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九年級政治學案課題:九年級一單元復習 學生: 班級:【課標導航】:知道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理解承擔責任的代價和不承擔責任的后果,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能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活動建議:嘗試分析自己在家庭、學校和社區中的不同身份和不同責任。就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進行一次主題討論;考察社區內殘障人群在社區生活上的主要困難,向社區管理部門提出改善的建議,組織一次志愿活動,在社區進行一次有意義的公益服務。【知識網絡】:1責任的含義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2責任的來源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3我對誰負責(我們的責任)責任與角色同在 4.誰對我負責自己對自己負責(原因,表現)他人對我負責社會對我負責5.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責任感1承擔責任的回報與代價2承擔責任的意義不言代價與回報 3如何對待不是自愿選擇承擔的責任4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承擔 1為什么要關愛集體責任 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服 2怎樣關愛集體務社 1為什么要承擔對社會的責任會 在承擔責承擔對社會的責任任中成長 2怎樣承擔對社會的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知識運用及能力培訓】1材料一 9歲半的林浩是地震重災區汶川映秀鎮漁子溪小學二年級的班長,是大災中勇敢就出兩名同學的“小英雄”。在廢墟下,他組織同學唱國歌以戰勝恐懼,“好不容易才爬出廢墟,又怕回去,你不怕房屋再次倒塌嗎?”“我怕,但我是班長,這是我應該做的!”林浩稚氣的聲音透著堅定。材料二 進入畢業年級,學習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在一些班級,有的同學只關心自己的學習,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個別班干部和課代表對工作也是敷衍了事……(1)“我怕,但我是班長,這是我應該做的!”林浩的這句好說明了什么?(2)結合材料二,談談如何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2.新聞再現:《舟曲武警轉移嫌犯錯過妻子最后求救電話》8月8日零時06分,武警舟曲縣中隊副隊長王偉手機上的未接來電,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痛。這是他的妻子張蓉,在被渾濁的泥石流吞沒之前打來的,為什么他沒接電話?他在忙什么呢?8月7日晚11時30分許他第一時間預警,救出了中隊全體官兵。8月7日晚11時50分許他和他的戰士們在泥土中救出了一名婦女和少女。8月8日零時10分許,救出一名40多歲的男子晝夜奮戰,他和他的戰友們救出了23條鮮活的生命。王偉的事跡給我們哪些啟示?3在29屆北京奧運會前,安哥拉主帥卡瓦略說:“中國要獲勝不能只有一個姚明,姚明不僅僅是中國對最重要的球員,甚至是籃球界最出色的球員,但是評價中國隊不能僅僅評價姚明,必須要將他們看作一個團隊去評價,姚明只是這個團隊中最棒的球員,當然,姚明對中國隊的作用非常大,但要取得比賽的勝利,中國隊必須依靠整體作戰,”這段帶給我們哪些啟示?附答案:1.(1)“我怕,但我是班長,這是我應該做的!”林浩的這句好說明了什么?說明責任是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說明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說明林浩是具有責任感的人說明有些該做的事并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我們仍然要為它們承擔責任,把它們當做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同樣能夠做的出色。(2)結合材料二,談談如何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而集體利益是集體中每個成員努力的結果。材料中人物的言行沒有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關愛集體,表現為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服從集體的安排,積極主動地為集體貢獻才智。2.王偉的事跡給我們哪些啟示?我們應該具有責任感我們應該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承擔責任不計較代價與回報我們應積極承擔對社會的責任,主動為國分憂,勇擔重任,與國家共渡難關我們應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3這段帶給我們哪些啟示?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而集體利益是集體中每個成員努力的結果。因此,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應該積極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