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DNA分子結構和特點》 571516954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主要是以生物的遺傳與進化為主導,把孟德爾定律放在了第一章,眾所周知,孟德爾定律是遺傳學誕生和發展的基礎。然后,將染色體與遺傳放在了第二章,體現了學習遺傳逐步深入的一個過程。本節課是第三章第二節主要內容,包括DNA分子及其結構特點。這是在學生之前學習了核酸分子的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DNA分子作為主要的遺傳物質到底結構如何攜帶遺傳信息的,使學生對DNA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同時為后面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4508510795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掌握DNA分子的結構特點;②掌握應用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分析問題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學生親自動手體驗模型建構的科學研究方法,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初步學會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初步養成看圖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通過模型的建立,體驗現代遺傳學的研究方法? ②認同與人合作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體驗科學探索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鍥而不舍的精神?。 【教學重點】 ?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教學難點】 DNA分子的結構特點分析、堿基互補配的相關計算。 -5715104140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用于學生制作的雙螺旋模型組件、DNA結構的雙螺旋模型。 7620145415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通過溫故知新法導入 教師:前面我們通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學習,知道DNA分子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那么DNA分子的結構是怎樣的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來掌握DNA分子結構和特點。 ?教師講述::介紹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提出。(PPT放映) 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簡介沃森和克里克的發現過程,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不斷探求新知識和合作的精神)。這為合理地解釋遺傳物質的各種功能奠定了基礎。? 為了掌握DNA分子結構的全部知識,必須先掌握DNA分子的化學組成。 ?1.DNA分子的化學組成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54 DNA分子的化學組成部分并討論DNA分子化學組成的部分知識及與RNA的區別。? 教師出示DNA分子化學結構(PPT),讓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DNA分子為什么屬于高分子化合物(從元素組成和分子量上考慮分析)?? b.組成D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什么?? c.構成DNA分子的基本單位有幾種?分別是什么? ?d.DNA分子是由幾條脫氧核苷酸長鏈組成的??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總結:DNA分子是—種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總共有四種,分別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A),鳥嘌呤脫氧核苷酸(G)、胞嘧啶脫氧核苷酸(C)、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T);每種脫氧核苷酸都是由三部分組成:即一分子含氮堿基、一分子脫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DNA分子是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長鏈組成的。? DNA分子不僅具有一定的化學結構,還具有其特殊的空間結構。? DNA分子的結構及特點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55DNA分子的結構部分,根據對教材進行理解自己制作DNA雙螺旋結構。? 教師出示DNA分子結構掛圖和模型并設疑: DNA分子的空間結構具有什么特點?? b.DNA分子結構中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是什么?? 為什么堿基互補配對必須是A與T配對,G與C配對?? 學生在閱讀教材、討論的基礎上回答上述問題。?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并作點撥。?DNA分子的結構特點是: 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2)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 (3)DNA分子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 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是:堿基A與T、G與C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叫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為加深學生的記憶,教師編一順口溜:“A配T,T配A,G配C,C配G,少了一個配不齊”。? A與T、G與C配對的原因: (1)嘌呤堿是雙環化合物,占的空間大;嘧啶堿是單環的、占的空間小,而DNA分子的兩條鏈距離是固定的,因此,只能是嘌呤堿與嘧啶堿配對。? (2)由于A與T通過兩個氫鍵連結,G與C之間通過三個氫鍵連結,這樣使DNA的結構更加穩定。? 教師:閱讀教材P55并思考討論如下問題: (1)從你自己制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來思考,DNA分子的基本單位只有四種。它的排列順序如何?說明了什么問題?? (2)再觀察和思考你自己制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中四種基本單位的排列順序又如何呢?這又說明了什么問題?? 教師:DNA分子中堿基相互配對的方式雖然不變,而長鏈中的堿基對的排列順序是千變萬化的,如一個DNA分子的一條鏈中有150個四種不同的堿基,它的排列方式有4150種。實際上構成了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數目是成千上萬的,其排列種類幾乎是無限的,這就構成DNA分子的多樣性(取決于堿基對的排列順序)。? 每個特定的DNA分子(如你自己制作的DNA)都具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這種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就構成了DNA分子自身嚴格的特異性(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 【課堂小結】 10795565150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從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說明了世界上的各種生物之間、同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表現出干差萬別的根本原因。因此,用DNA分子可以起到鑒定生物個體的作用。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以至用及模仿與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字組織和表達能力。對科學家的實驗設計思想進行思考和討論。訓練學生實驗設計的一般遵循的原則?,適當點播和引導一下,學生就能完成得很好,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機會,讓師生在課堂中一起探究知識的真諦、體驗學習的樂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