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課件:生活與哲學第11課.尋覓社會的真諦總結、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辨證關系原理【重點掌握】【原理內容】:()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2)杜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方法論】:在分析社會現象時,要尊重社會實際。同時要確立先進的正確的社會意識,反對落后的消極的社會意識。深化拓展“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客觀與主觀的關系與“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的關系區別:①前三者是以“整個世界”為研究對象,后者是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②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③對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對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關系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基本依據。聯系: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是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具體表現;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是對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正確回答;客觀與主觀的關系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易混易錯!J(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相互決定。(2)錯誤的社會意識不是對社會的反映,對社會存在不起作用。(3)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就是社會意識促進社會存在不斷向前發展。(4)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為社會意識有時會脫離社會存在而單獨起作用(5)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就是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真題體驗1、【2019年4月浙江選考題29】據秦簡牘《日書》記載,秦人建造房屋時會盡量避開農忙時節,房屋的主體建筑“寓”和附屬建筑廡、小內、圈、園、屏等都與農收業生產有關。這說明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著次要方面②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③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④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的性質和面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特別提醒: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含義易混易錯題3、【2020浙南名校高三期末】大數據應用能帶來產業提升和成本下降,但是竊取、泄露甚至倒賣用戶數據的現象時有發生,規范數據使用的法律法規仍有待完善。材料佐證了()①事物發展的實質是“揚棄”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辯證統一的③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④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特別提醒: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含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