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個人教學設計模板:個人教學設計課題名稱:飲食與營養姓名工作單位年級學科七年級生物教材版本蘇科版一、教學內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新課程蘇科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章第一節,隸屬《生物課程標準》第5個一級主題“生物圈中的人”中的二級主題“人的食物來源于環境”的第一個內容: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了“生物與環境”的知識后,進一步認識到:人從生物圈中攝取各種各樣的營養物質,以滿足自身對物質和能量的需要;并為后面知識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教材主要通過“鑒定食物的主要成分”的實驗,還有討論交流、資料分析、“DIY”等活動的安排來指導學生解決問題。在知識呈現上,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精選了知識內容,將一些探究活動所需要的,但不是必須掌握的內容,放在了“信息庫”中,例如“營養成分表”等,為學生自主學習、反思提供了資料。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實驗、資料分析、交流表達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同人類生活所需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三、學習者特征分析2.學情分析學生在認識了生物圈之后,了解“人的食物來源于環境”便是順理成章的,而且他們已具備了初步的實驗、資料分析、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本節內容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又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力求從人與生物圈的角度去探討有關營養的話題。但由于七年級學生缺乏有關物理化學知識,所以,教師需在學生進行資料分析時給予指導,在分析試驗現象和判斷時給予幫助。?四、教學過程六、課堂小結,作業布置五、教學策略選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設計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課題】?課件出示:各種各樣中國菜的圖片,吸引學生。?提問:俗語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為什么會這樣觀看圖片;?思考問題,帶著問題進一步學習。激發學生探究食物成分的興趣聯系生活,創設情境,引入課題引導自主學習,設計探究方案】?談話:大家想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物質嗎?那就讓我們通過探究實驗來得出結論。?教師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學習的習慣。?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47頁提示和小資料。?2.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66頁信息庫“食物中營養物質的種類”。???設置探究任務: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呢??引導學生確定小組探究方案?參考“信息庫”中的內容?討論:營養物質包括哪些??并舉例。?根據書中介紹的方法。?討論,確定小組探究實驗的方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通過資料分析、交流表達等活動,讓學生自己找出食物中主要的營養物質。【指導分組實驗,進行探究】?指導學生認識各自桌上的實驗器材。?引導學生參考教材上的“方法”和“提示”,根據桌上提供的器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有無其他方法完成實驗。?教師巡視、指導、答疑。?組織學生總結、匯報本組的實驗方案。?師生共同分析實驗現象,作出判斷,形成結論。?提出新問題:食物除了含有淀粉、蛋白質和脂肪外,還含有水、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提問:各種食物所含有的主要營養物質相同嗎?每種食物中是否只含有一種營養物質??分組探究實驗。?鑒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觀察并作記錄。???匯報本組的實驗方案。?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進一步設計探究方法:指導學生掌握實驗鑒定蛋白質、脂肪、糖類的常用方法,???通過試驗探究、交流表達等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突破難點。???培養學生實驗探究、分析問題的能力。?水、無機鹽、維生素C的鑒定。???討論、認識:每種食物都含有多種營養成分,不同食物含有的營養成分的數量不一定相同,不同方法可觀察到不同現象。【學以致用,生活體驗】?談話:通過探究實驗,我們已知食物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如果讓你當家,你怎樣安排全家的三餐食物??組織活動:選購三餐食物。???組織學生分組交流。???在全班交流各小組討論結果閱讀課本P65頁信息庫中“常見食物中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和能量”。?填寫書中P45表格。???設計三餐食譜。???分組交流:談一談自己選擇食物及搭配的理由。?全班交流,并說明食物分類和設計理由。????使所學內容能應用于生活實際,為自己的家人設計合理食譜。???提高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表達的能力。??六、教學板書(本節課的教學板書)飲食與營養一、食物中營養物質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分、無機鹽、維生素膳食纖維二、食物分類1)糧食類(主食)——糖類2)肉奶魚蛋類——蛋白質3)蔬菜水果類——維生素和無機鹽如板書中含有特殊符號、圖片等內容,為方便展示,可將板書以附件或圖片形式上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