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8.2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認識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標:運用實驗法嘗試獨立設計并完成本節的探究活動;嘗試實驗和探究,初步學會和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同綠色植物對于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重要意義,自覺形成愛護綠色植物的積極情感教學重點認識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重要作用教學難點區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教學過程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師:這節課我們來上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著重看到碳-氧平衡,大家都知道,碳是指?氧是指?生:二氧化碳、氧氣師:哪大家都清楚的知道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對于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是十分重要的。那我們以這個地球上的南、北極為例,因為南北極比較典型,我們來看一下如果碳-氧處于平衡的狀態下,南北極的狀況是怎樣的。但如果處于一個很好的平衡的狀態下是怎樣的。生:觀看圖片師:第二張圖片呈現一個怎樣的狀況?生:描述圖片師:為什么冰雪會崩塌呢?肯定是因為冰雪融化了,對吧。冰雪融化的直接原因肯定是?生:全球氣溫上升。師:全球氣溫上升的根本原因—碳-氧不平衡,其中二氧化碳就是太多了。二氧化碳相對太多了,那想一下,我們生活中什么過程或產生二氧化碳呢?[提問]:最主要的就是?(以有趣、形象的圖片引導學生)生:呼吸作用師:呼吸作用是我們初一上學期學習過的內容,那下面我們來復習一下。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呼吸作用的公式:(引導學生記憶以前學過的知識點)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提問、填寫]:氧氣二氧化碳有機物呼吸作用生:回答問題師:[展示圖片]我們來看這一片葉子,上面這個箭頭它在吸收氧氣,所以這個生命活動是?那下面這個箭頭是在產生氧氣,所以,下面這個箭頭所代表的生命活動是?生:光合作用師:[展示圖片]大家看,光合作用的過程就是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碳的過程。我們一開始上課的時候就說為什么整個生態系統碳-氧處于不平衡的狀態,因為碳它太?(多了)那光合作用的過程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那我們如果想辦法把現在現有的太多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整個生態系統的二氧化碳就越少。我們可以利用光合作用這個過程為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作出貢獻吧?怎么作出貢獻呢?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植樹造林)師;那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不是也是我們之前學習過的內容?我們先也來復習一下光合作用的公式是什么?(根據圖片引導學生,引出公式)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能量根據公式,填寫表格:氧氣二氧化碳有機物光合作用最后,區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找位學生把這張表格給填完整了:二氧化碳氧氣有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回答問題師:我們來把注意力集中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有機物方面的區別。[以水稻這種農作物為例,闡述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與農作物產量之間的關系]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合成增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減產師:說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與產量之間的關系,下面再來說一下光合、呼吸與溫度之間的關系。請一個學生把下面這個資料來朗讀一下。生:某學生朗讀資料師:總的來說,就是一定范圍內,溫度越高,光合和呼吸作用都是越強,反之則相反。閱讀好資料,思考下面這道習題:冬春季節,農民利用塑料大棚種植瓜果或蔬菜,但是到了晚上,常常把塑料大棚掀開一小角,是冷空氣進入以降低室溫,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光合作用B.降低呼吸作用C.提高蒸騰作用D.提高呼吸作用解析:首先,這個習題的實例是應用于實際生活的,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其次,這道題目的重點首先一個在于“晚上”,綠色植物夜晚不進行光合作用,進行呼吸作用。在此基礎上,題目又說進入塑料大棚的是“冷空氣”,根據資料得知,在一定范圍內,溫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所以這題答案是B。師:那我們以上所說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是會對我們碳-氧平衡有重大的影響的。那關于光合作用,我們剛才所說的植樹造林是可以吸收掉現在相對比較多的二氧化碳的,對不對?吸收掉一部分。為什么說吸收掉一部分呢?因為我們目前整個生物圈依舊處于一個不平衡的狀態。因為碳依舊是相對太?(多了)這就說明我們吸收的二氧化碳,遠遠不及它產生的速度。就是吸收的要比產生的要少。產生的實在太多了,那你來思考一下,除了我們人呼吸,到底其余哪兒來那么多的二氧化碳呢?[展示圖片],書本翻到第82頁,配合著書本第82頁的最后一段,告訴我圖片都展示了生活中產生二氧化碳的哪些途徑?1.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燃燒燃料排放的氣體3.化工廠排放的氣體師:我們剛才說通過植樹造林可以把現有的二氧化碳吸收掉一些,這是一個維持碳-氧平衡很好的方法。那另外一個方法,既然我們產生了那么多的二氧化碳,那我們就想辦法少產生一點二氧化碳,這是不是一個方法?那總不能讓動植物不呼吸吧,總不能讓我們上課都憋著氣不呼吸吧,也總不能讓微生物不分解動植物尸體吧。那我們從哪幾個方面入手比較好呢?那比如說我們從投影上這張圖入手(化工廠圖片),大家來討論一下,采取什么措施?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方法:.植樹造林.氣體凈化處理.綠色出行,出門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師:那我們整節課說的碳-氧不平衡,碳-氧不平衡在我們現在所說的溫室效應。那對于溫室效應呢,我們通過下面一個視頻來作具體的了解。[播放視頻]完成同步練習根據提問獨立思考并回答問題觀看圖片觀看圖片,根據提問獨立思考并回答問題根據提問獨立思考并回答問題觀看圖片,根據提問獨立思考并回答問題根據教師的思路一起回答回憶、思考光合作用的知識內容根據表格中的空格,思考并回答問題朗讀資料,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閱讀資料后,思考習題根據提問獨立思考并回答問題閱讀段落、觀看圖片,并思考問題根據圖片,討論、思考、互相交流觀看視頻直接進入本節課主題以形象的圖片為牽引,形成碳-氧不平衡對生態系統的有負面影響的概念闡明生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吸收氧氣以呼吸作用的過程引出光合作用闡明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闡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與農作物產量之間的關系闡述光合、呼吸作用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利用習題檢驗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在習題的基礎上,層層遞進,聯系知識點,突破解決難題。了解生活中產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幾條途徑自主思考幫助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途徑了解溫室效應教學反思這一節課的條理其實還算清晰,但是主要問題就出在和學生的互動上,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一堂課,大部分都是教師在講授,就不能很大程度的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在今后的課堂上,需要多花功夫在思考怎樣利用課堂時間激發學生自主思考、自主記憶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盡量讓一個課堂,使學生成為主體。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