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1屆高考政治選擇題解題技巧與方法:曲線類 【題型設置目的】 通過經濟數據的變化對相關經濟數據產生影響,即通過對自變量變化分析,明確因變量的變化趨勢; 【題型特點】 坐標類選擇題,一般是由函數坐標系、文字信息構成的,主要考查某一經濟數據的變化對相關經濟數據產生的影響,即通過對自變量變化的分析,從而明確因變量的變化趨勢。此類試題中常見的函數圖像主要有供給曲線、需求曲線、供給變動曲線、需求變動曲線、需求彈性曲線、復合曲線等。一般采用的設問方式有:下列曲線正確反映……變動關系的是,引起上述曲線變化的因素有,與……相符合的曲線有,等等。 【解題思路】 經濟曲線題盡管形式新穎、靈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觀點卻有著深刻的理論淵源。基本理論知識是解讀經濟學曲線的基本支撐元素,基礎知識愈深厚,對信息的感受愈敏銳,對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斷事物則愈準確,所以,要特別重視對理論知識和觀點的理解和把握。同時,經濟學曲線試題的另一個特點是對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進行“變通”、“整合”、“創新”,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拓展、延伸,在“舊知”的基礎上形成“新知”。 解答曲線類試題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讀題干文字信息,準確把握題意。結合文字背景,明確曲線呈現的原因,以及曲線表達的主旨。 第二步,將曲線信息轉化為文字信息,復合型曲線可以拆分為單曲線,明確曲線表達的經濟信息。 第三步,對比文字信息、曲線信息和題肢選項,找出正確答案。 【解題技巧】 (1)設問指向 這類題型主要考查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經濟關系中的正反比函數關系的曲線(如本幣幣值與匯率、收入與消費能力等)。 (2)解題技巧 解答供需曲線類題型時, 第一,要準確區別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和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第二,要明確該曲線反映價格變動(縱軸P)引起的數量(橫軸Q)變動,而不是變動變動引起價格引動(與數學上的坐標曲線認識順序恰好相反)。 第三,要知道曲線變動的類型及原因,即曲線的上下移動與左右移動。最后,還要知道需求彈性、均衡價格時的特殊曲線。 第四,要明確縱軸和橫軸所代表的變量名稱。 第五,分清自變量和因變量,經濟學中,往往是縱軸用來表示自變量,橫軸用來表示因變量。 第六,根據教材原理或材料內容判斷變量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區別“正方向”和“反方向”兩種變化,還應注意在圖像的“增減”關系中的幅度變化; 第七,數形結合或表里結合,選擇正確的選項。 【題型分類】 題型一:供求曲線的“點移動”與“線移動” 1.“點移動”和“線移動” 根據函數圖像的知識,自變量引起的函數圖像的變動是曲線上的點的移動,即“點移動”,而自變量之外的因素引起的函數圖像的變動是曲線本身的移動,即“線移動”。 2.需求曲線的“點移動”與“線移動” 根據需求法則,若以價格為縱軸,需求量為橫軸,那么需求曲線就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當商品的價格由P1下降到P2時,需求量由Q1增加到Q2,即價格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化為曲線上的“點移動”(如下面左圖所示)。需求曲線的“線移動”(如下面右圖所示)反映的是在商品本身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由其他因素(如人們的收入、相關商品的價格、人們的偏好等)變動所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動,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向右移動;需求減少,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3.供給曲線的“點移動”與“線移動” 若以價格為縱軸,供給量為橫軸,那么供給曲線就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如下面左圖所示,當商品的價格由P1上漲到P2時)商品的供給量由Q1增加到Q2,即價格變化引起的是曲線上的“點移動”。