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華師大版科學八上 第16講 原子分子離子和元素(第六章1,2節) 復習講義(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華師大版科學八上 第16講 原子分子離子和元素(第六章1,2節) 復習講義(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初中科學備課組
教師
班級
學生
日期:
上課時間:
主課題:
6章1,2節,
教學目標:
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性質
知道物質由原子、分子或離子等微粒構成
知道原子由原子核與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和中子由夸克構成
知道構成物質的微粒之間有相互作用,有一定的空隙存在
知道微粒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之中
能用物質的微粒模型解釋物質的三態變化
了解元素及物質有元素組成認識常見元素符號及其意義
知道相對原子質量
知道元素周期表
教學重難點:
分子,原子,離子的概念
元素的概念
相對原子質量
教學內容
一、熱身訓練
1、下列不能直接構成物質的微粒是(

A、電子
B、分子
C、原子
D、離子
2、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下列物質有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A、銅
B、氧氣
C、氯化鈉
D、二氧化碳
3、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不停地運動,原子不運動
C、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可構成物質,原子不能構成物質
4、下列有關分子和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分子的質量比原子的質量大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C、它們都是電中性的粒子
D、它們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5、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B、原子由質子和電子構成
C、原子失去電子變成離子
D、質子和中子由夸克構成
6、下列現象中不能表明微粒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A.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紅墨水,一會兒整杯水變紅了
B.把磨得很光的鉛板和金板長久緊壓在一起,金板中有鉛、鉛板中有金
C.配制消毒液時,能聞到刺鼻的氣味
D.在馬路上掃地,灰塵飛揚
7、“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梅花香氣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還可以再分
C、分子之間有間隙
D、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原子是不帶電的
B、離子是帶電的
C、電子是帶負電的
D、原子核是不帶電的
9、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A、氯離子和鈉離子
B、氯化鈉原子
C、氯原子和鈉原子
D、氯化鈉分子
10、從微觀角度看,訓練有素的緝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處的原因是(

A、分子之間有間隙
B、分子的質量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著
D、分子的體積很小
11、以下生活、學習經驗,不能說明構成物質的微粒間有空隙的是(

A、打氣筒能將氣體壓縮
B、酒精和水混合后的總體積變小
C、海綿能吸水
D、物體有熱脹冷縮現象
12、解釋下列現象
(1)晾干濕的衣服:
(2)打開白酒瓶或醋瓶,可聞到酒香或酸味:
(3)將藍墨水滴入水中,水會變藍:
13.寫出下列元素符號和名稱:
硫:
鈣:
氯:
碳:
鎂:
磷:
He:
Fe

Zn

Cu:
14.寫出下列符號的含義或用元素符號表示
(1)O
;(2)2N

(3)磷元素
;(4)5個氯原子

15.O2
表示的意思是:
(1)氧氣
(2)氧元素
(3)一個氧分子
(4)氧氣由氧元素組成
(5)一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
(6)兩個氧元素
16.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A.相對原子質量
B.中子數
C.質子數
D.電子數
17.求下列物質的式量,并寫出計算過程:
Ca(OH)2:的式量:____________;(NH4)2SO4的式量:_____________。
18.關于式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分子的質量
B.
各原子的質量之和
C.
以克為單位
D.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二、知識回顧
1.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
萬物---無論生物還是非生物,都是由分子,原子或者離子等微粒構成的
分子的定義
一塊方糖,分成兩塊,每一塊還是糖,繼續一分為二,依舊是糖,如此不斷地分,一直分到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這種微粒被稱為分子。自然界中有許多的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1、蔗糖是由無數個蔗糖分子構成的,水是由______構成的,氧氣是________由構成的。
2、_____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3、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分解成為________。原子不可再分。
4、道爾頓提出了實心球模型,他認為原子就象實心球一樣,不可再分,是基本微粒。
湯姆生提出了西瓜模型,他認為原子可以再分,電子象西瓜子一樣鑲嵌在原子中。
盧瑟福提出原子有核模型(又稱行星原子模型),他認為電子就象太陽系中的行星一樣繞著原子核高速運動。
4、原子是由帶正電荷的_______和帶負電荷的________構成的。原子核又由帶正電荷的_______和不帶電荷的______構成。
5、原子核所帶的電荷與核外電子所帶的電荷電量______,電性______,因此整個原子不帶電性。
6、金,銀,銅,鐵等金屬中不存在分子,分別由無數個金原子,銀原子,銅原子等直接構成的
原子
構成
分子
構成
物質
構成
7、離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形成的
8、物質由
、

