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三節生態工程新課導入 討論: 如此美好的公園在建設時遵循了什么樣原則?采用了什么樣的技術?關注生態工程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于2008年建成。建成后的公園調節城市氣候,豐富市民生活,為動植物提供生存的“家園”。生態工程目的概念基礎基本原理閱讀課本P98-99找到生態工程的概念,目的,優點,基礎,基本原理優點消耗少、效益多、可持續。生態工程指的是人類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人工生態系統進行分析、設計和調控,或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了修復、重建,從而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或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的系統工程技術或綜合工藝過程。遵循生態學原理,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污染,達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發展。目的優點概念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自生循環協調整體基礎生態系統的自組織、自我調節功能核心自生原理理論基礎:①有效選擇并合理布設生物組分應用原則:②創造利于生物的條件這是基礎條件。措施:適當提高生物多樣性由于生物組分而產生的自組織、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就是系統的自生。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概念:循環概念實例應用循環原理的原則閱讀課本P100循環原理理論基礎:特點:實現物質的多級循環利用,廢物資源化,減少污染促進物質的遷移與轉化,保證各環節物質遷移順暢,保證主要物質和元素的轉化率高。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功能無廢棄物農業概念:實例:應用原則:通過系統設計實現不斷循環,使前一環節產生的廢物盡可能地被后一環節利用,減少整個生產環節“廢物”的生產。協調實例應用協調原理的需要考慮的問題閱讀課本P100協調原理考慮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適應。①生物要適應環境內容②考慮環境容納量過度放牧的草地例如:灰色長城整體原理遵從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考慮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力整體原理的意義P102例如:進行林業工程建設時,只有把生態和社會、經濟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達到造林、護林的目的。經濟系統自然系統社會系統思考·討論1.畫出食物鏈分析生態工程案例中的原理和應用知識海洋桑樹→蠶甘蔗→人甘蔗→豬→人雖然用蠶沙喂魚,但池塘中還可能存在如下食物鏈:浮游植物→魚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魚?思考·討論(1)桑基魚塘中的生物組分通過合理布設,互利共存,實現了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協調,形成了可以自我維持的有序的整體。(2)“陸基種桑、桑葉飼蠶、蠶沙喂魚、塘泥培桑”這樣的農業生產模式維持著高效的物質循環。(3)桑和甘蔗適應我國南方溫暖濕潤的氣候;四大家魚混養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間結構;桑葉飼蠶,利用了種間關系,但養殖的蠶的數量沒有多到危及桑的存活。2、桑基魚塘應用了生態工程的那些基本原理?主要為自生原理主要為循環原理主要為協調原理(4)桑基魚塘在設計時,陸地與水面配比合理,各組分的搭配與比例適當,結構有序,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桑基魚塘將原本割裂的生產系統優化組合,能夠發展多種經營,為農民創造收入,是結構優化的“社會一經濟一自然復合系統”。主要為整體原理生態工程的實例生態工程建設的宗旨:因地制宜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濕地生態恢復工程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程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1.區分青貯和氨化2.在這一案例中,主要運用了生態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主要原理及對應的內容有效選擇畜、魚等多種生物組成并合理布設________原理作物→糧食、秸稈→人、畜食用→糞便殘渣→沼氣池→農田→作物________原理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成分,增加了就業和經濟收入,解決了社會問題_________原理自生循環整體濕地生態恢復工程1.濕地的特點2.濕地的功能3.破壞濕地產生的影響4.恢復濕地使用的措施5.在這一案例中,主要運用了生態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濕地生態恢復工程濕地生態恢復工程主要原理及對應的內容廢水等污染物的處理________原理根據原濕地中物種的分布情況引入動植物________原理建立緩沖帶,減少人類的干擾、依靠其自然演替等機制恢復其生態功能_________原理循環協調自生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程1.礦區采礦對生態環境的影響2.恢復礦區生態環境采用的措施有?關鍵是?首先是?然后是?5.在這一案例中,主要運用了生態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程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程主要原理及對應的內容人工進行地表覆蓋、植被恢復________原理根據環境引入當地土著物種________原理搞好礦區經濟的同時,實現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_________原理自生協調整體生態工程的發展前景應用探究下列有關生態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工程是實現循環經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B.“桑基魚塘”生態農業的建立,主要體現了協調原理C.濕地生態恢復工程中引入動植物時還需考慮環境容納量D.礦山廢棄地生態恢復工程的關鍵是植被恢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B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原理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程生態工程的實例自生循環協調濕地生態恢復工程整體生態系統課堂總結生態工程知識點學案生態工程(1)概念:指的是人類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人工生態系統進行分析、設計和調控,或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了修復、重建,從而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或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的系統工程技術或綜合工藝過程。(2)目的:遵循生態學原理,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污染,達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發展。(3)優點:消耗少、效益多、可持續。(4)基礎:生態系統的自組織、自我調節功能(5)遵循的基本原理:自生、循環、協調、整體2.自生原理(1)概念:由于生物組分而產生的自組織、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自我更新和維持就是系統的自生。(2)理論基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3)應用原則:①有效選擇并合理布設生物組分(基礎條件)②創造利于生物的條件3.循環原理(1)概念:促進物質的遷移與轉化,保證各環節物質遷移順暢,保證主要物質和元素的轉化率高。(2)理論:基礎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功能(3)實例:無廢棄物農業(4)應用原則:通過系統設計實現不斷循環,使前一環節產生的廢物盡可能地被后一環節利用,減少整個生產環節“廢物”的生產。(5)特點:實現物質的多級循環利用,廢物資源化,減少污染4.協調原理(1)概念:考慮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適應。(2)內容:①生物要適應環境②考慮環境容納量5.整體原理(1)內容:遵從自然生態系統的規律,考慮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力(2)實例:進行林業工程建設時,只有把生態和社會、經濟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達到造林、護林的目的。6.生態工程的實例生態工程建設的宗旨:因地制宜(1)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2)濕地生態恢復工程礦區廢棄地的生態恢復工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3 生態工程 課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二.pptx 4.3 生態工程 知識點 學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