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專題六生命活動調節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核心知識整合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核心知識整合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核心知識整合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核心知識整合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核心知識整合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核心知識整合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核心知識整合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核心知識整合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核心知識整合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名師特別提醒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名師特別提醒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科學思維專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科學思維專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科學探究專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科學探究專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科學探究專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真題回顧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真題回顧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真題回顧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真題回顧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真題回顧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真題回顧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熱點集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熱點集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熱點集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熱點集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熱點集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熱點集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熱點集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熱點集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熱點集訓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高考熱點集訓謝謝觀賞考點五 植物的激素調節1.生長素發現過程中的3個部位、2個原因、1個作用2.生長素的運輸(1)極性運輸(2)非極性運輸:在成熟組織中,生長素通過韌皮部的篩管進行非極性運輸。(3)橫向運輸:在某些刺激(如單側光、地心引力等)影響下,生長素在能感受刺激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發生橫向運輸(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發生橫向運輸)。3.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模型分析(1)甲圖中,不同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效應不同;而相同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生理效應不同;圖中A、B、C三點所對應的濃度為最適濃度,根、芽、莖三者對生長素的反應敏感程度從大到小是根>芽>莖。圖中AA′、BB′、CC′反映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隨濃度的增大逐漸減弱。(2)乙圖曲線說明,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性程度不同,所以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可除去單子葉植物間的雙子葉雜草。(3)丙圖中,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現出根向地性、莖背地性,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2f,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小于f,若某植物產生了頂端優勢,其頂芽生長素濃度為g,則側芽生長素濃度可能大于h。(4)圖a表示將植物橫放后,植物表現出根的向地性、莖的背地性生長,其中a、b、c、d四點的生長素濃度大小為a<c,d>b(兩空均填“>”“<”或“=”)。