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7.1人體的運動(第1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描述人體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2)舉例說出骨適于支持和運動的結構特點。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長骨的實驗,培養實驗操作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形成生物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為初中生健康運動打下基礎。4.教學重點:觀察長骨的實驗,探究骨的基本結構。5.教學難點:形成生物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教學方法觀察體驗、實驗、總結歸納、問題引領教學準備豬長骨,人體骨骼模型教學過程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情境鋪設導入:同學們,俗話說“天上有飛的,地上有跑的,水中還有游的”。自然界中,人和動物都會進行各種運動來適應環境。那,它們身體中都有哪些結構參與運動呢?今天我們以人體運動為例來探究相關知識。板書同時PPT出示:17.1人體的運動新課學習:人體中參與運動的身體結構有哪些呢?體驗屈肘運動大家跟著老師一起做:伸出胳膊,收回。另一只收放在手臂上,重復屈肘動作。身體中都有哪些結構參與這個運動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作出相應的課堂評價和總結。如:“骨”,手臂骨折了,我們將無法完成這個動作。“肌肉”附在骨頭上的肌肉稱為骨骼肌。它如果拉傷我們也無法完成這個運動。“關節”是骨與骨連結的一種形式。屈肘伸肘始終是圍繞關節這個點進行運動。得出本節重要概念:“人體的運動依賴于—骨、骨骼肌、骨連結。它們之間相互配合的直接結果實現運動。”根據學生的回答或者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人體的運動還離不開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人體運動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支配下通過運動系統來實現。”補充相應的板書(二)觸摸皮下骨,感受骨的形態大小;了解骨骼作用。骨、骨骼肌、骨連結在運動系統中關系如何?我們首先學習骨。在我們皮膚下,就可以摸到一些骨。大家仔細摸摸這些骨,它們的形態大小一樣嗎?骨骼是什么呢?教師出示人體骨骼模型,PPT出示學習要求。1.骨骼與骨一樣嗎?2.人體骨骼可以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骨骼的的形態與功能一樣嗎?3.推測人體骨骼對人體的作用有哪些?對學生的講解給予評價,鼓勵其他同學勇于展示。播放視頻《人體骨骼》探究長骨結構人體骨骼具有支持、保護內臟等器官、實現運動等作用。骨骼的作用與骨的結構有關嗎?出示實物豬長骨PPT出示研究方法:1.用解剖刀從骨表面剝離出一層膜,這是骨膜,用鑷子拉一拉骨膜感覺堅韌嗎?觀察骨膜的顏色,里面有血管嗎?想一想:骨折時的疼痛、骨折后能愈合這些與骨膜上的什么有關呢?2.結合課本P60長骨圖,觀察長骨剖面上的骨松質和骨密質。看一看,這兩種骨質分別位于長骨的什么部位?我們用鋸子鋸骨兩端時候容易鋸開,而骨干部分卻很難鋸開。請你嘗試從兩種骨質的結構特點來說明其原因3.觀察骨髓分布在什么部位,是什么顏色?你知道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嗎;說明骨髓的作用是?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評價與鼓勵板書骨的形態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基本結構都是相似的,都具有:骨膜、骨質、骨髓。(四)進一步探究:用鑷子去掉骨髓腔中的骨髓你發現了什么?這與長骨的支持和運動相適應嗎?長骨在運動中起到什么作用呢?評價并總結長骨的管狀結構適于支持和運動與其功能相適應。在運動中相當于杠桿。(五)課外DIY實踐:探究自己的腳印關于骨及骨骼的知識還有很多:如人體骨骼有幾個生理彎曲,它有什么意義呢?人體的骨從小到大不斷長長長粗,這與骨的什么結構有關呢?兒童不良坐姿容易導致骨骼變形,老年人易骨折又是怎么回事?弓形足與平足比較等等感興趣同學可以課后進一步進行探究。同時教師也給與“探究自己腳印”方法指導,鼓勵學生探究。大多數同學沒想過、不知道、或者有模糊答案的但是不夠具體肯定學生跟著老師示范和要求進行體驗。通過體驗,說出運動的完成需要:骨、肌肉、關節的參與。極少數學生可能會想到: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也會調節人體運動。總結描述人體運動的身體結構。學生觸摸皮膚下的骨。感受骨的形態大小不同,并嘗試舉例出:頭骨骨頂圓;掌骨短小、脊椎骨不規則等結合模型,并根據課本P59骨骼內容,完成PPT三個問題。學生借助骨骼模型向大家講解自己答案。觀看視頻六人一小組根據PPT方法提示進行觀察研究。小組內交流討論結果。匯報觀察結果:骨膜堅韌、上有血管、神經等。骨松質位于骨兩端,紅色疏松,能承受一定的壓力。骨密質位于骨干,白色,致密堅硬,抗壓力比較強。骨髓與造血有關。小組學生進一步探究。說出:長骨是一種中空的管狀結構,這種結構既堅固又輕巧。學生說出自己感興趣的相關問題,大家共同討論。熟悉的俗語引入,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同時為問題的提出做好鋪墊;親身體驗形成生物學概念:“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基礎,即運動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下,通過運動系統即骨、骨連結、骨骼肌配合實現的。“觸摸體驗”初步認同“人體各部分骨形態大小各不相同”生物學事實。骨骼模型的觀察及視頻的播放再一次加強:“人體各部分骨的形態大小各不相同;206塊骨構成的骨骼相當于人體的支架。不同部位骨骼的作用不同”的人體生物學事實。百聞不如一見,更不如一做。“探究長骨結構實驗”讓學生自己觀察認識骨結構,并與生活中的體驗聯系起來,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從而加深理解骨的骨質結構與骨骼的支架、保護作用相適應。進一步對長骨探究,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課堂是有限的。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激發學生課后探究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板書:17.1人體運動運動系統骨、骨連結、骨骼肌骨膜、骨質、骨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