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案31 4-1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年 月 日 星期 〖基礎知識梳理〗 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 1.生態足跡 (1)概念:是指在 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所需的 和 的 及 的面積。也叫生態占用。 (2)換算:糧食消費量可轉換為 所用 面積; 排放的CO2可轉換成 所需的 、 或 的面積。 (3)構成: 碳足跡-表示扣除 對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 料燃燒排放的CO2所需的 面積。 建設用地-表示 設施所占用的 面積。 林地-表示 產品所需的 面積。 漁業用地-表示 生產所需的 面積。 耕地-表示 所需的 面積。 草地-表示 所需的 面積 (4)對環境的影響 ①生態足跡的值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 ,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就 。 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態足跡的 可能不同。 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環境壓力 注:人口過快增長對環境的影響 (1)對資源的影響:人均可利用耕地減少;人均水資源減少;糧食短缺;森林、草原被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 (2)對能源的影響:導致能源需求量大,森林等可再生能源被破壞;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資源消耗增多。 (3)對環境的影響:農業生產、工業生產、人們生活等造成水、土壤、空氣等環境污染。 (4)采取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長;加大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力度。 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 1.全球性的主要環境問題 全球氣候變化: 的燃燒以及水泥的生產等導致大氣中 濃度升高,使 效應加劇,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 (二)水資源短缺:淡水約占地球水資源的 ,其中可被人類直接利用的不到 , 及人類的 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危機。 (三)臭氧層破壞:由于人類對 等化合物的使用,大氣中 的含量持續下降,使地面紫外線增強,對人和其他動物的 造成極大危害。 (四) 土地荒漠化:人類活動會導致 、 等地區土地退化,甚至完全荒漠化。 (五) 生物多樣性喪失(物種滅絕和物種消失):生物 在急劇下降。 (六)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2.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的影響 對生物圈的 造成了 ,并且影響到人類的 和 。 我國應對措施:①正確處理 與 的關系,踐行 、 和 相互協調的 理念。 ②倡導 建設,將 作為基本國策。 〖深度解析〗 影響生態足跡大小的因素: ①人口規模:一般,某一人口單位人口規模越大,消耗的資源和產生的廢物就越 ,生態足跡就越 。 ②物質生活水平:一般物質生活水平越高,消耗的資源和產生的廢物就越 ,生態足跡就越 。 ③技術條件:人類可以通過提高技術條件提高資源利用率進而 生態足跡,也有可能因科技技術條件提高造成開發資源 ,從而造成生態足跡 。 ④生態生產力:生態生產力強調自然因素在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性及對經濟發展的制約,強調盡量避免破壞生態環境等,所以同等條件下生態生產力越高,生態足跡越 。 2.富營養化 〖當堂檢測〗 1.下面是反映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研究人口數量的環境容納量需考慮人的生態足跡 B.發展中國家生產力低,生態足跡小 C.人類可以局部地改造環境,適當提高生態承載力 D.“素食、低碳”的生活方式,減小個人的生態足跡,提高生態承載力 2.下列關于我國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積減少 B.環境污染治理的難度增加 C.淡水資源的危機日趨嚴重 D.促進了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3.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過生物技術,轉化淀粉生產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保證糧食穩產 C.發展生態農業,實現物質循環和能量的多級利用 D.大力開墾濕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4.現在世界上面臨的五大問題是人口膨脹、資源短缺、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環境污染。解決這五大問題的關鍵是要解決( ) A.糧食問題 B.人口問題 C.環境問題 D.資源問題 5.下列哪項不是由人口增長直接引發的問題?( ) A.人均占有的水、能源等資源減少 B.森林和草原的面積減少 C.耕地面積迅速減少 D.泥石流頻發 6.下圖所示為1910年梅托斯提出的“人口增長、自然資源、環境污染的世界模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口劇增將導致土地利用過度,其結果是糧食產量 。? (2)人口劇增,環境污染加劇會加快糧食 ,并使人口死亡率 。? (3)人口膨脹必然使自然資源 。? 答案:(1)下降 (2)短缺 升高 (3)枯竭加劇 7.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動物油脂等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燒后SO2和顆粒物質的排放量很少,特別是CO等有害氣體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使用生物柴油的優點是( ) ①減少空氣污染 ②不可再生 ③減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8.(多選)下列有關環境污染和破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 B.造成臭氧層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大量使用氟氯烴制冷劑 C.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壞 D.水體富營養化、藻類大量繁殖的原因是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的積累和濃縮 9..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們不提倡( ) A.控制人口 B.節約資源 C.保護環境 D.先污染,后治理 大量耗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