三種微粒構成。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1)它們屬于微粒,都很小,但它們都在
;(2)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
;(3)它們之間存在相互的

9、分子、原子、離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溫度越高,微粒的運動越
。如蔗糖在熱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得
。
物質的
是微粒運動的宏觀表現。
10、各種微粒之間有一定的間隙,一般來說:氣體微粒間隙較大,固體微粒間隙較小。例:兩種液體混合后總體積減小。
(1)當我們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時,到一定時候,感覺到很吃力,說明氣體分子之間存在
即斥力。
(2)用力拉才能把繩子拉斷,說明構成物質的微粒間同樣也有
即引力
各種物質之間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力。由于微粒間的相互作用,使微粒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即空隙。
11、①冰具有一定的

,那是因為固態冰中的水分子之間的
較強,它們按一定的順序整齊地排列,水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上振動。
②冰→水:溫度升高,水分子運動加劇,分子間作用力
。0oC時,冰開始熔化成水。液態水分子可以脫離原來的位置移動,所以水具有
性。
③水→水蒸氣:溫度繼續升高,水分子運動更加劇烈,水分子間作用力更
,分子之間的空隙更
;100oC時,水成為水蒸氣,即水分子掙脫相互間的束縛,向外擴散運動。此時,水蒸氣既沒有一定的
,也沒有固定的

水的三態及其轉化表明,水分子在不停地
,分子間有
且相互作用。
物質三態的變化其原因是因為構成物質的微粒間有一定的空隙和相互作用力,且微粒在不斷運動的結果。
2.元素
(一)元素
1.
元素是具有相同
(即
)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決定元素的種類.
(1).
氧原子的總稱為
元素,碳原子的總稱為
元素,氫原子的總稱
元素.
(2).
一個水分子有
個氫原子和
個氧原子構成,水中由無數個水分子,因此,也有無數個氧原子和氫原子,它們分別總稱為氧元素和氫元素.因此,水是由
元素和
元素組成
2.物質有
組成.
目前已知的化學元素已達
種,其中自然界中已發現的元素有
種,其余
種為人工合成元素.
3.
原子和元素的區別與聯系:
元素
原子概念
區別
使


例應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例: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應用于描述物質的微觀結構。例: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4.
元素,原子,分子,物質間的關系圖如下:
對于分子構成的物質規范說法有:(以水為例)
a
水由
元素與
元素組成
b
水有
構成
c
一個水分子有
個氫原子和
個氧原子構成
(2)
由原子或離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如:汞
食鹽)
a
汞由
元素組成;食鹽由
元素和
元素組成
b
汞由汞原子構成;食鹽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
(二)元素符號
1.
定義:元素符號通常以它們的
表示.
2.
書寫原則:表示元素符號的字母,第一個必須大寫,第二個必須小寫,即“一大二小”
3.
認識常見的元素
(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
H
O
C
N
F
Cl
Na
Mg
Al
Ba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
Si
S
P
K
Ca
Fe
Zn
I
Ag
Mn
)
注:元素可分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兩大類。一般金屬元素的名稱中有金字旁(除汞外);非金屬元素中,有氣字旁為氣態非金屬元素,有石字旁為固態金屬元素。
討論:以上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有
;
屬于非金屬元素的有

4.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1)表示一種元素
(2)表示該元素的一種原子
(3)元素符號前的數字,只表示原子個數
例:H
,
6H
(三)元素的分布
1.元素的分布極不均勻:宇宙中,
元素最多,其次是
;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是
,其次是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其次是
;地核中的主要元素是

