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生姓名年級初二學科科學上課時間教師姓名課題水的浮力(一)教學目標1.知道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2.描述阿基米德原理3.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的計算教學過程1.下列關于水資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C)A.干旱的沙漠地區(qū),水資源比較豐富B.赤道附近和距海較近的地區(qū),水資源豐富C.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qū)水循環(huán)比較活躍D.全球大約有90%的地區(qū)面臨著缺水危機2.在下列水體中,占陸地淡水比例最小的是(D)A.地下淡水B.冰川水C.海洋水D.大氣水3.下列有關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環(huán)和利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B)A.陸地淡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zhì)之一C.人類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資源是海洋水D.水循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只有蒸發(fā)和降水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A.水電解可以得到氫氣和氧氣,所以水中有氫氣和氧氣B.水電解時水分子被破壞C.水電解能生成氫氣和氧氣,所以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D.水在電解前后,氫和氧的存在形式發(fā)生了變化1、浮力:浸在液體或者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者氣體對它向上的托力。浮力的施力物體:液體(氣體),方向:豎直向上。2、稱重法測浮力:F浮=F空氣-F液體中=G-F液體中3、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1)實驗器材:溢水杯、彈簧測力計、金屬塊、水、小桶(2)實驗步驟:①如圖甲所示,用測力計測出金屬塊的重力;②如圖乙所示,把被測物體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讀出這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同時,用小桶收集物體排開的水;③如圖丙所示,測出小桶和物體排開的水所受的總重力;④如圖丁所示,測量出小桶所受的重力。結論1、內(nèi)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2、公式:F浮=G排液=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老鐵了解一下,并且記住:(1)浮力只跟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有關,浮力與液體的深度、物體的密度,形狀無關;(3)對于完全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而言,浮力還與液體的密度,物體的體積有關;(4)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下表面向上的壓力大于液體對物體上表面向下的壓力,這兩個壓力差就是浮力。注意:如果F向上=0,此時浮力消失。浮力消失的情況是:物體與容器底密合。如沉船、橋墩、插入水中的木樁。但物體與容器底密合,F(xiàn)向上不一定等于零(如:容器底小上大時)。(5)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6)“浸在”包含兩種情況:一是物體有一部分浸在液體中,此時V排=V浸入<V物;二是物體全部沒入液體中,此時V排=V浸入=V物。(7)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浸沒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氣體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1.將一個銅塊掛在彈簧秤上,當銅塊浸在水中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表示銅塊受到的(C)A.浮力大小B.重力大小C.重力和浮力之差D.重力和浮力之和2.如圖所示,圖上畫出了幾個力的方向,你認為雞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應是(C)A.F1B.F2C.F3D.F43.下列物體沒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D)A.在水中嬉戲的小鴨B.在藍天飛翔的老鷹C.深海潛游的鯨魚D.深入河底的橋墩4.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鐵球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5N,那么這個鐵球所受重力大小(A)A.一定大于5NB.一定小于5NC.一定等于5ND.無法確定5.下列關于浮力的說法,正確的是(D)A.只有浸在液體里的物體才受到浮力,在空氣中的物體不受浮力。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則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C.物體浸在液體中,由于受到浮力,物體的重力要變小。D.鐵球浸沒在水中緩慢下沉時,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說明鐵球所受浮力不變。6.輪船的鐵錨從水下深處向上提起,直至完全提出水面,這個過程中,鐵錨受到的浮力(C)A.逐漸變小B.保持不變C.先保持不變,后逐漸變小D.先逐漸變小,后保持不變7.在江河湖海游泳的人上岸時,在由深水走向淺水的過程中,如果水底布滿石頭,以下體驗和分析合理的是(D)A.腳不痛,因人越來越輕B.腳越來越痛,因人越來越重C.腳不痛,因水底對人的支持力越來越小D.腳越來越痛,因水底對人的支持力越來越大8.有一個氦氣球,其體積為2000米3,若空氣的密度為1.3千克/米3,則氦氣球在空中受到的浮力為多大?答案:25480N9.有一金屬塊A在空中稱重是14.7牛,把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9.8牛,試問: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多大?排開水的體積多大?此金屬塊的密度是多少?答案:浮力為4.9N排開水的體積為5×10-4m3金屬塊密度為3×103kg/m3總結:【查漏補缺】將一個體育測試用的實心球和一個乒乓球同時沒入水中,放手后發(fā)現(xiàn):實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圖所示。