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生姓名年級初二學科科學上課時間教師姓名課題電壓與歐姆定律教學目標1.實驗探究得出串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學會電壓表的使用及其讀數。2.理解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3.利用控制變量法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4.利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電學計算教學過程如圖所示,將兩個滑動變阻器串聯起來,將a端和b端接入電路中,要使兩個滑動變阻器的總電阻最大,那么這兩個變阻器的滑片的位置為(D)A.P1在最左端,P2在最右端B.P1在最右端,P2在最左端C.P1在最右端,P2在最右端D.P1在最左端,P2在最左端2.所示的電路中,開關S閉合后,電源被短路的是(B)3.小華同學想用空易拉罐來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下列操作不能達到目的是(C)A.用酒精燈加熱空易拉罐一段時間后,將易拉罐封閉B.將空易拉罐密封后,放入密閉的玻璃鐘罩內,用抽氣機將鐘罩內的氣體抽出C.用吹風機對著空易拉罐口吹風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氣4.提純含有少量泥沙的食鹽,下列操作正確的是(C)A.過濾,蒸發,結晶,溶解B.溶解,蒸發,過濾,結晶C.溶解,過濾,蒸發,結晶D.溶解,蒸發,結晶,過濾一、電壓1、電壓的作用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池工作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注意:(1)電路中有電壓不一定有電流,而有電流的電路兩端一定有電壓。(2)電路中有電流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要有電源,二是電路為通路2、電壓的符號及單位用字母U表示電壓,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常用單位有千伏(kV)、毫伏(mV)及微伏(μV)換算關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一些常見的電壓值其中,特別要記住!一節干電池電壓為1.5V,家庭電路電壓為220V,人體的安全電壓小于或等于36V二、電壓的測量1、測量工具:電壓表,元件符號電壓表量程:0~3V和0~15V2、電壓表的正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1)接入電路前,一定要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若發現指針沒有指零刻度線,一定要進調整后再使用,并且要正確選擇量程。(2)接入電路時,必須將電壓表并聯在待測電路中,并使電流從“+”接線柱流入電壓表,從“—”接線柱流出電壓表。(3)電壓表可直接連到電源的正、負極上,這時測的是電源兩端的電壓。(4)電壓表在電路中可看成斷路。3、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個用電器的電壓之和,表達式為U=U1+U2;并聯電路中,各個用電器的電壓都相等且等于電源電壓,表達式U=U1=U2三、歐姆定律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1)實驗研究的方法——控制變量法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壓,研究電流隨電壓的變化關系;保持電壓不變,改變電阻,研究電流隨電阻的變化關系(2)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在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在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2、歐姆定律(1)歐姆定律的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2)歐姆定律的表達式U—電壓—伏特(V)R—電阻—歐姆(Ω)I—電流—安培(A)可推出1.電源電壓是使電路中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的原因,通常用符號U表示電壓,單位是伏特。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V。2.關于電流和電壓,以下判斷正確的是(B)人體安全電壓不高于220VB.50mA=0.05A電流的三個單位mA、μA、A,最小的單位是mAD.一節干電池電壓是2V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使用電壓表前,如果指針不在零刻度上,要將指針調到零刻度B.有三個接線柱的電壓表,有三個量程C.使用電壓表時,絕對不允許直接把表接在電源兩極間D.電壓表應串聯在電路中4.如圖所示的電路,當開關S閉合時,電壓表測的電壓是(B)A.小燈泡LB.電阻RC.小燈泡L和電阻RD.電源和小燈泡L5.如圖所示,電壓表測量的是L1的電壓,如果電源電壓為6V,電壓表的示數為2.5V,則L1兩端的電壓為2.5V,L2兩端的電壓為3.5?V。6.某同學對“串聯電路電壓規律”進行探究.(1)按圖所示電路圖連接電路;(2)閉合開關,用電壓表測出L1兩端的電壓;(3)在測量L2兩端電壓時,為了節省時間采用以下辦法:電壓表所接的B接點不動,只斷開A接點,并改接到C接點上;(4)測出AC間的電壓.