;空氣中
元素最多,其次是
2.人體中的元素
(1)人體中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為:
(2)人體必需元素: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
3.海水中的元素:
元素最多,
元素排在第二,再是氯和鈉元素
4.植物所需的三大營養元素為:
,
,
,因而化學肥料的有效化學元素為
,
,
5.地核中主要是:

3.相對原子質量
1.由于原子的實際質量很小,如果人們用它們的實際質量來計算的話那就非常的麻煩,例如一個氫原子的實際質量為1.674x10-27千克,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x10-26千克。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x10-26千克。
相對原子質量是指以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任何一種原子的平均原子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稱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2.相對分子質量:分子量,指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又叫式量
4.元素周期表
(1)將化學元素依照某種特有數值從小到大順序依次排成一行,并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依照某種特有數值從小到大排成一列所形成的表格叫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中特有數值:原子序數和相對原子質量。
(3)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數值是相對原子質量,現行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數值是原子序數。
三、經典例題
例1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體積極小,其半徑約為原子半徑的十萬分之一,因此,相對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間。a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學家用一束平行高速運動的a粒子轟擊金箔時(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相對原子質量為197),發現三種現象:
(1)有一小部分a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原因是a粒子途徑金原子核附近時,受到斥力而稍微改變了運動方向。
(2)大多數a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是_
_。
(3)極少數的a粒子被彈了回來。原因是_
____。
(4)這個實驗叫__
_實驗,通過實驗得出_
__。
例2某同學在學習分子有關性質后,進行如下實驗:
①把200mL的水與100mL的乙醇混合;②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幾滴紅墨水;
請你根據所學分子的有關知識,預測、推斷并回答有關問題:
(1)混合后的溶液中,下列關系成立的是(m-液體的質量、V-液體的體積、ρ-液體的密度):
(填序號).
①混合后溶液的質量:m混=m水+m乙醇;
②混合后溶液的體積:V混=V水+V乙醇;
③混合后的密度:ρ混=0.5(ρ水+ρ乙醇).
(2)取用乙醇時,聞到乙醇的香味,說明分子
.實驗中
的現象也可證明分子的這種性質.
例3綠色化學試劑碳酸二甲酯是良好的溶劑和燃油添加劑,其化學式為C3H6O3.
請計算:
(1)碳酸二甲酯中碳、氧、氧三種元素的質量之比
(2)碳酸二甲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3)16克碳酸二甲醇中含碳元素的質量是
克.
四、課堂小練
1、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正確的是(

A、濕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運動
B、水結成冰——分子發生變化
C、干冰升華——分子之間間隔變大
D、輪胎充氣——分子之間也有間隔
2、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的
B、原子核質量大,體積也大
C、原子處于永恒的運動當中
D、原子是最小的微粒,無論運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都不能再分
3、在加壓條件下,25米3的石油氣可以裝入0.24米3的鋼瓶中,由此可以說明的是(

A、分子的質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構成
C、分子之間有間隙
D、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4、“珠簾十里卷春風”、“綠楊城郭是揚州”。去過揚州的人無不為揚州的美麗風景所吸引。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的是(

A、春天,柳絮飛揚
B、夏天,荷花飄香
C、秋天,落葉繽紛
D、冬天,雪花飄飄
5、在科學學習中,經常會遇到“1+1≠2”的有趣現象。下列選項符合此現象的是(

A、n個氮氣分子與n個氧氣分子混合后得到的分子總數
B、100毫升酒精與100毫升水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C、1克飽和食鹽水中加入1克水后所得到溶液的質量
D、以上都不對
6、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有(
),由原子構成的有(
),由離子構成的有(

A、酒精
B、食鹽
C、碳
D高錳酸鉀
E、氧氣
F、氖氣
7、一壺水燒開后,壺蓋被頂開,這是因為(

A、水分子變大了
B、水分解生成了氫氣和氧氣
C、水由液態變成氣態,體積增大
D、構成物質的微粒數目增多
8、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哈邁德·澤維爾開創了“飛秒化學”的新領域,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察到的是(

A、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
B、反應中原子的運動
C、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內部結構
9.下列關于Cu2(OH)2CO3的式量計算式正確的是


