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堿鹽圖像問題 知識點 1、看圖技巧: 看坐標,即橫、縱坐標的含義。 看起點,即自變量為0時,圖像的起點位置。 看趨勢,指自變量增大時,函數值的變化趨勢。 看拐點,指趨勢發生改變的點(如反應起始點或終點) 2、反應的優先性:在酸堿鹽的反應中,酸堿中和反應具有優先性。 具體類型 ①PH變化問題 圖1 圖2 圖3 圖4 ②酸堿中和反應 B點代表:酸堿恰好完全反應,溫度達到最高 M點(或最低點)代表酸堿恰好完全反應;電導率最低 ③多溶質反應 直接生成沉淀:如向NaOH、BaCl2 的 后生成沉淀:如向HCl、CuCl2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稀H2SO4 混合溶液中加入稀HCl 生成兩種沉淀:向H2SO4、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 后生成氣體:向變質的氫氧化鈉 先氣體后沉淀: 溶液中逐漸加入稀H2SO4 向HCl、CaCl2的 混合 溶液中加 入Na2CO3 ④金屬相關 金屬與酸反應生成氫氣 酸過量,金屬等質量 金屬過量 酸等量 酸逐漸滴入等質量的金屬 金屬與鹽溶液置換反應 如:將足量的Fe粉加入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 針對練習 1. 向下表的甲物質中逐滴加入相應的乙溶液至過量,反應過程中生成氣體或沉淀的質量與加入乙的質量關系,能用下圖所示曲線表示的組合是(??? )D 序號 甲 乙 A 銅、鋅的混合物 稀鹽酸 B 表面部分生銹的鐵釘 稀鹽酸 C 鹽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氯化鋇溶液 D 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 氫氧化鈉溶液 2.在含有H2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BaCO3粉末至過量,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沉淀的質量(m1)與加入BaCO3粉末的質量(m2)的關系的是(??? )C A .B .C .D . 3. 某同學查閱資料獲知:相同條件下,離子濃度越大,溶液導電性越強。該同學將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兩份,置于甲、乙兩個燒杯中并插入導電傳感器,往甲杯中滴加稀硫酸,往乙杯中滴加硫酸鈉溶液,測得溶液的導電性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A曲線對應的是乙燒杯溶液導電性 B .A曲線對應的溶液中離子濃度一直在減小 C .B曲線對應的燒杯中溶液始終為紅色 D .B曲線對應溶液導電性始終比A曲線對應溶液導電性強 4.向一定質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2CO3溶液。反應過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質量與產生沉淀或氣體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a點溶液中溶質有2種 B .b點所對應的X值為53 C .c點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呈紅色 D .圖中o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過程 5.在實驗室,某同學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直至過量。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橫軸)與混合液中溶質質量(縱軸)的關系如圖所示。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B A .AB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H2SO4=Na2SO4+2H2O B .B點的溶質有3種 C .BC段質量減少的原因是因為生成了沉淀 D .CD段氫氧化鈉溶液過量 6.取一定量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后的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測得該溶液pH隨加入碳酸鈉溶液體積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a點和d點處溶液中的溶質分別是CaCl2和NaCl B .ab段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有沉淀產生 C .bc段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有氣泡產生 D .cd段pH上升的原因是Na2CO3溶液增多 7.向盛有100 g稀硫酸的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鎂粉,固體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1)計算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2)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消耗硫酸溶質的質量為____克。 30%。 29.4 8.為了探究石灰石的純度(假設樣品中的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與鹽酸反應),稱取20g石灰石樣品等分為4份(編號為①②③④)每份樣品分別與一定量的稀鹽酸反應,所得數據如表所示: 樣品編號 ① ② ③ ④ 稀鹽酸的質量/g 10 20 45 80 剩余固體的質量/g 4 3 1 1 (1) 該石灰石樣品的純度為 。80% (2) 鹽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7.3% (3) 將編號③所得溶液過濾,取濾液,向其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10.6%的碳酸鈉溶液使其充分反應直至過量,有關的變化如圖所示,求m的值是多少?45 9.現有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2SO4和MgSO4的質量分數,設計圖甲實驗方案,并得到圖乙有關數據。請回答下列問題: (1) 圖乙中,ab段表示的是混合溶液中的 (填化學式)與NaOH發生反應。H2SO4 (2) 請計算該混合溶液中MgSO4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12% (3) 在向100g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上述氫氧化鈉溶液的過程中,請畫出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與產生沉淀質量的關系圖。