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7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個小題3分,共60分)1.“它取得了亞洲鄰國的信任,取消了緬甸(?http:?/??/?www.21cnjy.com?)、泰國等周邊國家對中國這個大國的‘恐懼’心理,……開創了中國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一邊倒”方針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求同存異”方針D.不結盟政策2.周恩來多次指出“與蘇聯結盟只是政治方針,不是倒向蘇聯懷抱,在戰略上是聯合,但戰術上不能沒有批評”。這體現了新中國的外交原則是21教育網A.一邊倒B.獨立自主C.另起爐灶D.不結盟3.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在某次國際會議后,專門向周恩來致謝:“沒有您的幫助,印度支那問題達成協議是不可想象的。”這次會議是21·cn·jy·comA.日內瓦會議B.萬隆會議C.第一屆不結盟會議D.1971年聯合國大會4.20世紀50年代,蘇聯外交部長向(?http:?/??/?www.21cnjy.com?)蘇共中央匯報:“我們努力利用法國政府顯而易見的急于從印支脫身的愿望,這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取得了一個以大國身份參加國際會議的機遇。”材料中的國際會議是A.巴黎和會B.日內瓦會議C.萬隆會議D.不結盟運動會議5.新中國成立后,外交交戰線不斷取得新突破。其中,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走向成熟,至今仍被認為是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基本準則的是()www.21-cn-jy.comA.“一邊倒”政策B.“另起爐灶”政策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求同存異”方針6.有學者認為:“1954年中國代表團在日內瓦的活動,所獲得的巨大成就,標志著中國對外關系進入了新的階段。”因為日內瓦會議【來源:21·世紀·教育·網】A.解決了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B.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聯系C.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D.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聲譽和影響力7.今年(2021年)是周恩來誕辰122周年。以下他參與的重大事件,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領導南昌起義②率團出席亞非會議③首次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④為配合北伐戰爭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8.聯合國大廈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畫,其主題是“黃金法則”:“你不想人家那樣對你,你也不要那樣對待別人。”下列最能體現該法則的是2-1-c-n-j-yA.“另起爐灶”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C.不結盟政策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9.1952年4月,周恩來在(?http:?/??/?www.21cnjy.com?)外交部第一次駐外使節會議的講話中指出,就外交工作來說,是“以國家和國家的關系為對象的”,區別不同國家的“主要關鍵是對戰爭與和平的態度”,而不是國家的階級屬性。’周恩來的這一外交思想【出處:21教育名師】A.突破了“兩大陣營”界限B.否定了“一邊倒”的戰略C.運用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成為新中國外交指導原則10.牛軍在《論新中國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http:?/??/?www.21cnjy.com?)》一文中說,從1952年開始醞釀,到1954年間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稱之為“和平統一戰線政策”的對外政策,作為這項政策的兩個重要目標——“擴大和平中立趨勢”和“推廣和平中立地帶”,首先落實到中國的周邊地區。這一政策2·1·c·n·j·yA.清除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B.推動了新型區域合作組織建立C.超越了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分歧D.體現了“一邊倒”的外交策略11.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因果關系首先存在于時間的先后中。按照這一思路,下列事件發生的正確順序是①中美建交②尼克松訪華③乒乓外交④基辛格秘密訪華A.③④②①B.③②④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12.1972年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美(?http:?/??/?www.21cnjy.com?)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美國發表這一聲明意在A.緩和中美關系B.建立中美聯盟C.促進中國統一D.促進中日建交13.下列各項,反映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特點的是(?http:?/??/?www.21cnjy.com?)A.另起爐灶——分道揚鑣——播種友誼B.斗智斗勇——再次較量——峰回路轉C.另起爐灶——跨洋握手——揚眉吐氣D.揚眉吐氣——跨洋握手——冰釋雪融14.“弱國無外交”這一法則在新(?http:?/??/?www.21cnjy.com?)中國成立后已離我們遠去。在正確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70年來我國外交成就碩果累累。下列屬于新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是【來源:21cnjy.com】A.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重返聯合國C.參與建立上海合作組織D.加入世貿組織15.下圖反映了新中國三次與外國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現的原因包括( )(?http:?/??/?www.21cnjy.com?)①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②中美兩國建立外交關系③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④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A.①③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16.2015年7月10日(?http:?/??/?www.21cnjy.com?),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俄羅斯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會議的主題是規劃組織未來發展,就本組織發展重大問題及地區重要問題協調立場。這體現了我國21·世紀教育網A.