(5)在拆接電路時,開關必須斷開.(6)該同學用上面的方法不能(選填“能”或“不能”)測出L2兩端的電壓,原因是正負極接反.(7)方法改進后,所測出的AB、BC、AC間的電壓記錄在下表中,分析數據可以得出本次實驗的結論是:串聯電路總電壓各部分電壓之和。這個實驗在設計上還存在的不足之處是測量次數太少,具有偶然性。UAB/VUBC/VUAC/V2.11.73.77.如圖表示了通過某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由圖中信息可知(A)A.導體的電阻為6歐B.導體的電阻為1.5歐C.導體的電阻隨導體兩端電壓的增大而增大D.導體兩端電壓為0時,導體的電阻也為08.一個阻值為20歐的電阻,接在由兩節干電池串聯的電源上,要測量通過這個電阻的電流和電阻兩端的電壓,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量程應分別選(A)A.0~0.6安,0~3伏 B.0~0.6安,0~15伏C.0~3安,0~3伏 D.0~3安,0~15伏9.一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是2.5伏時,通過它的電流是0.5安。如果把這個定值電阻接到電壓為4伏的電路中,那么能不能用量程是0~0.6安的電流表來測量通過這個電阻的電流?答案:不能總結:【查漏補缺】1.關于電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電壓是形成電流的條件之一B.電壓就是電的壓力C.有電源就一定有電壓且有電流D.有電壓就一定能形成電流2.分析復雜電路時,為了將電路簡化,通常先把電路中的電流表和電壓表進行簡化處理口下列處理方法中正確的是(C)A.把電流表看成是斷路的B.把電流表看成是一個大電阻C.把電壓表看成是斷路的D.把電壓表看成是一根導線3.某同學在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時,發現通過電阻a、b的電流隨電壓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結論與圖象相符的是(D)A.電阻一定時,電流隨著電壓的增大而減小B.電壓相同時,阻值大的電阻通過的電流大C.電流相同時,阻值小的電阻兩端的電壓大D.兩電阻阻值的關系是Ra>Rb【舉一反三】1.關于電壓、電流的說法正確的是(D)A.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所以有電壓就一定有電流形成B.因為電路中有電流,所以就產生電壓C.由兩節干電池并聯時總電壓為3伏D.因為電路兩端有電壓,那么電路閉合時就一定形成電流2.如圖所示,當開關閉合后,電壓表測量燈泡L1兩端電壓的電路圖是(B)A.B.C.D.3.由公式I=U/R變形得R=U/I,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則導體的電阻越大B.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則導體的電阻越大C.導體的電阻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D.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也為零1.小剛同學用如圖電路探究“一段電路中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在此實驗過程中,當A.?B兩點間的電阻由10Ω更換為15Ω后,為了探究上述問題,他應該采取的唯一操作是(D)A.將電池個數增加B.保持變阻器滑片不動C.將變阻器滑片適當向左移動D.將變阻器滑片適當向右移動2.根據下列一組實驗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B)A.導體電阻一定時,電壓跟電流成正比B.導體電阻一定時,電流跟電壓成正比C.電壓一定時,電阻跟電流成反比D.電壓一定時,電流跟電阻成反比3.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V保持不變,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10Ω,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化范圍為0~10Ω,閉合開關S,向左調節滑片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A.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V1示數變大,V2示數變小B.兩電壓表均可以用0~3V的量程C.兩電壓表的示數之和始終不變D.電壓表V1的示數與電流表的示數之比保持不變4.如圖甲所示電路中,當閉合開關后,兩個電壓表的指針均為圖乙所示,則電阻R1兩端的電壓為4.8V。為探究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干電池組(電壓為3V)、電壓表、多個小燈泡、開關、導線若干。(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電路連接完整,要求電壓表測量燈L1兩端的電壓。(2)電路連接正確后進行實驗,某小組分別測出燈L1、L2兩端的電壓和并聯電路的總電壓,電壓表示數相同,如圖乙所示,其值為2.6V。根據這組數據,該小組得出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你認為實驗的疏漏之處是應該換不同的小燈泡多次進行實驗?。6.電鰻是生活在南美洲奧里諾科河和亞馬遜河一帶的一種魚,它在獵物時可以放出400—600V的高壓電。它的身體中有80%的細胞可以產生電,通常每個細胞長0.1毫米,產生0.14V的電壓。產電細胞的電壓如此小,電鰻為什么能放出600V的高壓電呢?試用所學的電學知識解釋這一現象:??