供給曲線的“線移動”(如下面右圖所示)反映的是在商品本身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由其他因素(如社會勞動生產率、相關商品價格等)變動所引起的供給量的變動,表現為整條供給曲線的平移。當供給增加,供給曲線向右平移;供給減少,供給曲線向左平移。 4.既定商品價格變動對相關商品需求的影響 (1)某種商品價格的變動對其替代商品需求量的影響:一般情況下,二者呈正相關,如下面的左圖。 (2)某種商品價格的變動對其互補商品需求量的影響:一般情況下,二者呈負相關,如下面的右圖。 5.典型例題 典例1.(2020·江蘇卷)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和科技成果的應用,“人造肉”已從概念變成了現實,市場潛力巨大。若其他條件不變,圖中(S、D分別代表傳統肉類市場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能正確反映“人造肉”價格下降對傳統肉類市場影響的示意圖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人造肉”價格下降,“人造肉”需求增加,其替代品傳統肉類需求減少;若其他條件不變,意味著傳統肉類供給不變,價格不變。A圖顯示,傳統肉類供給不變,價格不變,需求增加,A不符合題意。B圖顯示,傳統肉類供給不變,價格不變,需求減少,B符合題意。C圖顯示,傳統肉類供給減少,價格不變,需求不變,C不符合題意。D圖顯示,傳統肉類供給增加,價格不變,需求不變,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典例2.(2019?全國卷Ⅰ) 對于同一商品,某企業銷售給老客戶的價格高,而銷售給新客戶的價格低。正確解釋該企業價格策略原因的圖示是(圖中D表示需求)(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該企業銷售給老客戶的價格高,這是因為價格變動對老客戶的需求量的影響不大,其需求彈性較小,故其需求曲線傾斜較陡峭;而銷售給新客戶的價格低,這是因為價格變動對新客戶的需求量影響較大,其需求彈性較大,故其需求曲線傾斜較緩和。因此,老客戶的需求曲線傾斜較陡峭,新客戶的需求曲線傾斜較緩和,C正確切題,A、B、D均不選。 典例3.(2019?天津卷) 糧票是我國在特定歷史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人們需要憑糧票購買糧食。改革開放后,曾經嚴格的票證制度越來越松動,1993年糧票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下圖描述了糧票退出歷史舞臺的主要原因,其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我國在計劃經濟時代,糧食生產力相對落后,糧食供給不足,在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國家通過票證制度保障人民群眾的糧食需求。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我國糧食生產能力迅速提升,糧食供給增加,因此糧票日漸退出歷史舞臺,C符合題意;D項表示糧食供給減少,與題意相反;A項表示需求增加,不符合題意;B項表示需求減少,不符合題意。故選C。 題型二:供求變化引起的均衡點的移動 1.需求不變,供給的變化能夠改變原來的供求平衡狀態,導致均衡點的移動:供給增加→均衡點向右下方移動,即均衡價格下降、均衡量增加(如下面左圖所示);供給減少→均衡點向左上方移動,即均衡價格上漲、均衡量減少(如下面右圖所示)。 2.供給不變,需求的變化也能改變原來的供求平衡狀態,導致均衡點的移動:需求增加→均衡點向右上方移動,即均衡價格上漲、均衡量增加(如下面左圖所示);需求減少→均衡點向左下方移動,即均衡價格下跌、均衡量減少(如下面右圖所示)。 3.供給與需求的“同時異幅”變動對價格的影響:供給與需求“同時異幅”(同時不同幅度)變動,即供給與需求的變動幅度有大有小,若變動后供過于求,則價格下降;若變動后供不應求,則價格上漲。“同時異幅”變動的情況:供給增加的同時需求減少,供給增加的幅度大于需求增加的幅度,或者供給減少的幅度小于需求減少的幅度,則供過于求;供給減少的同時需求增加,供給增加的幅度小于需求增加的幅度,或者供給減少的幅度大于需求減少的幅度,則供不應求。 4.典型例題 典例1.(2019·全國卷Ⅱ) 某國生產新聞紙所需要的紙漿以固廢紙為原料,消耗的固廢紙20%以上依賴進口。出于環保需要,2019年該國開始限制固廢紙進口。不考慮其他因素,正確反映短期內該國新聞紙價格變化的圖示是(圖中S表示供給,D表示需求)(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從材料提供的條件可以看出,由于該國限制固廢紙進口,不考慮其他因素,短期內該國新聞紙的供給量減少,供不應求紙價上漲,B能正確反映該國新聞紙價格的變化;A表示新聞紙供給量增加,與題意不符;C表示該國新聞紙需求量減少,與題意不符;D表示該國新聞紙需求量增加,與題意不符;正確選項為B。 