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通過分組實驗和探究活動等說明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作有機物。2.通過實驗,培養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思維判斷能力。重點: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及產物。難點:綠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二:自學指導:探點一:光合作用的產物1、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1)暗處理的方法是,暗處理的目的是。(2)遮光的目的是,該實驗控制的變量是。(3)在葉片脫色過程中,隔水加熱的目的是。使用酒精的目的是,直到綠色的葉片變成。(4)用清水沖洗后,滴加的液體是。(5)觀察葉片顏色的變化:葉片遮光部分,葉片見光部分(6)結論:(1)是光合作用的產物。(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2.驗證光合作用產生氧氣(1)將快要熄滅的木條插進試管內,細木條。(2)實驗說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了。(提示:氧氣具有助燃性)探點二:光合作用的原料1、17世紀,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特實驗中:柳樹增加重量的原料是土壤減少的是2、光合作用的原料為3、光合作用的概念:綠色植物通過,利用,把和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主要是),并且釋放的過程。4、光合作用的反應式:5、光合作用小結:原料:__________、產物:__________、__________條件:場所:探究點三: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1、農業生產上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合作探究: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為什么要脫去綠葉中的葉綠素?脫色時為什么要隔水加熱?脫去綠色的葉片遇碘后有什么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淀粉遇碘液變藍色)4、有人說,植物體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制造有機物,你認為呢?5、為什么合理密植能提高農作物的產量?6、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措施還有哪些?四、當堂訓練:1.把葉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熱的目的是()A.溶解淀粉B.將淀粉煮熟C.把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D.使淀粉分解2.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是()A.水分???B.?光?C.?空氣??D.溫度3.“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中,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A.便于檢驗淀粉的多少????????B.有利于除去葉綠素C.讓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D.便于用碘液檢驗4.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正確的順序是()①遮光對照②酒精脫色③黑暗處理④滴加碘液⑤觀察變化⑥光照處理A.①③②④⑤B.③①⑥②④⑤C.③①②⑤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5.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中,將天竺葵暗處理一晝夜后,用黑紙對葉片一部分進行兩面遮光,光照一段時間,酒精脫色處理后滴加碘液,變藍的部位是()A.被遮光的部分B.見光的部分C.只是葉片的邊緣變藍D.整個葉片都變藍6.如果連續出現陰天、雨雪天,會使大棚蔬菜的產量下降。主要是陰天、雨雪天不利于大棚蔬菜的()A.花的傳粉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D.光合作用7.小明穿白褲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褲子沾上了綠色汁液,下列方法中最容易將綠色汁液洗去的是()A.自來水B.酒精C.肥皂水D.沸水8.一綠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時,選擇一片綠葉,把主葉脈剪斷(如圖所示),然后將植株放在陽光下照射2~4小時,發現B區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區葉片缺少()A.葉綠素 B.光C.二氧化碳 D.水9.王明種的蘿卜喜獲豐收,使蘿卜增產的物質主要來自()。A.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D.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機物10.在農業生產上,充分利用光照、提高產量的措施是()A.種植同種農作物過密B.種植不同種的農作物過密C.種植不同種的農作物過稀D.種植同種農作物合理密植11.對溫室大棚里的農作物,采取適當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產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這種作用的是()A.增加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B.降低光照強度C.合理密植D.延長光照時間12.在金魚缸內放些新鮮的水草,對金魚的意義主要是()。A.美觀B.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濃度C.為金魚提供營養D.增加水中氧氣的濃度13.下列裝置中,能夠快速、安全地脫去葉片中葉綠素的是()14.葉是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以下對葉的相關描述錯誤的是()A.葉片闊而扁平,有利于進行光合作用B.葉表皮上有氣孔,是氣體交換的門戶C.葉脈具有支持和輸導作用D.海綿組織葉肉細胞中含有的葉綠體比柵欄組織葉肉細胞中的多15.某實驗小組試圖采用下圖①——④部分實驗裝置來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實驗以觀察倒置的裝滿水的試管中有無氣泡產生作為觀察指標。這個實驗中,最簡便的裝置組合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6.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中,在驗證實驗結果以前用酒精脫去葉綠素,目的是()A.避免葉子繼續進行光合作用,干擾實驗結果B.增加葉片內淀粉含量C.避免葉綠素顏色干擾,以使結果更明顯D.減少葉片內淀粉含量17.取一片經日光照射了幾小時的銀邊天竺葵的葉子,脫去葉綠素后用碘液染色,結果邊緣未變藍色,其他部位變成藍色,該實驗證明了()。A.光合作用需要光B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C.光合作用釋放了氧D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18、同一株植物早晨、中午、傍晚各摘取大小相同葉片a、b、c,分別稱其干重,各自的質量大小為:(??)A、a>b>c.????B、c>b>a.???C、b>a>c.???D、b>c>a.19.如圖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曲線的說法,錯誤的是(????)A.曲線AB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強度隨光照增強而增強B.曲線CD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逐漸減弱C.曲線DE段表明光合作用隨光照強度減弱而逐漸減弱D.C點較B點低是由于正午的溫度過高、太陽光過強,葉片的氣孔關閉,使二氧化碳減少,葉片光合作用強度減弱20.圖是盛夏的晴天某植物一晝夜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AB段植物處于無光環境中B.單位時間內C點氧氣釋放量最少C.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強度減弱D.EF段植物體內有機物總量逐漸增加21.植物的一生需要不斷的從外界吸收()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有機物A.水、無機鹽B.水、二氧化碳C.水、無機鹽,無氧化碳D.以上三項都不是22.觀察下面“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操作環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結合你在此實驗中的操作過程,將圖中操作環節正確排序。(2)請說明出現圖①現象的原因:(3)在我們的實驗室里,利用這盆植物不適合完成下列哪項實驗()A.觀察葉片結構B.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探究光合作用產生氧氣D.探究葉片正面和背面的氣孔數目23.下圖把銀邊天竺葵(葉片邊緣部分細胞中無葉綠體)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后,用黑圓紙片將C處兩面遮蓋,移入光下幾小時,再經酒精脫色后滴加碘液。請分析回答問題:(1)酒精脫色后,B處變成了什么顏色?(2)滴加碘液后只有B處變藍,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葉片A處不變藍的原因是。(3)B、C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得出的結論是。24、下圖是某同學為驗證“氧氣是綠色植物在光下制造的”而設計的實驗裝置,分析:(1)試管中有氣泡產生的是______裝置,要證明此氣泡是否是氧氣,可以。甲、乙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_______,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甲、丙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_______,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乙、丙能否構成一組對照實驗?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總結提升:你的收獲是什么?第三節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導學案)答案自學指導:探點一:1、(1)將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將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形成對照光使葉片內含有的葉綠素溶于酒精。葉綠素能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黃白色碘液不變色變藍淀粉光(1)復燃(2)氧氣探點二:1、水無機鹽水和二氧化碳葉綠體光能水二氧化碳有機物(淀粉)氧氣光能二氧化碳+水有機物(貯存能量)+氧氣葉綠體水、二氧化碳有機物、氧氣光葉綠體當堂訓練:C2、B3、C4、B5、B6、D7、B8、D9、B10、DB12、D13、B14、D15、B16、C17、B18、B19、B20、D21、B(1)(2)綠色植物只有光下才能制造淀粉(3)C(1)黃白色(2)淀粉A處沒有葉綠體(3)光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1)甲用快熄滅的木條驗證,復燃證明有氧氣產生(2)光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3)綠色植物氧氣是綠色植物在光下產生的(4)不能變量不唯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