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B.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C.開展和平外交,消除國家間的沖突D.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重大外交活動17.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外交工作(?http:?/??/?www.21cnjy.com?)座談會上指出:中國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就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最能體現這一方針的舉措是www-2-1-cnjy-comA.加強與歐盟的合作與交流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D.成立上海合作組織18.20世紀90年代,中國與印度尼西亞(?http:?/??/?www.21cnjy.com?)恢復了外交關系,與越南實現了關系正常化,與印度改善了關系。此外,還與新加坡、文萊,以色列、韓國及蘇聯解體后取得獨立的各國等23國建立了外交關系。這表明當時中國21cnjycomA.形成"無敵國外交"理念B.奉行不結盟的政策C.努力團結第三世界國家D.積極開展睦鄰外交19.2019年11月26日(?http:?/??/?www.21cnjy.com?),23歲泰州籍士兵付森因在非洲執行維和任務時感染了瘧原蟲,導致惡性瘧疾而犧牲,社會各界沉痛哀悼。付森參與的維和任務反映中國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開始實施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B.主動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C.重點發展與非洲國家的雙邊外交關系D.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20.李保忠在《新中國與世界關系的變化及啟示(?http:?/??/?www.21cnjy.com?)》一文中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按照新中國的歷史進程,我們經歷了“五個世界”:立足世界(1949~1956)、影響世界(1957~1978)、走向世界(1979~2000)、融入世界(2001~2011)、引領世界(2012~至今)。中國在“走向世界”階段( )A.外交帶有濃厚意識形態色彩B.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C.積極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建立D.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二、材料分析題(共2大題,滿分40分)21.(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57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斗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2006年4月21日胡錦濤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材料二 “一邊倒”外交政策的實(?http:?/??/?www.21cnjy.com?)施不僅使新中國在緊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蘇聯,并且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蘇聯經驗,產生了許多弊端,走了許多彎路。同時也加劇了中美關系的凍結程度,限制了中國外交向縱深發展。【版權所有:21教育】——游艷麗《美國對華政策與新中國“一邊倒”外交政策之聯系》(1)根據材料一,結合史實簡要說明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方面取得了怎樣的成就。(8分)21cnjycom(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對“一邊倒”政策的基本看法。(8分)22.(2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十九大報告指出了我們的黨和(?http:?/??/?www.21cnjy.com?)國家在國際社會與國際事務中的角色定位和宗旨原則:“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的外交歷史,自1953年12月周恩來總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來,我國歷任最高領導人都始終堅持把該原則作為自己的歷史傳統和智慧遺產。1988年,鄧小平同志更明確提出了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準則,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了該原則,即是昭告世界不論中國實力的增長,中國的處事原則和角色屬性都不會動搖和改變。21cnjy.com——中國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材料二1558年伊麗(?http:?/??/?www.21cnjy.com?)莎白一世繼承王位的時候,從英吉利海峽的那一邊,不斷地傳來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險家成功發財的消息。這些消息,是一個即將全面來臨的時代,對懵懂的人們發出的清晰信號。它意味著:在一個剛剛被重新發現的世界面前,誰能搶到先機,接受新的思想,誰更快地打破舊有的價值觀念,誰就會更快地變得富有和強大。在新世界的游戲規則里,贏得海洋比贏得陸地更為重要。——《大國崛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http:?/??/?www.21cnjy.com?)知識回答: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在新時代的外交戰略與藍圖設計的時代背景是什么?并分析國家外交政策的調整受哪些因素影響?(1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從英國的異軍突起,你認為成為一個大國,需要具備什么條件?(8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7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個小題3分,共60分)1.“它取得了亞洲鄰國的信任,取消了緬甸(?http:?/??/?www.21cnjy.com?)、泰國等周邊國家對中國這個大國的‘恐懼’心理,……開創了中國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21cnjy.comA.“一邊倒”方針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求同存異”方針D.不結盟政策【答案】B【詳解】材料中“緬甸、泰國等周(?http:?/??/?www.21cnjy.com?)邊國家”“開創了中國外交的新天地”說明中國發展同周邊鄰國關系,所以應該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故B項正確;“一邊倒”方針是倒向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不符合材料中主旨,故A項錯誤;“求同存異”方針是萬隆會議提出,故C項錯誤;不結盟政策是新時期外交方針,故D項錯誤。21·cn·jy·com2.