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四講免疫與健康及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復習目標1.能夠說出免疫的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2.描述傳染病的概念特點以及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3.區別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安全用藥的常識4.說明人類對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關注環境保護重點難點:1.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2.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知識梳理一、人體的免疫功能1.人體的三道防線三道防線組成作用免疫類型第一道防線阻擋、殺滅、清除異物非特異性免疫第二道防線溶解病菌,吞噬病原體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病原體2.病原體侵入人體以后,能夠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叫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二、傳染病及其預防1.傳染病的概念、特點分別是:、。2.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3.傳染病預防措施:、、。三、安全用藥藥物分類: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是不需要醫師處方,可直接購買和使用的藥品,專用標識是。四、人類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考點、經典例題分析考點一、人體的免疫功能重難點剖析:1.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免疫形成時間作用特點結構舉例非特異性免疫生來就有的非專一性,對大多數病原體起作用皮膚、黏膜、吞噬細胞皮膚阻擋病原體的侵入特異性免疫出生后產生的專一性,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接種麻疹疫苗可以預防麻疹2.區別抗原與病原體。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包括病原體和異物等,如:花粉、異種動物的血液、外來移植的器官和注射的疫苗等。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生物。3.抗體具有專一性:抗體只對相應的抗原起作用,且抗體與抗原結合,促進吞噬細胞吞噬抗原。例1.下列免疫方式中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①溶菌酶溶解病菌②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③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④注射青霉素發生過敏反應⑤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清掃異物A.②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④D.①④⑤解析:抓住關鍵概念:非特異性免疫是人體與生俱來的,不針對某一種病原體或異物進行免疫,特異性免疫是后天獲得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②④屬于特異性免疫,①③⑤對多種病原體或異物都有免疫作用,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答案:B考點二、傳染病及其預防重難點剖析:傳染病預防措施的判斷(1)控制傳染源:針對患病的人或動物采取的措施,如將傳染病患者隔離、給病人治療等。注意對傳染源與病原體的區別:傳染源是指患病的人或動物,病原體是引起傳染病的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生物。(2)切斷傳播途徑:針對環境采取的措施,如消毒、消滅蚊蠅,搞好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干凈、戴口罩等。(3)保護易感人群:針對健康人或動物采取的措施,如傳染病流行季節不讓兒童去人多的地方預防接種、鍛煉身體等。例2.某校的多位同學患上流感后,該校要求每個班級在下課時開窗通風,并在放學后對教室進行消毒,該措施屬于()A.控制傳染源?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人群?D.增強機體免疫力?解析: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分析措施的目的指向。該措施的目的是針對傳染源的就是控制傳染源,針對空氣、水等傳播途徑的就是切斷傳播途徑,針對易感人群的就是保護易感人群。很明顯通風、消毒的目的是針對傳播途徑的。答案:B?考點三、安全用藥重難點剖析: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比較項目處方藥非處方藥疾病類型病情較重,需要醫生診斷常見的或時令性的輕微疾病取藥憑據醫生處方不需要處方注意事項用藥前要仔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例3.常言說:是藥三分毒,下列關于安全用藥說法,錯誤的是()A.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在使用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說明書B.非處方藥適于消費者可以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小傷小病?C.上一次未用完的藥,下次患病時可以接著吃?D.非處方藥也不可以隨意吃解析:上次服用剩下的藥物,下次患同樣的病時要看藥品是否過了有效期,如果沒有沒過可以服用,如果過了有效期,就不能服用。答案:C考點四、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重難點剖析:人類活動對生物圈有著重要的影響,保護生物圈是關系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關系到公民自身利益和子孫后代長遠發展的大事,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例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的是()A.倡導使用可充電式電池B.倡導使用一次性筷子C.鼓勵購買使用私人汽車D.