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體的神經調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節教學內容,首先讓學生觀察神經元模型,結合神經元結構模式圖,通過學生積極的觀察、思考和探究,嘗試理清一些基本概念。接著,從宏觀層次了解組成神經系統的各部分結構及其功能,這樣讓學生從微觀到宏觀,對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為學生學習神經系統的其他知識打下基礎。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描述神經元的結構、功能和分布。②描述神經系統的組成層次以及腦、脊髓的位置、結構和主要功能。2、能力目標:通過圖解的直觀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識圖能力,通過資料分析及問題設計提高學生的分析思維及知識應用能力。3、情感目標:學會用科學態度分析、解釋人體的生理現象。學情分析:由身邊同學的課間活動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神經元的結構,利用自制教具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學生小組合作發揮集體的智慧共同學習探究神經元結構。一切知識來源于實踐,又都服務于實踐,學會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做到學以致用。教學重點與難點:1.教學重點: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2.教學難點:神經元的結構特點對信息傳遞的意義。人體高級中樞與低級中樞的關系。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本節課以穿插圖片,自主探究、分組討論、交流匯報學習為主。采用任務驅動式、觀察法、小組合作探討法等教學方法,層層深入,把研究問題與學生經驗結合起來,交流整合信息,處理信息,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自主性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1、蘇科版教科書《生物》八年級上冊2、專門為這節課制作的專題課件3、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及內容教師設計及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教學導入播放一組照片和一段錄制的視頻(學生利用課間時間給校園植物掛牌),通過設問直接引入課題。觀看激發學生興趣一、神經系統的基本單位-神經元1、提供多種人體細胞圖片,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圖片,猜測哪是構成神經系統的細胞?觀察各種神經細胞圖片,用一個詞表達初見神經元的感受再看神經元,和一般動物細胞比較,認識神經元的結構神經元結構特殊之處在哪?2、小組合作探究,結合圖片和神經元模型(自制教具)學習并思考討論神經元的結構特點,完成學案3、聯系神經元的功能,展示一個神經元內興奮的產生及傳導的動畫,多個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及興奮傳導,組織學生思考討論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及討論:神經元的結構特點對信息的傳遞有什么意義?4、完成學案上的概念圖人體在接受了環境中的信息后,還需對信息處理并作出反應,這就必須依賴神經系統。觀察后回答觀察后回答回答動物細胞基本結構小組交流,觀察并思考,展示討論結果觀察、思考、總結完成學案相應內容培養學生認真讀圖的意識培養表達能力溫故而知新過渡銜接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總結神經元的功能并過渡到下一板塊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過渡銜接二、神經系統的組成1、組織學生利用圖片概括神經系統的組成介紹中樞神經系統及周圍神經系統2、自主學習:①腦有哪幾部分組成?功能?②為什么大腦皮質總面積高達2200cm2?③生命中樞”是?④脊髓有什么功能?⑤什么是灰質?什么是白質?灰質和白質在大腦和脊髓分布一樣嗎?3、觀察腦解剖模型并拼裝4、解決自主學中相關問題:大腦的組成和功能小腦的位置及功能腦干的功能學生上臺利用腦模型介紹腦的組成和功能,同時屏幕上以表格形式總結5、脊髓的結構及功能你知道脊髓中有哪些低級中樞,和大腦皮質上的高級中樞有聯系嗎?例舉一些實例分析。 觀察總結帶著問題自學教材34-36“觀察神經系統的組成”相關內容,觀察總結辨認并拼裝自學后分析回答討論后回答突出中樞神經系統的概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好地認識腦組成及各部分位置,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初步構建腦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教材延伸腦科學腦死亡和植物人的不同糾正學生的一些錯誤認知總結歸納1、投影神經元模式圖和神經系統組成圖,歸納所學內容。2、拼裝神經元模式圖學生利用材料袋中的剪紙拼圖鞏固新知學以致用當回小醫生課后實踐利用所學解決一些問題鞏固基礎提高能力反饋練習利用學案及課件中的練習題思考回答加深知識記憶板書設計:一、神經系統的基本單位 細胞體 結構特點 軸突 神經元 突起 樹突 功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 二、神經系統的組成 大腦:大腦皮質上有高級神經中樞 腦 小腦:協調肌肉活動,維持平衡中樞神經系統 腦干:“生命中樞” 脊髓腦神經周圍神經系統:脊神經教學反思:本節課將抽象的神經元通過自制教具呈現在學生面前,發揮了直觀教學的優勢。新教材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共同探究。在本節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會運用生物學的知識及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