周恩來多次指出“與蘇聯結盟只是政治方針,不是倒向蘇聯懷抱,在戰略上是聯合,但戰術上不能沒有批評”。這體現了新中國的外交原則是2·1·c·n·j·yA.一邊倒B.獨立自主C.另起爐灶D.不結盟【答案】B【詳解】材料“與蘇聯結盟只是政治(?http:?/??/?www.21cnjy.com?)方針,不是倒向蘇聯懷抱”體現的是中國在外交方面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B正確;ACD與材料無關,未涉及相關信息,排除。故選B。21cnjycom3.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在某次國際會議后,專門向周恩來致謝:“沒有您的幫助,印度支那問題達成協議是不可想象的。”這次會議是【來源:21cnjy.com】A.日內瓦會議B.萬隆會議C.第一屆不結盟會議D.1971年聯合國大會【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http:?/??/?www.21cnjy.com?)954年為了解決印度支那的和平問題以及朝鮮問題召開日內瓦會議,在周恩來的努力下,達成有利于印度支那和平的協議,故選A;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不符合題意,排除B;中國沒有參加第一屆不結盟會議,排除C;1971年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D與題意無關,排除。4.20世紀50年代,蘇聯外交部長向(?http:?/??/?www.21cnjy.com?)蘇共中央匯報:“我們努力利用法國政府顯而易見的急于從印支脫身的愿望,這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取得了一個以大國身份參加國際會議的機遇。”材料中的國際會議是A.巴黎和會B.日內瓦會議C.萬隆會議D.不結盟運動會議【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取得了一個(?http:?/??/?www.21cnjy.com?)以大國身份參加國際會議的機遇”以及20世紀50年代和印支等信息可知,這里描述的是日內瓦會議,中國首次以五大國身份參與,B正確;巴黎和會召開時間是1919年,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成立,排除A;萬隆會議與“法國政府顯而易見的急于從印支脫身的愿望”不符,排除C;不結盟運動興起時間是在1931年,排除D。2-1-c-n-j-y5.新中國成立后,外交交戰線不斷取得新突破。其中,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走向成熟,至今仍被認為是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基本準則的是()A.“一邊倒”政策B.“另起爐灶”政策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求同存異”方針【答案】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和平共處五(?http:?/??/?www.21cnjy.com?)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我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基本準則,因此C正確,ABD排除。故選C。6.有學者認為:“1954年中國代表團在日內瓦的活動,所獲得的巨大成就,標志著中國對外關系進入了新的階段。”因為日內瓦會議A.解決了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B.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聯系C.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D.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聲譽和影響力【答案】D【詳解】日內瓦會議是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身(?http:?/??/?www.21cnjy.com?)份參加的國際會議,通過這一會議,中國的國際聲譽和影響力大大提升,D正確;日內瓦會議中并未徹底解決朝鮮問題,排除A;B是萬隆會議的作用,排除;C是在萬隆會議中提出的,排除。7.今年(2021年)是周恩來誕辰122周年。以下他參與的重大事件,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領導南昌起義②率團出席亞非會議③首次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④為配合北伐戰爭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答案】D【詳解】1927年8月1日周恩來領導南昌起(?http:?/??/?www.21cnjy.com?)義,1955年參加亞非會議,1953年首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27年3月為配合北伐戰爭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根據以上分析可知,D正確,A、B、C排序有誤,排除。8.聯合國大廈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畫,其主題是“黃金法則”:“你不想人家那樣對你,你也不要那樣對待別人。”下列最能體現該法則的是A.“另起爐灶”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C.不結盟政策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和平共處(?http:?/??/?www.21cnjy.com?)五項原則。依據材料“你不想人家那樣對你,你也不要那樣對待別人。”可知,它強調的是相互之間以平等的身份進行和平交往,結合所學可知,最能體現這一法則的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是: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它強調相互之間以平等的姿態進行和平外交,符合題干中“黃金法則”的主題內涵。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另起爐灶”指的是不承認國民政府建立的一切舊的屈辱的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關系,與“黃金法則”的含義不符;B選項錯誤,“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指的是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取消帝國主義在華一切特權,以鞏固新中國的獨立與主權,與“黃金法則”的含義不符;C選項錯誤,不結盟政策奉行非集團、不結盟的原則,主張廣大亞非拉國家團結起來,相互支持,制止新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統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現,與“黃金法則”的含義不符。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9.1952年4月,周恩(?http:?/??/?www.21cnjy.com?)來在外交部第一次駐外使節會議的講話中指出,就外交工作來說,是“以國家和國家的關系為對象的”,區別不同國家的“主要關鍵是對戰爭與和平的態度”,而不是國家的階級屬性。’周恩來的這一外交思想A.突破了“兩大陣營”界限B.否定了“一邊倒”的戰略C.