將工業廢水排入大海解析:倡導使用可充電式電池,對電池循環使用,可避免大量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符合低能量,低消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答案:A課堂鞏固訓練:一、選擇題1.我們周圍的環境中有大量的病原體存在,但我們能健康地生活,這緣于人體有自我保衛的三道防線。下列結構屬于第三道防線的是( )A.皮膚B.吞噬細胞C.黏膜D.脾臟2.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殺菌作用,與此免疫屬于同種類型的是( )A.接種麻疹疫苗預防麻疹B.皮膚黏膜的某些附屬物阻擋和清除異物C.某些人吃魚、蝦后引起過敏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應3.給兒童注射相關疫苗使其具有了對某種傳染病的抵抗力,這在免疫類型和傳染病預防措施上分別屬于()A.非特異性免疫、控制傳染源B.非特異性免疫、保護易感人群C.特異性免疫、切斷傳播途徑D.特異性免疫、保護易感人群4.根據免疫的定義判斷,下列屬于抗原的是( )①流感患者體內的流感病毒②接種到健康人體內的乙肝疫苗③自身免疫器官產生的免疫細胞④移植到燒傷患者面部自己腿部的皮膚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我市中小學開展了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增強了學生體質,提高了對疾病的抵抗力,這種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屬于()?A.控制傳染源???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人群???D.以上都不是6.下列不具備傳染性和流行性特點的疾病是( )A.艾滋病B.貧血病C.甲型肝炎D.肺結核7.“海淘”藥品(通過網絡購買的海外藥品)越來越受關注,安全用藥不容忽視。相關說法不恰當的是(????)A.藥品可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B.“海淘”有風險,用藥需謹慎C.出現不良反應時應當及時就醫D.病情加重時可自行加大用藥劑量8.夏日的微風,帶著大自然熾熱的生命氣息。經過兩年的生物學學習,“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理念已根植你的心底。下列敘述不符合這一理念的是()A.提倡騎自行車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保護生物多樣性C.開發森林資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D.發展生態農業,提高廢棄物的再循環率二、簡答題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17年春節剛過,一股彌漫著禽流感的信息撲面而來,據權威機構發布:1月份全國感染H7N9的人數達到192人,79人死亡。5月19日,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也確認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H7N9禽流感是通過接觸禽類而導致人感染,因此,禽流感成為蛋雞養殖業的克星,養雞市場迎來一片哀嚎。對于預防H7N9禽流感專家提出以下建議:①對患者進行隔離治療;②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③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氣污濁的場所,特別避免去有活禽交易的市場;④經常鍛煉身體,提高自身身體素質等。(1)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該傳染病的?????????,其結構簡單,僅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組成。(2)上述專家提出的建議中,不屬于切斷傳播途徑的是????????(填序號)。(3)我國科學家已經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接種疫苗后,可刺激人體的???????產生相應抗體,從而提高對該傳染病的抵抗力。從免疫的角度看,這屬于人體的第??????道防線。(4)某H7N9禽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效果不明顯,原因是????????。(5)某同學為預防H7N9禽流感自行購買了板藍根沖劑,其包裝袋上印有“OTC”字樣。這種藥屬于?????藥。10.請閱讀資料,回答相關問題。資料一:2019年4月30日,某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傳染病預警:五月,已進入手足口病流行期。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皰疹液、糞便、被污染的玩具、餐具等進行傳播,易感人群多為5歲以下兒童。對于預防手足口病,專家提出了以下建議:①若孩子出現可疑癥狀及時就診;②注意個人衛生,經常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③學校應加強對教室、宿舍及餐具等物品和場所的日常消毒;④接種相關疫苗。資料二:抗生素能殺死多種致病的細菌,是人們治病的良藥。由于人們濫用抗生素,使具有抗藥性的細菌存活下來,并對絕大多抗生素不再敏感,從而形成了“超級細菌”。(1)腸道病毒結構簡單,由組成,從傳染病的角度分析,它屬于。(2)在免疫學上,接種的疫苗相當于______,由此獲得的免疫力屬于免疫。(3)資料一中專家提出的預防建議,屬于切斷傳播途徑的是(填序號)。(4)資料二中“超級細菌”的形成可以用達爾文的學說解釋。參考答案:第十四講免疫與健康及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識梳理部分:一、1.皮膚黏膜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吞噬細胞免疫器官免疫細胞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2.蛋白質抗原二、1.有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傳染性流行性2.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處方藥非處方藥OTC四、生物圈課堂鞏固訓練:一、選擇題1.D2.B3.D4.A5.C6.B7.D8.C二、簡答題9.(1)病原體遺傳物質(2)①④(3)淋巴細胞三(4)抗生素主要針對細菌起作用,而H7N9型禽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5)非處方10.(1)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病原體(2)抗原特異性免疫(3)②③(4)自然選擇學說5/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