A.64×2×(16+2)×2×12×6×3
B.64×2+(16+1)×2+12+16×3
C.64×2+16+1×2+16×3
D.64×2+16+1×2+12+16×3
10.在電中性的原子中,
數等于
數,也等于
數。
11.從元素周期表中查閱下列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元素周期表在第207頁,在元素周期表中標在元素符號下方的數值就是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請你保留成整數)
N
;P
;O
;Cl
;Fe
;Na
;H

S
;C
;K
;Ca
;Al
;Cu
;Mg
。
12、原子很小,半徑約為_________m,可以通過_________鏡直接觀察.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半徑約為_________m,僅為與原子半徑的十萬分之一。
13.原子是由于居于
的帶
的原子核和核外帶

構成。由于原子核所帶的
和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
,但
相反,因此,整個原子
14.甲、乙、丙三位同學對構成物質的微粒的性質進行探究,實驗如下:
實驗學生實


作甲取兩個50毫升的量筒,分別量取50毫升蒸餾水,倒入一個100毫升的量筒中,滴入幾滴紅墨水,靜置乙取兩個50毫升的量筒,分別量取50毫升酒精,倒入一個100毫升的量筒中,滴入幾滴紅墨水,靜置丙取兩個50毫升的量筒,分別量取50毫升蒸餾水和50毫升酒精,倒入一個100毫升的量筒中,滴入幾滴紅墨水,靜置
靜置一段時間后,甲、乙、丙三位同學觀察到相同的現象,這種現象是
。
你對此現象的解釋是
。丙同學觀察到混合后的體積比混合前的總體積
,對此,你的解釋是
15、“用微觀的眼光看世界”是我們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之一。試根據下列材料,結合你已有的知識,簡要回答問題。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約有15萬億億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來數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約需要3萬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大多數物質都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1)材料一說明:

(2)材料二說明:
。
16.
缺鐵性貧血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一種疾病,諾貝爾獎獲得者費舍爾發現C34H32ClFeN4O4對缺鐵性貧血有顯著療效
(1)
C34H32ClFeN4O4中含有
種元素,一個C34H32ClFeN4O4分子中含有
個碳原子
(2)其實,最自然的補鐵是食物補鐵,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瘦肉.豆類等,如果每100克豬肝中含有25微克鐵,這里的鐵指的是
A.
鐵原子
B.
鐵元素
C.
鐵分子
17.計算下列化學式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總和(要求寫出計算式)。
H2O2_______________;NH4HCO3______________;
3CaCO3_____________;2CuSO4____
_______。
五、課后作業
1、原子由帶正電荷的_________和帶負電荷的__________構成。
(質子數=_________=____________)
構成
分子
原子
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

原子

_________
離子
2、下列物質中,屬于同一種物質的是(

A、碘和碘酒
B、冰和干冰
C、液氧和氧氣
D、糖和糖水
3.最早發現原子的科學家是(

A.湯姆生
B.
拉瓦錫
C.道爾頓
D.阿伏伽德羅
4.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

A.質子
B.核外電子
C.中子
D.原子核
5.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所有原子都有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
B.原子核質量大,體積也大
C.原子處于永恒的運動當中
D.原子是最小的微粒,無論運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都不能再分
6.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原子只能構成分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B.原子中不存在帶點微粒,所以原子不顯電性
C.原子不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D.原子的質量約等于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和
7.2N表示的意義是


A.表示兩個氮元素
B.表示兩種氮元素
C.表示兩個氮原子
D.既表示兩個氮元素,有表示兩個氮原子
8.
氧氣由(

A.
氧元素組成
B.
氧原子構成
C.
兩個氧元素組成
D.
兩個氧原子構成
9.1982年發現第109號元素,1997年命名為Meitnerium,這一元素符號應書寫成
(
)
A.
mt
B.
Mt
C.
mT
D.
MT
10.
某嬰兒配方奶粉商標有各營養成分的含量,
其中
鈣.磷.鐵.鋅
應理解為
(
)
A.
金屬
B.
非金屬
C.
元素
D.
分子
11.
下列四種元素中,與其他三種元素類別不同的是
(
)
A.