比較實心球和乒乓球沒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則(A)A.實心球受到的浮力大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C.它們受到的浮力一樣大D.不能確定2.將空礦泉水瓶慢慢壓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沒。下列對礦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確的是(D)A.礦泉水瓶受到水對它的浮力B.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C.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沒后,壓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3.用一彈簧測力計掛著一實心圓柱體,圓柱體的底面剛好與水面接觸(未浸入水)如圖甲,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如圖乙是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隨柱體逐漸浸入水中的深度變化情況(g取10N/kg),求:(1)圓柱體受的最大浮力;(2)圓柱體的密度。答案:浮力0.6N密度3.3×103kg/m3【舉一反三】如圖所示,甲、乙兩杯鹽水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同一只雞蛋先后放入甲、乙兩杯中,在甲杯中處于懸浮狀態(tài),所受浮力為F甲;在乙杯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所受浮力為F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ρ甲<ρ乙B.F甲<F乙C.ρ甲>ρ乙D.F甲>F乙2.人在齊胸的深水中走路時會感到輕飄飄的,這是因為(C)A.人在水中受到的重力為零B.人在水中受到的重力變小了,但不為零C.人在水中受到了水對他向上的浮力D.人在水中不受浮力3.如圖甲所示,彈簧測力計下掛一長方體物體,將物體從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圖乙是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與物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圖像,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A.物體的體積是500厘米3B.物體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牛C.物體的密度是2.25×103千克/米3D.開始時物體下表面距離水面8厘米1.銅球和鋁球,它們的體積相同,如果把它們浸沒在水中,它們受到的浮力是(C)A.銅球比鋁球的大B.銅球比鋁球的小C.兩球的一樣大D.無法判斷2.將體積相等的實心木球和實心鐵球投入水中,兩球靜止后受到的浮力是(B)A.木球比鐵球大B.鐵球比木球大C.兩球一樣大D.無法判斷3.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一個物體重為4N,然后將該物體浸沒在水中,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yōu)?N,則該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D)A.7NB.4NC.3ND.1N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質(zhì)量為l0g,體積為20cm3,先把它輕輕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當木球球靜止時,溢出水的質(zhì)量為l0g;把它取出擦干,再輕輕放入盛滿煤油的溢水杯中,當木球靜止時,溢出煤油的質(zhì)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C)A.5gB.8gC.l0gD.16g一只杯里裝有重2牛的水(杯已裝滿),將一個重為1牛的物體完全浸沒在杯內(nèi)的水中,有0.4牛的水從杯中溢出,則該物體受到水的浮力為(A)A.0.4牛B.0.6牛C.1牛D.1.6牛將木樁打入河底,在木樁逐漸浸入水中的過程中,木樁受到的浮力逐漸增大;在木樁全部浸入水中不斷下降的過程中,木樁受到的浮力不變;當木樁打入河底后,它受到的浮力為0N。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物體(乙的體積大于甲的體積),分別靜止在水面下1米和2米深處,由此可以判斷(A)A.甲物體的質(zhì)量小于乙物體的質(zhì)量B.甲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體受到的浮力C.甲物體的密度大于乙物體的密度D.無法判斷甲、乙兩物體的質(zhì)量、浮力和密度大小8.關于阿基米德原理,正確的敘述是(C)A.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的體積B.浸入水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大于它排開水受到的重力C.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D.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9.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會受到向上的浮力;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會(填“不會”或“也會”)受到向上的浮力。所有浸入液體和氣體中的物體一定會(填“可能會”或“一定會”)受到向上的浮力。一石塊在空氣中用彈簧測力計測時示數(shù)是10牛,將部分石塊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8.5牛,石塊受到的浮力為1.5牛;如果將石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6牛,則石塊受到的浮力為4牛。如果將它完全浸沒在另一種液體中時,石塊受到的浮力為3牛,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7牛。彈簧測力計吊著物塊在空氣中稱重,示數(shù)為1.6牛,當把物塊總體積的1/2浸入水中稱時示數(shù)為0.6牛,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1牛,物塊的密度為0.8×103kg/m3。當把物塊總體積的4/5浸入水中稱時示數(shù)為0牛。物塊排開水的質(zhì)量為0.16千克。(g取10牛/千克)12.在“浮力的研究”實驗中。