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核酸是遺傳物質的證據》 571516954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主要是以生物的遺傳與進化為主導,把孟德爾定律放在了第一章,眾所周知,孟德爾定律是遺傳學誕生和發展的基礎。然后,將染色體與遺傳放在了第二章,體現了學習遺傳逐步深入的一個過程。“核酸是遺傳物質的證據”一節是新課標教材浙科版必修2第三章遺傳的分子基礎第一節的內容,是在前面學習了有關細胞學基礎(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闡明了染色體在前后代遺傳中所起的聯系作用、分析了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的基礎上來學習的。? 由于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具體證明了DNA更加具備作為遺傳物質的特性,從而進一步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而煙草花葉病毒(TMV)感染實驗,證實RNA也是遺傳物質,三個實驗是介紹本節課程內容的載體,所以“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以及煙草花葉病毒(TMV)感染實驗的原理和過程。”是本節的重點內容。學生在學習本課內容時,對于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的原理和過程的理解掌握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領悟科學家的實驗設計思路和其中包含的科學方法,所以“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的原理和過程”為本節教學的難點。 -4508510795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說出染色體的組成成分。? 2、概述生物遺傳的物質基礎,舉例說出DNA作為遺傳物質的證據。? 3、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分析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設計思路,模擬科學家的設計思路嘗試簡單的實驗設計。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概述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體會實驗方法與技術的多樣性。? 2、概述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感悟實驗的嚴密性和邏輯性。? -41910537210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3、感悟科學家實驗設計的優美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感受科學家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執著與奉獻精神,增強學生熱愛生命科學,學習生命科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原理和過程。?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實驗分析。 【教學難點】 活動:資料分析----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2)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原理和過程的分析。 -5715104140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7620145415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通過提問法導入 教師:1. 我們有句諺語叫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為什么會這么說呢??(PPT放映)它們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回答。 教師:為什么后代會和親代如此相似呢? 學生思考。 教師:遺傳和變異的現象人類早已認識到,但是,遺傳和變異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在生物體內是什么物質對遺傳和變異起著決定作用??? 學生回答。(老師提示回憶生殖過程,比較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受精作用中染色體的變化規律?) 教師:生物的性狀為什么能傳遞給后代呢?是由于生物體內具有對遺傳起決定作用的物質——遺傳物質。那么究竟什么是遺傳物質呢?生物學家通過對細胞的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研究,認識到染色體在生物的遺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問: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在這兩種物質中,究竟哪一種是遺傳物質呢?? ?學生回答。回憶染色體的主要成分:DNA和蛋白質,怎么確定到底哪一種成分才是遺傳物質呢? 教師:你能設計實驗找出究竟什么成分是遺傳物質嗎?可以嘗試對提出的問題作出猜想和假設,你的猜想和假設是什么呢?你的思路是什么?準備如何設計??? 學生小組討論、作出假設,提出方案。?? 假設一、DNA是遺傳物質? 假設二、蛋白質是遺傳物質? 假設三、蛋白質和DNA都是遺傳物質 (教師要求不同的小組作出假設并說明自己的思路,最后提出科學家的思路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單獨地、直接地去觀察DNA的作用”作為學生對自己設計思路的評價)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49頁。?PPT展示噬菌體的模式圖 教師:(1)科學家為什么把噬菌體作為研究DNA是遺傳物質的材料?? (2)科學家是如何進行研究的?其關鍵方法是什么?? (3)實驗結果如何?根據實驗結果,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根據教師提問,學生閱讀、觀察、歸納得出結論 親代噬菌體 寄主細胞內 子代噬菌體 32P標記DNA 有32P標記DNA DNA有32P標記 35S標記?蛋白質 無35S標記?蛋白質 外殼蛋白質無35S標記 PPT放映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 把學生分成兩組,相互就“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提出問題并相互回答,最后教師點評總結。 學生討論后提出問題,同時回答對方提出的問題 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一)格里菲思的體內轉化實驗?(PPT放映)? ①活的R型細菌感染老鼠??????健康? ②活的S型細菌感染老鼠??????死亡? ③滅活的S型細菌感染老鼠????健康? ④活的R型?+?死的S型感染老鼠????死亡?? 教師:?(1)第①、②組的實驗設計目的是什么? 第②、③組的實驗設計目的是什么??? 第③、④組的實驗設計目的是什么?? (4)思考第④組老鼠死亡的原因。 教師:觀察實驗現象,分組討論并用語言描述實驗的過程,分析實驗結果。 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 第①、②組起對?照作用,證明R型細菌和S型細菌的作用? 第②、③組的對照實?驗說明了死亡的S型細菌不具有致死性。? 第③、④組的對照實?驗說明R型活細菌與S型死細菌混合培養后產生了S型活細菌,并且這種轉化的性狀可以遺傳。 在第④組實驗中,已經被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定含有一種促使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的活性物質。 教師:那么如何找出這種轉化因子? (二)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證明轉化因子是什么?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你的思路又是什么呢??? 學生思考,通過小組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 (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點評后提出科學家艾弗里的觀點)。 教師:艾弗里是怎么做的呢?? 1944年,美國科學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做了如下實驗:把S型細菌的組成物質全部分離,并分別與R型細菌混合培養,得到如下結果:(PPT放映) 教師:根據肺炎雙球菌的“離體細菌轉化實驗”的結果,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分析討論,通過圖表對比,得出是S型細菌的DNA使得R型轉化成S型細菌,并能傳遞給后代,說明?DNA是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 教師:遺傳物質是否只有DNA一種呢???遺傳物質是不是只有DNA一種??沒有D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什么呢?如煙草花葉病毒。 煙草花葉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實驗? 我們首先認識一下煙草花葉病毒?? (1)用TMV的蛋白質感染煙葉,煙葉未受感染。? (2)用TMV的RNA感染煙葉,煙葉受到感染。? 教師:討論分析這樣的實驗現象能說明什么?對于TMV這樣的病毒來說,什么是遺傳物質?能不能結合科學家的實驗思路設計實驗證明RNA也是遺傳物質??? (教師對學生的設計方案進行評價,師生共同選出最佳方案,進行設計、分析和描述) 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然后匯報交流實驗方案和實驗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 最后,師生共同得出結論:在生物界中,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少數生物遺傳物質是R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教師:除了煙草花葉病毒,還有什么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同學們課下通過閱讀掌握) 【課堂小結】 通過三個經典實驗,關于什么是遺傳物質,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137160842645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對遺傳物質的問題有一個總的認識,認識到:遺傳的基本功能單位---基因,就是一段有功能的核酸,在大多數生物中即一段DNA,而在RNA病毒中則是一段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以至用及模仿與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字組織和表達能力。對科學家的實驗設計思想進行思考和討論。訓練學生實驗設計的一般遵循的原則?,適當點播和引導一下,學生就能完成得很好,所以課后我認識到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機會,讓師生在課堂中一起探究知識的真諦、體驗學習的樂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