B.

C.

D.

12.
微量元素是指在人體中總含量不到萬分之一的20多種元素,這些元素對人體正常的代謝和健康起著重要作用.下列屬于微量元素的是
(
)
A.

B.

C.

D.

13.
下列不屬于常用化學肥料所含的有效元素的是(
)
A.
N
B.
P
C.
K
D.
I
14.下列符號中,既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元素的一個原子,還能表示該元素組成的物質的是


A.
O2
B.
H2O
C.
H
D.
C
15.
已知某原子的質子數,不能確定的是
(
)
A.
元素種類
B.
核電荷數
C.
核內中子數
D.
核外電子數
16.
在礦泉水說明書上寫有“含鈣3毫克”,這里的鈣是指(

A.
鈣單質
B.
鈣元素
C.
鈣的化合物
D.
鈣原子
17.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水由2個氧原子和1個氫原子構成
B.
每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分子和一個氫原子構成
C.
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D.
一個水分子由氫元素、氧元素構成
18.
下列說法無科學性錯誤的是(

A.
2個氫元素
B.
0.5個水分子
C.
3種元素
D.
3種氧元素
19.
原子雖小,但也有一定的質量,它的質量主要決定于
(
)
A.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的質量之和
B.核外電子的質量
C.中子的質量
D.
質子的質量
20.A、B兩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14和16,化合價分別為+4價和-2價,則A與B形成的化合物的式量為(
)
A.
60
?
B.
44?
C.
46?
D.
30
21.“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還可以分
C.分子之間有間隙
D.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2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原子是不帶電的
B.離子是帶電的
C.電子是帶負電的
D.原子核是不帶電的
23.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A.氯離子和鈉離子
B.氯化鈉原子
C.氯化鈉分子
D.氯化鈉離子
24、下列關于物質構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質都由分子構成的
B、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C、分子和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
D、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2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C、分子能構成物質,而原子不能
D、分子在運動,而原子是靜止的
26、夸克能直接構成(

A、質子和中子
B、電子
C、原子
D、分子
27、另人信服地證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的是(

A、水在通電的情況下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B、衣柜里的衛生球逐漸變小
C、液態水沸騰變成氣態水
D、固態碘受熱形成碘蒸汽
28、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解成_________,任何分子都是由_________構成的。例如:1個氫分子由2個_________構成,1個氧分子由2個_________構成。
29、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帶____電荷的_______和核外帶____電荷的_________構成。由于原子核所帶的電量和核外電子的電量_________,電性_________,因此整個原子_________(填“顯”或“不顯”)電性。
30.物質是由


構成。
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1)它們屬于微粒,都很小,但它們都在
;(2)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
;(3)它們之間存在相互的
31.
下列元素符號的書寫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在橫線上打“√”,錯誤的在橫線上改正。
鋁AL
氯cL
碳C
硅SI
鈉Mg
鐵FE
氧O
鈣cA
氮P
銅Ca
32.用線段把下面相關的項目連接起來:

C
金屬元素

Al

Cl
非金屬元素

Fe

S初中科學備課組
教師
班級
學生
日期:
上課時間:
主課題:
6章1,2節,
教學目標:
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性質
知道物質由原子、分子或離子等微粒構成
知道原子由原子核與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和中子由夸克構成
知道構成物質的微粒之間有相互作用,有一定的空隙存在
知道微粒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之中
能用物質的微粒模型解釋物質的三態變化
了解元素及物質有元素組成認識常見元素符號及其意義
知道相對原子質量
知道元素周期表
教學重難點:
分子,原子,離子的概念
元素的概念
相對原子質量
教學內容
一、熱身訓練
1、下列不能直接構成物質的微粒是(
A

A、電子
B、分子
C、原子
D、離子
2、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下列物質有原子直接構成的是(A

A、銅
B、氧氣
C、氯化鈉
D、二氧化碳
3、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
C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不停地運動,原子不運動
C、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可構成物質,原子不能構成物質
4、下列有關分子和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

