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13章第2節土壤里的微生物課型課時新課2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概述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種類。說出細菌的三種形態和基本結構,并與動植物細胞比較細胞結構的異同點。說出放線菌的結構特點。識別青霉和匍枝根霉,并說出它們的繁殖方式和營養方式。描述蘑菇的主要特征及其生長的適宜環境、營養方式和繁殖方式。描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能力目標:學會培養和觀察青霉、匍枝根霉和蘑菇。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培養霉菌的過程,并交流成功或失敗的感受。認同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樣性及其對生物圈的平衡和穩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分析教學重點:細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教學難點:認同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樣性及其對生物圈的平衡和穩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教學設計教師活動二次備課第一課時引言:地球陸地表面有一層疏松物質,即土壤。土壤是微生物生存的天堂,一克土壤里就有數億個微生物,即使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一克砂土中也有十萬多個微生物存在。它們一般都藏在土層10厘米-20厘米深處。土壤中數量最多的是細菌,其次是放線菌、真菌。課件展示“微生物”圖片,介紹微生物的種類。一、認識細菌播放有關“細菌”的視頻資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本P97--98頁“認識細菌”內容,思考下列問題:1、細菌在生物圈中的數量、分布有何特點?2、細菌的個體大小有何特點?3、根據形態特點,細菌可以分為哪幾種?4、細菌的細胞結構有哪幾部分組成?其細胞結構與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5、細菌是如何獲取養料的?6、細菌是如何繁殖后代的?組織學生匯報問題結論,課件補充總結。二、認識放線菌課件展示“放線菌”圖片,并說明:它一般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細菌。設疑:為什么放線菌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細菌?它與細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呢?引導學生查閱課本P98頁“認識放線菌”相關內容,思考下列問題:1、放線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和生活環境有何特點?2、為什么放線菌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細菌?它與細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呢?3、它是如何獲取養料的?4、它是如何繁殖后代的?5、放線菌與我們人類的關系如何?85%以上的抗生素是從放線菌中提煉出來的。組織學生匯報問題結論,課件補充總結。三、認識真菌組織學生分成小組,完成觀察青霉和葡枝根霉活動,結合課本P99--100頁以及信息庫107頁相關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青霉和葡枝根霉的生活環境有何特點?2、青霉和葡枝根霉在形態和顏色上有什么不同點和共同點?3、青霉和葡枝根霉的細胞內有葉綠體嗎?它們如何獲取有機養料?4、它們依靠什么進行繁殖?組織學生回顧本節所學知識,反思探究活動心得。第2課時導入:播放“食用菌”視頻,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大型真菌的種類。一、觀察蘑菇設疑:為什么說蘑菇也屬于真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本101-102頁內容,討論交流下列問題:1、蘑菇的生活環境有何特點?2、蘑菇有根、莖、葉嗎?它怎樣獲得有機養料?3、蘑菇是依靠什么進行繁殖的?4、許多食用的真菌口味鮮美、營養豐富。請你舉出1-2種真菌的名稱,并說出它們的來源。5、所有的蘑菇都能食用嗎?為什么?6、真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組織學生匯報問題結論,課件補充總結。二、視頻展示蘑菇種植場三、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課件展示圖片,學生感受微生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酸牛奶、醋、泡菜等)組織學生結合資料,回答相關題目:1、舉例說明微生物與人類有何關系?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什么作用?結合課件對學生討論的結論進行補充。(也可以組織學生利用網絡查閱資料,進行討論交流活動。)作業布置生物補充習題P57--61板書設計第2節土壤里的微生物一、認識細菌:1、細菌的個體非常小2、細胞核不成形3、營養方式有自養及異養二、認識放線菌絲狀細胞,細胞核不成形,提煉抗生素三、認識真菌有真正的細胞核細胞結構形態特點獲取養料繁殖方式細菌放線菌真菌四、微生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