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簡單機械—杠桿 知識點 1.杠桿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支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說明:①杠桿可直可曲,形狀任意。②力的作用效果相反 2.杠桿五要素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O 叫做支點; (2)動力:能夠使杠桿轉動的力F1 叫做動力;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叫做阻力;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1 叫做動力臂;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叫做阻力臂。 (6)力的作用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 3.生活中及人體的杠桿 試著找支點畫力臂 ★4.杠桿平衡 回憶:什么是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 二力平衡的物體的運動狀態是? 杠桿平衡是指: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 平衡條件探究:設計實驗: 用一根帶有刻度的均質木尺作為杠桿,用鉤碼的拉力來代替人的作用力,進行實驗研究。 實驗步驟: 把杠桿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調節杠桿平衡。 通過調節左右平衡螺母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目的是為了方便直接讀取力臂大小,同時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影響。 (2)杠桿兩邊掛不同數量鉤碼,杠桿平衡后測出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3)改變鉤碼數量和位置,杠桿平衡后再次測出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4)重復上述實驗,多做幾次。把有關數據填入表內。 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寫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寫成:F1 / F2=l2 / l1 杠桿的應用: 考點 1.杠桿的認識與分類 例題1.如圖是工人正在使用鐵鍬鏟運石料的情景,下列能正確表示使用該鐵鍬的杠桿示意圖是(???C ) A . B . C . D . 2.如圖所示是生活中幾種常見的杠桿,其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D A .?B .?C .?D .? 變式訓練1.學校教室黑板上方常安裝有如下左圖的多媒體投影儀(示意圖),右下圖中能正確表示該投影儀杠桿示意圖的是(?? )A A . B . C . D . 2.皮劃艇是我國奧運優勢項目之一,如圖所示,比賽中運動員一手撐住槳柄的末端(視為支點),另一手用力劃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為省力,可將用力劃槳的手靠近支點 B .為省力,可將用力劃槳的手遠離支點 C .為省距離,可將用力劃槳的手遠離支點 D .將用力劃槳的手靠近支點,既能省力又能省距離 2.衣服夾是一種常用物品,如圖所示,給出了用手捏開和夾住物品時的兩種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 .當用手將其捏開時,它是費力杠桿 B .當用其夾住物品時,它是費力杠桿 C .無論用手將其捏開還是夾住物品時,它都是費力杠桿 D .無論用手將其捏開還是夾住物品時,它都是省力杠桿 3.如圖所示,關于腳踩垃圾桶的杠桿說法正確的是( )B A.只有一個杠桿ABC B.兩個杠桿,ABC為省力杠桿,是費力杠桿 C.兩個都是省力杠桿 D.兩個都是費力杠桿 2、最小力問題(找最大力臂) 例題1.如圖所示為一直角彎曲輕質杠桿,O為轉軸,AO=BC=4cm,OB=3cm,A處掛一個重力為10牛的物體,在杠桿是上再加一個力F是得杠桿平衡,則F最小為( )B A.5N B. 8N C.10N D.13N 變式訓練1.為阻止水塔繼續傾斜,救援隊借助山石用鋼纜拉住水塔。下列方案中,鋼纜對水塔拉力最小的是(?????? )B A .B .C .D . 2..如圖所示,質地均勻的圓柱體,半徑為R,重力為G,在推力的作用下,由實線位置勻速轉到高為H=0.5R的臺階虛線所示位置,OA為圓柱體橫截面的直徑。整個過程中,圓柱體在轉動過程中不打滑。在A點施加一個力推動圈柱體,所用力最小的是________(選填“F1”“F2”“F3”)。大小是________。F2 3.小金推著購物車在超市購物,如圖所示,購物車和貨物的總重為100牛,A點離地面距離為0.9m,B、C點為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點,當購物車前輪遇到障礙物時,小金先后兩次在A點對購物車施加了最小作用力,使車的前后輪分別越過障礙物。此時購物車可視為________杠桿;第二次的施力大小為________牛。省力 20 4.