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動物的運動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說明脊椎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2.舉例說明運動器官在運動中的協調作用;說明運動系統與其它系統的聯系。3.說出動物運動的意義。過程與方法:1.通過探究實驗認識運動系統的組成;2.通過體驗運動過程自身運動系統的變化和其它系統的參與情況,認識運動系統與其它系統的聯系。3.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加強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1.認同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2.關注運動系統的健康。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骨、骨骼肌和關節在運動中的作用。教學難點:關節的結構;骨骼肌與骨和關節在運動中的作用。教學方法:探究實驗法、分層互助合作教學方法課前準備: 1.準備室內操、觀察豬的關節、骨關節肌肉協調運動視頻資料。 2.家兔骨骼模型、豬的骨關節、雞翅。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家兔骨骼模型、豬的骨關節、雞翅。 教學過程設計:導入: 以“室內操”引出課題《動物的運動》授課過程:探究任務一:運動系統的組成1.通過觀察動畫,讓學生同桌討論在運動中有哪些器官參與?(時間1分鐘)教師總結運動系統的組成。2.觀察兔的骨骼模型,對照課本42頁家兔骨骼圖在組長的帶領下識別家兔骨骼。請一位同學到前面給大家指認。3.體驗:教師用豬的關節實物演示讓學生跟隨體驗,總結關節的特點4.實驗:《觀察豬的關節》先觀看視頻規范操作,后讓學生對照P43頁關節示意圖,在組長的帶領下按步驟邊觀察邊討論(時間4分鐘)。再通過學生的交流梳理歸納出關節的結構及又牢固性和靈活性相關的特點。思考:人體運動時容易受傷的關節,通過兩張X光片的對比觀察了解脫臼及治療,形成運動時保護關節的意識。5.實驗:《觀察雞翅》要求學生按照實驗步驟依次觀察,通過觀察梳理總結骨骼肌的組成,骨骼肌的輔助方式和骨骼肌的特性。探究任務二: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提出問題:骨關節和肌肉如何配合完成運動?伸肘和屈肘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是如何協調的?在運動中起作用的只有運動系統嗎?讓學生帶著三個問題觀看視頻形成初步認識,再組織學生參考課本43頁文字進行小組討論,加深理解。教師再進行梳理,讓學生形成系統的認識。探究任務三:運動的意義自主學習:結合課本45頁第一段獨立思考動物的運動的意義?(時間1分鐘)三:課堂小結:教師給出本節課題綱要求同桌合作進行鞏固。以接龍的方式來檢查。四:達標檢測:自主完成,同桌交換批閱。教師點評錯題第一節:動物的運動每題10分共60分1.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完成的。在100米跑的過程中,大腿前面和后面的兩組肌肉的活動情況是()A.都持續收縮B.都持續舒張C.先同時收縮再同時舒張,交替進行D.一組收縮一組舒張,交替進行2、組成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A肌肉B骨骼C肌肉和骨骼D關節3、使骨骼肌附著在骨上的是()A肌腹B肌腱C血管D肌細胞4、骨的位置變化產生運動,產生運動的原因是()A骨自身運動的結果B骨骼肌收縮和舒張的結果C關節位置變化的結果D骨骼肌位置變化的結果5.當下肢的伸肌肌群和屈肌肌群交替收縮和舒張時,身體姿勢不可能是()A.跑B.跳C.立正D.行走6.關于人體運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運動系統是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的B.人體任何一個動作都需要多組肌群密切配合共同完成C.運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D.僅依靠肌肉收縮和舒張就能完成人體運動五:作業布置:制作關節運動模型六:結束語:愿你們能像駿馬一樣馳騁草原,奔向未來。愿你們能像雄鷹一樣盡情翱翔,展翅高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