典例2.(2016·課標卷Ⅱ)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的《三都賦》創作完成后,都城洛陽的人們都認為寫得好,爭相傳抄,一下子使紙帛的價格貴了好幾倍,這就是成語“洛陽紙貴”的由來。若用S、D分別表示供給和需求曲線,下列圖示正確反映“洛陽紙貴”的是( ) 【答案】B 【解析】A反映的是需求減少,價格降低,C反映 的 是供給減少,價格上漲,D反映的是供給增加,價格降低,均與題干信息不符。依據材料信息,“洛陽紙貴”反映的是需求增加導致價格上漲;B反映的是需求量增加,價格上漲,與題意相符,故選B。 【相關知識】 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 一、價格變動對生活消費的影響 1.價格變動對消費者的影響 價格變動會使消費者增加或減少對商品的購買,從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水平。 2.從三個方面理解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 3.理解其他因素對需求量的影響 點撥: 1.巧用價格變動規律提高生活質量 (1)價格變動與商品需求量的反向變動→反季節消費,避開消費旺季、消費高峰。 (2)不同商品的需求彈性有差異→國家要加強宏觀調控,保持生活必需品物價基本穩定。 (3)替代商品價格變動對雙方的影響是反向的→消費者使用替代商品可以節省開支,而不降低生活質量。 2.從方向運動和需求彈性上把握價格變動的影響 (1)一般來說,商品價格變動會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運動,引起商品供應量的正方向運動。 (2)根據需求曲線區分生活必需品與高檔耐用品:需求曲線越平坦,需求彈性越大,是高檔耐用品;需求曲線越陡峭,需求彈性越小,是生活必需品。 (3)當某商品價格變動時,該商品需求量的變動與它的替代商品需求量的變動呈相反方向運動,與它的互補商品需求量的變動呈同方向運動。 3.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交叉點的含義 同一種商品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叉點,往往意味著供需平衡時商品成交的價格。價格向平衡點之上移動,往往意味著此時受高價格刺激,供給會增加,需求會受到抑制;價格向平衡點之下移動,往往意味著受低價格刺激,需求會增加,供給則會受到抑制。需求曲線或供給曲線移動,則意味著供需平衡點發生變化,成交價格也會發生變化。 二、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 1.理解——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2.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重要體現,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 3.價格變動及其他因素對供給量的影響 【創新演練】 一、單選題 1.(2020·山東卷)甲、乙、丙是三種正常品,且都富有需求彈性,其中,甲與乙是互補品,甲與丙互為替代品。下圖反映的是甲商品的需求變化情況(S表示供給,D表示需求)。若不考慮其他因素,能引起甲商品的需求從D移動到D'的是( ) ①乙商品的價格升高 ②丙商品的價格升高 ③消費者對甲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 ④消費者預期甲商品的價格將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其他條件不變意味著價格不變。圖示顯示供給曲線未發生變化,意味著供給不變;同時顯示需求曲線向左移動,意味著需求減少。乙商品的價格升高,會導致乙商品的需求量減少,甲與乙是互補品,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①符合題意。丙商品的價格升高,會導致丙商品的需求量減少,甲與丙是互替,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②不符合題意。消費者對甲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會促使消費者增加對甲商品的需求,③不符合題意。消費者預期甲商品的價格將下降,會推遲人們對甲商品的需求,當前對甲商品的需求減少,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2. (2017·全國卷Ⅰ)甲與乙是互補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彈性。