運用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成為新中國外交指導原則【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據材料提到,就外交工作來(?http:?/??/?www.21cnjy.com?)說,是“以國家和國家的關系為對象的”,區別不同國家的“主要關鍵是對戰爭與和平的態度”,而不是國家的階級屬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周恩來的這一國家外交思想突破了“兩大陣營”界限,不以階級和社會制度為標準,故A正確。材料未涉及“一邊倒”的戰略,故B排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1953年提出,故C排除。新中國外交指導原則是獨立自主的外交,故D排除。10.牛軍在《論新中國外交的形(?http:?/??/?www.21cnjy.com?)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說,從1952年開始醞釀,到1954年間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稱之為“和平統一戰線政策”的對外政策,作為這項政策的兩個重要目標——“擴大和平中立趨勢”和“推廣和平中立地帶”,首先落實到中國的周邊地區。這一政策A.清除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B.推動了新型區域合作組織建立C.超越了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分歧D.體現了“一邊倒”的外交策略【答案】C【解析】材料表述的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http:?/??/?www.21cnjy.com?)該原則是周恩來在與印度代表團談判的過程中首先提出來的,表明中國外交超越傳統意識形態的控制,C正確;A項為“打掃屋子再請客”;B項屬于新時期外交特點;D項為導向社會主義國家外交。11.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因果關系首先存在于時間的先后中。按照這一思路,下列事件發生的正確順序是①中美建交②尼克松訪華③乒乓外交④基辛格秘密訪華A.③④②①B.③②④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http:?/??/?www.21cnjy.com?),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尼克松訪華是在1972年;乒乓外交是在1971年4月;基辛格秘密訪華是在1971年7月,因此正確排序是③④②①,A正確,BCD排除。故選A。12.1972年中美上海《(?http:?/??/?www.21cnjy.com?)聯合公報》:“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美國發表這一聲明意在A.緩和中美關系B.建立中美聯盟C.促進中國統一D.促進中日建交【答案】A【詳解】材料體現的是20世紀7(?http:?/??/?www.21cnjy.com?)0年代美國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和“一個中國原則”,這主要是為了緩和同中國的關系,因此A正確;BC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D是中美關系改善的結果,排除。故選A。【版權所有:21教育】13.下列各項,反映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特點的是(?http:?/??/?www.21cnjy.com?)A.另起爐灶——分道揚鑣——播種友誼B.斗智斗勇——再次較量——峰回路轉C.另起爐灶——跨洋握手——揚眉吐氣D.揚眉吐氣——跨洋握手——冰釋雪融【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http:?/??/?www.21cnjy.com?)紀70年代中國取得了中美關系正常化、重返聯合國、中日建交等一系列外交成就,因此揚眉吐氣——跨洋握手——冰釋雪融最能反映這一時期中國外交的特點,故選D;另起爐灶是建國初期的外交方針,故排除AC;斗智斗勇是中國在萬隆會議上的體現,故排除B。14.“弱國無外交”這一法則在新中國成立(?http:?/??/?www.21cnjy.com?)后已離我們遠去。在正確的外交政策的指引下,70年來我國外交成就碩果累累。下列屬于新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是21教育網A.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重返聯合國C.參與建立上海合作組織D.加入世貿組織【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B項正確;ACD分別是1953年、2001年、2001年,排除ACD。15.下圖反映了新中國三次與外國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現的原因包括( )(?http:?/??/?www.21cnjy.com?)①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②中美兩國建立外交關系③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④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A.①③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詳解】據所學可知,①1971年中國(?http:?/??/?www.21cnjy.com?)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擴大了中國的國際影響,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符合題意;②1979年一月中美兩國建立外交關系,②與材料不符;③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③錯誤;④1972年中美關系正常化,推動了西方國家與中國建交的高潮,④符合題意;故B正確;A、C、D排除。www.21-cn-jy.com16.2015年7月10日,(?http:?/??/?www.21cnjy.com?)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俄羅斯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會議的主題是規劃組織未來發展,就本組織發展重大問題及地區重要問題協調立場。這體現了我國【來源:21·世紀·教育·網】A.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B.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C.開展和平外交,消除國家間的沖突D.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重大外交活動【答案】D【詳解】材料“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http:?/??/?www.21cnjy.com?)俄羅斯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體現的是我國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重大外交活動,D正確;A與材料無關,排除;上合組織屬于地區性的組織,與聯合國無關,B排除;C說法過于絕對,錯在消除,排除。故選D。21·世紀教育網17.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外交(?http:?/??/?www.21cnjy.com?)