取一鐵塊,把它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如圖甲所示。當鐵塊浸入水中的體積緩慢增大時,鐵塊受到浮力大小的變化是變大。(2)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水的重力關系”的實驗過程:①如圖乙,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的重力為F1;②如圖丙,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空燒杯的重力為F2;③如圖丁,把石塊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用該空燒杯承接從溢水杯里被排出的水,當石塊全部浸入水中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3;④如圖戊,用彈簧測力計測出該燒杯和排出的水的總重力為F4。用F1、F2、F3、F4表示,實驗中測得石塊所受的浮力為F1-F3,排出水的重力為F4-F2。根據(jù)該實驗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得出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排開水的重力的定量關系是物體所受浮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1.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的操作是(B)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將兩個物體同時浸沒到某一液體中,結果它們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這說明它們必有相同的(D)A.密度B.質(zhì)量C.形狀D.體積3.下列場景中,主要依靠空氣浮力“飛天”的是(C)A.翟志剛“行走”太空B.李寧點燃奧運主火炬C.熱氣球冉冉升空D.飛機翱翔藍天4.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裝水過半(未滿),用細線扎緊袋口,用彈簧測力計測得其所受重力為9牛;再將這個裝水的塑料袋浸入燒杯內(nèi)的水中,當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6牛時,袋內(nèi)水面比燒杯中的水面(不計塑料袋和細線的重)(A)A.高B.低C.相平D.無法判斷5.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物體,在空氣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6牛,當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4牛,g取10牛/千克。求:(1)物體的重力。(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3)物體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和物體的密度。答案:6N;2N;2×10-4m3;3×103kg/m36.用彈簧測力計測石塊,其重為9.8N,若把石塊的一半浸沒于水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7.84N,(ρ煤油=0.8×103kg/m3)則:(1)此石塊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1.96N(2)這種石塊的密度是多少?2.5×103kg/m3(3)若把石塊全部浸入煤油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將變?yōu)槎啻螅?.66N學生姓名年級初二學科科學上課時間教師姓名課題水的浮力(一)教學目標1.知道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2.描述阿基米德原理3.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的計算教學過程1.下列關于水資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干旱的沙漠地區(qū),水資源比較豐富B.赤道附近和距海較近的地區(qū),水資源豐富C.森林覆蓋良好的水庫區(qū)水循環(huán)比較活躍D.全球大約有90%的地區(qū)面臨著缺水危機2.在下列水體中,占陸地淡水比例最小的是()A.地下淡水B.冰川水C.海洋水D.大氣水3.下列有關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環(huán)和利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陸地淡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zhì)之一C.人類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資源是海洋水D.水循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只有蒸發(fā)和降水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水電解可以得到氫氣和氧氣,所以水中有氫氣和氧氣B.水電解時水分子被破壞C.水電解能生成氫氣和氧氣,所以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D.水在電解前后,氫和氧的存在形式發(fā)生了變化1、浮力:浸在液體或者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者氣體對它向上的托力。浮力的施力物體:液體(氣體),方向:豎直向上。2、稱重法測浮力:F浮=F空氣-F液體中=G-F液體中3、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1)實驗器材:溢水杯、彈簧測力計、金屬塊、水、小桶(2)實驗步驟:①如圖甲所示,用測力計測出金屬塊的重力;②如圖乙所示,把被測物體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讀出這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同時,用小桶收集物體排開的水;③如圖丙所示,測出小桶和物體排開的水所受的總重力;④如圖丁所示,測量出小桶所受的重力。結論1、內(nèi)容: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2、公式:F浮=G排液=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老鐵了解一下,并且記住:(1)浮力只跟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有關,浮力與液體的深度、物體的密度,形狀無關;(3)對于完全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而言,浮力還與液體的密度,物體的體積有關;(4)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下表面向上的壓力大于液體對物體上表面向下的壓力,這兩個壓力差就是浮力。