使用撬棒,救援隊員把滾落在公路上的石塊撬起,如圖所示AB=BC=0.2m,AD=1.2m,石塊1的垂直作用在撬棒上的力為300N,若救援隊員在撬棒D點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塊1,撬棒的支點是________點;救援隊員若想要用最小的力將石塊1撬動,則最小力為 。? C 50N 3、杠桿條件改變后杠桿將如何轉動 ?例題1.如圖所示,在均勻刻度尺中支起,兩邊掛上鉤碼,杠桿已經平衡,那么下列情況中,那種情況還能使尺保持平衡?(?? )C A .左右兩邊的鉤碼組各向內移動一格 B .左右兩邊的鉤碼組各減少一只鉤碼 C .左右兩邊的鉤碼組各減少一半 D .左右兩邊的鉤碼組各向外移一格 2.如圖所示,兩端分別站著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杠桿水平平衡。如果他們同時都以相同的速度向支點緩慢走去,杠桿將(?? )A A .小孩那端下沉 ?B .大人那端下沉 C .仍保持平衡? D .無法確定 變式訓練1.如圖5所示,一根木棒AB在O點被懸掛起來,AO=OC,在A、C兩點分別掛有兩個和三個相同的鉤碼,木棒處于水平平衡。如在木棒的A、C兩點各增加一個同樣的鉤碼,則木棒( )C A.繞O點順時針方向轉動 B.繞O點逆時針方向轉動 C.仍保持平衡 D.平衡被破壞,轉動方向不定 2.小華在做實驗時提出了如圖所示兩個模型,兩杠桿均處于平衡狀態,甲杠桿上平衡的是兩個同種密度但體積不同的實心物體,乙杠桿上平衡的是兩個體積相同但密度不同的實心物體,若將它們都浸沒在水中,則兩杠桿將( ??)C A .仍保持平衡 B .都失去平衡 C .甲仍保持平衡,乙失去平衡 D .甲失去平衡,乙仍保持平衡 ★4、杠桿動態平衡 例題1.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某同學按圖所示的裝置來進行操作,他在杠桿的左端懸掛著一個物體,右端用彈簧測力計拉著,使杠桿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今用手拉著彈簧測力計緩慢地沿圖中虛線自位置1移動至位置2,并保持杠桿始終在水平方向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 ) D A.不斷增大 B.不斷減小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2.如圖所示,作用在杠桿一端始終與杠桿垂直的力F,將杠桿緩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這個過程中( )A A.一直增大 B. 一直減小 C. 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3.如圖所示輕質杠桿一端因水平方向力F作用而被逐步抬起至接近水平,在此過程中F的大小變化情況是( )A A.一直增大 B. 一直減小 C. 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4.如圖所示杠桿,力F方向始終豎直向上,當此杠桿在動力F作用下,將一個由細繩系的物體由圖中位置逆時針勻速轉動到水平位置時,則F( )D A.一直增大 B.先變大后變小 C.先變小后變大 D.始終不變 變式訓練1.如圖所示,有一質量不計的長木板,左端可繞O點轉動,在它的右端放一重為G的物塊,并用一豎直向上的力F拉著當物塊向左勻速運動時,木板始終在水平位置保持靜止,在此過程中,拉力F(??? )A A .變小 B .變大 C .不變 D .先變大后變小 2.如圖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為了提高重物P,用一個跟杠桿保持垂直的力使杠桿由豎直位置轉動到水平位置,在這個過程中( ???)C A .杠桿始終是省力的 B .杠桿始終是費力的 C .先是省力的,后是費力的 D .先是費力的,后是省力的 3.一均勻木板AB,B端固定在墻壁的轉軸上,木板可在豎直面內轉動,木板下墊物塊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圖所示.現在水平力F將C由B向勻速推動過程中,下列相關說法中(? )A ①物塊C對木塊A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②木板AB僅受重力和物塊C對它的支持力的作用 ③物塊C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④推力F將逐漸變大 A .只有①④正確 B .只有②③正確 C .只有①②正確 D .只有③④正確 ★5.圖像分析 例題1在“富國強軍”的時代要求下,大連造船廠建造了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在建造過程中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機“龍門吊”。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構成,可以提升和平移重物,其示意圖如圖。在重物由主梁右端緩慢移到左端的過程中,右支架對主梁的支持力F與重物移動距離s的關系圖象是( B ) A B C D 2.如圖,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左邊的鉤碼個數和位置保持不變,右邊彈簧測力計的作用點固定,只改變測力計與水平方向的角θ,則能描述測力計示數 F-θ關系的圖象是(?? )C A .B .C .D . 變式訓練1.下圖是吊車吊起重物的示意圖,伸縮撐桿對吊臂的作用力F1始終垂直吊臂。