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15章第2節《人體內廢物的排出1》課型新授課時1課時主備人審核人復備人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人體代謝廢物的三條主要排泄途徑。2.能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功能。3.腎單位的結構和尿的形成過程。能力目標:嘗試通過分析推導的教學行為方式,培養學生由現象到本質的抽象邏輯思維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通過與同學合作,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2.培養嘗試運用知識的習慣,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3.增強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運用科學方法解釋生命科學的有關問題的習慣。教學重點1.能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功能。2.腎單位的結構和尿的形成過程。教學難點腎單位的結構和尿的形成過程。教學方法先學后教,學教互動,以問題探究為載體,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教學過程個人復備【情境導學】人體細胞內的有機物在分解時會產生許多廢物,如尿素、多余的水、二氧化碳等物質,這些物質在體內積累多了,會對人體有害,使人致病。那么人體是如何排出這些廢物的呢,下面我們來共同探討。(一)出示目標1.了解人體代謝廢物的三條主要排泄途徑。2.能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功能。3.腎單位的結構和尿的形成過程。(二)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寂靜無聲的進行自主學習,閱讀書本相關內容,參照自學目標在書本中尋找相關知識內容,并強調在認為重要的地方劃上橫線。教師加強課堂調控、巡回指導、了解學生自學效果、及時解決學生疑問。快速通讀教材有關內容,在5-8分鐘內獨立完成下列各題,并將有疑問的問題做出標記。1.自學問題(1)身體有哪些途徑可以排出廢物呢?(2)你了解腎臟嗎?2.自學反饋根據自學目標逐一對照,分別講述在書本閱讀過程中,學到了哪些相關知識內容。同時提出自己在自學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和不解。【實驗探學】 人體產生的代謝廢物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排出體外?(共有幾條途徑,分別排出了什么廢物。)主要有三條途徑,分別是通過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汗液等。呼吸系統:人體內的廢物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排出。泌尿系統:絕大部分水、尿素和無機鹽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汗液:小大部分水和少量無機鹽、尿素以汗液形式通過皮膚排出體外。人體排泄主要是通過泌尿系他實現的,請觀察圖14—14,說說泌尿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組成。3.不同的器官行使著各自不同的功能,請你根據觀察與自己的理解,說說看組成泌尿系統的各個器官主要功能是什么?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輸尿管:是一對細長的管道,成年人的輸尿管長20—30厘米,輸送尿液。膀胱:是貯存尿液的囊狀器官。尿道:是排出尿液的通道。4.腎臟的結構組成有哪些?形成尿液的基本結構單位腎單位的結構組成由哪些?腎臟的結構組成:皮質、髓質、腎盂。腎單位:腎小管、腎小體(腎小體:腎小球、腎小囊)。【釋疑合學】本課關注和了解了人體內廢物排出的主要途徑,重點詳細了解到了腎臟的基本組成,并讓學生避免誤區,學會分別排泄和排遺。【精練促學】(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鞏固自學的知識內容。)【反思悟學】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