假定甲的價格下降,其他條件不變,則乙的需求變動圖示是( )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互補關系的兩種商品,當一種商品價格變化對另外一種商品需求的影響。本題中甲的價格下降,對甲商品的需求增加;甲乙是互補商品,那么乙的需求也會增加,故C項符合題意。題意中雖然甲的商品價格下降,但是其他條件不變的意思是乙商品的價格不變,所以排除A和B。需求量增多應該是向右平移,D錯誤,排除。 3.(2017·江蘇高考) 假設在一個成本相對穩定行業的市場中,只有甲乙兩個企業生產同種商品。若甲企業在價格為P1 時提價,乙企業不會跟隨提價以搶奪市場份額;相反,若甲企業降價,則乙企業會跟隨其降價以免顧客被搶走。其他條件不變,下圖中能正確反映甲企業產品市場變化的是( )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強調出兩個企業生產的是“同種產品”,因此產品具有可替代性;同時材料指出甲企業制定價格策略時,乙企業也有相應的策略,P1是其中的轉折點。首先甲企業在P1提高價格,由于乙企業產品價格不變,因此甲企業產品銷量會減少,并且隨著價格升高產品銷量會更少,因此可以排除C項。若甲企業在P1降價,乙企業也會降價,那么甲企業產品銷量會增加,據此可以排除A項。D項中P1是甲企業產品的最低價,已不可能實行降價,故排除D項。此題還可以根據產品價格和需求成反比直接選出B選項。 4.2020年之前,沒有人會想到,有一天口罩會成為硬通貨。有口罩就能賣出錢,不愁沒有銷路。但有錢卻不一定能買到口罩。賣電器的格力開始生產口罩了,賣汽車的比亞迪也開始生產口罩了…有人調侃“那不是生產口罩,那是印鈔機!”下列選項中,疫情對口罩影響描述圖文一致的是(注:圖中P表示價格,Q表示數量,S和D分別表示供給和需求曲線)( ) ①疫情増加市民擔憂,導致口罩市場價格整體走低 ②某些企業轉產生產口罩,引起口罩價格進一步下降 ③個別國家對口罩實施限制出口,口罩價格出現上漲 ④疫情得到遏制后,需求減少,供過于求,口罩價格回落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①:疫情増加市民擔憂,口罩需求量激增,導致口罩市場價格整體走高,而圖①顯示口罩價格“走低”,①錯誤。②:某些企業轉產生產口罩,會增加口罩供給量,但引起口罩價格下降,但圖②顯示供給增加,價格未變,②不符合圖示,排除。③:個別國家對口罩實施限制出口,會導致口罩進口國口罩供給一定程度上減少,但圖③顯示供給曲線未發生變化,意味著口罩供給量不變,③不符合題意圖示,排除。④:圖④顯示,需求曲線向左移動,意味著需求減少,此為疫情得到遏制所致,同時圖④顯示,供給曲線向右移動,意味著供給增加,由此導致供過于求,均衡價格降低,④符合圖示,入選。故本題選D。 5.隨著新冠疫情發生和春節的來臨,去年開始飆升的豬肉價格再次呈上漲趨勢,而本應因春節而利好的汽車銷售市場卻有點冷清。下圖代表的是當前長沙豬肉和汽車兩種商品需求曲線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 ①甲商品是豬肉,若當前價格從P2變為P1時,其需求量不會大幅減少 ②乙商品是汽車,若當前價格從P1變為P2時,其銷售量不會增加 ③甲商品作為豬肉,若當前價格從P2變為P1時,政府可能會運用國家儲備肉增加供應 ④乙商品作為豬肉,若當前價格從P2變為P1時,政府應該運用宏觀政策進行價格干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豬肉的需求彈性比較小,汽車的需求彈性比較大,由圖可知,甲商品是豬肉,乙商品是汽車。若當前價格從P2變為P1時,價格上升,豬肉的需求會減少,但是豬肉屬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不會大幅減少,①符合題意。③:甲商品作為豬肉,若當前價格從P2變為P1時,價格大幅度上升,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維護市場秩序,國家應通過宏觀調控實現供需平衡,從而使豬肉價格回落,因此,政府可能會運用國家儲備肉增加供應,③符合題意。②:由圖可知,乙商品的需求彈性較大,乙商品是汽車,若當前價格從P1變為P2時,價格下降,其需求量會大幅增加,其銷售量會大幅增加,②排除。④:乙商品是汽車,不是豬肉,④排除。故本題選B。 6.(2019?江蘇卷)根據國家發改委下發的有關文件,自2019年4月1日起,電網企業增值稅稅率由16%調整為13%,電網企業電價水平降低的空間全部用于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若其他條件不變,圖1中(D、S分別代表工商業產品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能正確反映該措施影響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供求與價格的關系的相關知識。