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二章空中的生物第一節鳥類一、設計思想根據《生物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鳥類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在踐行倡導探究性學習的課程理念,為學生創設豐富些學習情境和充分的學習交流空間,讓學生通過自主發現,設疑、質疑、解疑,實現知識和能力的統一是本節課教學設計的特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表達,讓他們能在成功中體驗和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對學習的興趣,以實現全面提高每位學生的科學素養。二、教材分析《鳥類》是蘇科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第一節的內容,教材首先選擇了不同環境下的鳥類的圖片,將學生帶進了鳥類的王國,為學生總體認識鳥類建立了良好的基礎。接著教材一家鴿為例,探究鳥類適應空中飛行的特征。從培養學生的能力入手,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在多方面比較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出鳥類適應空中飛行的特征,突出本節課的重點。探究活動則是本節課最重要且有效的學習方式。在保護鳥類多樣性中,重點突出了鳥類棲息地的保護,讓學生理解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和保護生物的意識。三、學情分析經過一個多學期的生物學課的學習,學生已儲備了一定量的生物學知識,形成并提高了必須的學習能力。對這一階段的學生而言,對自然現象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但是邏輯思維不夠縝密,提出問題、觀察現象、分析綜合容易膚淺單一,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好組織和引導工作,巧妙地拋轉引玉,既要放手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探究,又要為學生能在自由自在的探究活動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助一臂之力。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鳥類與飛行相適應的特征,形成結構與功能統一的觀點,并提高生物科學素養。課題第十二章空中的生物第1節鳥類課時1課時授課教師梁玉芬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對家鴿適應空中飛行的特點的探究,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能力目標:嘗試完成“探究家鴿適應空中飛行的特征”的活動,運用鳥類圖片資料進行分析,提高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關注我國的珍惜鳥類資源,養成自覺的愛護鳥類的行為習慣。教學重點概述鳥類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教學難點進行“探究家鴿適應空中飛行的特征”的活動。媒體資源教學助手PPT視頻教學程序教學過程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從生活實際經驗引入課題假如這個暑假沒有太多作業,讓你和爸爸媽媽出游,你會乘坐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出行呢?能像鳥兒一樣自由翱翔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夢想,直到一百多年前,人類才借助飛機實現了飛行的夙愿,然而自然界中會飛的動物早在幾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你們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動物會飛嗎?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第十二章第一節鳥類的學習,探索動物會飛的奧秘。說明游玩時乘坐的交通工具,并說說理由。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知道的會飛的動物。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問題的動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二、多姿多彩的鳥類三、探究鳥類適應空中飛行的特征1、提出問題2、作出假設3、制定并實施計劃4、得出結論5、表達交流四、鳥類與人類的關系五、結束語(多媒體圖片展示多種多樣的飛行的鳥類)解說:鳥類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最富有生機的動物類群之一,全世界現存的鳥類約有10000余種,我國有約1400多種,占世界鳥類總數的13%,因此,我國是世界上鳥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大家認識圖片中的鳥類嗎?您能說說出他們的名字嗎?我們根據鳥類的行為習性將他們分為6個生態群,分別是陸禽、游禽、涉禽、攀禽、猛禽和鳴禽。問題:是不是所有的鳥類都會飛呢?少數鳥類為了適應環境,飛行能力退化甚至是消失,但絕大多的鳥類都善于飛行,那人要想飛,得在兩臂上安裝上翅膀,結果無數次的實踐證明,不是插翅難飛,就是翼破人亡,這是為什么呢?要想飛行,到底需要克服哪些問題?接下來我們做個小游戲:[活動1]探究飛行需要克服的問題紙飛機的游戲提供兩張大小相同,質地相同的兩張紙,其中一張折成紙飛機,一張不做任何處理。