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科版生物八年級(下)第24章健康的生活關注自己的健康(第一課時)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關注自己的健康》第一課時,分為“科學鍛煉身體”和“擁有健康的心理”兩個版塊,圍繞健康包含的三方面: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性展開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強調讓學生參與教學。教材首先說明健康的身體對青少年學生的重要性,然后列舉一些運動項目,讓學生分析體育鍛煉對身體各個系統的影響,并以體育鍛煉的原則體現科學二字。教材第二部分以半杯水思維引入,引導學生面對困境時要保持積極的情緒,用多種方法走出困境,克服困難,幫助學生學會擁有愉快的心情。在社會適應性方面,教材最后以一句話概括,并說明只有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性都保持良好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度過青春期。學生分析學生通過之前對人體八大系統的學習,能夠聯系到運動對人體各個系統的影響。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身體和心理發展都處于關鍵時期,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中能夠認識到擁有愉快的心情是心理健康的核心,總結出許多走出煩惱困境的方法。因此,要讓學生在青春期這個特別的階段對健康有全面的認識,努力去做個健康的人。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舉例說明體育鍛煉對青少年學生的作用;2.舉例說明擁有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性。能力目標:1.能利用健康的概念全面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2.通過體驗小小心理咨詢師的角色,能夠使用合理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科學鍛煉身體的重要性,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擁有愉快的心情,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性。教學重點1.認識積極情緒對健康的重要性——通過事例體驗;2.擁有愉快心情的方法——體驗小小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及用積極的語言描述看似消極的圖片。教學難點學會用積極的情緒面對困難,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教學方法提問法、談話法、歸納法、多媒體演示法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1.籃球比賽視頻;2.學生跑操圖片和沙塵暴下學生跑操的圖片;3.三組以身體、心理、社會適應性的人物對比。通過視頻和圖片引導,注意力由健康——關注健康,并通過圖片對比總結健康的概念,并能全面評價自己的健康。由視頻和學生自己的圖片引起學生興趣,通過三組對比引導學生認識健康的概念。科學鍛煉身體1.給出討論題目讓學生進行討論;2.引導學生總結科學鍛煉身體的三個原則。1.小組合作討論某項運動用到了身體的哪些部位和這項運動對身體的好處,通過討論能理解運動對人體各個系統都有促進作用,體會到運動對青少年身體健康的重要性;2.總結鍛煉身體的三個原則,體會如何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做到科學二字。學生在討論和自己總結原則的時候能夠深刻理解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擁有愉快的心情1.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成語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通過提問學生什么是健康的心理,讓學生認識到擁有愉快的心情是心理健康的核心;3.舉出兩個積極情緒影響身體健康的例子,讓學生認識到積極情緒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4.小訓練——讓學生用積極的語言描述四張圖片:中考倒計時、暴風雪、城市暴雨和體育課改上自習;5.播放短片《考前焦慮》、《綽號的故事》,引導學生講述自己生活中不開心的事情;6.安排給學生小小心理咨詢師的角色,為同學的煩惱事找到解決的方法。1.學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看法說出擁有愉快的心情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2.總結教師所給的兩個例子中的關鍵點:積極情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至關重要;3.試用積極的語言描述多媒體所呈現的四張圖片,體會積極情緒帶給人的愉快心情;4.分享自己不愉快的事情;5.找出一些能夠讓自己變得愉快的方法,并分析是否所有的方法都是合理的。最后按照書上給出的四種方法進行分類。通過事例讓學生認識積極情緒的重要性,再通過小訓練讓學生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讓自己保持積極的情緒;由學生的煩惱引導他們找到解決煩惱的方法,并將這些方法進行分類,讓學生在自我歸納中強化如何擁有愉快的心情。社會適應性提供社會適應性自測題學生通過對社會適應性的自我測試認識到如何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性。通過自測題讓學生自己體會如何提高社會適應性。結課祝愿學生擁有真正的、全面的健康,無憂無慮地度過青春期。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課時的教學應側重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一個組織者的身份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合作學習,分享知識,享受學習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通過合作,總結出健康的概念及如何做到全面健康,從而認識到健康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