多個細胞串聯在了一起,導致電壓變大???????。7.將一段電阻絲接在3伏的電源上,測得通過它的電流為0.3安。若把該電阻改接在另一個電源上時,測得通過它的電流為0.2安,則此時的電源電壓和電阻的阻值分別為(?C)A.2伏,15歐B.3伏,10歐C.2伏,10歐D.3伏,15歐8.有兩個電阻,R1=4Ω,R2=6Ω,如果把它們串聯在電路中,通過它們的電流分別為I1、I2,它們兩端的電壓分別為U1,U2,則I1∶I2、U1∶U2分別為(A)A.1∶1??2∶3B.2∶3??1∶1C.1∶1??1∶1D.2∶3??2∶39.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12V,電阻R1為20Ω,當開關S閉合后,電壓表的示數為8V,求:(1)電阻R1兩端的電壓;(2)通過電阻R2的電流.4V0.2A1.科學知識無處不在,柯雪學了八年級科學上冊第4章有關內容后,給出了四個結論。其中有錯誤的是(D)A.測量電壓時,可以把電壓表直接連在電源的兩極B.冬天脫毛衣時,聽到輕微的“噼啪”聲,這是由于摩擦起了電C.歐姆通過實驗得出了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D.在研究串聯電路電壓特點時,柯雪連好電路,測出了兩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電源電壓,為了使結論具有普遍性,她再重新測了這兩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電源電壓2.學校廣播站的某個電路壞了,柯雪幫忙去修理,她在某定值電阻兩端加2伏電壓時,測出通過該電阻的電流為0.2安。當電阻兩端加3伏電壓時,通過該電阻的電流是0.3A,此時該電阻阻值是10Ω;當電阻兩端不加電壓時,其阻值為10Ω。3.熱敏電阻廣泛應用于控制電路中,其阻值會隨環境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圖甲中,電源電壓U=6V,A是小量程電流表,其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0.02A,滑動變阻器R的銘牌上標有“200Ω?0.3A”字樣,Rt為熱敏電阻,其阻值隨環境溫度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S,(1)環境溫度為10℃、電路中電流為0.0lA時Rt兩端的電壓。(2)圖甲電路可以正常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1)5V(2)50攝氏度4.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為6V,電阻R1=8Ω,R2=4Ω,R3=12Ω。(1)S1、S2都斷開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各是多少?(2)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各是多少?(1)電流表0.5A,電壓表2V(2)電流表1.25A,電壓表0V學生姓名年級初二學科科學上課時間教師姓名課題電壓與歐姆定律教學目標1.實驗探究得出串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學會電壓表的使用及其讀數。2.理解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電壓關系3.利用控制變量法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4.利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電學計算教學過程如圖所示,將兩個滑動變阻器串聯起來,將a端和b端接入電路中,要使兩個滑動變阻器的總電阻最大,那么這兩個變阻器的滑片的位置為()A.P1在最左端,P2在最右端B.P1在最右端,P2在最左端C.P1在最右端,P2在最右端D.P1在最左端,P2在最左端2.所示的電路中,開關S閉合后,電源被短路的是()3.小華同學想用空易拉罐來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下列操作不能達到目的是()A.用酒精燈加熱空易拉罐一段時間后,將易拉罐封閉B.將空易拉罐密封后,放入密閉的玻璃鐘罩內,用抽氣機將鐘罩內的氣體抽出C.用吹風機對著空易拉罐口吹風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氣4.提純含有少量泥沙的食鹽,下列操作正確的是()A.過濾,蒸發,結晶,溶解B.溶解,蒸發,過濾,結晶C.溶解,過濾,蒸發,結晶D.溶解,蒸發,結晶,過濾一、電壓1、電壓的作用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池工作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注意:(1)電路中有電壓不一定有電流,而有電流的電路兩端一定有電壓。(2)電路中有電流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要有電源,二是電路為通路2、電壓的符號及單位用字母U表示電壓,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常用單位有千伏(kV)、毫伏(mV)及微伏(μV)換算關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一些常見的電壓值其中,特別要記住!一節干電池電壓為1.5V,家庭電路電壓為220V,人體的安全電壓小于或等于36V二、電壓的測量1、測量工具:電壓表,元件符號電壓表量程:0~3V和0~15V2、電壓表的正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1)接入電路前,一定要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若發現指針沒有指零刻度線,一定要進調整后再使用,并且要正確選擇量程。