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8.1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1)授課時間月日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及意義。(2)描述氣孔的組成及開閉原理。能力目標:(1)通過測定植物的蒸騰作用和觀察植物葉表皮的氣孔的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能力以及實驗探究能力。(2)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情感目標:樂于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教學重點描描述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及意義。教學難點描述氣孔的組成及開閉原理教法及教具掛圖、多媒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補充、調整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回顧1、生物體內的水有哪些作用?2、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吸收水分的器官是?二、新課導入學生閱讀教材,思考:植物吸收大量的水用于哪些生理活動?1、實驗探究:測定植物的蒸騰作用教師展示植物的蒸騰作用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如塑料袋內壁上的小水珠的來源?由葉片上的水蒸氣凝結而成,以及教材中的討論題進行分析,討論交流,得出植物的蒸騰作用的概念。思考:水蒸氣是從葉片中的什么結構中跑出的的呢?觀2、觀察植物葉表皮的氣孔指導學生按實驗步驟去制作葉表皮的臨時裝片并用低倍鏡觀察葉表皮你能說出制作臨水裝片的步驟嗎?應注意哪些問題?取葉子的下表皮還是上表皮?用高倍鏡還是低倍鏡?學生操作學生分組制作菠菜葉下表皮的臨時裝片并觀察。構成氣孔的細胞和周圍的表皮細胞有什么不同?(1)一對半月形的保衛細胞,他們有什么特點?(2)靠近氣孔內側的細胞壁較厚,外側的較薄。(3)氣孔可以張開和閉合是怎樣來調節的?氣孔是由一對半月形的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氣孔的開閉是由保衛細胞來調節的,而且與細胞內水分的多少有關。當保衛細胞含水多時氣孔張開,當保衛細胞含水較少時氣孔閉合。3、蒸騰作用對植物自身的意義植物吸水量的90%都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掉了,這是不是一種浪費呢?為什么?“俗話說:‘水往低處流’為什么植物體內水卻是往高處流的?動力是什么?為什么在炎熱的夏季,樹林里的空氣涼爽濕潤,而操場或馬路上的空氣就顯得燥熱呢?(1)、蒸騰作用可以促進植物體內水分的散失帶走了植物體內一部分熱量和周圍熱量;(2)、促使根從土壤中吸收了水分并促進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4、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將大量的水分以蒸汽的形式送入大氣,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這些降水一部分滲入地下,一部分流如海洋湖泊,還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經蒸騰作用再返回大氣。1、參與生物圈水循環2、保持水土,涵養水源三、鞏固練習1.熱帶雨林降水豐富,與其關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D.生長作用2.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A.葉片B.樹皮C.花瓣D.根尖3.某生物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后,得出了如下結論,你認為不正確的是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B.根、莖、葉的導管是連通的C.導管中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方向是“根→莖→葉”D.篩管是運輸水和無機鹽的附屬結構4.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散失的門戶依次是()A.氣孔、根毛B.根毛、導管C.根毛、氣孔D.生長點、葉肉5.如圖所示,天平兩端托盤上的盛水燒杯內各插有1根樹枝,且兩根樹枝的樹葉一多一少,開始時天平兩端平衡?,F將此裝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時間后,發現天平左側上升。產生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D.分解作用四、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的有關知識重點掌握1、實驗探究:測定植物的蒸騰作用2、觀察植物葉表皮的氣孔3、蒸騰作用對植物自身的意義學生思考學生閱讀教材后思考蒸騰作用是指?學生思考學生閱讀教材并思考學生觀察并繪圖1是2是學生閱讀教材并思考學生展示學生思考學生完成習題板書設計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1、實驗探究:測定植物的蒸騰作用2、觀察植物葉表皮的氣孔3、蒸騰作用的意義作業教后反思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