當吊臂從如圖位置吊著貨物勻速下降時,F1的大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為(?? )D A .B .C .D . 2.如圖所示,用輕質材料制成的吊橋搭在河對岸.一個人從橋的左端勻速走到橋的右端,橋面始終是水平的,不計吊橋和繩的重力,人從吊橋左端出發時開始計時.則人在吊橋上行走過程中,吊橋右端所受地面支持力F與人行走時間t的關系圖像是( )B A .B .C .D . 3.用圖示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保持左側的鉤碼個數和位置不變,使右側彈簧測力計的作用點A固定,改變測力計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則選項中關于動力F隨夾角θ、動力臂L變化的關系圖象中,可能正確的是( )D 6.探究杠桿平衡實驗 例題1.如圖,用刻度均勻的勻質杠桿進行“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每個鉤碼重為0.5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實驗前出現圖甲所示情況,應將杠桿的平衡螺母向左調 B .圖乙,在AB處各增加一個鉤碼,杠桿仍然能保持平衡 C .圖丙,彈簧測力計從a位置轉到b位置,為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數將變大 D .圖丁,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向上拉杠桿,為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數小于3牛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 (1)實驗前,先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調節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方便測出?________。 (2)實驗中,改變支點兩側的鉤碼位置和個數,一般要做三次實驗,得到三組數據并進行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如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如果在支點兩側的鉤碼下方分別再加掛一個等重的鉤碼后,杠桿?________保持平衡(填“能”或“不能”)。 力臂大小 使結論具有普遍性 不能 變式訓練1.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小明先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發現杠桿停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此時杠桿處于________狀態;調節杠桿水平位置平衡后,在其A端掛一重物G,乙圖中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是________.(填“F1”、“F2”、“F3”或“F4”) 平衡 F1 2.小航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在杠桿支點兩邊分別掛上鉤碼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 他把杠桿固定在支點上后,觀察到杠桿左端下沉,接下來的操作是 ,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向右調節平衡螺母 (2) 小航根據下圖甲做了3組實驗得出如下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為了證明他的結論是錯誤的,應該進行操作是 B A.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 B.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下拉 C.去掉一側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 D.增加鉤碼個數,再多次實驗使結論更具普遍性 (3) 實驗結束后,小航同學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他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現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方向處于平衡狀態,準確測出力與力臂大小,不能得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結論,其原因是: 。杠桿自重 ★7.杠桿綜合性應用 例題1.如圖所示,杠桿AB放在鋼制圓柱亭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桿AB能以凹槽兩端的C點或D點為支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長度AC=CD=DB,左端重物G=12N。(杠桿、細繩的質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計) (1) 當作用在B點豎直向下的拉力F足夠大時,杠桿容易繞 (選填“C”或“D”)點旋轉。 (2) 為使杠桿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最小值F1= N,最大值F2= N D 6 24 2..輕質杠桿每小格的長度相等,O為支點.在杠桿左側掛一物體甲,若在杠桿右側掛一物體乙,并在物體乙的下方拴接一個彈簧,如圖17所示,當杠桿在水平位置時,整個裝置處于平衡狀態.已知物體乙的重力為600N,彈簧對物體乙的作用力為30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物體甲的重力不可能為450N?????????????????????????????B.?物體甲的重力可能為300N C.?物體乙受到彈簧的一定處于壓縮狀態??????D.?物體乙受到繩子的拉力可能為900N或300N 變式訓練1.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托盤秤甲和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條AB質量分布不均勻,A、B是木條兩端,C、D是木條上的兩個點,AD=BD,AC=DC。托盤秤甲和乙的中心各固定有一個大小和質量不計的小木塊,A端放在托盤秤甲的小木塊上,B端放在托盤秤乙的小木塊上,甲的示數是6N,乙的示數是18N。物體AB的重力為________N;若移動托盤秤甲,讓C點放在托盤秤甲的小木塊上,則托盤秤乙的示數是________N。24 16 2.如圖所示,質量不計的木板 AB 處于水平位置平衡,且可繞 O 點無摩擦轉動 OA=0.2m,OB=0.5m,在 A 端掛一個重 5N 的物體甲,另一重 2.5N 的小滑塊乙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以0.1m/s 的速度從 O 點勻速向右滑動,在此過程中,甲對地面的壓力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小滑塊在木板上水平滑動的時間為________S。變小 4 ★杠桿測密度應用 例題1.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其中杠桿OAB支點為O(杠桿OAB質量不計),OA:OB=1:3。他實驗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用一細繩將體積為180cm3的金屬塊懸掛于A點,然后向容器中加水,使金屬塊浸沒在水中。 步驟二:使杠桿OAB在水平位置靜止,讀出彈簧測力計此時的讀數為1.2N。 (1) 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N。 (2) 被測金屬塊密度:ρ= 。 變式訓練1.小金僅用刻度尺這一測量工具測出了石塊的密度。裝置如圖所示,主要實驗步驟如下:①用細線將輕質直桿懸起來,懸點為O,并將一重物用細線懸于直桿O點左側的P點;②保持重物的懸點不變,將裝水的輕質塑料袋用細線掛在直桿O點右側的某點,直桿處于水平靜止,用刻度尺測得該點到O點的距離為30.0cm;③在溢水杯中裝滿水,將待測石塊緩慢浸沒在杯中,讓溢出的水全部流入輕質塑料袋中;④保持重物的懸點不變,將待測石塊用細線掛在直桿O點右側的某點,使直桿處于水平靜止,用刻度尺測得該點到O點的距離為12.0cm。 (1) 上述實驗步驟最佳順序是 .(填步驟前的序號)1432 (2) 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kg/m3,則待測石塊密度為 2.5×103kg/m3 2.?如圖,小明用一輕質杠桿自制簡易密度秤的過程中,在A端的空桶內分別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體,改變物體M懸掛點B的位置,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在M懸掛點處標出相應液體的密度值。下列關于密度秤制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B) A .每次倒入空桶的液體體積相同 B .懸點O適當右移,秤的量程會增大 C .秤的刻度值向右越來越大 D .增大M的質量,秤的量程會增大 3.?如圖所示是一個自制密度秤,其外形與桿秤類似。裝秤鉤的B處吊著一均勻合金塊,提紐位于O處,秤砣放在A處時,秤桿恰好水平平衡(圖甲)。把合金塊浸沒在待測密度的液體中時,移動秤砣便可直接在桿上讀出液體的密度。 (1) 在圖示甲位置平衡時,整個裝置的總重心位于 。(填“A處”“O處”或“AO之間的某一位置”) (2) 當測量水的密度時,將合金塊浸沒在水中,秤砣移到C處時密度秤水平平衡,如圖乙所示。現在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食鹽,則秤陀向 (填“左”或“右”)移才能使密度秤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ZUO (3) 若測量液體的密度時,合金塊沒有完全浸沒,則測量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實值。小于 其他綜合 1.小敏設計了一個測量物體重力的“托盤秤”,如圖1是其原理示意圖,其中的托盤用來放置被測物體,OBA是可繞O點轉動的杠桿,R1是壓力傳感器(其電阻值會隨所受壓力大小變化而變化,變化關系如表),R0為定值電阻,顯示重力大小的儀表實質是一個量程為0﹣3V的電壓表.