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 年級 道德與法治 學科導學案 課 題 第三課:青春的證明 第二框 青春有格 授課時間 主備教師 授課教師 課 型 新課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習榜樣的精神以及行為,努力的成為別人的榜樣,有羞恥之心,反思之意,要不斷的省查自己。 能力目標 增強自控的能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 知識目標 了解什么是行己有恥?什么又是止于至善? 重 點 行己有恥需要我們如何做?增強自控力的方法?榜樣的作用是什么?止于至善的要求 難 點 行己有恥需要我們怎如何做?增強自控力的方法? 學 法 閱讀法 講授法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教 具 多媒體 【自主學習】----【交流展示】 1.“行己有恥”意思是說,一個人 ,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 2.我們要知 ,懂榮辱;有 ,有所不為。 3.“行己有恥”需要我們有 ,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在行動之前,審查愿望;在行動之中, ;在行動之后,反思效果與影響. 4.“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樹立 ,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 5. “行己有恥”更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 ,不斷增強自控力。 6.“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 ,有我們的“至善”追求。 7.“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 、 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每個人都可以從點滴 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 8.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好的榜樣昭示著做人、做事的 ,激發我們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 ,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社會、國家才會變得更好 。 9.“止于至善”要養成 的習慣,檢視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 。 10. ,需要我們去經歷,去體驗.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探究一:教材P28閱讀感悟“盧梭的懺悔”及探究與分享 1.學生分享盧梭的《懺悔錄》部分內容(見教材P28),體味其中的道理。 2.在社會生活中存在許多規則,這些規則讓我們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義。例如:不傷害別人;不說謊,不欺騙;遵紀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諾…… (1)你認為還有哪些規則需要遵守? (2)有人認為,只要不被發現,說謊、欺騙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這一觀點?為什么? 3.學生分享教材P29“增強自控力”的方法與技能 探究二:教材P30 閱讀感悟“微塵”及探究與分享 1.學生分享教材P30 “微塵”的事跡,體味愛的奉獻。 2.學生分享教材P30童小勇事跡,并探討: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學的議論? (2)看到這封感謝信,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探究三:教材P31相關鏈接及探究與分享 1.學生分享教材P31“楊震拒賄”,體味慎獨的道德準則。 2.學習分享教材P31兩種觀點,探討: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觀點: (2)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拓展延伸】 每晚睡覺前,回憶一天所作所為,哪件事應該做沒有完成? 【鞏固練習】 1.“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對于這些語句中“格”的解讀不符的是 ( ) A.標準 B.改正 C.局勢 D.法式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世界又是紛繁復雜的、美丑、善惡交織,這就要求我們“行己有恥”。引導我們辨別是非,作出正確選擇的主要因素是 ( ) A.個人的情感好惡 B.自身的愿望 C.羞惡之心 D.他人的評價 明德華興中學吳曉芳老師在思想品德課堂上對初一 8個班共370個學生作了自控力檢測,統汁結果顯示:自控能力很強的有38人,約占總人數的10%;自制力較差和很差的為55人,約占總人數的15%。增強自控力,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嘗試不做某些事情,糾正自己的行為 B.每天堅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情 C.對任何事情都不聞不問,視而不見 D.認真記錄一些自己平時不關注的事情 (多選)4.青春并不意味著肆意放縱,總有一些基本規則不能違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這些規則和界限主要包括 ( ) A.道德規范 B.法律法規 C.紀律 D.“幫派”約定 5.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是我們矢志不渝的追求。下列語句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有 ( ) A.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B.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C.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D.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6. “君子慎獨,立德向善”,這是金陵回族世家伍氏一門代代恪守的祖訓。600 多年來,伍氏家族在金陵城開枝散葉,繁衍生息,留下了“博士官六代”、中國第一位回族探花等家族佳話。解讀伍氏祖訓,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我們應( ) A.要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 B.要養成自我省察習慣,積極調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為 C.立志做大事,矢志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D.放棄自我追求,一心只為社會做貢獻 【小 結】 【作 業】 2 5 【板書設計】 1.什么是“行己有恥”? 2. 如何做到“行己有恥”? ( “行己有恥”的做法?) 3.增強自控力的方法與技能有哪些? 3.什么是“止于至善”?(如何認識“止于至善”的精神狀態?) 4.為什么要向榜樣學習.(作用) 5.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 “止于至善”的做法?) 【教學反思】 3.2 C C C ABC BCD A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