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1屆高考政治主觀題解題技巧與方法:認識、評價類 【題型特點】 從考查的方式看,主要是結合時政熱點或生活焦點,要求準確調動所學知識分析對其的全面性認識或理解。既有對某一問題或措施的認識,又有對某一事件或現象的認識,還有對某一觀點或理論的認識。設問往往以“如何認識、如何看待、如何理解、如何評價、談談對某一現象的看法”等形式呈現。 從考查的知識看,既有全面調動相關知識的綜合性考查,又有具體運用某一知識的深入性考查。 從考查的能力看,對高考要求的分析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四種考核技能都有所涉及和考查。 【解答技巧】 仔細審題,明確題意,弄清命題者的意圖。要做到“兩審”:審材料和審問題。一般先審問題后審材料,帶著問題審材料。審問題,就是要弄清問題的中心,看清問題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說明原因、意義或做法的正確性),從而弄準答題應當運用的課本知識。審材料,先粗讀再細讀,盡快抓住它的關鍵詞句、主要觀點和中心思想。 一般來說,對于問題、措施、現象、事件的認識或理解; 或者遵循“審讀材料——認識道理——分析原因——明確做法”的思路去分析問題; 或者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思路組織答案; “是什么”——即題目說(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題目觀點是對還是錯。 “為什么”——即說(做)這件事的依據、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這件事的危害性。 “怎么辦”——即黨、國家、公民、企業、消費者等準備怎樣做這件事,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既要透過現象把握問題的本質所在,又要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依據、意義、目的、影響等,還要找出解決好問題的相關措施等。 1、如果出題角度從有利方面出題,則答題步驟為: ①題干問的“是什么”經濟現象或行為? 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 ③出現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的結果“怎么樣”?即答有什么意義、作用。 2、如果題干從不利方面出題,則答題步驟為: ①題干問的“是什么”經濟現象或行為? 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實質是什么 ③出現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會導致“怎么樣”的不良后果? ④“怎么樣”解決這一不良后果?應該怎么做? 3、如果題干從不全面方面出題,則答題步驟為: ①題干問的“是什么”經濟現象或行為? 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 ③這種經濟現象或行為有什么作用④解決此問題還有那些途徑,或者需要什么條件? 4、如果是分析或認識材料中的現象、行為、措施。而且有多個現象、行為或措施。則答題步驟為: ①分別找出材料中的每一項現象、行為、措施。 ②分別闡明每項正確的現象、行為、措施符合了什么原理、每項錯誤的現象、行為、措施違背了什么原理,應該怎么做。答題模式為:題中的現象、行為、措施符合或違背了什么原理,要求。 【失分警示】 ①答案段落化。答案不能一逗到底,要注意分段。 ②段落要點化。答案要簡明概括,抓住要點。 ③要點條理化。應用知識點要有條理,一個主觀題往往需要多個知識點,知識點之間不能相互“竄門”。正式答題之前,可利用草稿紙,先列出提綱,以增強答題的邏輯性和規范化。 ④語言科學化。語言要嚴密,使用科學術語,書寫要規范,卷面要整潔,字跡要清楚。 ⑤分值合理化。如果分值較高,則提示我們要認真對待,詳細回答,若分值 較低,則沒有必要在上面過多地費時費力。 【典型例題】 例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8周年。18年來,中國全面享受世貿組織成員權利,經濟發展獲得良好的外部條件,同世界各國在經濟、貿易、科技、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的初步統計,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實踐證明,中國經歷了調整,付出了努力,日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貿易大國,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 簡要說明你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的理解。 【答案】①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有利于我國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我國積極參與、加強和發展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國家利益。 ③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 ④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解析】從設問出發,如何理解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能夠做到“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分析設問可知,是什么與為什么不需要回答,但需要回答怎么樣,答題要緊扣住中國加入世貿后對我國發展的意義以及對世界發展的意義。 根據認識評價類試題的答法,可以先從加入世貿組織后對本國的意義談起,根據材料“中國全面享受世貿組織成員權利,經濟發展獲得良好的外部條件”可知,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國際環境; 材料中“同世界各國在經濟、貿易、科技、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說明了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我國積極參與、加強和發展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國家利益; 材料中“日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貿易大國”,說明了加入世貿組織增強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國際競爭力;也從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例2: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凸顯黨的政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中共H市委在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中,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市黨員、干部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制度要不折不扣地落實、認認真真地照辦,堅決不越“雷池”、不闖“紅燈”;牢固樹立政治理想、信念,自覺防止各種庸俗文化的侵蝕;不忘初心,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加強黨內監督,心存敬畏,心有所戒,自覺抵制貪腐侵蝕。 請運用所學政治生活的知識,結合材料說明你對黨的政治建設的理解。 【答案】①黨是領導核心,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或: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帥)。 ②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或:完善和落實黨的民主集中制,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③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或:以馬列、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思想,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⑤要加強監督,堅持黨內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相結合,黨組織和黨員要在法律范圍內活動。 【解析】本題要求考生運用所學政治生活的知識,結合材料簡要說明你對政治建設的理解。學生作答本題時要認真閱讀材料,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可以從黨是領導核心,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要加強監督等角度思考,并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實現理論與材料的有機結合。 例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克思將作為過程的真理建基于人類實踐的歷史運動中。這就是說,真理不是凝固的或現成的東西,也不是一經得到就不再改變的東西,真理是在歷史的現實中不斷生成和具體化的過程。簡而言之,真理是與時俱進的。 馬克思主義并沒有終結真理,而是開辟出一條認識真理的道路;馬克思主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或公式,而是提供了一種不斷深入現實中去的思想武器。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就要把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理解為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 結合材料,運用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要把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理解為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的認識。 【答案】①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馬克思主義是被實踐檢驗過的真理,它沒有終結真理,而是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要求人們與時俱進,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 ②認識具有無限性。物質世界是無限變化著的,實踐是不斷發展的,在實踐中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馬克思主義水遠不停止前進的步伐,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不斷超越自身。 【解析】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運用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要把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理解為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的認識。 從材料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是被實踐檢驗過的真理,它沒有終結真理,而是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馬克思主義水遠不停止前進的步伐,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不斷超越自身,因此我們要堅持與時俱進,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 可運用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的有關知識,從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認識具有無限性,在實踐中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等方面,談談對“要把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理解為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的認識。 例4:古風音樂是中國古典詩詞與現代音樂相結合的產物,是21世紀新出現的一種音樂風格。近年來,各種古風音樂社團和音樂網站不斷涌現,古風音樂作品層出不窮。但由于古風音樂的歌詞以古詩詞和歷史典故為主,導致有些作品內容晦澀難懂。此外,受商業化的影響,還出現了大量堆砌詞藻,矯揉造作、粗制濫造、缺乏藝術含量的平庸之作。對此有專家建議,古風音樂的創作不能故步自封,孤芳自賞,但又要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防止過度自由化的傾向。中國音樂人要學會用中國老百姓的審美方式,讓古風音樂成為中國人能夠理解的文化共鳴。 結合材料,運用“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的知識,說明如何讓古風音樂成為中國人能夠理解的文化共鳴? 【答案】①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古風音樂的創作要汲取傳統文化中積極、合理因素,又要克服其中消極、過時的因素。 ②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古風音樂的創作要密切關注社會發展實際,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尋找創作新思路。 ③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發展。古風音樂創作要立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解析】針對古風音樂歌詞主要以古詩詞和歷史典故為主,導致有些作品內容晦澀難懂的問題,要求古風音樂社團和音樂網站要堅持辯證否定觀,要求古風音樂的創作要汲取傳統文化中積極、合理因素,又要克服其中消極、過時的因素。“由于受商業化的影響,還出現了大量堆砌詞藻,矯揉造作、粗制濫造、缺乏藝術含量的平庸之作”這要求在創作古風音樂的時候要堅持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古風音樂的創作要密切關注社會發展實際,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尋找創作新思路。古風音樂創作不能故步自封,孤芳自賞,要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要求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古風音樂創作要立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音樂人要學會用中國老百姓的審美方式,讓古風音樂成為中國人能夠理解的文化共鳴。”要求音樂創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創新演練】 1.某公司原是一家效益很好的企業,后來,公司分配向高層管理人員傾斜,一線工人的年收入不足高層管理人員的十分之一。拉大的收入差距導致雙方關系緊張,工人的工作積極性低下,優秀工人紛紛跳槽。新的領導上任后,積極改革不合理的公司分配制度,大幅度提高一線工人的勞動報酬。從此,企業內部的關系又變得和諧了,工人的工作積極性高漲,紛紛為公司的發展獻計獻策,公司又紅火起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為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與一線工人的收入,增強企業凝聚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結合該公司經濟效益的變化,談談我們應如何正確認識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答案】該公司制定的不同分配制度,直接影響到工人工作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發展,在分配過程中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很重要。