問題1:為什么飛機飛的比紙遠?問題2:如果把紙飛機放在桌子上,他還能飛嗎?問題3:給飛機上加兩個曲別針,再用同樣大小的力扔它?它能飛的一樣遠嗎?為什么?引導學生根據上述問題總結飛行需要克服的問題:1、減小阻力2、增加動力3、減輕體重鳥類是如何克服這些問題而飛行的呢?接下來我們以我們熟悉的家鴿為例,探究鳥類適應空中飛行的特征。家鴿的哪些特征適于空中飛行?根據問題,你做出的假設是什么?幫助學生制定詳細的計劃,并按照計劃引導學生實施計劃。引導學生利用觀察法,體驗法和資料分析法實施計劃(1)圖片展示家鴿的體形與飛機的相似之處(2)展示活家鴿的體表和翼體表:被覆羽毛,且有正羽和絨羽之分。正羽適于飛行羽毛絨羽:保溫翼:寬大,適于飛行(同屏直播測量過程及結果,讓班里后面的同學看的一目了然)(3)觀察并體驗:家鴿的骨骼和肌肉圖片展示家鴿的骨骼:胸骨及長骨Flash動畫展示家鴿的肌肉分布資料:鳥類的胸肌占體重的五分之一,人的胸肌占體重的一百二十分之一。提問:我們吃的雞柳,來自雞的那個部位?說明什么?(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計算,人的胸骨要想附著足以煽動翅膀的肌肉,需要長出學1米高的突起)我們通過觀察體驗,了解了家鴿適于飛行的外部形態及內部結構特點,除此之外,家鴿還有哪些生理特點適于空中飛行的呢?引導學生分析歸納:【資料分析1】飛行是一種劇烈運動……鳥類在空中飛行時需要的氧氣量是休息時的20倍,怎樣滿足這么多的氧氣需求呢?【視頻】鳥類的呼吸方式問題:鳥類的呼吸器官是什么?氣囊除了輔助呼吸,還有什么作用?(補充)氣囊還能減輕身體比重,減少內臟摩擦,散失多余熱量。【資料2】家鴿的心臟搏動次數與人的比較。(補充)鳥類的體溫高而恒定【資料3】鳥類的食量及消化鳥類的食量大,增加了體重,而鳥類為飛行又要盡量減輕自己的體重,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通過對鳥類外部,內部結構及主要的生理特點,你能說說對“鳥的全身都為飛行而設計”這句話的理解嗎?(提示:根據我們總結出的鳥類的特征及飛行要解決的問題談談)通過板書幫助學生總結。圖片展示:鷓鴣諺語有鷓鴣始鳴,割麥插禾,意識就是在南方鷓鴣這種鳥開始鳴叫,農民就開始收麥子,插稻秧。這給人們傳遞了一種信息,你知道鳥類與我們人類還有什么關系嗎?不論是有利的還是有弊的,都是我們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下來的這段視頻讓你想到了什么?這只家鴿我們應該怎么處理?《里約大冒險》主題曲鳥兒在藍天下歡快的歌唱,只有在天空才是自由自在的,這段視頻讓我想起的一句廣告: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所以,保護鳥類,人人有責。嘗試認識千姿百態的鳥類,說說圖片中鳥類的名字。回答并舉例。企鵝、鴕鳥等一位同學上臺用同樣大小的力分別扔紙飛機和紙,比較飛行的距離。再次用同樣大小的力扔加重的紙飛機和沒有加重的紙飛機,觀察其飛行情況。說說完成一個探究活動的一般過程。四人一小組討論3分鐘,作出相應的假設。體形:流線形有寬大的翼胸肌發達……觀察并說出家鴿流線形的體形,可以減少空氣阻力。觀察其體表有羽毛,切主要的兩種羽毛的區別。測量家鴿的兩翼寬度及體長(兩位同學合作)體驗兩把不同的羽毛扇子,能說出正羽的功能。觀察家鴿的骨骼,對比羊的骨頭,分析判斷家鴿的長骨中空,分析肌肉的特點,提出翅膀的煽動是由肌肉提供的動力。由學生拿著家鴿在臺下讓大家伸手摸一摸家鴿的肌肉,并通過資料,及問題認同家鴿的胸肌發達。由資料及視頻內容分析,1、家鴿呼吸方式特殊,有獨特的氣囊輔助其呼吸。2、家鴿的心臟發達,心跳快,循環系統結構完善,能有效的運輸營養物質和氧氣的功能。通過資料,總結鳥類食量大,但消化吸收和排便都很迅速。學生暢所欲言,學會利用板書進行知識總結。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說說鳥類與我們人類生活的關系。暢所欲言放生家鴿。讓學生了解世界及我國鳥類種類的狀況。了解鳥類的多樣性,并根據鳥類的特點進行分類。形成鳥類不都會飛思維習慣。幫助學生理解紙和紙飛機在空中飛行時間長多與其體形,和提供的動力有關。理解飛行和體重也有關系。培養學生做出假設的能力,對獨到的見解和少數的做法給予肯定與激勵,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動手實踐,合作能力。用同屏直播技術,讓每位同學都能清楚的觀察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現問題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滲透。培養學生保護鳥類的意識。板書設計:第12章第1節鳥類飛行要克服的問題體形:流線形正羽外部形態體表:被覆羽毛減少阻力絨羽翼:寬大胸骨:薄骨骼長骨:中空增加動力內部結構胸肌:發達循環:完善減輕體重生理特點呼吸:雙重呼吸消化吸收:食量大,消化快教學反思《鳥類》這節課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探究家鴿適于空中飛行的特征的活動,闡明鳥類適于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同時形成善于思考,探究的習慣,以及對信息的分析整理歸納的能力。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認同鳥類在生物圈中有重要的作用,能簡要說出鳥類與人類的關系,從而增強愛護鳥類的意識和情感。教師首先從會會飛的動物入手,自然而然的帶領學生進入千姿百態的鳥類世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紙飛機的游戲創設情境,為探究鳥類適于飛行的特征做了鋪墊,通過探究活動,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家鴿適于飛行的特點,加之視頻,活體的家鴿及模型,幫助學生完善知識得出重要概念。突出教學的重難點。最后以一段視頻激發學生對鳥類與人類和諧相處的認同,進一步強化愛鳥保護鳥類多樣性的意識。讓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