注意:如果F向上=0,此時浮力消失。浮力消失的情況是:物體與容器底密合。如沉船、橋墩、插入水中的木樁。但物體與容器底密合,F(xiàn)向上不一定等于零(如:容器底小上大時)。(5)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6)“浸在”包含兩種情況:一是物體有一部分浸在液體中,此時V排=V浸入<V物;二是物體全部沒入液體中,此時V排=V浸入=V物。(7)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浸沒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氣體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1.將一個銅塊掛在彈簧秤上,當銅塊浸在水中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表示銅塊受到的()A.浮力大小B.重力大小C.重力和浮力之差D.重力和浮力之和2.如圖所示,圖上畫出了幾個力的方向,你認為雞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應是()A.F1B.F2C.F3D.F43.下列物體沒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A.在水中嬉戲的小鴨B.在藍天飛翔的老鷹C.深海潛游的鯨魚D.深入河底的橋墩4.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鐵球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5N,那么這個鐵球所受重力大小()A.一定大于5NB.一定小于5NC.一定等于5ND.無法確定5.下列關于浮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只有浸在液體里的物體才受到浮力,在空氣中的物體不受浮力。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則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C.物體浸在液體中,由于受到浮力,物體的重力要變小。D.鐵球浸沒在水中緩慢下沉時,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說明鐵球所受浮力不變。6.輪船的鐵錨從水下深處向上提起,直至完全提出水面,這個過程中,鐵錨受到的浮力()A.逐漸變小B.保持不變C.先保持不變,后逐漸變小D.先逐漸變小,后保持不變7.在江河湖海游泳的人上岸時,在由深水走向淺水的過程中,如果水底布滿石頭,以下體驗和分析合理的是()A.腳不痛,因人越來越輕B.腳越來越痛,因人越來越重C.腳不痛,因水底對人的支持力越來越小D.腳越來越痛,因水底對人的支持力越來越大8.有一個氦氣球,其體積為2000米3,若空氣的密度為1.3千克/米3,則氦氣球在空中受到的浮力為多大?9.有一金屬塊A在空中稱重是14.7牛,把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9.8牛,試問: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多大?排開水的體積多大?此金屬塊的密度是多少?總結:【查漏補缺】將一個體育測試用的實心球和一個乒乓球同時沒入水中,放手后發(fā)現(xiàn):實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圖所示。比較實心球和乒乓球沒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則()A.實心球受到的浮力大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C.它們受到的浮力一樣大D.不能確定2.將空礦泉水瓶慢慢壓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沒。下列對礦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確的是()A.礦泉水瓶受到水對它的浮力B.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C.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沒后,壓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3.用一彈簧測力計掛著一實心圓柱體,圓柱體的底面剛好與水面接觸(未浸入水)如圖甲,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如圖乙是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隨柱體逐漸浸入水中的深度變化情況(g取10N/kg),求:(1)圓柱體受的最大浮力;(2)圓柱體的密度。【舉一反三】如圖所示,甲、乙兩杯鹽水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同一只雞蛋先后放入甲、乙兩杯中,在甲杯中處于懸浮狀態(tài),所受浮力為F甲;在乙杯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所受浮力為F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ρ甲<ρ乙B.F甲<F乙C.ρ甲>ρ乙D.F甲>F乙2.人在齊胸的深水中走路時會感到輕飄飄的,這是因為()A.人在水中受到的重力為零B.人在水中受到的重力變小了,但不為零C.人在水中受到了水對他向上的浮力D.人在水中不受浮力3.如圖甲所示,彈簧測力計下掛一長方體物體,將物體從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圖乙是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與物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圖像,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的體積是500厘米3B.物體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牛C.物體的密度是2.25×103千克/米3D.開始時物體下表面距離水面8厘米1.銅球和鋁球,它們的體積相同,如果把它們浸沒在水中,它們受到的浮力是()A.銅球比鋁球的大B.銅球比鋁球的小C.兩球的一樣大D.無法判斷2.將體積相等的實心木球和實心鐵球投入水中,兩球靜止后受到的浮力是()A.木球比鐵球大B.鐵球比木球大C.兩球一樣大D.無法判斷3.