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第一課、螞蟻1、像螞蟻、蜜蜂、蝴蝶、螳螂這樣,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的小動物都屬于昆蟲。像螞蟻、蝴蝶、蝗蟲、蜜蜂、蜻蜓、蟋蟀這樣的動物屬于昆蟲。3、昆蟲的共同特征是身體分為頭,胸,腹3部分。頭部有1對觸角,胸部有3對足。4、螞蟻的種類很多有:行軍蟻、紅螞蟻、蜜罐蟻等等。說出螞蟻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每部分長著什么,這就是在描述。第二課、魚1、魚的共同外部特征,都是由頭、軀干和尾組成。2、魚鰭包括胸鰭、腹鰭、臀鰭、背鰭和尾鰭。魚的身體分為頭、軀干、尾三部分。3、魚的身體由頭、軀干和尾組成。魚鰭為魚游動提供動力,用鰓呼吸。4、魚類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身體表面覆蓋著鱗片,用鰓呼吸,靠鰭運動。5、水從魚嘴流入,從魚鰓流出,說明魚靠鰓呼吸。魚類用鰓呼吸,而鯨魚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鯨魚不屬于魚類,這就是在推理。第三課、鳥1、鸚鵡的身體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啄木鳥的身體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貓頭鷹的身體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2、像鸚鵡、啄木鳥、貓頭鷹、雞這樣的動物屬于鳥類。鳥類的共同特征是身體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3、像一般的鳥類、爬蟲類,大部分的魚類和昆蟲幾乎都是以產卵的方式繁殖后代的,這樣的繁殖方式叫卵生。4、鳥的共同特征:身體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鵝、企鵝、鴕鳥屬于鳥類。蝙蝠體表沒有羽毛,胎生,不屬于鳥類。鳥不一定都會飛,會飛的動物也不一定是鳥。5、蜂鳥有羽毛,有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小鳥類,也是唯一可以倒飛的鳥類。第四課、哺乳動物1、像貓、兔這樣的動物屬于哺乳動物。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征是身體表面有毛,胎生,哺乳。2、哺乳動物:海豚、馬、猩猩、袋鼠、虎、鯨3、像羊、狗、貓等動物,它們的哺育方式叫哺乳,它們的繁殖方式叫胎生。4、海豚因為是胎生繁殖,哺乳方式養育后代,所以是海豚是哺乳動物。5、鴨嘴獸用產卵的方式繁殖后代,但卻用乳汁哺育后代,是特殊的哺乳動物。6、常見的哺乳動物有:貓、狗、羊、兔子、老鼠、獅子、老虎、蝙蝠、海豚、鯨魚、海獅……第五課、我國的珍稀動物1、大熊貓、朱鹮、華南虎、白頭葉猴、揚子鱷、金絲猴、白鰭豚……2、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的原因:①生存環境惡化②繁殖能力下降③適應環境能力減退③人類亂捕濫殺④自然災害3、我國保護珍稀動物的措施:①建立自然保護區②人工繁育③立法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4、我們能為野生動物保護做什么?①平時愛護身邊的小動物②看到傷害小動物的行為及時阻止③制作宣傳標語宣傳畫等宣傳野生動物保護5、每年的4月8日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第二單元第六課、哪杯水熱1、溫度計的結構:刻度、玻璃管、液體、玻璃泡、單位(攝氏度℃)2、溫度計由玻璃管、刻度、液體、玻璃泡組成,常見的溫度計有氣溫計、水溫計、體溫計、紅外線測溫計、電子測溫計等。3、我們常用的溫度計是攝氏溫度計,它的計量單位是“攝氏度”,用“℃”表示。溫度計所能測量的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的范圍,就是溫度計的量程。4、生活中我們經常說水很燙、水涼了,這些都與水的溫度有關。5、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溫度表示。溫度計是測量物體溫度的儀器,要根據被測物體選擇合適的溫度計。6、零上溫度自0℃向上數,數字越來越大,表示溫度越來越高;零下溫度自0℃向下數,數字越來越大,表示溫度越來越低。讀作時在數字前面加“零下”寫作時在數字前面加“—”7、用水溫計測量水的溫度的方法:①用手拿著水溫計的上部②將水溫計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要接觸容器底和壁。③等水溫計內的液柱靜止后,讀出溫度。④讀數時,水溫計不能拿出水面,視線要與液柱頂端相平。第七課、溫度計的秘密1、一般情況下,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在一般情況下,水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受冷時體積會縮小,這說明水有熱脹冷縮的性質。2、水的反常膨脹:自然界中有少數物質脾氣很古怪,它們不是熱脹冷縮,而是熱縮冷漲,也叫反常膨脹。