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金屬與金屬鹽溶液反應后濾渣與濾液分析 知識點 1. 金屬與混合鹽溶液的反應 【舉例】將一定量的鐵粉加入到硝酸銅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 先:Fe+2AgNO3=== Fe(NO3)2+2Ag 后:Fe+Cu(NO3)2=== Fe(NO3)2+Cu 反應后濾液、濾渣的成分分析 序號 加入鐵粉的量 濾液成分 濾渣成分 ① 少量 Fe(NO3)2、AgNO3、Cu(NO3)2 Ag ② 恰好與AgNO3完全反應 Fe(NO3)2、Cu(NO3)2 Ag ③ 與Cu(NO3)2反應,沒反應完 Fe(NO3)2、Cu(NO3)2 Ag、Cu ④ 恰好與Cu(NO3)2完全反應 Fe(NO3)2 Ag、Cu ⑤ 過量 Fe(NO3)2 Ag、Cu、Fe 2. 金屬混合物與鹽溶液的反應 【舉例】將硝酸銀溶液加入到鐵和銅的混合物中 先:Fe+2AgNO3=== Fe(NO3)2+2Ag 后:Cu+2AgNO3=== Cu(NO3)2+2Ag 反應后濾液、濾渣的成分分析 序號 加入硝酸銀溶液的量 濾液成分 濾渣成分 ① 少量 Fe(NO3)2 Ag、Cu、Fe ② 恰好與Fe完全反應 Fe(NO3)2 Ag、Cu ③ 與Cu 反應,沒反應完 Fe(NO3)2、Cu(NO3)2 Ag、Cu ④ 恰好與Cu 完全反應 Fe(NO3)2、Cu(NO3)2 Ag ⑤ 過量 Fe(NO3)2 Cu(NO3)2、AgNO3 Ag 例1 (2019河北)將一定量的鐵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廢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無氣泡產生。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A. 濾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濾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 濾渣中一定不含Fe,濾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 C. 濾渣中一定含有Ag,濾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 濾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濾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例2 將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所得濾渣放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A. 濾液中最多含有兩種溶質 B. 濾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 C. 濾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D. 若反應后所得濾液呈無色,則濾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沒有Zn 例題3.(2020?泰安)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鋅粉,完全反應后過濾。不可能存在的情況是( )C A.濾紙上有Ag,濾液中有Ag+、Cu2+、Zn2+、Mg2+ B.濾紙上有Ag、Cu,濾液中有Zn2+、Mg2+ C.濾紙上有 Ag、Cu、Zn、Mg,濾液中有Zn2+ D.濾紙上有Ag、Cu、Zn,濾液中有Zn2+、Mg2+ 例4 (2019齊齊哈爾)向硝酸銅、硝酸銀和硝酸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金屬鋅,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以下推斷正確的是( )C A. 若濾液為藍色,則濾渣中一定有銀和銅 B. 若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無白色沉淀生成,則濾渣中一定有銀和銅 C. 若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生成,則濾液中只含有硝酸鎂和硝酸鋅 D. 若反應前加入的金屬鋅的質量和反應后濾渣的質量相等,則濾渣中一定不含鋅和鎂 例題5.(2020?貴港)現有一包由2.4g鎂、6.5g鋅、1.6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中,反應結束后,經過濾、洗滌、干燥,測得濾渣含有三種物質。則濾渣的質量可能是( )B A.10.5g B.35.6g C.44.8g D.45.8g 針對練習 1.小柯為比較Mg、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實驗后把兩試管中的物質倒入燒杯中(如圖乙),發現燒杯內的紅色固體明顯增多,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可能的組成有( C ) ①Mg2+ ②Mg2+和Fe2+ ③Fe2+和Cu2+ ④Mg2+、Fe2+和Cu2+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為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學習小組設計并進行實驗I和I1.實驗結束,將兩實驗的廢液全部倒入一潔凈燒杯中, 反應后得到溶液A和固體B.實驗過程及現象如圖所示: 據此得出以下結論: ①通過實驗I和II能驗證Al、Ag. Cu的金屬活動性順序;②實驗反應后固體中一定含有Cu;③若A是無色溶液,A中可能含有AgNO3;④若A呈藍色,溶液A中至少有兩種溶質⑤若A呈藍色,固體B中定不含Cu;其中正確結論的個數有( )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答案】B 3.(2018?湖北宜昌)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和濾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A.固體中只有Ag時,濾液一定呈藍色 B.固體中有Cu和Ag時,濾液一定呈無色 C.固體中一定有?Ag,濾液中可能有AgNO3 D.固體中可能有Cu,濾液中一定有Mg(NO3)2 4.(2018·四川遂寧)向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甲和濾液乙。下列說法中不正確是( )D A.固體甲中一定含銀,濾液乙中一定含硝酸鋅 B.若濾液乙無色,則濾液乙中只含一種溶質 C.若向濾液乙中再加鋅粉,有紅色固體析出,則固體甲的組成有兩種可能 D.若向濾液乙中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濾液乙中可能有3種溶質 5.(2018?湖南益陽)下向 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濾液呈藍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濾液中可能有 Fe(NO3)2、Mg(NO3)2 和 Cu(NO3)2 B.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可能有氣泡產生 C.與原溶液相比,濾液的質量可能增大 D.向濾液中滴入稀鹽酸,可能會有白色沉淀出現 【答案】D 6.(2019?岳陽改編)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得到濾液和濾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濾渣中一定有Ag,濾液中可能有Fe(NO3)2、Cu(NO3)2、AgNO3 B.當濾液為藍色時,濾渣中一定有Ag,一定沒有Fe,可能有Cu C.向濾渣中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一定有Fe、Cu、Ag D.