(2)接入電路時,必須將電壓表并聯在待測電路中,并使電流從“+”接線柱流入電壓表,從“—”接線柱流出電壓表。(3)電壓表可直接連到電源的正、負極上,這時測的是電源兩端的電壓。(4)電壓表在電路中可看成斷路。3、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個用電器的電壓之和,表達式為U=U1+U2;并聯電路中,各個用電器的電壓都相等且等于電源電壓,表達式U=U1=U2三、歐姆定律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1)實驗研究的方法——控制變量法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壓,研究電流隨電壓的變化關系;保持電壓不變,改變電阻,研究電流隨電阻的變化關系(2)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在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在電壓不變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2、歐姆定律(1)歐姆定律的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2)歐姆定律的表達式U—電壓—伏特(V)R—電阻—歐姆(Ω)I—電流—安培(A)可推出1.電源電壓是使電路中發生定向移動形成的原因,通常用符號表示電壓,單位是。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2.關于電流和電壓,以下判斷正確的是()人體安全電壓不高于220VB.50mA=0.05A電流的三個單位mA、μA、A,最小的單位是mAD.一節干電池電壓是2V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使用電壓表前,如果指針不在零刻度上,要將指針調到零刻度B.有三個接線柱的電壓表,有三個量程C.使用電壓表時,絕對不允許直接把表接在電源兩極間D.電壓表應串聯在電路中4.如圖所示的電路,當開關S閉合時,電壓表測的電壓是()A.小燈泡LB.電阻RC.小燈泡L和電阻RD.電源和小燈泡L5.如圖所示,電壓表測量的是的電壓,如果電源電壓為6V,電壓表的示數為2.5V,則L1兩端的電壓為V,L2兩端的電壓為?V。6.某同學對“串聯電路電壓規律”進行探究.(1)按圖所示電路圖連接電路;(2)閉合開關,用電壓表測出L1兩端的電壓;(3)在測量L2兩端電壓時,為了節省時間采用以下辦法:電壓表所接的B接點不動,只斷開A接點,并改接到C接點上;(4)測出AC間的電壓.(5)在拆接電路時,開關必須.(6)該同學用上面的方法(選填“能”或“不能”)測出L2兩端的電壓,原因是.(7)方法改進后,所測出的AB、BC、AC間的電壓記錄在下表中,分析數據可以得出本次實驗的結論是:串聯電路總電壓。這個實驗在設計上還存在的不足之處是。UAB/VUBC/VUAC/V2.11.73.77.如圖表示了通過某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由圖中信息可知()A.導體的電阻為6歐B.導體的電阻為1.5歐C.導體的電阻隨導體兩端電壓的增大而增大D.導體兩端電壓為0時,導體的電阻也為08.一個阻值為20歐的電阻,接在由兩節干電池串聯的電源上,要測量通過這個電阻的電流和電阻兩端的電壓,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量程應分別選()A.0~0.6安,0~3伏 B.0~0.6安,0~15伏C.0~3安,0~3伏 D.0~3安,0~15伏9.一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是2.5伏時,通過它的電流是0.5安。如果把這個定值電阻接到電壓為4伏的電路中,那么能不能用量程是0~0.6安的電流表來測量通過這個電阻的電流?總結:【查漏補缺】1.關于電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壓是形成電流的條件之一B.電壓就是電的壓力C.有電源就一定有電壓且有電流D.有電壓就一定能形成電流2.分析復雜電路時,為了將電路簡化,通常先把電路中的電流表和電壓表進行簡化處理口下列處理方法中正確的是()A.把電流表看成是斷路的B.把電流表看成是一個大電阻C.把電壓表看成是斷路的D.把電壓表看成是一根導線3.某同學在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時,發現通過電阻a、b的電流隨電壓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結論與圖象相符的是()A.電阻一定時,電流隨著電壓的增大而減小B.電壓相同時,阻值大的電阻通過的電流大C.電流相同時,阻值小的電阻兩端的電壓大D.兩電阻阻值的關系是Ra>Rb【舉一反三】1.關于電壓、電流的說法正確的是()A.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所以有電壓就一定有電流形成B.因為電路中有電流,所以就產生電壓C.由兩節干電池并聯時總電壓為3伏D.因為電路兩端有電壓,那么電路閉合時就一定形成電流2.如圖所示,當開關閉合后,電壓表測量燈泡L1兩端電壓的電路圖是()A.B.C.D.3.由公式I=U/R變形得R=U/I,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則導體的電阻越大B.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則導體的電阻越大C.