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學設計 【課題】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說出基因經生殖細胞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2.描述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嘗試進行觀察和資料分析,理解性狀的遺傳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結果 2、運用類比的方法,推導出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規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1.描述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 2.舉例說出相對性狀和基因的顯、隱性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探究法等多種教學 【學法指導】觀察、討論、比較、歸納等多種學習方法相結合 【生物課堂分組】全班51人,根據學習能力、紀律等分成八個組,各組選出自己的組長;組員劃分成ABC三個等級;每個組的成員之間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積分原則】 1、一星級題目小組成員回答正確得一分;二星級問題每個組的AB同學回答正確得一分,C同學回答正確得兩分;A同學要幫助B、C同學完成本節任務; 2、在每個組后面畫兩支冰糖葫蘆,每支六個;剩下最少的為獲勝組選出三個獲勝組;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分組設計;題目難度設計學生準備:學生課前收集孟德爾及豌豆雜交實驗的材料;一張全家福照片 【教學過程】 導課:出示全家福照片,引出兩個問題:子代為什么具有父母的性狀?父母如何把基因傳遞給我們?由此進入本節課的第一個教學任務:基因在親子間的傳遞。講授新課 學習任務一: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傳遞學生先自主學習課本第一段,然后分組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1、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中的一半,是任意的一半呢?還是有規律的一半? 2、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來源怎樣? 3、染色體每一對減半遺傳,這對生物的遺傳有何意義?你能否從中總結出生殖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規律?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解決問題;通過反饋練習一檢測學習任務一的掌握情況。 學習任務二:基因的顯性和隱性觀看孟德爾豌豆實驗視頻,完成下列問題:1、孟德爾為什么選用豌豆作為實驗材料? 2、孟德爾如何進行實驗的?現象是什么? (一)孟德爾為什么選豌豆做實驗材料 學生看完視頻后回答 (二)孟德爾實驗過程及現象 學生看完視頻后描述 (三)孟德爾實驗現象的解釋 1、學生先自主學習課本第一段,然后分組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1)什么是顯性性狀?什么是隱性性狀?什么是顯性基因?什么是隱性基因? (2)雜交子一代為什么只表現出高莖的性狀?難道控制矮莖性狀的基因(d)沒有傳給子一代嗎? (3)雜交子一代能產生幾種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有幾種結合的可能?子二代有幾種基因組成?各表現什么性狀?教師采用問題的形式,啟發誘導學生的思維層層深入,解決了顯性性狀、隱性性狀、控制它們的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親代到子代的遺傳圖解等問題,讓后讓學生自己嘗試寫出子一代到子二代的遺傳圖解; 2、以配音和角色扮演的形式等形式加深學生對“基因與性狀的關系” 3、以錄微課的形式,學習“無中生有為隱性、憑空消失為隱性”的性狀判斷方法。 【盤點收獲】學生暢談收獲 【達標檢測】根據題目難度分層設計,由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 【課外拓展】調查家庭成員能否卷舌,填寫表格 反饋練習:(2020濱州中考)科研人員為了研究南瓜果皮顏色的遺傳規律進行雜交實驗,親代與子代的性狀表現如下圖所示。請據圖分析并回答問題: (1)南瓜果皮的白色與黃色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_。 (2)(如果南瓜果皮顏色白色是顯性性狀,請你寫出丁組親代與子代種子中受精卵的基因組成________________(顯性、隱性基因分別用A、a表示)。 反饋練習二、“遺傳學之父”孟德爾之所以在遺傳學研究方面做出杰出貢獻,如表是豌豆雜交實驗統計數據,請分析回答: 表格內豌豆的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是_______。 可判斷出顯性和隱性性狀的組別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饋練習三:研學小組用紫莖番茄和綠莖番茄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選做) ①可判斷出顯性和隱性性狀的組別有______;若控制莖顏色的基因用E、e表示,甲組選用的親本基因組成分別是______。 ②若乙組子代總數是365,根據遺傳規律推測數據II為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