工作座談會上指出:中國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就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最能體現這一方針的舉措是www-2-1-cnjy-comA.加強與歐盟的合作與交流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D.成立上海合作組織【答案】D【詳解】根據題目“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http:?/??/?www.21cnjy.com?),堅持睦鄰、安鄰、富鄰”可知,中國堅持睦鄰友好的原則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上海合作組織是由中國倡導成立,重點發展與俄羅斯以及中亞各國關系,符合睦鄰友好原則,D正確;歐盟不是中國的臨近地區,所以加強與歐盟的合作與交流不能體現睦鄰友好原則,故A項錯誤;世貿組織的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加入世貿組織也不能體現睦鄰友好原則,故B項錯誤;積極參與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屬于我國新時期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的表現,也不符合題意,故C項錯誤。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18.20世紀90年代,中國與印度(?http:?/??/?www.21cnjy.com?)尼西亞恢復了外交關系,與越南實現了關系正常化,與印度改善了關系。此外,還與新加坡、文萊,以色列、韓國及蘇聯解體后取得獨立的各國等23國建立了外交關系。這表明當時中國A.形成"無敵國外交"理念B.奉行不結盟的政策C.努力團結第三世界國家D.積極開展睦鄰外交【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20世(?http:?/??/?www.21cnjy.com?)紀90年代,為適應加快改革開放的需要,我國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往來,積極開展睦鄰外交,為社會主義建設創造穩定的外部環境,D項正確;我國倡導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并未提出"無敵國外交"理念,排除B項;韓國并非第三世界國家,排除C項。故選D。19.2019年11月26日,2(?http:?/??/?www.21cnjy.com?)3歲泰州籍士兵付森因在非洲執行維和任務時感染了瘧原蟲,導致惡性瘧疾而犧牲,社會各界沉痛哀悼。付森參與的維和任務反映中國A.開始實施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B.主動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C.重點發展與非洲國家的雙邊外交關系D.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答案】D【詳解】維和任務是中國以聯合(?http:?/??/?www.21cnjy.com?)國的名義參加的維和活動,這體現出新時期中國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的體現,故D正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的開始實施是新中國建立時期,排除A;維和行動不屬于區域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排除B;維和行動屬于以聯合國名義下的活動,不屬于重點發展與非洲國家的雙邊外交關系,排除C。故選D。20.李保忠在《新中國與世界(?http:?/??/?www.21cnjy.com?)關系的變化及啟示》一文中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按照新中國的歷史進程,我們經歷了“五個世界”:立足世界(1949~1956)、影響世界(1957~1978)、走向世界(1979~2000)、融入世界(2001~2011)、引領世界(2012~至今)。中國在“走向世界”階段( )A.外交帶有濃厚意識形態色彩B.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C.積極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建立D.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答案】D【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新時期我國(?http:?/??/?www.21cnjy.com?)對外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以和平與發展為出發點,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繼續奉行不結盟原則,發展周邊睦鄰友好關系,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故D項正確;建國初我國實行一邊倒,外交帶有濃厚意識形態色彩,排除A項;中美關系正常化開始于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訪華,排除B項;上海合作組織建立成立于2001年,排除C項。故選D。二、材料分析題(共2大題,滿分40分)21.(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57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斗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2006年4月21日胡錦濤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材料二 “一邊倒”外交政策的實施不僅使新中(?http:?/??/?www.21cnjy.com?)國在緊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蘇聯,并且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蘇聯經驗,產生了許多弊端,走了許多彎路。同時也加劇了中美關系的凍結程度,限制了中國外交向縱深發展。21cnjycom——游艷麗《美國對華政策與新中國“一邊倒”外交政策之聯系》(1)根據材料一,結合史實簡要說明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方面取得了怎樣的成就。(8分)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對“一邊倒”政策的基本看法。(8分)【答案】(1)成就:建立了中國(?http:?/??/?www.21cnjy.com?)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看法:基本否定或弊大于利。“一邊倒”使中國過多依賴蘇聯;照搬蘇聯經驗,產生了許多弊端;限制了中國外交的發展。【詳解】(1)根據所學可(?http:?/??/?www.21cnjy.com?)得出成就主要是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憲法的頒布,從而得出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看法:根據“產生了(?http:?/??/?www.21cnjy.com?)許多弊端”得出基本否定或弊大于利。根據“并且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蘇聯經驗”“限制了中國外交向縱深發展”可得出“一邊倒”使中國過多依賴蘇聯;照搬蘇聯經驗,產生了許多弊端;限制了中國外交的發展。22.