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形形色色的生物(第二課時)一、教學目標:1.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特征。2.能夠判斷某物是否屬于生物。3.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二、教學重點:生物具有區別于非生物的特征。三、教學難點:1.應激性的概念。2.新陳代謝是生物體最基本的特征。四、教學準備:1.根據教學參考資料,盡量廣泛的收集關于“生物的特征”的各種資料,包括:視頻、動畫、文字、圖片、數據等。2.制作教學授課課件。五、教學方法和過程:(一)知識回顧:1.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什么?2.生物圈的范圍是什么?3.生物多樣性包括哪幾個方面?(二)新課學習1.導入:【創設情境】:古詩分析,指出當中的生物于非生物,引出判斷生物與非生物的標準。天凈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師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學生活動】:①判斷詩中描寫的對象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②你是以什么標準來衡量生物的?2.應激性:【過渡】:接下來我們將會學習生物的各項基本特征,學完以后,你就可以獨立地判斷生物于非生物首先是應激性。①【動畫展示】:狗遇生人狂吠人撿石狗逃跑。含羞草受刺激后自然下垂。②【學生交流】:你還知道哪些生物的應激性,請舉例。(例如:植物的向光性,嬰兒啼哭等。)③【師生總結】:生物應激性的意義:趨利避害。3.生長:【過渡】:生物除了具有應激性,還能生長,例如:一株幼苗可以長成參天大樹等,下面我們來欣賞破土而出的幼苗。①【視頻】:植物的生長②【學生交流】:除此之外,自然界還有哪些現象屬于生長?3.繁殖:【過渡】:大家知道中華民族有多少年的歷史了嗎?為什么經過幾千年的洗禮,我國人口非但沒有減少還在逐漸增長呢?(因為人們在不斷的繁衍子嗣……)①【圖片展示】:母虎撫育幼虎,母雞產蛋。②【拓展】:蜻蜓點水實際是在產卵。植物的繁殖:開花結果。③【學生交流】(為下個知識點做鋪墊):除了以上講述的應激性、生長、繁殖,生物是否還具備其他的特征?4.新陳代謝:①生物的生存需要營養:【引】:生存在這個多彩的世界中,是否需要從外界攝取食物呢?其實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攝取營養。【學生交流】:人需要攝取哪些食物來維持生命呢?(例如:瓜果蔬菜、肉類、蛋類、牛奶等。)【提問】:人和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那么植物又應該怎樣來獲取生命所需的物質呢?(只提光合作用的概念,但不深入,該階段的學生不能理解。)②生物能進行呼吸:【引】:你是否有過短暫的不能呼吸的經歷,有什么感受?【總結】:生物要生存還必須進行呼吸。【拓展】:植物也會進行呼吸(只提呼吸作用的概念,不深入講解。)③生物能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引】:炎炎夏日,在操場上跑兩圈會大汗淋漓,大家認為這種生理現象對身體有益嗎?為什么?【學生交流】:除了排汗,還有哪些途徑可以排泄體內產生的廢物呢?(例如:排尿、排便……)【總結】:上述介紹的“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總結起來就稱為“新陳代謝”。【強調】: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的生物特征有:應激性、生長、繁殖、新陳代謝,你認為當中的哪一個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呢?【分析】:A.新陳代謝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貫穿生物的一生,是生命的標志,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區別。B.生物的應激性、生長、繁殖都是在新陳代謝的基礎上進行的。C.生物在新陳代謝中要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三)課堂即時訓練:1.彈鋼琴的機器人2.珊瑚與珊瑚蟲3.枯葉(四)課堂小結六、板書設計:1-1形形色色的生物(2)生物具有區別于非生物的特征:應激性生長繁殖新陳代謝(最基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