已知OB:OA=1:2,R0=100Ω,電源電壓恒為3V(忽略托盤、杠桿及壓桿的重力) 壓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電阻R1/Ω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若物體重力增加,電壓表的讀數將 ; (2)當托盤上放被測物體時.電壓表的示數如圖所示,則此時被測物體的重力是 . 變大 500 2.圖甲是一種壺口處配有自動開合小壺蓋的電水壺。 (1)圖丙是自動開合小壺蓋簡化側視圖。OA是小壺蓋,C是其重力作用點。B是小壺蓋的配重。OB是配重柄。AOB能繞固定點O自由轉動。請在答題紙圖丙中作出小壺蓋的重力G及其力臂L。 (2)已知:小壺蓋質量為4克,OA=3厘米,OC=1.4厘米,OB=1厘米,∠AOB=135°.要求倒水時,壺身最多傾斜45°,小壺蓋便自動打開;壺身豎直時,小壺蓋在水平位置自動閉合。求配重B的質量取值范圍。(配重柄質量和O點的摩擦均忽略不計,取1.4) 4g<mB<8g 8.更上一層樓 1.均勻細桿長為L,可以繞轉軸A點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在A點正上方距離L處固定一定滑輪,細繩通過定滑輪與細桿的另一端B相連,并將細桿從水平位置緩慢向上拉起,已知細桿水平時,繩上的拉力為T1,當細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時,繩上的拉力為T2,則T1:T2是(?? )A A.:l ?; ??????? B.2:l ?; ?????????? C.:l ?; ????????? D.3:l. 2. 某同學自制了一架天平,由于制作粗糙,天平兩側長度不同。當將一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時,右側砝碼的質量為m1,恰好平衡;當將該物體放在天平的右盤時,左側砝碼的質量為m2,天平才平衡。則該物體的質量應為( ??)A A、 B、 C、 D、無法確定 3.“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現有兩根長度相同且自重不計的扁擔和一只水桶,需設計出一種方法來,使甲、乙、丙三個小和尚共同抬一桶水,且各自承擔的壓力相同。下列設計的示意圖合理的是(AB 和 CD 為扁擔,E 為水桶懸掛的位置)( )D 4.如圖所示,直徑為50cm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的端口水平。一根密度分布均勻、長度為60cm的光滑桿ABC擱置在半球碗上,碗的厚度不計,平衡時桿受到的重力與桿在B點受到的彈力大小之比為(?? ?)A A .5:3 B .6:5 C .3:2 D .4:3 5.如圖所示,A、B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勻質長方形木塊,長為l,疊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端面都與桌邊平行。A放在B上,右端有??l伸出B外,為保證兩木塊不翻倒,木塊B伸出桌邊的長度不能超過( ? ?)B 6.如圖,AB是一質量為m的均勻細直桿,A端靠在光滑的豎直墻壁上,B端置于水平地面上,桿身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為30°,桿保持平衡,則此時地面對細桿的支持力與摩擦力分別為(?? )A 三、課堂練習 1.如圖是一種切甘蔗用的鍘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C A .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壓力 B .鍘刀實質上是一種費力杠桿 C .甘蔗放在a點比b點更易被切斷 D .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2.晾曬三條相同的濕毛巾,下列做法最有可能讓衣架保持水平的是( ???)D A .B .C .D . 竹抻面”是我國傳統面點美食。如圖甲,在制作面團的過程中,讓一段毛竹的一端固定在繩扣中,人坐在另一端可以上下跳動,面團在毛竹不斷擠壓下變得更有韌性。如圖乙是它的原理圖,可以把毛竹視為一根杠桿。關于此杠桿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 A .B是支點 B .杠桿在B點受到的力大于F1 C .杠桿在B點受到向下的力 D .A點移動的距離小于B點移動的距離 3.小明騎獨輪車,以速度ν勻速通過水平獨木橋,獨木橋的兩端由兩根豎直支柱A、B支撐,A、B間距離為L,人和車的總重為G,如圖所示。假設獨輪車在A端支柱上方為初始時刻(t=0),則B端支柱所受壓力FB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為(不考慮獨木橋重力及形變) ( ???)A A .B .C .D . 4.一塊厚度、密度均勻長方形水泥板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現分別用豎直向上的力F甲和F乙作用在不同的位置(如圖甲、乙),將其一端緩緩抬離地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F甲>F乙?, 因為甲圖中的動力臂長 B .F甲C .F甲>F乙?, 因為乙圖中時阻力臂短 D .F甲=F乙?, 因為兩圖中動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5.有些漫畫,富有哲理,又蘊含科學知識。如圖所示,一塊一半伸出地面的勻質板上站著甲、乙兩人,人與板均保持靜止。