(2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十九大報告指出了我們的黨和國家在國(?http:?/??/?www.21cnjy.com?)際社會與國際事務中的角色定位和宗旨原則:“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的外交歷史,自1953年12月周恩來總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來,我國歷任最高領導人都始終堅持把該原則作為自己的歷史傳統和智慧遺產。1988年,鄧小平同志更明確提出了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準則,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了該原則,即是昭告世界不論中國實力的增長,中國的處事原則和角色屬性都不會動搖和改變。——中國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材料二1558年伊麗莎白(?http:?/??/?www.21cnjy.com?)一世繼承王位的時候,從英吉利海峽的那一邊,不斷地傳來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險家成功發財的消息。這些消息,是一個即將全面來臨的時代,對懵懂的人們發出的清晰信號。它意味著:在一個剛剛被重新發現的世界面前,誰能搶到先機,接受新的思想,誰更快地打破舊有的價值觀念,誰就會更快地變得富有和強大。在新世界的游戲規則里,贏得海洋比贏得陸地更為重要。——《大國崛起》(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http:?/??/?www.21cnjy.com?)學知識回答: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在新時代的外交戰略與藍圖設計的時代背景是什么?并分析國家外交政策的調整受哪些因素影響?(16分)【出處:21教育名師】(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從英國的異軍突起,你認為成為一個大國,需要具備什么條件?(8分)【答案】(1)背景:國際形勢(?http:?/??/?www.21cnjy.com?)①國際形勢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②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國內形勢①政治穩定,國力強大,綜合國力提升。②社會主義建設巨大成就;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基本確立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因素:國家利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國家實力(或國際地位);國際環境。(2)條件:經濟發達,政治穩定,文化上的吸引力,打破舊的價值觀念,軍事實力,內部凝聚力,把握機遇,搶占先機等。【詳解】(1)一問背景結合所學國際方(?http:?/??/?www.21cnjy.com?)面從當今時代的主題,經濟全球化趨勢;國內方面從綜合國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成就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分析;二問因素可結合國家利益、意識形態、國家實力、國際環境等進行分析。(2)根據二“……誰能搶到先機,接受新(?http:?/??/?www.21cnjy.com?)的思想,誰更快地打破舊有的價值觀念……贏得海洋比贏得陸地更為重要”結合所學可知,17世紀英國最早建立資產階級代議制度,18世紀英國成為世界殖民霸主,19世紀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故可從經濟、政治、文化觀念、軍事實力、搶占機遇先機等角度進行回答。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07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單元總結】考試說明內容:建國初期的外交活動與和平共處(?http:?/??/?www.21cnjy.com?)五項原則;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聯合國和地區性組織中的重要外交活動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建國初期1953:中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中國外交成熟1954:日內瓦會議: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的地位參加1955:亞非會議(萬隆會議)中國發揮重大作用,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70年代1971:中國恢復聯合國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1972: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簽署《聯合公報》,中美結束對抗走向正常化1972: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關系正常化。1979:中美正式建交,兩國關系正常化新時期外交活動亞太經合組織(APEC):中國1991年加入,2001年上海第九次領導人會議與歐盟、東盟建立對話伙伴國關系2001倡導創立維護地區安全穩定的“上海合作組織”(中俄哈吉塔烏)【思維導圖】(?http:?/??/?www.21cnjy.com?)【知識梳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一、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和政策1.背景①國際環境:二戰后,形成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對峙的局面,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采取外交孤立政策。21·cn·jy·com②國內環境:新中國成立,進行新政權鞏固和建設,需要有利的國際環境。2.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3.基本方針基本方針解決問題內涵意義“另起爐灶”如何對待國民政府的外交不承認國民政府建立的一切舊的屈辱的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關系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國際交往中獨立自主“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如何對待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先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取締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再考慮與西方國家建交鞏固了新中國的獨立和主權,為與世界各國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關系奠定基礎“一邊倒”如何對待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政府在外交上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使新中國在保障人民革命勝利成果、捍衛和平以及維護獨立與主權的斗爭中,不致處于孤立地位二、新中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1.