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教學設計朱里中心學校柴毅設計理念:本課教學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學生活動為主線,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實驗、動腦觀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親手制作模型的“體驗式”、“探究式”教學,使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的相互滲透中,最終達到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提高。教材分析:本課的內容是濟南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二節《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植物的三大主要生理功能(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之一,它與人類的生產、生活關系非常密切,對周圍生態環境也產生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學習本課對于學生更全面的把握和了解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為學習第五節《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做鋪墊。本課主要內容是通過探究實驗、分組實驗、觀察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植物的蒸騰作用過程以及植物與蒸騰作用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特點。教學重點:1.通過分組實驗觀察葉片的結構2.氣孔的調節與蒸騰作用的關系3.蒸騰作用的過程教學難點:保衛細胞如何調節氣孔的開閉學生分析:對于蒸騰作用的概念來說,學生通過探究葉的蒸騰作用實驗得出,并不難理解,但是對于蒸騰作用的調節、蒸騰作用的過程以及蒸騰作用對植物生活的意義等問題,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中可利用圖片、視頻來幫助學生理解,此外,學生對植物蒸騰作用散失大量水分也可能產生誤解,甚至會誤認為這種現象對于植物體本身是有害的,所以教師要注意適時引導。學習目標:1.通過觀察葉片結構的分組實驗,認識植物葉片的結構,氣孔與保衛細胞的關系。2.通過小組合作,能夠運用蒸騰作用的原理指導生產實踐。3.關注植物蒸騰作用對環境的影響,確立“植樹造林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的觀念。教學方法:觀察、實驗、討論、體驗、探究相結合課前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菠菜葉、顯微鏡、蓋玻片、載玻片、雙面刀片、毛筆、培養皿、滴管、紗布、清水等課時:第2課時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課堂效果【導入】情景激疑引出課題對比觀察圖片柏油馬路和樹林。引導學生思考:炎熱的夏天,樹林和馬路上的空氣哪一個更涼爽濕潤呢?為什么?師:在上一節課中,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那么是葉的哪些結構來促進蒸騰呢?這一節課我們通過實驗來具體觀察葉片的結構。學生通過復習蒸騰相關知識,為這一節實驗做鋪墊。呈現兩幅場景,從學生的親身感受切入主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分組實驗】觀察葉片結構播放觀察葉片結構操作的視頻。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實驗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實驗注意事項。分組實驗觀察葉片的結構。教師巡視學生實驗操作情況,并及時點評。教師展示觀察到的正確的葉切片和氣孔圖片,并引導學生思考實驗失敗的原因。教師出示葉切片圖片,學生指圖識結構。生1:刀片鋒利,注意安全;生2:刀片要與葉片的主葉脈垂直;生3:迅速切割,多切幾次;……生4:沒有看清楚物像,調節顯微鏡的時候有操作失誤。生5:切的葉片太厚,看不清;生6:表皮細胞都疊在一塊了,看不清楚;……生7:上表皮、下表皮、柵欄組織、海綿組織、氣孔、葉脈。學生自己總結實驗注意要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總結能力。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培養動手能力。學生總結實驗失敗原因,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合作探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1.整體上看,葉片的結構包括哪三部分?2.葉的表皮細胞有什么特點?它有什么作用?3.葉片的主要部分是什么?該部分細胞排列有何特點?4.葉脈有什么作用?5.葉片的顏色為什么會呈現綠色?6.大多數植物葉片的正面綠色較深而背面綠色較深,這是為什么?7.自然落在地上的樹葉大多數是葉的背面朝上還是葉的正面朝上呢?請說出理由。生8:表皮、葉肉、葉脈生9:細胞排列緊密,細胞壁厚,不含葉綠體,保護作用。生10:葉肉。柵欄組織細胞排列緊密,葉綠體多。海綿組織細胞排列疏松,葉綠體少。生11:支持和輸導作用生12:葉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中有綠色的色素葉綠素。生13:靠近上表皮的柵欄組織細胞內的葉綠體多;靠近下表皮的海綿組織細胞內的葉綠體多。生14:正面的柵欄組織葉綠體多,背面的海綿組織葉綠體少,正面比背面重,所以背面向上。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培養合作精神,并進一步掌握葉片結構的特點。【過渡】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氣體狀態主要從氣孔散發出去,那么葉片上的氣孔是如何調節蒸騰作用的呢?我們首先來觀察氣孔的結構。【細心觀察】氣孔的結構【突破難點】用多媒體展示氣孔開閉的變化教師提供氣孔結構圖形,然后引導學生認識氣孔組成。分析討論:保衛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嗎?為什么?多媒體視頻演示保衛細胞對氣孔的調節。讓學生通過觀察說出保衛細胞是如何調節氣孔開閉的?生15:能。因為保衛細胞含有葉綠體,所以保衛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生16:吸水保衛細胞——→氣孔張開。失水保衛細胞——→氣孔關閉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多媒體動畫的演示,化抽象為直觀,使學生更清楚的理解了氣孔的開閉是如何調節蒸騰作用的。【突破重點】展示蒸騰作用動態過程【總結】蒸騰作用的過程演示蒸騰作用水分由根到葉的動態的過程。引導學生總結蒸騰作用的過程。觀看PPT,回答問題:生15:根毛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生16:導管可以向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生17:氣孔是氣體進出的門戶。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總結出蒸騰作用的過程:生18: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細胞→根部導管→莖葉中的導水蒸氣管→葉肉→氣孔——→大氣直觀教學,形象生動,突出重點。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過渡】植物吸收的水分有95%--99%通過蒸騰作用散失,蒸騰作用這樣消耗水分是不是一種浪費呢?這就不得不提到蒸騰作用的意義。【交流展示】蒸騰作用對植物體的意義及應用先讓學生舉例說明蒸騰作用與人類生產實際的關系,然后教師以思考題的形式組織學生討論。由學生歸納總結出蒸騰作用對植物體的意義:1.促進根對水分的吸收。2.促進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3.降低植物體的溫度,避免灼傷。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總結能力。【暢談收獲】請你暢談本節課的收獲!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課后作業】完成實驗報告單。自己設計實驗:什么條件下植物蒸騰速度最快?拓寬學生的思路,培養設計實驗的能力。板書設計: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葉片的結構氣孔蒸騰作用的意義課后反思:通過分組實驗,觀察植物葉片的結構,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體驗了知識的產生過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勤于思考、樂于探究的科學精神。利用多媒體動畫讓學生對植物氣孔的張開與閉合的過程有了感性認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很好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通過蒸騰作用在自然生活中的實例展示,不僅讓學生更理解植物蒸騰作用對自身、對自然的意義,而且喚起了學生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意識,自覺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并能運用蒸騰作用的原理指導植樹造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