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食物鏈》姓名工作單位年級學科七年級生物教材版本蘇科版一、教學內容分析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很容易問到:食物從何而來?所以教材緊接著安排“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是順理成章、一環扣一環的。通過本章的學習,認識人與環境對立統一的關系,進而建立生態學的觀點。在生物相互之間的關系中,食物關系是很重要的一種關系,本節首先分析“誰吃誰”,達到“做中學”的目的,接著分析食譜中的生物,一方面鞏固食物鏈的知識,另一方面幫助學生理解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員,也處在一個個復雜的食物鏈中,不但為生物間食物關系研究奠定基礎,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舉例說出生物之間普遍存在著吃與被吃(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2)概述食物鏈的含義,闡明食物鏈的特點。(3)知道什么是生物防治。2、過程與方法:(1)通過連接簡單的食物鏈的活動,學會繪制食物鏈的基本方法。(2)通過交流討論,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同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聯系的科學觀點,懂得保護環境,保護生物。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建立食物鏈的概念教學難點:繪制簡單的食物鏈的基本方法三、學習者特征分析七年級學生在學習了生物與環境、生態系統及人體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于食物的基礎上,學習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順理成章、承上啟下,并且學生對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吃與被吃關系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因此在學生找吃與被吃的關系中,自然引入食物鏈,學生容易接受。四、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學習1、食物鏈的概念2、食物鏈的特點知識應用1、生物防治的概念2、設計生物防治方案課堂小結五、教學策略選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設計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問題展開:在自然界中,各種生物之間普遍存在著“吃與被吃”的關系。例如:羊吃草,羊又被什么吃?(狼);老鷹吃雞,雞吃什么?(青菜,蟲子......),蟲子吃什么等等,你還能舉例嗎?學生列舉自然界中吃與被吃的實例。通過學生比較熟悉實例的列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認識到生物之間普遍存在著吃與被吃的關系。談話:(多媒體展示農田附近幾種生物圖片:青草、蚱蜢、青蛙、蛇、雞、鷹,你知道這些生物誰吃誰嗎?引導學生閱讀P97書寫食物鏈注意事項。注意:一定要按照“吃與被吃”的關系,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動物排在后面,并在它們之間畫上箭頭,箭頭必須指向后面的(吃它的)動物。例如蟬→螳螂→黃雀。鼓勵學生書寫,教師提示書寫要領:誰吃誰,誰又被誰吃,用“→”表示捕食關系,寫到最后一種生物才叫完整。學生可以小組討論交流。學生找出誰吃誰,然后閱讀書寫食物鏈注意事項,學生自己書寫食物鏈,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展示,建立“食物鏈”概念:學生小組代表將自己書寫的食物鏈寫在黑板上。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寫的食物鏈,是什么形狀?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再將學生書寫的結果進行展示匯報,如青草→雞→鷹等;最后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像這6種生物那樣,彼此間串聯起來的食物關系像什么?從而構建“食物鏈”的概念。總結食物鏈的特點。通過連接簡單的食物鏈的活動,掌握繪制食物鏈的基本方法。概述食物鏈的含義,闡明食物鏈的特點。我們日常的食譜中,有些食物成分來自植物,有些成分來自動物。請把你的一份午餐中涉及的生物的名稱寫在課本P98的表格里。仔細分析這些動植物之間的食物關系,你能連出食物鏈嗎?教師啟發引導學生書寫食物鏈。并請連出來的同學到黑板上寫一下。你發現人處在食物鏈的什么位置。分析食譜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練習書寫食物鏈。并發現人處在食物鏈的什么位置。1、“森林醫生”、“農田衛士”分析:利用食物鏈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出生物防治概念。2、利用食物鏈的知識,學習設計一個對松樹害蟲進行生物防治的方案。學生書寫食物鏈,并在老師引導下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出生物防治概念。利用食物鏈的知識,學習設計一個對松樹害蟲進行生物防治的方案。討論:田里的青菜上長了許多菜青蟲,一個同學把媽媽養的幾只老母雞放到田里去,用老母雞來防治菜青蟲。你認為這樣的方案可行嗎?為什么?通過交流討論,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知道什么是生物防治。認同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聯系的科學觀點,懂得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六、教學板書食物鏈食物鏈的概念食物鏈的特點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概念設計生物防治方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