材料表明,增值稅稅率下降,電價水平下降,工商業產品的生產成本降低,供給增加,供給曲線向右平移,A正確且符合題意;材料不涉及工商業產品價格上漲導致工商業產品供給增加,B不符合題意;材料不涉及工商業產品的需求增加,C不符合題;材料不涉及工商業產品的價格下降導致其需求量增加,D不符合題意。故選A。 7.(2018?江蘇高考)最低工資制度旨在保護低收入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最低工資應高于勞動力市場供需平衡時的工資水平。2017年,我國有22個地區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圖中(P代表勞動力價格,Q代表勞動力數量,D、S分別代表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P1、P2分別表示變化前后的勞動力價格)能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是( )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價格變動影響供給和需求。圖示中D、S分別代表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交叉處正是勞動力市場供需平衡狀態,題中文字信息中可知,最低工資應高于勞動力市場供需平衡時的工資水平,因此最低工資P1應在交叉處以上,BCD的P1位置均未超過供需平衡狀態,故選A。 8.(2017·課標卷Ⅲ) 因鋼鐵行業復蘇,導致對鐵礦石需求增加。在此背景下,占全球70%以上市場份額的四大礦產企業不斷增產,引發業界對鐵礦石價格戰的擔憂。對于這種擔憂的產生,若用供求曲線來反映,正確的是( ) 【答案】A 【解析】B選項僅有需求曲線發生變化,C選項 僅有供給曲線發生變化,這兩個選項都不能完整反映題意,可排除;D選項中供給曲線向左移動,說明供給減少,不合題意。通過對試題材料的分析,可提煉出以下關鍵信息:鐵礦石需求增加——需求曲線應該向右移動;礦產企業增產,供應增加——供給曲線也應向右移動;引發價格戰擔憂(商家采取降價手段進行竟爭)一一預期價格下降,價格的均衡點向下移動。比較四個選項不難發現:A選項曲線移動與題中所給信息一致,所以選A。 9.下圖表示某商品供求關系變化與價格變動的關系,其中D為需求曲線,S為供給曲線,E為均衡點。下列能導致均衡點向E1移動的是( ) ①國內新冠疫情趨于平穩,口罩熔噴布生產商擔憂前期行業規模過度增長引發產能過剩 ②為推動行業發展,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減免購置稅 ③活禽養殖行業因技術發展實現增產,但禽流感爆發導致市場需求低迷 ④國際石油市場疲軟,地區動蕩引發行業聯盟限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題干圖表表示供給增加,需求減少,導致均衡價格下降。①:國內新冠疫情趨于平穩,表明人們對口罩的需求量會下降,口罩熔噴布生產商擔憂前期行業規模過度增長引發產能過剩,產能過剩說明供給增加,這會導致價格下降,①符合題意。②: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減免購置稅,會增加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題干表示需求減少,②不合題意。③:活禽養殖行業因技術發展實現增產表明供給增加,但禽流感爆發導致市場需求低迷說明需求減少,③符合題意。④:國際石油市場疲軟說明需求不旺,地區動蕩引發行業聯盟限產表明供給減少,④不合題意。故本題選C。 10.2020年3月,世界主要產油國增產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給國際油價帶來重大沖擊。下列圖示能合理反映上述現象的是(圖中S表示供給,D表示需求,E表示均衡價格)( ) A. B. C. D. 【答案】B 【解析】B:世界主要產油國增產,市場供給增加。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使得市場需求量大幅減少,多種因素疊加使國際油價暴跌,B符合題意。A:表示供給量減少,這與世界主要產油國增產市場供給量增加相矛盾,A與題意不符。C:表示市場需求量增加,這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使得市場需求量大幅減少相矛盾,C與題意不符。D:表示供給量和需求量均增加,這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使得市場需求量大幅減少相矛盾,D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B。 _21?????????è?????(www.21cnjy.com)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