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傳染病及其預防一、教材分析在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中,已經結合人體生理的內容,介紹了有關衛生保健知識。學習第八單元本節內容,為使學生日后預防疾病,增進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打下基礎。傳染病及其預防的知識是新課標確立的“健康地生活”這一主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本節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的特點:一是教材提供給學生具體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引導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二是遵循認知心理和規律,用豐富的多媒體圖片代替文字說明,從而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概念;三是緊扣社會和個體需求。課堂活動設計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盡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并讓學生參與其中。如:調查當地常見的幾種傳染病等。二、學情分析本節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傳染病話題貼近生活,學生有較多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所以在老師的引導下能較容易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但學生對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往往一知半解,甚至忽視其科學性,受錯誤前概念影響較嚴重。學生會認為傳染就是疾病癥狀在更多人身上體現,沒有意識到傳染性和流行性的區別,不清楚傳染病的病因。但是八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了初步合作探究的能力,對信息化教學已經逐步適應,因而教學設計中,主要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結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我采用引導學生課下查閱資料、觀看視頻,課上在觀看多媒體資料的基礎上分組討論、自主探究、分析歸納、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三、教學目標1.舉例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2.舉例說明傳染病的預防措施。?3.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和病毒性傳染病。??四、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以及預防措施。教學難點: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以及預防措施。五、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課件展示有關“非典”的圖片。?觀看思考??創設情境:傳染病就在我們身邊,而且不斷威脅著人類的健康一、什么是傳染病提問:傳染病與非傳染病有什么不同?展示:結膜炎及近視眼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并比較這兩種病的原因、特點,從而得出傳染病的概念及突出特點。?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如病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傳染病的特點:傳染性和流行性。小組分析:流感、水痘、肺結核、蛔蟲病等疾病由什么引起的?并將這些生物進行分類,總結出病原體的概念。過渡: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呢?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觀察圖片,?對幾種傳染病進行分析,總結傳染病的概念。分析病原體的類群?對幾個具體事件進行分析,從而得出一般性的結論:傳染病的概念?認識病原體,讓學生了解傳染病的情況,對認識傳染病傳播的環節等知識產生需求二、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指導學生對流感、甲肝等兩份資料進行分析,找出這兩種傳染病的病原體及傳播需要的環節。比較兩份資料中傳染病的共同特征總結: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1.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2.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該病的人群。根據資料的內容進行提問(學以致用)1.導致弟弟患病的傳染源是( )流感的病原體是( )2.弟弟被傳染前是( )弟弟被傳染后是( )3.流感傳播途徑主要是( )4.蚊子在瘧疾病傳播當中充當了()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閱讀兩個資料1、2,分別找出流感、甲肝傳播需要的環節(找關鍵詞)分析回答通過資料分析,探究傳染病傳播的基本環節?再次分析生活中的現象,鞏固所學知識三、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提問:假如我們班有同學患了流感,為了防止流感擴散,現在該怎么辦呢?(過渡)?出示社會熱點資料提問: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具體措施分別針對傳染病流行的哪些環節?能否用一個動詞進行概括?總結: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1.控制傳染源:“五早”: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早報告2.切斷傳播途徑: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3.保護易感者:遠離傳染源;鍛煉身體;預防接種展示:一組預防傳染病的圖片根據生活經驗進行回答讓流感患者吃藥、住院、戴口罩等教室內消毒、經常開窗通風病人用過的東西消毒沒得病的人打疫苗、避免接觸患病者、鍛煉身體等分析社會熱點資料并判斷:圖中分別屬于哪種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從學生的生活入手,總結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明確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鞏固所學知識課堂小結與反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傳染病有哪些認識?談談自己的收獲,并完成思維導圖。同桌交互知識總結,當堂檢測六、板書設計傳染病及其預防什么是傳染病1、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如病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2、傳染病的特點:傳染性和流行性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1、傳染源2、傳播途徑3、易感人群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1、控制傳染源2、切斷傳播途徑3、保護易感人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