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的分布及組成 【知識要點】 水的分布:海洋水占96.53%,地球淡水占總水量2.53%。陸地淡水包括冰川水(最多)、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和河水。 水的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和海陸間循環(a、蒸發b、水汽輸送c、降水d、地表徑流e、地下徑流f、下滲) 水循環的動因是太陽光照射和地球引力。內因是水的三態循環。 3.水的組成:水電解實驗中,正極得到的氣體是氧氣,檢驗這種氣體的方法是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負極得到的氣體是氫氣,檢驗這種氣體的方法是能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正極和負極所得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2。實驗結論:水→氫氣+氧氣,說明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水的電解是化學變化) 【典型例題】 1.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下列有關地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球上的板塊是在海洋上慢慢移動的 B.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分為地殼和地幔兩個部分 C.目前地震學家能借助地震儀準確預報各種地震 D.雖然地球上有很多水,但是淡水資源仍很貧乏 2.下列關于水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海陸間循環的水量最大 B.陸上內循環的水量最大 C.陸上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的水量一樣大 D.水循環使水體之間相互聯系 3.下列說法或做法正確的是( ) A.電解水時,往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或硫酸增強水的導電性,很好地解決了水中沒有氫氣和氧氣的問題 B.點燃氫氣、氧氣這樣的可燃性氣體之前必須檢驗氣體的純度 C.電解水產生的氣體中,能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且有水生成的氣體一定是氫氣 D.氧氣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且只要氣體中含有氧氣,就一定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4.電解水實驗中,陰極產生6㎝3氣體,則陽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應為( ) A.3㎝3 B.4㎝3 C.6㎝3 D.12㎝3 5.下列關于水資源的認識和做法不合適的是( )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來澆花、拖地、沖廁所 B.加強工業廢水的排放監控,堅持達標排放 C.合理施用農藥、化肥,以減少水體污染 D.水資源很豐富,且有水循環,所以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6.水資源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節約用水。因此,我們要增強節約用水的意識。下列做法與節約用水無關的是( ) A.用淘米水澆花 B.開發利用地下水 C.使用節水龍頭 D.用噴灌、滴灌方法給農作物澆水 7.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為:天然水加絮凝劑→沉降—→過濾—→吸附—→自來水,其中常用的絮凝劑是(??? ) A.氯氣 B.活性炭 C.明礬 D.漂白粉 8.下列水體中占陸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地下淡水 B.冰川水 C.河湖水 D.大氣水 9.地球水資源總量的96.53%是在( ) A.冰層 B.大氣 C.海洋 D.地下水 10.以下對水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通常情況下水是無色的? B.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見的物質之一 C.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C D.地球上大多數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 答案 1-5 DDCAD 6-10 BCB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