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只有維護勞動者公平分配的權利,保證勞動者的利益,才能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即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兼顧效率與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的知識,要求學生能夠根據課本知識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材料提到新的領導上任后,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經濟效益發生了變化,說明在分配過程中,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很重要。新領導上任后的改革體現了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提高一線工人的工資水平,改善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促進分配的公平利于激發勞動者的生活積極性,體現了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為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與一線工人的收入,增強企業凝聚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說明效率是公平的前提。 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6月1日,《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文章指出,我們要加深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明確思路,深化認識,切實把工作做好,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咯,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簞體系;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 結合材料;遠用經濟知識,說明落實上述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 【答案】①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鞏固農業的基礎地 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提高農業經營效率,有利于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增強我國發展的協調性。 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脫貧攻堅作為優先任務,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 【解析】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遠用經濟知識,說明落實上述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知識限定寬泛,解答本題必須緊扣材料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從中獲取有利于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有效信息,然后對應分析作答。可從解決三農問題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縮小城鄉差距,增強我國發展的協調性、實現共同富裕等角度分析回答。 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 當前,網絡的虛擬性不僅導致很多不實信息廣泛傳播,混淆人們視聽,也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充分利用,誣告陷害,以達到泄私憤的目的。“網絡輿論”和“網絡暴力”只有一步之隔,如果沒有正確使用和認識網絡監督,就會相信一些不實消息,給當事人帶來毀滅性的傷害,也讓肇事者達到自己的目的。 結合材料,從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說明公民應如何守住從“網絡輿論”到“網絡暴力”這一步之隔。 【答案】①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公民在網絡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同時,要切實履行維護網絡秩序的義務。②公民在網絡上公開發表意見,必須采取合法的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③要敢于依法同“網絡暴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對“網絡暴力”實施監督。④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參與能力與責任意識,自覺抵制不實信息的廣泛傳播。 【解析】本題考查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設問指向公民應如何守住從“網絡輿論”到“網絡暴力”這一步之隔,屬于措施類試題。我國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也是義務的主體,既要珍惜自己的權利,維護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也要自覺履行義務,有序的參與政治。公民參與政治應該遵循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個人利益與國家的結合等原則;負責的行使權利。然后調動運用上述知識,從材料中找出關鍵詞,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實現理論與材料的有機結合。 4.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歷史任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部某地葡萄酒莊繁多,風景優美,常年舉辦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等賽事,客源充足。近年來,該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加大扶持力度,共驗收批準鄉村民宿47家,2018年累計接待游客6萬余人次,收入300多萬元。不僅如此,該地著力打造“生態游、采摘游、休閑游、體驗游”,通過舉辦鄉村旅游節、油桃采摘節、黃花觀賞節等鄉村旅游節慶活動,帶動了農副產品宣傳營銷和葡萄、枸杞、黃花菜等特色產業發展。 (1)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說明該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合理性。 材料二 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老百姓看黨支部。以前,建民宿開展鄉村旅游在該地某村還是沒人敢碰的“螃蟹”。村支書就帶頭第一個“吃螃蟹”花錢將自己的房屋裝修改造成民宿,當年收入2萬多元。他的成功在當地掀起了一股興建民宿的熱潮。2019年,該村建成20家標準民宿,累計接待游客7000余人次,戶均創收3萬元。 (2)結合材料,運動所學《政治生活》知識,談談你對“老百姓看黨支部”的理解。 