向濾液中加入KCl溶液,無明顯現象,則濾液中一定有 Fe(NO3)2、Cu(NO3)2,濾渣中可能有Fe、Cu 7.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M和濾渣N;向濾液M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分析判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濾液M中一定存在Cu2+ B.濾渣N中一定存在Ag、Cu C.濾液M的質量大于原混合溶液的質量 D.濾渣N的質量小于加入鋅粉的質量 8、(2019?煙臺)將金屬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銅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溶液呈無色,繼續向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藍色濾液。根據上述實驗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A.金屬活動性強弱順序:Mg>Cu>Ag B.濾渣中可能有金屬M C.濾液中至少含有兩種溶質 D.濾渣中一定有Ag 9.(2017·濟南)將未知金屬M和金屬鎂的粉末狀混合物共ag,加入一定質量的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下列有關判斷中,正確的是( )D A.若濾渣中含有Cu、Fe,則濾液一定為無色溶液 B.濾渣的質量一定大于ag C.若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一定只含有Cu D.若濾液中金屬離子只含有Mg2+,則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有可能為Mg﹥Fe﹥M﹥Cu 10. 已知一銅、鋅合金粉末,加入到AgNO3溶液中,如果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物質的種類為a,濾液中溶質的種類為b,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若a+b=3,則濾液中可能不含AgNO3 B .若a+b=4,則濾紙上一定有Ag和Cu,濾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和Cu(NO3)2。 C.若溶液呈藍色,則a=1 D .若向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a+b=4 11、(2018·湖北襄陽)向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反應過程中,測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質量與加入鐵粉的質量關系如右圖所示。有關該反應過程中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a點,向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無白色沉淀 B.c點,向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無氣泡產生 C.d點,溶液中的溶質為Fe(NO3)2和Cu(NO3)2 D.e點,過濾后得到的固體中只含有2種物質 12.(分別向50g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Mg粉恰好完全反應。隨Mg粉消耗,Mg粉與溶液中FeSO4、CuSO4的質量變化見右圖。請讀取圖象信息并結合金屬活動性順序分析,下面說法不合理的是( ) A.反應前,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FeSO4B.反應后,兩溶液底部分別析出的金屬是Fe和Cu C.反應后,兩溶液底部析出金屬的質量:FeD.反應后,若FeSO4和CuSO4對應新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分別為A、B,則A>B 【答案】 D 13.(2020?武漢)有一包固體粉末X可能含有鋅、鐵、氧化銅中的一種或幾種。 為探究其成分,將mg固體粉末加入到一定質量的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剩余ng固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若固體粉末X含有鐵,則m可能小于n B.若充分反應后溶液中含有四種陽離子,則剩余固體一定為純凈物 C.若充分反應后溶液中含有三種陽離子,則固體粉末X一定由三種物質組成 D.剩余ng固體可能由鐵和氧化銅組成 14.(2019?青島改編)將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 m g 放入燒杯中,向燒杯中不斷加入FeCl3溶液,測得燒杯中剩余固體的質量與加入 FeCl3 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c 【小資料】鐵和銅都能與 FeCl3溶液發生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FeCl3=3FeCl2; Cu+2FeCl3=2FeCl2+CuCl2 A.FeCl3 與Cu 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中,鐵粉的質量為n g C.N 點對應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Cu2+和 Cl﹣ D.當加入V1 mL FeCl3 溶液時,Cu 恰好完全反應 15.興趣小組按如圖流程進行實驗(每步均充分反應),反應結束后,將燒杯內物質進行過濾,向濾渣中加入少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由實驗可判斷出鐵、銅、鋅的活動性順序 B.兩支試管混合后,固體總質量一定增加 C.濾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沒有Fe和Zn D.濾液中的溶質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 16.(某學習小組同學做完鐵與稀硫酸反應實驗后,將反應后的混合物M全部倒入盛有一小塊銅鋅合金的燒杯中,發現有大量氣泡產生。待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他們得出的現象或結論如下:①M中一定不含鐵單質;②燒杯中溶液由淺綠色變成藍色;③濾液中一定含有ZnSO4;④濾渣中可能含有三種金屬單質;⑤濾液中可能含有兩種金屬離子。其中正確的個數有( )A A.4個 B.3個 C.2個 D.1個 17.?(2018九上·麗水期中)?向裝有過量鋅粉的燒杯中加入一定質量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燒杯中固體的質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t1時,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鈉溶液,沒有白色沉淀產生 B .t3和t5時,溶質種類不同,金屬單質種類也不同 C .若向溶液中插入鋁絲,鋁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則時間t的取值范圍是:t2D .t2時,溶液中的金屬離子有Zn2+、Cu2+,固體中的金屬單質有Zn、Ag 18.燒杯中盛放有一定量的硝酸銀和硝酸亞鐵的混合溶液,現向溶液中緩緩加入鋅粉,經攪拌使其與溶液中的溶質恰好完全反應。現以加入鋅粉的質量為橫坐標,以燒杯中生成的固體質量為縱坐標,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作出了燒杯中的固體質量隨加入的鋅粉質量變化的大致關系圖。其中A點表示鋅粉與溶液中的溶質恰好完全反應時的質量。 (1) 三位同學所作的圖中,你認為正確的有 。 (2) 請解釋你認為正確的關系圖中燒杯內固體質量變化形成的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