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第二節細胞分化形成組織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細胞的分裂和生長的基礎上,向學生介紹細胞經細胞分化形成組織、以及植物的主要組織和人體的幾種基本組織,本節內容又是以后章節中學習多細胞生物體的基礎。因此說,本節內容在本章中甚至本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學好本節內容對理解生物個體的生命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分析剛進入中學學習的學生,對組織分化的概念是比較抽象的,如果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觀察機會,通過仔細觀察→分析→比較→歸納→找出共同點,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比較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其次要多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經驗,在觀察時要進行必要的指導,多列舉實例。?本著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教育理念,采用半開放式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結合圖像信息、多媒體課件及相關的閱讀資料、思考討論題等,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本課的探究教學,從而擴大了學生學習活動的空間,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養成愛學、會學的學習習慣。學生會對細胞分化形成組織難以理解,因這是一個微觀的動態過程,學生由于缺乏感性認識,認識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應盡可能的通過一些實例和學生感興趣的知識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進行學習的積極性,以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知識性目標:概述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識別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識別人體的幾種基本組織。技能性目標:1.培養學生識圖,并從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性目標:1.培養學生在討論中領悟新的生物學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培養學生合作、表達、交流的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細胞分化現象;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各種不同的組織;認識幾種主要的動、植物組織。難點:認識細胞分化的現象。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大屏幕、電腦、桔子。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情景引入?細胞分化形成組織人體、動物體的幾種基本組織植物體的幾種基本組織小結植物細胞全能性與組織培養課堂練習鞏固新知?人體是由一個受精卵分裂發育來的,而且分裂出來的子細胞與母細胞的遺傳物質也是一樣的,所以構成人體的細胞都是一模一樣的。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從受精卵到即將問世的胎兒,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細胞發生了一系列神奇的變化……出示人體胚胎發育過程的圖片。請思考并說一說,從圖一到圖二的過程中,細胞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細胞的形態、數目及胚胎體積等方面論述)為什么?現在請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力,思考一下從圖二到圖三的過程中,除了細胞數量增加了以外,還發生了哪些變化?(板書課題)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這些細胞起初在形態、結構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來,除了一小部分細胞仍然保持著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都發生了變化。歸納總結:?1、細胞分化。??2、組織。那么,動物體及人體都有哪些基本組織,它們又各自具備怎樣的結構特點和功能呢?請同學們參考投影及課本P31頁“動物細胞分化示意圖”填寫學案上相應的表格,比一比看誰填得又快又好。想一想:如果你的皮膚不慎被劃破,你會感到疼痛,會流血。這說明皮膚可能含有哪幾種組織?在自然界中的綠色植物與動物體的生長發育相似,也是從受精卵開始的,那么植物體中又會具有哪些組織呢?請同學們參考投影及閱讀課本P30頁相關內容填寫表格。想一想:當你吃甘蔗時,首先你要把甘蔗莖堅韌的皮剝去;咀嚼甘蔗莖時會有很多的甜汁;那些咀嚼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試述甘蔗莖是由哪些組織構成的?細胞分裂的結果是使細胞的數目增加,不改變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細胞分化建立在細胞分裂和生長的基礎上,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組織,已分化的細胞就不再具備分裂能力了。那么已經分化完成的細胞有沒有可能恢復其原始的分裂分生能力?(科學研究發現)組織培養植物細胞的全能性略學生討論回答。不對。因為構成人體的細胞有很多種類型,各不相同。學生認真觀察學生討論回答。細胞數目變多,這是細胞分裂的結果;胚胎體積變大,這也離不開細胞的生長;細胞的形態未發生變化,因為分裂產生的子細胞與母細胞完全一樣。學生討論回答。一些細胞的形態、結構、功能發生了變化。觀看人體胚胎發育的過程圖。學生觀察并歸納總結“分化的過程”及“組織”是如何形成的。學生歸納填寫表格皮膚分布在人體表面,有保護作用,說明皮膚中有上皮組織;如果皮膚被劃破,我們會感覺疼,說明皮膚中有神經組織;皮膚劃破會流血,說明皮膚中含有結締組織。學生歸納填寫表格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學生歸納細胞分裂與分化的區別與聯系。提供感性素材讓學生很自然的體驗到細胞通過分化形成細胞群,最后形成生物體。?從學生活動看,主要是觀察人體胚胎及常見基本組織的圖片。?通過觀察讓學生體驗細胞分裂后是如何分化的,以及組織是如何形成的。讓學生有目的地討論,然后由發言人介紹本組的發言結果,其他組認真傾聽,可以提問,相互交流。達成“識別人體以及動物體的四種基本組織的細胞特征”,“領悟結構和功能相互適應的重要原理”的目標。類比人體的組織,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植物主要組織及各組織的特點,老師進行引導和完善,達成“說出綠色開花植物的主要組織”的目標。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知識點,使知識系統化。了解一些前沿科學,提高興趣。以練習題的形式將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以致用。板書設計第二節細胞分化形成組織一、組織的概念二、組織的類型:1、動物的組織2、植物的組織三、組織培養(植物細胞的全能性)課后反思轉眼間本次評優課已結束,通過在這次活動中的準備、演練、研討、修改直至最終呈現等一系列工作,我認識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乃至教育教學理念有待改進和提高的方面還有很多。首先,為了研讀教材,我查詢和參考了許多資料,僅教材就有好幾個版本,下載了許多圖片,唯恐有任何一點遺漏和不嚴謹。可最終結果卻導致內容過“深”、過“難”,把簡單問題弄復雜了,不僅沒有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缺少趣味性;而且內容過“多”,導致在有限時間內無法完成既定任務,從而在一次次修改后頻繁刪減,搞得自己有些無所適從。其次,問題設計的不夠明確,或指向性不強,或缺少鋪墊,從而導致提出問題時,學生會無所適從,并進而引起自身因處理不當產生差錯。第三,參考人教版和蘇教版的課程設置,本意是先突破難點——“人體的組織”,而后“植物的組織”就可迎刃而解了,可最終結果卻發現二者都沒弄透,憑空增添了難度,反而起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尤其是自己上完后,又坐下來聽了別人上的同樣的兩節課,深有感觸。為什么同樣的內容,換一個著眼點,換一個思路,就會有那樣大的區別;自己講得很枯燥,別人卻讓學生上的興趣盎然……究其原因,還是自己的思維方式過于僵化,日常教學中缺乏與人的交流,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也不乏自身的一種懈怠。其實在本次課后,雖然發現了自身的種種不足,但也不失為一種警醒,畢竟只有認識到不足,才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發揮己長,能過往之不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