中國同蘇聯等國家建交:在新中國成立后(?http:?/??/?www.21cnjy.com?)的第一年里,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交。《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對打破帝國主義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具有重要意義。21教育網2.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①提出:1953年,中國政府在與印度就兩國在西藏地區的關系問題談判時,周恩來首先提出。②內容: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http:?/??/?www.21cnjy.com?)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后來在措辭上作了修改,把“平等互惠”改為“平等互利”;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改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③意義:標志著我國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3.參加日內瓦會議①時間:1954年。②目的: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③結果:最終達成《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公約》。④意義:新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聲譽。4.參加萬隆會議①時間:1955年。②內容:討論各國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和亞非國家的發展問題。③結果:周恩來提出的“求同存異”方針,促進會議取得圓滿成功。④意義:是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會議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聯系。會后,中國同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21cnjy.com開創外交新局面一、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背景①美國采取抵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一直被臺灣的國民黨集團非法占據。②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③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求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經過: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3.意義①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②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二、中美關系正常化1.原因①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美蘇爭霸的需要;利用中國牽制蘇聯。②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牽制和對付來自蘇聯的威脅;解決臺灣問題。2.進程①1971年4月,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打開了中美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門。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為尼克松訪華做準備。③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聯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④1978年12月,中美發表《中美建交公報》,美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來源:21·世紀·教育·網】⑤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3.中日建交(1)原因:中美關系的改善直接促進了中日建交。(2)標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簽署了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聲明。4.中美、中日關系的改善對國際關系產生的影響(1)促進了中國外交事業的發展,許多國家紛紛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在國際上掀起了一個同中國建交的熱潮。www-2-1-cnjy-com(2)從20世紀50年代起,因美國遏制中國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終于被打破,中國外交出現了新局面。(3)中日建交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揭開了兩國睦鄰友好的歷史新篇章,這對兩國關系的發展和維護亞洲與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2-1-c-n-j-y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重要的外交活動1.背景(1)國際形勢發生變化。(2)國內實行改革開放,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2.外交活動(1)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活動。(2)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2(?http:?/??/?www.21cnjy.com?)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舉辦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與會成員達成了“上海共識”,為促進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作出了重大貢獻。(3)重視發展與東南亞國家聯盟的關系,與歐盟各國保持良好關系。(4)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http:?/??/?www.21cnjy.com?)睦鄰友好關系,以建設和平的周邊環境。2001年,中國、俄羅斯等六國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標志著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區域合作組織的誕生,對加強中國與俄羅斯及中亞各國的政治和經濟合作,起到重要作用。21cnjycom【重點突破】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突出特點及作用(1)特點(?http:?/??/?www.21cnjy.com?)