水在4℃時體積最小;在4℃以下,隨溫度降低,其體積不斷增大。第八課、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裂1、一般情況下,物體(液體、固體、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不同材料的物體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況下,氣體受熱膨脹的體積最多,液體較多,固體最少。2、熱脹冷縮在生活中的應用:(1)癟了的乒乓球,只要沒有破,用熱水一燙就能鼓起來,這是因為乒乓球內的氣體受熱膨脹的緣故。(2)鐵路上的鋼軌是一段一段的,接頭的地方都有一定的空隙,其目的是防治熱脹冷縮。(3)戶外電線在冬天的時候比較直,在夏天的時候比較下垂,這是因為電線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第九課、熱氣球上升的秘密1、空氣受熱后體積膨脹,熱空氣比同體積的冷空氣輕,所以熱空氣會上升。熱氣球就是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升空的。2、生活中熱空氣上升的現象:①蚊香的煙②工廠煙囪冒出的煙向上飄③抽油煙機安裝在爐灶的上方第十課、風的形成1、風形成的原因:在太陽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環境的不同,有的地方溫度高,有的地方溫度低。溫度高的地方熱空氣上升,周圍的冷空氣補充過來,空氣不停地流動,就形成了風。2、風對我們的影響。①有利的影響:天熱時,微風吹來,我們感到舒服;風能吹動帆船;風可以幫植物傳播花粉;利用風力發電、放風箏等。②不利影響:風能吹翻海上的船,吹走土壤,吹倒大樹和房屋,給人類帶來災難等。3、臺風給廣大的地區帶來了充足的雨水,成為與人類生活和生產關系密切的降雨系統。但是,臺風也總是帶來各種破壞,它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臺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3個因素引起。強風吹毀多種建筑設施,吹倒樹木、農作物等。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風暴潮導致海堤潰決、沖毀建筑設施,淹沒城鎮和農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4、在海邊白天和夜晚的風有什么不同?白天陸地的氣溫會比較高,海洋的氣溫低,風就由海洋刮向陸地;夜晚海洋氣溫高,陸地氣溫低,風就由陸地刮向海洋。第三單元第十一課、一天的氣溫1、空氣的冷熱程度稱為空氣溫度,簡稱氣溫。2、百葉箱是用來放置測量空氣溫度和濕度儀器的木箱。3、百葉箱是用來放置測量空氣溫度和濕度儀器的木箱;百葉箱一般安裝在1.25米的架子上,箱底保持水平。3.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指的是室外空曠、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的情況下測得的空氣溫度。(一般在百葉箱內測定。)4、一天中氣溫變化的大致規律是:早晚氣溫低,中午氣溫高,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下午兩點左右。第十二課、風向和風力1、、風向就是風吹來的方向,如從東方吹來的風叫東風,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當風向標的箭頭指向西時表示,此時刮的是西風,當箭頭指向西北時表示此時刮的是西北風。2、國旗,樹葉等飄動的方向與風向相反。當樹葉向北飄時,是刮南風,當學校的國旗向西北飄,是刮東南風。2、、風力是風的強度,氣象上用風級表示。我們可以用風速風向儀來測量風力的大小,還可以利用風級歌估測風力的大小。零級煙柱直沖天;一級青煙隨風偏;二級輕風吹臉面;三級葉動紅旗展;四級枝搖飛紙片;五級小樹隨風彎;六級舉傘有困難;七級迎風走不便;八級風刮樹枝斷;九級屋頂飛瓦片;十級拔樹又倒屋;十一二級陸上很少見。第十三課、降水量1、降水是指從大氣中落到地面的,液態或固態的水,主要有雨雪雹等。2、降水量是在一定時間內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經蒸發、滲漏、流失的情況下所積的深度,通常以毫米為單位。3、測量降水量的儀器是雨量器,雨量器應安置在相對開闊,不受障礙物影響的地方,并保持水平。降水結束后及時讀出并記錄降水量。4、模擬降水量測量方法:1.雨量器應安置在相對開闊不受障礙物影響的地方,并保持水平。2.先向雨量器中倒入一些水使水面到達“0”刻度。3.準確記錄降水開始和結束的時間。4.降水結束后,及時讀出并記錄降水量。5、通常說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無收。降雪的大小怎么樣判斷:厚度;冰雹的大小怎么樣判斷:冰雹直徑。6、降水的多少對生產生活有什么影響:風調雨順,莊稼豐收;降水過多會發生洪澇等自然災害,作物減產;降水過少會引起干旱,顆粒第十四課、天氣與氣候1、天氣是一定區域短時間內大氣中各種氣象狀態。我們可以用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氣。