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細菌和真菌第一節細菌和真菌的分布一、學習目標:通過圖片、視頻的觀察說出細菌和真菌菌落的分布特點;掌握培養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二、重點、難點:培養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教學流程:強基導學:1、動物的運動;2、動物的行為;3、動物的生物圈中的作用。投影展示(5’)知識點一:觀察菌落:自主探究(課前完成)抽測閱讀教材66頁—68頁,回答問題:(10’)1、菌落的概念:由一個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2、細菌菌落和真菌(霉菌)菌落的區別:(1)菌落特征:比較項目細菌菌落真菌(霉菌)菌落大小形態顏色多為灰色,少數為白色、黃色等有時呈現(2)菌落的區別:從菌落的、和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的。3、培養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養基→用(或土壤浸出液、牛奶等與混合在一起配制而成②高溫滅菌→將配制好的進行高溫滅菌。③冷卻、接種→冷卻后,將少量的接種到培養基上。④恒溫培養→將接種后的培養皿放在或的地方培養。合作探究:(5’)夏天,面包在室溫下存放時間久了,表面會長出許多“毛毛”,這些“毛毛”是菌落;你判斷的理由:菌落呈,有多種顏色。請根據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分級交流,填寫下面的表格。操作步驟目的用牛肉汁或瓊脂混合制成培養基高溫滅菌冷卻培養基恒溫培養知識點二:探究“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自主探究:(10’)小麗和小輝為探究教室和操場中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做了下列實驗,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提出問題】教室和操場哪里的細菌和真菌多?【材料用具】每組兩套裝有牛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已高溫滅菌)標簽紙、放大鏡、透明膠帶、恒溫培養箱。【實驗步驟】①在標簽紙上標出組別、實驗日期、編號(1號2號)將標簽貼在培養皿底部。②采集細菌和真菌,在教室、操場打開培養皿、暴露在空氣中10分鐘,再蓋上,封好。③放入恒溫箱中培養24小時。④觀察、記錄【討論】(1)配置牛肉汁培養基的目的主要是為細菌和真菌提供。對其進行高溫滅菌的目的是。防止。..,..。。。(2)步驟②相當于細菌、真菌培養方法中的。(3)預期實驗結果的細菌和真菌更多些。(4)根據實驗結果,為了健康,我們平時在學校應該怎樣做?(請寫出2條)。合作探究:實驗時每組要選用套培養皿。將其中的一套培養皿不進行任何處理,另一套在選定的環境中進行實驗,以形成,使實驗結果理有說服力。應該如何處理實驗時使用的培養皿?提示:進行,將培養皿表面和培養基內混有的細菌、真菌、芽孢及孢子等,以防止雜菌干擾。滅菌后的培養皿在實驗前(填“能”或“不能”)打開,目的是防止空氣中的落入培養皿,影響實驗結果。本實驗要控制好單一變量,即。如何區分本實驗的實驗組和對照組?提示:接種細菌、真菌進行實驗的一組是;不進行處理的一組為。知識點三:(5’)細菌、真菌的分布在土壤中、水里、乃至我們身體上,都可以找到細菌和真菌,在寒冷的,很熱的中,也有它的蹤跡,可以說,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的生物。2、細菌和真菌的生存條件:(1)一般條件:、適宜的溫度和等。(2)特殊條件:有些細菌必須在條件下生存。比如:。`四、課堂測試:(10’)1、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能夠看見的集合體稱為()A.真菌B.細菌C.菌落D.菌痕2、下列可作為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是()A.菌落的顏色B.菌落的形態C.菌落的體積D.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3、下列哪項是細菌菌落的特點()A.菌落較大表面粗糙干燥B.菌落較大,褐色C.菌落較小,表面光滑黏稠D.菌落較大,呈絨毛狀4、細菌和真菌的培養通常包括以下步驟"請選擇正確的排列順序()①配制培養基②將接種后的培養基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培養③接種④高溫滅菌5、在探究環境因素對霉菌生活的影響實驗中適合設置對照的組合是()A.有氧和無光B.室溫和低溫C.低溫和潮濕D.強光和無氧6、培養細菌的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培養細菌的第一步是接種B.高溫滅菌的目的是殺死培養基上原有的細菌C.培養細菌一般不需要恒溫培養D.配置好的培養基不用高溫滅菌可直接使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