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單元環境與健康第23章人類對疾病的抵御人體的免疫防線(第1課時)【知識結構】人體免疫的三道防線人體的免疫防線免疫的意義計劃免疫人類對疾病的抵御引起傳染病的病原體傳染病的預防傳染病的傳播途徑與預防【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 (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2)說出人體的主要免疫器官。 (3)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2.能力目標嘗試模擬探究實驗,學會圖形分析。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模擬實驗體驗人體皮膚是一道保護屏障,體驗人類在接種牛痘的發現史中的科學精神。【重點和難點】特異性免疫和免疫概念。【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相關的課件。2、課前準備模擬探究實驗。【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入新課(提出問題,以生活實例切入,激發學生的興趣。)設疑:1、我們生活在一個有大量病原體的環境里,可為什么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安然無恙呢?2、感冒是由病原體引起的一種疾病。在感冒流行的季節,班級中有同學患感冒了,為什么有的同學卻不得感冒,你知道原因嗎?人體有什么功能?1、學生閱讀書本,了解病原體的種類并會區分。2、學生提出人體的功能——免疫。模擬探究1、指導學生閱讀模擬探究實驗。2、提出問題:實驗說明什么問題。1、閱讀模擬探究實驗。2、分析實驗中的問題。人體的三道防線1、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及分泌物。1、閱讀資料1、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把一種致病的鏈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膚上,2個小時候后再檢查,發現90%以上的鏈球菌都被消滅了。2、展示動畫:皮膚的保護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1、討論:為什么涂在清潔皮膚上病菌會很快死亡?2、學生觀看,描述、并在教師的引導下聯系實際分析、體會皮膚的免疫保護作用。如:燒傷病人的治療環境、學生中皮膚受傷后的感覺、痰的產生和排除。2、第二道防線: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設疑:通過資料1,我們知道皮膚雖然具有免疫能力,但還是不能殺死所有的病原體,當病原體突破第一道防線,又是什么在與病原體戰斗呢?1、展示溶菌酶的殺菌作用。2、展示吞噬細胞吞噬的動畫。3、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和講解身體中吞噬細胞的分布。4、引導學生總結前兩道防線的特點。1、學生描述溶菌酶的殺菌過程。2、學生描述吞噬細胞吞噬病菌的過程、作用。3、解釋皮膚破壞后的紅腫、化膿現象。4、閱讀總結前兩道防線的特點。3、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組成: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功能:產生抗體消滅病原體(抗原)1、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小時候生過水痘病的情況。2、教師或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接種過水痘疫苗或出過水痘的人能夠抵抗病毒的侵襲呢?3、引導學生閱讀書本資料。教師播放抗體和抗原作用的過程,并講解和分析他們之間的關系和作用。教師運用比喻幫助學生理解抗體和抗原的關系和功能。(如:抗日戰爭,日本人侵略中國,激發了我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奮起抗爭,許多農民變成了戰士,與侵略者進行了頑強的戰斗,取得了抗日的勝利,勝利后,戰士們的戰斗能力并沒有消失,如果日本人膽敢再來侵犯,我們的戰士一定能再次打敗侵略者。)4、引導了解第三道防線的組成。1、學生回憶,積極發言談體會。2、閱讀,教師或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接種過水痘疫苗或出過水痘的人能夠抵抗病毒的侵襲呢?3、學生閱讀書本資料,觀看、理解。學生分析比喻,將比喻的內容類比抗體、抗原的關系,理解第三道防線的作用。(侵略者——抗原,戰士——抗體,戰士們的戰斗力并沒有消失——抗體存留。)4、觀看、理解免疫器官、免疫細胞的組成和種類。4、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1、實例分析:腮腺炎病毒。2、總結第三道防線的特點。3、分析人體的三道防線的區別。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第一道防線與第三道防線差異,并導出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學生比較并填寫表格。?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范圍對體外異物都反應。對一種異物有反應。形成生來就有后天形成的作用弱強免疫的功能防疫感染自身穩定免疫監視設疑: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理解了免疫能使我們免受病原體的侵害,使我們受益,但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人們發現它對人體的影響是多方位的,還有哪些功能呢?學生閱讀課本教材,展示他們收集的免疫資料。歸納總結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免疫的概念。總結:實例分析:嚴重燒傷病人植皮。學生討論回答。