下列對于圖中所蘊含的科學知識的說法,不符合實際的是(?? )A A .乙沒有掉下,說明甲對板的壓力一定等于乙對板的壓力 B .乙踢甲的同時,也會受到甲對乙的反作用力,乙可能因此墜落 C .乙踢甲時,甲受到向前的作用力,可能會向前運動離開板 D .若甲被踢出板,板會逆時針轉動,乙因此墜落 6.我國煤礦事故常有發生,正確的救援方法很重要,如圖是救援隊員甲和乙在井道中用擔架運輸搜救到的被困人員時的兩種方式,O為擔架的重心,A、B為甲乙兩人在擔架上的作用點,且力的方向均為豎直向上,重心位置始終不變,下列對兩種救援方式的分析正確的是( ???)C A .救援者對擔架的作用力,救援“方式一”更省力 B .救援者對擔架的作用力,救援“方式二”更省力 C .救援者對擔架的作用力,兩種救援方式一樣省力,從保護傷員的角度看,應采用“方式二” D .救援者對擔架的作用力,兩種救援方式一樣省力,從救援者乙來說,兩種方式的“吃力”程度是一樣的 7.如圖所示,可繞O點轉動的輕質杠桿,在D點掛一個重為G的物體M,用一把彈簧測力計依次在A,B,C三點沿圓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讀出三次的示數分別為F1?, F2?, F3?, 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A A .F1=F2=F3=G B .F1>F2>F3>G C .F1<F2<F3<G D .F1>F2=F3=G 8.如圖所示,杠桿OBA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已知OB=40cm,AB=30cm,OB與AB垂直,忽略摩擦和杠桿重。一個重為200N、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物體掛在OB的中點C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正方體物體的質量為2000kg B .當外力作用在A端提重物時,杠桿OBA一定為省力杠桿 C .若用100N豎直向上的力作用在A端,此時正方體物體受到3個力的作用 D .若要使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6000Pa,則作用在A端的力至少為56N 9.重力不計的一木板AB可繞O點無摩擦轉動,OA=1m,OB=5m。在A端掛一重為1500N的正方體P,一個質量為50kg的中學生從A端出發走向B端,當P對地面的壓強剛好為零時,該生的位置為(?? )(g取10N/kg)。A A .離O點3m處 B .離O點2m處 C .離A點3m處 D .離B點1m處 10.如圖所示,OAB為輕質杠桿,可繞支點O自由轉動,在B端施加一個動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該杠桿(??? )D A .一定是省力杠桿 B .一定是費力杠桿 C .一定是等臂杠桿 D .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11.小金將長為0.6米、質量可忽略不計的木棒擱在肩上,棒的后端A掛一個40牛的物體,肩上支點O離后端A為0.2米,他用手壓住前端B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圖所示。小金的質量為50千克,則此時手壓木棒的力大小為________牛,肩對木棒的支持力大小為________牛,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________牛(g=10牛/千克)。20 60 540 12.有一圓柱鐵塊,想用甲乙兩種方法使它倒下成丙圖狀。 (1) 比較F1和F2的大小:F1 F2;< (2) 比較使用甲乙兩種方法,人至少要做的功的大小:W1 W2.(以上兩空均填“<”、“>”或“=”)等于 13.對汽車的發動機做檢修時要將引擎蓋拉起,引擎蓋的實圖和模型如圖所示。引擎蓋可繞O點自由轉動,A為引擎蓋重心位置。據此回答: (1) 此時引擎蓋是 (“費力”,“省力”,“等臂”)杠桿。省力 (2) 如果逐漸抬高引擎蓋的過程中,老王一直保持豎直向上、勻速抬升,老王對引擎蓋的拉力 (選填“增大”,“減少”,“不變”)。不變 15.做俯臥撐運動的人可視為杠桿。如圖所示,小金同學重500N,P點為重心,他每次將身體撐起,肩部上升0.4m。某次測試中,小金1min內完成30次俯臥撐,根據圖中標注的長度,求: (1) 靜止時小金雙手對地的壓力是多大?300n (2) 小金同學1min內的平均功率是?60w 16,如圖所示,有一粗細均勻,重為40N,長為4m的長木板AB,置于支架上,支點為0,且AO=1m,長木板的右端B用繩子系住,繩子另一端固定在C處,當長木板AB水平時,繩與水平成30°的夾角,且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60N.一個重為50N的體積不計的滑塊M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從AO之間某處以V=1m/s的速度向B端勻速滑動,則: ①滑塊勻速運動時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N; ②當滑塊勻速運動時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 ③滑塊在O點左側________到右測________范圍內滑動才能使AB保持水平. 10 10 0.8m 1.0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