將植物橫放,測量根和莖生長素濃度與其生長狀況的關系如圖b所示,則曲線上S、M、T、N點最可能分別對應于圖a中的位點情況是S—b、M—c、T—a、N—d。4.植物激素間的相互關系(1)明確植物激素的兩大作用(2)生長素與乙烯的相互作用機理:生長素達到一定濃度后就會促進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對生長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3)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組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基因的選擇性表達)。5.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1)乙烯利——用于果實催熟。(2)α萘乙酸、2,4D——用于促進插枝生根,防止落花落果及作為除草劑。(3)青鮮素——保持果蔬鮮綠,延長貯藏期。(4)赤霉素——解除種子休眠,使蘆葦、萵苣等植株增高,產量增加;誘導大麥種子α-淀粉酶合成(用于啤酒生產)。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合成生長素的部位是尖端;橫向運輸的部位是尖端;生長、彎曲的部位在尖端的下部。2.生長素的合成與光無關。3.生長素能透過瓊脂片,但不能透過云母片。4.生長素最早是從人尿中分離出來的,人尿中含有生長素是因為人體內缺乏分解生長素的酶。5.生長素是植物激素,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長激素是動物激素,成分是蛋白質。6.植物激素一定是植物自身產生的,要與生長調節劑相區分。7.抑制生長≠不生長,所謂“抑制”或“促進”均是相對于“對照組”(即自然生長或加蒸餾水處理的組別)而言的,由此可見,抑制生長并非不生長,只是生長慢于對照組。8.由于生長素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因此存在兩種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其促進效果相同,并且最適濃度在這兩種濃度之間。9.乙烯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植物體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1.許多研究表明,脫落酸在高溫條件下容易降解。在自然界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小麥、玉米在即將成熟時,如果經歷持續一段時間的干熱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氣,種子就容易在穗上發芽,請給予合理的解釋。提示:因為脫落酸能促進種子休眠、抑制發芽。持續高溫,脫落酸降解、打破休眠,大雨又為種子萌發提供水分。2.對胚芽鞘進行如圖的①~④實驗,其中旋轉均為勻速旋轉,一段時間后停止旋轉時,實驗①、②裝置仍停止在如圖位置,請表述下面四個裝置中胚芽鞘的生長情況。提示:①胚芽鞘向盤心彎曲生長;②胚芽鞘直立生長;③胚芽鞘向左彎曲生長;④胚芽鞘直立生長。1.某小組欲驗證單側光照射會導致燕麥胚芽鞘中生長素分布不均勻這一結論,設計思路是先利用瓊脂塊收集生長素,之后再測定其含量(假定在單側光照射下生長素的不均勻分布只與運輸有關)。請你繪制圖形表示收集胚芽鞘中生長素的方法。提示:2.現有一莖段,兩端分別為A端、B端。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檢測出A端是否為形態學上端,請采用同位素示蹤法設計實驗(寫出實驗操作和實驗預測,其他材料不限):提示:實驗操作:將含有14C標記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A端,空白的瓊脂塊放在B端,一段時間后,檢測B端瓊脂塊的放射性實驗預測:若B端有放射性,則A端是形態學上端;②若B端沒有放射性,則A端是形態學下端。3.現有某大豆品種具有矮化特性,為了確定其矮化特性是否與赤霉素的含量有關,某生物興趣小組擬做實驗進行探究。請寫出此探究實驗的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得出結論。提示: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溶液處理矮化大豆品種的幼苗,一段時間后測量植株株高。若實驗組植株株高顯著高于對照組,則大豆品種矮化特性與赤霉素的含量有關;若實驗組植株株高與對照組大致相同,則大豆品種矮化特性與赤霉素的含量無關。1.[2020·新高考卷Ⅰ(山東卷)]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生產、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提高培養基中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間含量的比值可促進愈傷組織分化出根B.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獲得無子番茄C.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處理休眠的種子可促進種子萌發D.利用成熟木瓜釋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解析:提高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含量的比值,有利于愈傷組織分化成芽,A錯誤;生長素類似物可以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所以如果用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以獲得無子番茄,B正確;赤霉素可以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C正確;乙烯可以促進果實成熟,成熟木瓜釋放的乙烯可以促進未成熟的柿子成熟,D正確。答案:A2.