(2)作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促進國際關系的健康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來源:21cnjy.com】①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的社會制度的國家建立和發展相互關系的正確指導原則。②指明了和平解決國家間歷史遺留問題及國際爭端的有效途徑。③有力地維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促進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關系的發展和改善。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特點(1)革命性①其主要原則是在中國革命運動的理論思想指導下產生的,同革命運動后期的實踐及解決的問題有密切聯系。②新中國成立后,確立了獨立自主的外(?http:?/??/?www.21cnjy.com?)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等方針,從產生的指導思想和解決的主要問題看,這三項原則都表現出一種強烈的革命性。(2)結盟性①“一邊倒”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與蘇聯等國結盟,是新中國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點。②“一邊倒”是由新中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所決定的。(3)平等性:在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基礎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同時也在日內瓦會議、亞非會議等外交實踐活動中得以體現。【出處:21教育名師】三、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階段背景外交政策及成就聯蘇反美——“一邊倒”的外交戰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世紀50年代)(1)美蘇兩極對峙格局(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根據當時的國際環境和中國民主革命的經驗教訓,提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與蘇聯、東歐及亞洲人民民主國家建立外交關系(2)積極同鄰近國家和新型民族國家發展友好關系,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3)反美霸權主義,抗美援朝(4)參加日內瓦及萬隆會議反蘇反美——“兩個拳頭打人”的外交戰略(20世紀60年代)(1)蘇聯對外推行霸權主義政策;社會主義陣營動蕩、分化(2)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第三世界崛起(1)展開反對霸權主義的斗爭,反美反蘇(2)大力支持世界民族解放運動(3)與法國等國家建交(4)睦鄰友好政策,解決與接壤國家的陸上邊界問題和華僑的雙重國籍問題聯美遏蘇——“一條線,一大片”的外交戰略(20世紀70年代)(1)美蘇冷戰,蘇攻美守,美國調整對外政策,積極謀求改善中美關系,以遏制蘇聯(2)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戰略思想(1)中美關系緩和,中日建交(2)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系(3)1971年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全面發展對外友好關系——“全方位”外交的新戰略(新時期外交)(1)美蘇冷戰互有攻守,美蘇冷戰結束(2)西歐、日本、第三世界國家的力量發展迅速(1)制定了全面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2)賦予獨立自主原則新內容,如不結盟政策(3)與周邊國家、第三世界國家以及西方國家的關系都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在經濟、貿易、科技和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都得到了加強四、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原因和影響(1)原因:對美國來說,主要基(?http:?/??/?www.21cnjy.com?)于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美國孤立中國政策失敗、美蘇爭霸中處于守勢、西歐和日本的沖擊、美國深陷侵越戰爭泥潭等因素;對中國來說,主要基于應對來自蘇聯的威脅、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需要、改善中國國際地位、毛澤東等領導人的因素等。(2)影響:對中國而言,提高了中國(?http:?/??/?www.21cnjy.com?)的國際地位,打破了外交的僵局,出現了同中國建交的熱潮,對社會的安定和經濟的發展有重大意義;對美國而言,對蘇聯起到了戰略威懾作用,促進了美國的戰略調整和收縮;對世界而言,有利于世界局勢的緩和及世界的和平、發展;對中日而言,直接推動了中日關系的發展。www.21-cn-jy.com五、新時期中國外交的特點(1)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屈從于任何外來壓力,不同任何大國或國家集團結盟。(2)中國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不訴諸武力,不干涉他國內政,反對把自己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強加于人。21·世紀教育網(3)中國愿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積極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2·1·c·n·j·y(4)中國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成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堅定力量。(5)中國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為經濟建設創造一個良好的周邊環境。六、新中國的外交啟示(1)外交工作的出發點是自己國家的利益。任何(?http:?/??/?www.21cnjy.com?)一個國家的對外政策,本質上都是國內政策的延伸,它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約:上層建筑、民族利益(國家利益)、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2)“弱國無外交”。(3)“尊嚴來自實力”。(4)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國內建設創造和平的發展環境,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版權所有:21教育】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07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知識點串講).doc 專題07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測試)(原卷版).doc 專題07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測試)(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