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的變異教學設計1、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八年級《生命科學》第2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第3節基因與人體性狀的一個內容,在課程標準中屬于A級的學。生物的變異是生物遺傳的延續篇,本節課的主題有兩個:一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著變異現象;二是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遺傳物質的穩定性和延續性決定了生物的遺傳,而遺傳物質的可變性又使生物發生了變異,本節課的學習為后續“生物的類群”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本節課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2、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已經了解了遺傳的相關知識之后,來學習有關生物變異的一些知識。對于初二學生來說,雖然對生物界中的變異現象有所耳聞,但究竟什么是變異,為什么會產生變異,變異有什么意義等還是模糊不清。3、設計意圖:由于學生的背景知識不多,加上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定難度。所以課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從生活的實際出發,精心挑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案例,課堂上開展分析討論活動,逐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引導學生去發現變異的存在,并進一步探究變異的原因,從而認識生物的變異現象及其普遍性。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1)知道生物的變異現象。(2)知道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3)知道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2、過程和方法:(1)從活動中感受生物的變異現象是普遍存在的。(2)在案例的分析中關注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現象。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體驗遺傳和變異的廣泛存在。(2)體驗生命的獨特。三、教學重點與難點1、重點:生物的變異現象,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2、難點:舉例說出生物的變異現象。四、教學準備:教師準備:PPT、相關影視資料片段、盆栽鵝掌柴4盆。學生準備:蘋果一只(無標簽、無外傷)。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行為學生行為教學說明引入設問:1、如果老師說出本班級一個同學的名字,你們是否很容易找到?2、如果這個同學在全校幾百個同學中間,你們是否還能找出來?你們找同學的依據是什么呢?3、有沒有發生過認錯人的情況?4、有沒有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呢?結論:每個人都是唯一的,獨特的。思考答題談經歷體會談對同卵雙生子的認識體會體驗生命的唯一開門見山從學生的生活經歷導入課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2)什么是變異?生物變異的普遍性出示課題:第2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第3節基因與人體性狀三、生物的變異(一)、什么是變異?請學生找出書本概念強調“同種生物”PPT圖片展示人的變異那么自然界中其它生物又有怎樣的變異呢?指導學生開展活動:活動一:看圖片找差異提供四組動物圖片活動二:找回自己的蘋果讓學生將自己帶來的蘋果進行小組混合后再找出來。活動三:看葉片,找不同仔細觀察鵝掌柴,找找葉片的不同圖片展示:紅囊與黃囊西瓜,不同的玉米果穗,不同顏色的康乃馨花設問:生物的變異現象是罕見的還是很普遍的?結論:生物的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找到書本P63變異定義圈畫關鍵詞開展活動,從中體驗遺傳和變異的廣泛存在結論:生物的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知識和技能目標1)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遺傳和變異的廣泛存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過程與方法目標1)(知識和技能目標3)引起生物變異的原因設問:哪些原因會引起生物的變異?案例分析(1)出示方形西瓜圖片播放視頻:日本方形西瓜受追捧(1分02秒)1、相比傳統圓形西瓜,方形西瓜由模具壓制,科技人員將剛結出的圓形西瓜幼果放進立方體的透明盒中讓它繼續生長,則原本圓形西瓜會被塑造成方形,若從方形西瓜中取出種子播種,使其自然生長,則還會結出圓形西瓜。2、爸爸媽媽都是雙眼皮,孩子是單眼皮。3、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播放視頻: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簡介(24秒)結論:生物的變異原因:1、由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而引起。2、由環境條件變化而引起。觀看視頻分析討論知道這是由于生長環境而引起的變異結合遺傳知識分析,知道這是由于父母基因的重組而引起的變異了解這是由于基因突變而引起的變異小結:生物的變異原因:1、由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而引起。2、由環境條件變化而引起。視頻的播放能從視覺和聽覺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對具體案例的討論,分析引起變異的原因。提高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變異的類型:設問:變異都可以遺傳嗎?案例分析(2)1、有一對同卵雙生兄弟,哥哥長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長期在室內工作,幾年后,哥哥比弟弟臉黑。2、爸爸媽媽原來都是單眼皮,經過整容后變雙眼皮了,他們的孩子有沒有可能是雙眼皮?播放視頻:太空椒(1分28秒)3、太空椒與普通青椒對比,果實明顯增大,口感好,將太空椒的種子返回地面種植,果實仍然肥大。變異的類型: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結合案例分析(1)中的例1,分析這種情況的變異都是由于受環境影響而發生的,是不遺傳的變異結合案例分析(1)中的例2,開展討論活動,如果發生的變異僅僅是由于環境因素的影響,并沒有引起遺傳物質的改變,那么這種變異也是不遺傳的變異。觀看視頻,了解太空椒的發生機理。這是由于受太空輻射照射,引起的基因突變。結合案例分析(1)中的例3,知道這種類型的變異是由于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是可遺傳的變異。小結:變異的類型: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劃出書本P63相關知識點。生活中的事例,更能引起學生共鳴。(過程與方法目標2)(知識和技能目標2)變異對生物的影響(二)、變異對生物的影響變異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的影響。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都有可能發生變異。世界各地人類膚色的不同主要是由皮膚中黑色素的數量多少決定的,這是人類適應不同環境的結果。人的皮膚在太陽的照射下變黑,有利于保護皮膚深部組織免受輻射損傷。而白化病患者的皮膚曬不黑,是由于皮膚、毛發、眼睛等不形成黑色素的一種異常現象,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人類的各種遺傳病都是由于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引起的。了解人類膚色的不同是人類適應不同環境的結果。了解生物的變異既有有利的變異,又有不利的變異,有利的變異對生物適應不斷變化的生活環境有意義,能適應環境而生存。小結:我對遺傳變異的理解從物種的穩定性和物種對環境的適應性方面啟發學生分析遺傳和變異在生物進化上的意義:如果沒有遺傳,就不會有物種的穩定。如果沒有變異,就不可能產生新的生物類型,就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前后知識的融合,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課外拓展查找“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對人類的貢獻利用課余時間完成簡單了解袁隆平如何利用水稻變異現象來育種的,拓寬知識面。鞏固練習練習冊p18填空題做練習知識鞏固板書設計生物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變異:同種生物不同個體間性狀上的差異。不遺傳的變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