2、一定地域里經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氣象情況叫氣候。不同地區的氣候是不一樣的。3、不同地區的氣候,三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敦煌(暖溫帶干旱性氣候)、哈爾濱(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第四單元第十五課、水蒸發1、水蒸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水慢慢變成水蒸汽散到空氣中的現象叫做蒸發。水---水蒸氣(液態)----氣態2、水蒸發過程中溫度有變化嗎?水蒸發時會使周圍的溫度降低。3、怎樣讓水蒸發的更快:溫度的高低、空氣流通的速度4、水蒸發和我們生活的關系:晾曬衣服、鹽場曬鹽、雨后路變干、人在出汗后會感覺到身體涼快第十五課、水沸騰1、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會迅速產生大量氣泡,并不停地翻騰起來。這種現象叫作沸騰。2、水在沸騰前水在沸騰時氣泡由大變小由小變大溫度逐漸升高保持不變聲音大小第十七課、水蒸氣凝結1、小水珠是怎么樣形成的:水蒸氣在遇到冷的物體的時候會形成小水珠。2、水蒸氣遇冷可以變成液態的水,是一種凝結現象。第十八課、水的三種狀態1、一般情況下,當溫度降低到0℃時,水會結冰。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2、水、冰、水蒸氣的區別:都是水,只是狀態不一樣;冰有固定的體積和形態,比較硬;水可以流動沒有固定的形狀,有固定的體積;水蒸氣看不見,可以流動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3、水在自然界以冰、水、水蒸氣的形式存在。他們雖然狀態不同,但都是一種物質。水的三種狀態可以相互轉化。第五單元第十九課、測量距離和時間1、利用工具確定兩棵樹之間有多遠,就是在測量。兩點之間的長度就是兩點之間的距離。常用的距離單位有厘米、米、千米等。2、測量距離的工具:鋼直尺、卷尺、皮尺、三角尺、游標卡尺、激光測距儀。3、電子停表是實驗室里常用的計時工具。使用時,先將電子停表歸零,按下開始鍵開始計時,按下停止鍵停止計時。4、時間單位:時、分、秒,古代計時單位有一炷香、一刻鐘、一盞茶;計時工具:手表、秒表(電子停表)、手機,古代如何計時:圭表、日晷、水鐘。第二十課、運動物體的位置1、我們所說的物體的運動是指一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來說位置發生了變化。要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運動,需要選擇另一個物體作為標準,即參照物。跳遠的過程中,以起跳線為參照物,學生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也就是說,學生是運動的。2、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對于參照物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3、現代化的定位工具:手機、導航儀第二十一課、物體運動的快慢1、距離相同,比時間,時間少的跑的快;時間相同,比距離,距離長的跑得快。2、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用速度的大小來描述。速度的常用單位有千米/時、米/秒等。速度越大說明運動越快,速度越小說明運動越慢。3、常用的交通工具速度。人:4-20千米/小時;自行車:10-40千米/小時;摩托車:30-100千米/小時;汽車40-180千米/小時;火車:80-300千米/小時;飛機:500-1800千米/小時。第六單元第二十二課、剎車的學問1、剎車系統的制動部分利用的科學原理:杠桿原理、動摩擦力2、剎車片的位置:前后車輪的兩側3、剎車片選用的材料:石棉型剎車片、半金屬型汽車剎車片4、控制部分和制動部分通過傳動部分連接。5、我們發現,控制部分、傳動部分、制動部分構成了自行車的剎車系統。6、汽車的活塞和剎車盤相當于自行車的制動部分。第二十三課、面團長大了1、酵母能將面團中的一部分糖發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使面團形成膨大、松軟、蜂窩狀的結構。2.饅頭是一種發酵產品。3、更多的發酵產品:面包、食醋、酸奶、豆腐乳、紅茶。第二十四課、技術產品與生活1、木拱廊橋的整座橋不用釘鉚,完全利用自身的強度、摩擦力和直徑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的距離等巧妙搭接起來。它雖然結構簡單,卻堅固異常,形似彩虹,又稱虹橋。2、國家體育場(鳥巢)采用全鋼網立體編制結構,后現代風格;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加強了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聯系;3、生活中的通信技術產品,比如:手機、電腦、衛星、無人機;生活中的運輸技術產品,比如:飛機、高鐵、輪船、汽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