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一個物體重為4N,然后將該物體浸沒在水中,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yōu)?N,則該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A.7NB.4NC.3ND.1N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質(zhì)量為l0g,體積為20cm3,先把它輕輕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當木球球靜止時,溢出水的質(zhì)量為l0g;把它取出擦干,再輕輕放入盛滿煤油的溢水杯中,當木球靜止時,溢出煤油的質(zhì)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A.5gB.8gC.l0gD.16g一只杯里裝有重2牛的水(杯已裝滿),將一個重為1牛的物體完全浸沒在杯內(nèi)的水中,有0.4牛的水從杯中溢出,則該物體受到水的浮力為()A.0.4牛B.0.6牛C.1牛D.1.6牛將木樁打入河底,在木樁逐漸浸入水中的過程中,木樁受到的浮力逐漸增大;在木樁全部浸入水中不斷下降的過程中,木樁受到的浮力;當木樁打入河底后,它受到的浮力為。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物體(乙的體積大于甲的體積),分別靜止在水面下1米和2米深處,由此可以判斷()A.甲物體的質(zhì)量小于乙物體的質(zhì)量B.甲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體受到的浮力C.甲物體的密度大于乙物體的密度D.無法判斷甲、乙兩物體的質(zhì)量、浮力和密度大小8.關于阿基米德原理,正確的敘述是()A.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的體積B.浸入水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大于它排開水受到的重力C.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D.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受到的重力9.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會受到向上的;在水中下沉的物體(填“不會”或“也會”)受到向上的。所有浸入液體和氣體中的物體(填“可能會”或“一定會”)受到向上的。一石塊在空氣中用彈簧測力計測時示數(shù)是10牛,將部分石塊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8.5牛,石塊受到的浮力為牛;如果將石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6牛,則石塊受到的浮力為牛。如果將它完全浸沒在另一種液體中時,石塊受到的浮力為3牛,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牛。彈簧測力計吊著物塊在空氣中稱重,示數(shù)為1.6牛,當把物塊總體積的1/2浸入水中稱時示數(shù)為0.6牛,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牛,物塊的密度為。當把物塊總體積的4/5浸入水中稱時示數(shù)為牛。物塊排開水的質(zhì)量為千克。(g取10牛/千克)12.在“浮力的研究”實驗中。取一鐵塊,把它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如圖甲所示。當鐵塊浸入水中的體積緩慢增大時,鐵塊受到浮力大小的變化是。(2)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水的重力關系”的實驗過程:①如圖乙,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的重力為F1;②如圖丙,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空燒杯的重力為F2;③如圖丁,把石塊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用該空燒杯承接從溢水杯里被排出的水,當石塊全部浸入水中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3;④如圖戊,用彈簧測力計測出該燒杯和排出的水的總重力為F4。用F1、F2、F3、F4表示,實驗中測得石塊所受的浮力為,排出水的重力為。根據(jù)該實驗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得出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排開水的重力的定量關系是。1.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的操作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將兩個物體同時浸沒到某一液體中,結果它們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這說明它們必有相同的()A.密度B.質(zhì)量C.形狀D.體積3.下列場景中,主要依靠空氣浮力“飛天”的是()A.翟志剛“行走”太空B.李寧點燃奧運主火炬C.熱氣球冉冉升空D.飛機翱翔藍天4.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裝水過半(未滿),用細線扎緊袋口,用彈簧測力計測得其所受重力為9牛;再將這個裝水的塑料袋浸入燒杯內(nèi)的水中,當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6牛時,袋內(nèi)水面比燒杯中的水面(不計塑料袋和細線的重)()A.高B.低C.相平D.無法判斷5.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物體,在空氣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6牛,當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4牛,g取10牛/千克。求:(1)物體的重力。(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3)物體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和物體的密度。6.用彈簧測力計測石塊,其重為9.8N,若把石塊的一半浸沒于水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7.84N,(ρ煤油=0.8×103kg/m3)則:(1)此石塊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這種石塊的密度是多少?(3)若把石塊全部浸入煤油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將變?yōu)槎啻螅?/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02講 水的浮力(一)(學生版).docx 第02講 水的浮力(一)(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