導體的電阻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D.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也為零1.小剛同學用如圖電路探究“一段電路中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在此實驗過程中,當A.?B兩點間的電阻由10Ω更換為15Ω后,為了探究上述問題,他應該采取的唯一操作是()A.將電池個數增加B.保持變阻器滑片不動C.將變阻器滑片適當向左移動D.將變阻器滑片適當向右移動2.根據下列一組實驗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A.導體電阻一定時,電壓跟電流成正比B.導體電阻一定時,電流跟電壓成正比C.電壓一定時,電阻跟電流成反比D.電壓一定時,電流跟電阻成反比3.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V保持不變,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10Ω,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化范圍為0~10Ω,閉合開關S,向左調節滑片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V1示數變大,V2示數變小B.兩電壓表均可以用0~3V的量程C.兩電壓表的示數之和始終不變D.電壓表V1的示數與電流表的示數之比保持不變4.如圖甲所示電路中,當閉合開關后,兩個電壓表的指針均為圖乙所示,則電阻R1兩端的電壓為V。為探究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干電池組(電壓為3V)、電壓表、多個小燈泡、開關、導線若干。(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電路連接完整,要求電壓表測量燈L1兩端的電壓。(2)電路連接正確后進行實驗,某小組分別測出燈L1、L2兩端的電壓和并聯電路的總電壓,電壓表示數相同,如圖乙所示,其值為V。根據這組數據,該小組得出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你認為實驗的疏漏之處是?。6.電鰻是生活在南美洲奧里諾科河和亞馬遜河一帶的一種魚,它在獵物時可以放出400—600V的高壓電。它的身體中有80%的細胞可以產生電,通常每個細胞長0.1毫米,產生0.14V的電壓。產電細胞的電壓如此小,電鰻為什么能放出600V的高壓電呢?試用所學的電學知識解釋這一現象:????????。7.將一段電阻絲接在3伏的電源上,測得通過它的電流為0.3安。若把該電阻改接在另一個電源上時,測得通過它的電流為0.2安,則此時的電源電壓和電阻的阻值分別為()A.2伏,15歐B.3伏,10歐C.2伏,10歐D.3伏,15歐8.有兩個電阻,R1=4Ω,R2=6Ω,如果把它們串聯在電路中,通過它們的電流分別為I1、I2,它們兩端的電壓分別為U1,U2,則I1∶I2、U1∶U2分別為()A.1∶1??2∶3B.2∶3??1∶1C.1∶1??1∶1D.2∶3??2∶39.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12V,電阻R1為20Ω,當開關S閉合后,電壓表的示數為8V,求:(1)電阻R1兩端的電壓;(2)通過電阻R2的電流.1.科學知識無處不在,柯雪學了八年級科學上冊第4章有關內容后,給出了四個結論。其中有錯誤的是()A.測量電壓時,可以把電壓表直接連在電源的兩極B.冬天脫毛衣時,聽到輕微的“噼啪”聲,這是由于摩擦起了電C.歐姆通過實驗得出了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D.在研究串聯電路電壓特點時,柯雪連好電路,測出了兩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電源電壓,為了使結論具有普遍性,她再重新測了這兩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電源電壓2.學校廣播站的某個電路壞了,柯雪幫忙去修理,她在某定值電阻兩端加2伏電壓時,測出通過該電阻的電流為0.2安。當電阻兩端加3伏電壓時,通過該電阻的電流是,此時該電阻阻值是;當電阻兩端不加電壓時,其阻值為。3.熱敏電阻廣泛應用于控制電路中,其阻值會隨環境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圖甲中,電源電壓U=6V,A是小量程電流表,其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0.02A,滑動變阻器R的銘牌上標有“200Ω?0.3A”字樣,Rt為熱敏電阻,其阻值隨環境溫度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S,(1)環境溫度為10℃、電路中電流為0.0lA時Rt兩端的電壓。(2)圖甲電路可以正常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4.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為6V,電阻R1=8Ω,R2=4Ω,R3=12Ω。(1)S1、S2都斷開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各是多少?(2)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各是多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0講 電壓與歐姆定律(學生版).docx 第10講 電壓與歐姆定律(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