(2020·浙江卷)下列關于植物激素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2,4D可殺除禾谷類田間雙子葉雜草是由于雙子葉植物對2,4D的敏感性強B.雙子葉植物花、葉和果實的脫落過程中存在生長素與乙烯的對抗作用C.赤霉素能促進果柄伸長,使無籽葡萄的果實增大D.噴灑脫落酸可延長綠色葉菜類蔬菜的保鮮時間解析:由于雙子葉雜草相較于單子葉作物對2,4D的敏感性更強,可利用一定濃度的2,4D處理,抑制雙子葉雜草生長,促進單子葉作物生長,A正確;生長素能抑制雙子葉植物花、葉和果實的脫落,乙烯能促進植物花、葉和果實的脫落,二者存在對抗作用,B正確;赤霉素能促進莖的伸長,促進果實的發育,引起無籽葡萄的形成,C正確;噴灑細胞分裂素能延長綠色葉菜類蔬菜的保鮮時間,D錯誤。答案:D3.(2020·江蘇卷)為提高銀杏枝條扦插成活率,采用800mg/L吲哚丁酸(IBA)浸泡枝條1小時,然后將其插入苗床。下圖為誘導生根過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枝條下切面的愈傷組織是細胞脫分化形成的B.愈傷組織的形成有利于分化出更多的不定根C.不定根的分化是枝條內多種激素共同調控的結果D.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長素濃度可能高于800mg/L解析:愈傷組織的形成是枝條下切面細胞脫分化的結果,A正確;愈傷組織的形成有利于分化出更多的不定根,B正確;枝條內存在多種植物激素,不定根的分化是多種激素共同調控的結果,C正確;根對生長素敏感,低濃度促進根的生長,高濃度抑制其生長,故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長素濃度應低于800mg/L,D錯誤。答案:D熱點一 考查生長素的作用及特點1.(2020·浙江杭州長河高級中學高三檢測)豌豆苗橫放一段時間后的生長狀況如圖甲;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豌豆幼苗莖切段,其長度變化如圖乙;棉花、蘋果等枝條去除頂芽后的生長狀況如圖丙。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題中三組實驗均可證明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B.圖丙中的去頂操作有利于側枝的生長,但是不利于棉花產量的提高C.由圖乙可知,促進豌豆幼苗莖切段生長的最適生長素濃度是400mg/LD.圖甲中a、b、c三處的生長素均具有促進作用解析:圖乙中,生長素的濃度最大時,豌豆幼苗莖切段比對照組的長,沒有體現生長素的兩重性,A錯誤;圖丙中對棉花去頂,有利于棉花側枝的生長,有利于側枝結棉桃,從而提高棉花的產量,B錯誤;由圖乙可知,促進豌豆幼苗莖切段生長的最適生長素濃度在200mg/L~600mg/L之間,不一定是400mg/L,C錯誤;植物水平放置時,由于受到重力的影響,莖與根的近地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的。莖的a、b處的生長素具有促進莖伸長的作用。由于根對生長素較敏感,因此c處的生長素具有促進根伸長的作用,d處的生長素抑制根的伸長,D正確。答案:D利用“三看法”判斷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熱點二 考查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及相互關系2.(2020·鄭州一模)棉花是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是研究植物激素及其類似物的理想實驗材料,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種棉花時,要保持植株的頂端優勢,以便更好地多結棉桃B.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噴灑棉花植株可以防止落花落果C.脫落酸可以促進棉花種子更好的萌發,赤霉素則抑制種子的萌發D.噴灑適宜濃度的乙烯利可以促進棉花果實的發育,達到增產的目的解析:為了更好地多結棉桃,需要去除頂端優勢,讓側芽生長,A錯誤;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噴灑棉花植株可以防止落花落果,生長素類似物具有兩重性,B正確;赤霉素可以促進棉花種子更好的萌發,脫落酸則抑制種子的萌發,C錯誤;乙烯利具有催熟的作用,不能促進棉花果實的發育,D錯誤。答案:B3.(2020·河北省武邑中學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質檢)已知大麥種子萌發會產生α淀粉酶,α淀粉酶能水解淀粉產生可溶性糖;6甲基嘌呤是人工合成的RNA合成抑制劑,研究人員進行了多種植物調節物對大麥種子萌發影響的實驗,結果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比較1、2、3曲線可知赤霉素對種子萌發有 (填“促進”“抑制”或“無關”)作用,脫落酸在種子萌發中的作用與赤霉素 (填“對抗”“類似”或“無關”),脫落酸作用的機制可能是通過 起作用的。(2)根據以上分析,推測大麥種子萌發早期赤霉素和脫落酸的比例變化是 。(3)糊粉層是胚乳的最外層組織,根據曲線1分析,去除糊粉層對α淀粉酶產生的影響是 ,推測糊粉層細胞和α淀粉酶的關系可能是 ,糊粉層細胞和赤霉素的關系可能是 。解析:(1)分析曲線圖可知,赤霉素可提高α淀粉酶含量,表明其可促進種子萌發;脫落酸可抑制種子萌發,與赤霉素具有對抗作用,脫落酸的作用可能與6甲基嘌呤作用類似,即抑制RNA的合成。(2)由圖可知,大麥種子萌發早期赤霉素與脫落酸的比例可能增大。(3)由坐標圖可知去除糊粉層后,α淀粉酶將不再產生,由此推測糊粉層細胞是α淀粉酶合成的地方,也是赤霉素作用的靶器官。答案:(1)促進 對抗 抑制RNA的合成 (2)增大 (3)α淀粉酶不再產生 糊粉層細胞是α淀粉酶合成的地方 糊粉層細胞是赤霉素作用的靶細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屆高考生物二輪專題復習(選擇性考試)學案:專題六+考點五 植物的激素調節.doc 2021屆高考生物二輪專題復習(選擇性考試)課件:第一部分+專題六+考點五+植物的激素調節.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