、生物體的層次結構 植物:細胞→組織→器官→植物。 動物(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人體) 例1、圖中A—E表示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整個人體都是由A細胞發育而成的,A細胞是___________。 (2)A細胞通過__________形成B。在此過程中,變化最顯著的是出現 。 (3)B通過_________C。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產生了差異。 (4)在上圖的結構層次當中,人體具有而植物沒有的是【 】___________。 (5)系統是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組合。圖中所示的系統具有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五、動植物分類 1、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2、無脊椎動物: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環節動物、線形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節肢動物 3、種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孢子植物:蕨類、苔蘚類、藻類 4、檢索表 例1、圖列出了六種常見的植物,請回答有關問題。 (1)上述植物中沒有根、莖、葉分化的是________(填標號)。 (2)上述植物中產生種子,但沒有果實的是________(填標號)。 (3)上述植物中屬于被子植物的是________(填標號)。 例2、下列分別是蝸牛、麻雀、青蛙、蝴蝶、鯉魚5種動物,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 A B C D E (1)A的身體柔軟,具有貝殼,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_________動物;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將上述動物分成兩組,與A同組的有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動物生活環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區別。如E用______呼吸;C用________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3)上述動物中,體溫恒定的是____ __。(用字母表示) (4)麻雀會飛行,蝙蝠也會飛行,蝙蝠卻屬于哺乳動物,因為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六、生物多樣性 1、衣藻的形態結構 2、草履蟲的形態結構 衣藻與草履蟲的對比 3、大多數生物的滅絕都是喪失棲息地造成的。亂砍濫伐森林、隨意開荒、無節制地排放污染物,都會使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間大大縮小,生存的條件急劇惡化。 4、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義的。 例1、比較衣藻和植物細胞,如圖所示: (1)相同點:衣藻和植物細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點: ①衣藻前端有________,能感知光線的強弱; ②衣藻有________,能幫助其在水中游動; ③我認為衣藻是________(選填“動物”或“植物”),理由是 。 例2、如圖為不同因素對哺乳動物和鳥類威脅大小的條形圖。 根據上圖回答: (1)哺乳動物瀕危或受威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鳥類受威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請你寫出一條保護動物的措施。 。 參考答案 1、例1、(1)甲(2)E;細胞壁(3)D;細胞質(4)A;細胞核(5)C;液泡 (6)B;葉綠體 2、例1、B 例2、A 例3(1)將裝片向左平行移動 (2)B;氣泡;將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水滴,然后將另一側慢慢放下。 (3)物鏡沒有對準通光孔或者遮光器的光圈未與通光孔對齊或者未調試反光鏡或者室內光線太暗 (4)2 3、例1(1)DCAB (2)內 (3)氣泡 (4)紅墨水(碘液);便于觀察細胞的結構 例2、(1)cadb;生理鹽水 (2)細;200 (3)③;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4)組織;分化 4、例1、(1)受精卵 (2)細胞分裂;染色體 (3)細胞分化 (4)E;系統 (5)消化;吸收 5、例1、(1)⑤ (2)①⑥ (3)③④ 例2、(1)軟體;D (2)鰓;肺 (3)B (4)胎生;哺乳 例1、(1)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細胞膜;葉綠體 (2)①眼點②鞭毛③植物;衣藻細胞質中有葉綠體,可以像綠色植物那樣進行光合作用。 例2、(1)棲息地的喪失和偷獵 (2)棲息地的喪失 (3)建立自然保護區(不亂砍濫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