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九章第三節單細胞的生物體主備人:教學內容師生活動時間分配PPT展示設計意圖及德育滲透審核人:新知探究觀察酵母菌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31-P32、觀察酵母菌內容,據圖9-11展開實驗觀察,播放課件。提問:①你所觀察到的酵母菌是單細胞生物嗎?它的細胞有哪些結構?②酵母菌有葉綠體嗎?如果沒有的話思考它是如何獲得營養物質的?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38信息庫信息酵母菌內容,播放介紹日常生活中的酵母菌課件。提問:①日常生活中我們能見到的酵母菌嗎?②酵母菌對我們日常的生活有利有害呢?觀察水中的小生物.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33觀察水中的小生物內容,據圖9-12進行實驗觀察、圖片演示水中的小生物,播放課件。提問:①進行觀察時,怎樣判斷你觀察到的是生物還是非生物呢?學生自主閱讀課本、觀看課件,根據老師提供實驗用品展開實驗觀察,思考并回答問題。閱讀課本中相關P38信息庫酵母菌內容了解酵母菌的日常作用。8min8min創設學習的問題情境,發現和提出與學習主題相關的問題,導出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過程通過直觀圖片教學,激發學習興趣,通過讓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材內容分析(教材的地位及學習內容的重要性)本節教材內容主要安排以觀察、探究為主,首先是觀察酵母菌,讓學生對單細胞生物有感性認識,再觀察水中的小生物,然后組織學生討論有關這些單細胞生物的問題。接著是一個“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探究性實驗,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教學目標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說出單細胞生物體的構成。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3.體驗探究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4.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德育目標1.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2.通過“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的網上收集資料,提高學生將信息技術進行學科交叉運用的興趣。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描述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命活動特點。難點:舉例說出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能產生反應。教學方法自主探究法實驗法信息化教學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師生活動時間分配PPT展示設計意圖及德育滲透問題導入自然界中的植物與動物一般是由多個細胞構成,而且細胞在構成生物體的時候還有一定的層次結構。提問: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體又是什么樣子?它到底有什么特征?根據自己現有的知識和認知思考單細胞生物有哪些特征。3min問題引入新課,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學習科學家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學素養。教學設計卡教學內容師生活動時間分配PPT展示設計意圖及德育滲透課堂內容的延伸及作業設計②根據你的知識結構說出你所觀察到的單細胞具有哪些基本結構?2.圖片展示水中的小生物,播放水中小生物對環境人類造成影響的課件。提問:①你認為用肉眼是否可以判斷水質清潔?為什么?②水中的生物對我們日常的生活有利有害?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34、P38草履蟲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相關探究實驗。要求學生填寫P34-P35探究實驗過程。2.動畫、圖片演示實驗過程,播放(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及(單細胞生物對環境和人類造成的影響)課件。提問:①草履蟲對環境刺激會作出怎樣的反應?與實驗假設一致嗎?②你認為單細胞生物對環境和人類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課堂小結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復習總結:①單細胞生物體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比多細胞生物體細胞的生理機能多。②單細胞生物體的益處和害處。作業布置績優學案34---35學生自主閱讀課本,思考填寫探究實驗。觀看動畫、圖片、課件,思考回答問題跟隨老師總結思路對這節課所學知識進行總再回顧10min5min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和觀察能力,通過學生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精神,通過自主探究獲得新知識的能力。下圖是草履蟲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觀察草履蟲的實驗中,用來觀察的液滴應取自培養液的_________,因為_________。(2)顯微鏡下草履蟲的形狀像一只_____________。(3)圖中的結構[??]____________具有運動作用,具有呼吸作用的是[??]__________。(4)食物由[??]________進人體內,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通過[??]____________排出體外,一個食物泡大約含有_______細菌,所以草履蟲對____________有一定的作用。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第3節單細胞的生物體一、酵母菌1.形態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無葉綠體)2.營養方式:異養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及無氧呼吸生殖方式: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二、水中的小生物衣藻、眼蟲、變形蟲、草履蟲三、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1.草履蟲的形態結構2.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四、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