反饋練習見幻燈片。作業鞏固導學練P36—38頁;第1—3、7、8、10、13—16。【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師:人類的生活環境中,有許多使人致病的生物,這些生物一旦侵入人體,就可能引起疾病,損害人的健康。這類生物叫什么?學生:閱讀書本,了解病原體的種類并會區分。完成補充習題P28頁第5題。【新授】教師:感冒是由病原體引起的一種疾病。在感冒流行的季節,班級中有同學患感冒了,為什么有的同學卻不得感冒,你知道原因嗎?人體有什么功能?學生:我們人類有抵抗力。教師:我們周圍有大量病原體存在,大多數人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健康生活。皮膚是人與環境接觸的一道天然屏障,能否阻止病原體的侵入,保護人類呢?學生:討論,思考。模擬探究教師:生活中看到蘋果皮完好的蘋果能放置較長時間,而皮破損的則容易腐爛。那么蘋果皮是一道保護屏障嗎?人體的皮膚能否像蘋果皮一樣,成為一道天然保護屏障呢?能給你什么啟示呢?學生:可以通過蘋果來模擬探究皮膚的情況。教師:說明進行模擬探究的原因,一般步驟,過程;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學生:閱讀書本、思考、觀察現象,解釋原因。一、人體的三道防線教師:人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體存在的環境中健康生活?學生:是因為人體具有保衛自身的三道防線。教師:我們先來討論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抵抗力,為什么我們有抵抗力呢?請同學們閱讀資料1、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把一種致病的鏈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膚上,2個小時候后再檢查,發現90%以上的鏈球菌都被消滅了。 討論以下問題: 為什么涂在清潔皮膚上的病菌會很快死亡? 皮膚是不是能將所有的細菌都殺死呢?學生1:涂在清潔皮膚上的病菌被皮膚的分泌物所殺死,這說明皮膚具有殺滅病菌的功能。學生2:不能殺死所有的細菌。教師:有沒有同學親身體會過皮膚破壞后,人身體的反應。學生:有一年夏天,我不小心,把膝蓋摔破了,當時我沒在意,也沒有到醫院,結果發炎了,還化了膿,后來我媽媽帶我到醫院,消毒后包扎了,過了好幾天,才好。教師:(展示皮膚結構圖)為什么燒傷病人需要無菌的環境?學生:因為皮膚具有防御功能,如果有細菌,會使病人感染。教師:(展示皮膚的保護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動畫)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體的防線,皮膚和黏膜就是第一道防線。 他有三個方面的作用:1、阻擋病原體的入侵。2、分泌物可以殺菌。3、纖毛可以清掃異物。教師:通過資料1,我們知道皮膚雖然具有免疫能力,但還是不能殺死所有的病原體,當病原體突破第一道防線,又是什么在與病原體戰斗呢? (展示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和吞噬細胞吞噬病菌過程的動畫)。請一個同學給我們解釋一下。學生:(學生描述溶菌酶的殺菌的過程)。教師:除了溶菌酶以外,還有哪些物質也有殺菌作用呢?學生:(學生描述吞噬細胞吞噬病菌的過程)。教師:吞噬細胞分布在人體的什么部位?學生:吞噬細胞在人體的血液和組織器官里,所以分布在人體的全身。教師: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教師:上述兩道防線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第一道、第二道防線是針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功能,是人生來就有的。教師:叫什么?學生:非特異性免疫或先天性免疫。教師:假如它們也不能消滅病原體,還有其他的物質能殺滅病菌嗎?有誰小時候生過水痘病?學生:回憶,積極發言談體會。教師:請學生閱讀資料2,并討論:為什么接種過水痘疫苗或出過水痘的人能夠抵抗病毒的侵襲呢?教師:(播放抗體和抗原作用的機理。)并分析和講解他們之間的關系和作用。 什么是抗體?什么是抗原呢?他們的區別是什么呢? 這就好比是抗日戰爭,日本人侵略中國,激發了我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奮起抗爭,許多農民變成了戰士,與侵略者進行了頑強的戰斗,取得了抗日的勝利。勝利后,戰士們的戰斗能力并沒有消失,如果日本人膽敢再來侵犯,我們的戰士一定能再次打敗侵略者。 以上的過程中,何者相當于抗原?何者相當于抗體呢?學生:侵略者相當于抗原,我國的戰士相當于抗體。教師:人體的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的。(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44-45)教師:人體的三道防線有什么區別呢?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第一道防線與第三道防線差異,并導出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學生:比較倆者的產生和功能。并填寫表格。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范圍對體外異物都反應對一種異物有反應形成生來就有后天形成的作用弱強教師: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理解了免疫能使我們免受病原體的侵害,使我們受益,但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人們發現它對人體的影響是多方位的,還有哪些功能呢?學生:閱讀課本教材。歸納總結免疫的三大功能,以及免疫的概念。教師:實例分析:嚴重燒傷病人植皮。總結:綜合理解免疫的功能。反饋練習見幻燈片。作業鞏固導學練P36—38頁;第1—3、7、8、10、13—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