(在圖丙的坐標圖中作圖) 10.向34.2g的Ba(OH)2溶液中先后滴加質量分數為8%的CuSO4和質量分數為9.8%的H2SO4溶液,滴加過程中加入溶液的質量與產生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1) a點對應溶液pH7 (選填“>”“=”或“<”)。 (2) 通過計算確定加入的CuSO4溶液質量為多少? (3) 原Ba(OH)2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 20g 10% 金屬相關 1.把等質量的X、Y、Z三種金屬分別加入到同質量、同質量分數的足量稀鹽酸中,反應關系如圖甲;再把金屬Z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應關系如圖乙。據此判斷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B A .Z>X>Y B .X>Z>Y C .X>Y>Z D .Y>Z>X 2.將等量的Mg、Fe、Zn三種金屬分別放入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均相同的三份確硫酸中,反應完成后生成氫氣的質量關系可能的是( ???)D A .B .C .D . 3.等質量的X、Y兩種金屬分別和足量的同體積、同濃度的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質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D A .t1時,產生氣體的質量:X>Y B .t2時,消耗金屬的質量:X>Y C .t3時,消耗金屬的質量:X=Y D .t3時,消耗鹽酸的質量:X=Y 4.兩個燒杯中裝有等質量的金屬鋅和鎂,然后分別逐漸加入同濃度的稀硫酸,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該圖反映出鎂比鋅的金屬活動性強 B.a點時,兩個燒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應 C.b點時,兩個燒杯中產生氫氣的質量相同 D.c點時,兩個燒杯中都有金屬剩余 5.某容器中盛有一定質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向容器中加入Zn,溶液質量與加入Zn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當溶液中溶質種類為2種時,容器中的金屬單質一定為2種 B .當溶液中溶質種類為1種時,容器中的金屬一定能和鹽酸反應 C .a~b段溶液減少的質量為該階段反應生成Ag的質量減去參加反應Zn的質量 D .b~c段溶液增加的質量為該階段參加反應Zn的質量 6.向一定質量的硝酸銀和硝酸銅混合溶液中逐漸加鐵粉,溶液中溶質質量的變化與加入鐵粉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a點時,溶液中有三種溶質 B .b點時,固體中有兩種金屬 C .往b-c段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D .取d點的固體,加入稀鹽酸,無氣泡產生 7.往硝酸銅、硝酸銀和硝酸亞鐵的混合溶液中緩慢連續加入質量為m的鋅粉,溶液中析出固體的質量與參加反應的鋅粉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 .c點對應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為Zn2+和Cu2+ B .bc段(不含兩端點)析出的金屬是Fe C .ab段(不含兩端點)對應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為Zn2+、Ag+、Cu2+和Fe2+ D .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體質量相等,參加反應鋅粉質量分別為m1和m2, 則m1>m2 8.相同質量的Mg、Fe、Zn三種金屬,分別與足量的、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應,生成氫氣與消耗稀H2SO4的質量關系見右圖,分析圖象所得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C A .三種金屬消耗稀H2SO4的質量:Mg>Fe>Zn B .三種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Mg<Fe<Zn C .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Mg>Zn>Fe D .三種金屬與稀H2SO4反應后溶液的質量:Mg<Fe<Zn 9.將質量相等的鐵和鋅分別加入到質量和質量分數都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中,下列圖像表示的關系正確的是(??? )D A .B .C .D . 10.如圖所示的四個圖象,分別對應四種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C A .①分別向等質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 B .②分別向等質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質量、不同濃度的稀硫酸 C .③分別向等質量且足量的Mg和 Zn中加入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 D .④分別向等質量的Mg和Zn中同時定量加入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 11.將等質量的鋅粉和鐵粉,分別放入質量相等的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當硫酸銅過量時生成銅固體質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如甲圖所示,當鋅粉和鐵粉都過量時生成銅固體質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乙圖所示,請回答: (1) 下列對于甲乙兩圖理解的說法正確的是: ??(可多選)。ACD A .甲圖中反應結束后生成銅固體的質量與反應物中金屬相對原子質量有關 B .乙圖中反應快慢與反應物中金屬化合價有關 C .甲圖中反應結束后消耗兩種金屬的質量相等 D .乙圖中反應快慢與反應物中金屬活動性有關 (2) 在丙圖上畫出鐵粉與足量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的質量與硫酸銅溶液質量的關系圖。 要求:通過計算并在圖中標出曲線中必要的數據(計算結果保留1位少數)。 ?(Fe+CuSO4=FeSO4+Cu、Zn+CuSO4=ZnSO4+C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