【答案】(1)①該地風景優美、客源充足,發展鄉村旅游符合市場需求,能夠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②發展鄉村旅游能夠發揮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帶動農民就業和農副產品宜傳營銷,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③發展鄉村旅游可以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有利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城鄉發展。 (2)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支部在基層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所以“老百姓看黨支部”;黨員先進性是黨的先進性的體現,共產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在時代前列。 【解析】(1)本題要求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說明該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合理性。 解答本題可結合材料該地風景優美、客源充足,說明該地發展鄉村旅游符合市場需求,能夠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可結合材料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能夠帶動農民就業和農副產品宜傳營銷,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說明發展鄉村旅游能夠發揮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可結合材料中該地著力打造“生態游、采摘游、休閑游、體驗游”,通過舉辦鄉村旅游節、油桃采摘節、黃花觀賞節等鄉村旅游節慶活動,帶動了農副產品宣傳營銷和葡萄、枸杞、黃花菜等特色產業發展。說明該地發展鄉村旅游可以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2)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運動所學《政治生活》知識,談談你對“老百姓看黨支部”的理解。 解答本題可結合材料中村支書就帶頭第一個“吃螃蟹”花錢將自己的房屋裝修改造成民宿,當年收入2萬多元。他的成功在當地掀起了一股興建民宿的熱潮,帶領村民增收致富。可從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黨的先進性等方面,基層黨組織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共產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作為中國通向西域的重要門戶,古代中國文明同來自古印度、古希臘、古波斯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思想、宗教、藝術、文化在這里匯聚交融,塑造了獨具魅力的敦煌文化。敦煌文化,至今已經有2100多年的歷史沉淀。西漢中期,中亞、西亞、中原等地緣文化開始相互交織碰撞,奠定了敦煌作為一個多樣性思想交匯地的基礎。敦煌存有始于晉止于宋初的3萬余卷古寫本和一些古刻本,其內容以佛教經典為最多,還有道教經典,經、史、子、集四部書等。敦煌文獻中還有大量非漢語文獻,如回鶻文、于闐文和栗特文等。今天,敦煌文化已逐漸成為推進民心相通、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載體。敦煌文化中蘊含的交流、理解、合作、包容、共贏等文化共識,已經得到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回應。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傳承和弘揚敦煌文化的時代價值。 【答案】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我國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歷史演進,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繁榮;增強民族凝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同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解析】本題要求考生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傳承和弘揚敦煌文化的時代價值。知識限定比較寬泛,屬于中觀考查。考生研讀材料,從材料信息中提煉答案要點。①材料信息:“敦煌作為中國通向西域的重要門戶”、“獨具魅力的敦煌文化”,提煉答案要點:傳承和弘揚敦煌文化有利于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我國文化遺產的保護。 ②材料信息:“敦煌作為中國通向西域的重要門戶,古代中國文明同來自古印度、古希臘、古波斯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思想、宗教、藝術、文化在這里匯聚交融,塑造了獨具魅力的敦煌文化。”、“西漢中期,中亞、西亞、中原等地緣文化開始相互交織碰撞,奠定了敦煌作為一個多樣性思想交匯地的基礎。”、“敦煌文化中蘊含的交流、理解、合作、包容、共贏等文化共識,已經得到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回應。”,提煉答案要點:傳承和弘揚敦煌文化有利于研究歷史演進,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繁榮。 ③材料信息:“敦煌文獻中還有大量非漢語文獻,如回鶻文、于闐文和栗特文等。”、敦煌文化已逐漸成為推進民心相通“民心相通”的重要載體,提煉答案要點:傳承和弘揚敦煌文化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④材料信息:“敦煌文化已逐漸成為推進民心相通、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載體’”,提煉答案要點:傳承和弘揚敦煌文化有利于加強同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6.這是一個怎樣的集體?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探究中國女排,弘揚民族精神。 (l)運用中華民族精神的知識,說明“女排精神生動詮釋了民族精神”。 (2)簡要談談你對“站在建國70周年的新時代,女排精神歷久禰新”的理解。 【答案】(l)①創造精神。中國女排頑強拼搏,創下了世界排球史上第一個“五連冠”;第10次在世界女排三大賽上奪得冠軍等。 ②奮斗精神。改革開放之初,百廢待興,中國女排堅持艱苦奮斗。 ③團結精神。中國女排團結協作,多次奪魁。 ④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國女排為國爭光。 (2)①薪火相傳,越燃越旺。2019年9月29日,中國女排成功衛冕即是明證。 ②書寫中華民族精神新篇章或體現中華民族精神時代性。建國70周年,中國女排更多地展現出中國在信。 【解析】第(1)問,本題要求考生運用中華民族精神的知識,說明“女排精神生動詮釋了民族精神”。知識限定比較具體,屬于微觀考查。考生可先回顧中華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然后結合試題設問與試題情境圈定知識角度:閱讀材料關于女排精神的闡釋,可以發現主要是兩個層次:民族精神的內涵與核心,具體為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愛國主義。考生運用這些知識要點結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點。 第(2)問,本題要求考生簡要談談你對“站在建國70周年的新時代,女排精神歷久禰新”的理解。知識范圍未做限定,屬于宏觀考查。考生結合試題設問與試題情境圈定知識角度,關鍵在于理解“歷久彌新”,意思是既有繼承又有發展,“新”在哪里?材料有提示——“中國自信”。 _21?????????è?????(www.21cnjy.com)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