A、分子的質量比原子的質量大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C、它們都是電中性的粒子
D、它們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5、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

A、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B、原子由質子和電子構成
C、原子失去電子變成離子
D、質子和中子由夸克構成
6、下列現象中不能表明微粒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D

A.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紅墨水,一會兒整杯水變紅了
B.把磨得很光的鉛板和金板長久緊壓在一起,金板中有鉛、鉛板中有金
C.配制消毒液時,能聞到刺鼻的氣味
D.在馬路上掃地,灰塵飛揚
7、“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梅花香氣的原因是(
D

A、分子很小
B、分子還可以再分
C、分子之間有間隙
D、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A、原子是不帶電的
B、離子是帶電的
C、電子是帶負電的
D、原子核是不帶電的
9、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A

A、氯離子和鈉離子
B、氯化鈉原子
C、氯原子和鈉原子
D、氯化鈉分子
10、從微觀角度看,訓練有素的緝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處的原因是(
C

A、分子之間有間隙
B、分子的質量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著
D、分子的體積很小
11、以下生活、學習經驗,不能說明構成物質的微粒間有空隙的是(
C

A、打氣筒能將氣體壓縮
B、酒精和水混合后的總體積變小
C、海綿能吸水
D、物體有熱脹冷縮現象
12、解釋下列現象
(1)晾干濕的衣服:分子在不斷運動之中。
(2)打開白酒瓶或醋瓶,可聞到酒香或酸味:分子在不斷運動之中
(3)將藍墨水滴入水中,水會變藍:分子在不斷運動之中
13.寫出下列元素符號和名稱:
硫:----S---
鈣:---Ca---
氯:---Cl--
碳:---C---
鎂:----Mg-----
磷:-----P---
He:---氦---
Fe
:---鐵----
Zn
:----鋅---
Cu:-----銅-----
14.寫出下列符號的含義或用元素符號表示
(1)O
---表示氧元素,或一個氧原子---
;(2)2N
----2個氮原子-----

(3)磷元素
----P---
;
(4)5個氯原子
---------5Cl--------
;
15.O2
表示的意思是:(1)(3)(4)(5)
(1)氧氣
(2)氧元素
(3)一個氧分子
(4)氧氣由氧元素組成
(5)一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
(6)兩個氧元素
16.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
C

A.相對原子質量
B.中子數
C.質子數
D.電子數
17.求下列物質的式量,并寫出計算過程:
Ca(OH)2:的式量:_________74___________;(NH4)2SO4的式量:____________132__________。
18.關于式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
A.
分子的質量
B.
各原子的質量之和
C.
以克為單位
D.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二、知識回顧
1.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
萬物---無論生物還是非生物,都是由分子,原子或者離子等微粒構成的
分子的定義
一塊方糖,分成兩塊,每一塊還是糖,繼續一分為二,依舊是糖,如此不斷地分,一直分到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這種微粒被稱為分子。自然界中有許多的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1、蔗糖是由無數個蔗糖分子構成的,水是由______構成的,氧氣是________由構成的。水分子
氧分子
2、_____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分子)
3、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分解成為________。原子不可再分。原子
4、道爾頓提出了實心球模型,他認為原子就象實心球一樣,不可再分,是基本微粒。
湯姆生提出了西瓜模型,他認為原子可以再分,電子象西瓜子一樣鑲嵌在原子中。
盧瑟福提出原子有核模型(又稱行星原子模型),他認為電子就象太陽系中的行星一樣繞著原子核高速運動。
4、原子是由帶正電荷的_______和帶負電荷的________構成的。原子核又由帶正電荷的_______和不帶電荷的______構成。原子核
核外電子
質子
中子
5、原子核所帶的電荷與核外電子所帶的電荷電量______,電性______,因此整個原子不帶電性。相等
相反
6、金,銀,銅,鐵等金屬中不存在分子,分別由無數個金原子,銀原子,銅原子等直接構成的
原子
構成
分子
構成
物質
構成
7、離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形成的
8、物質由
、

三種微粒構成。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1)它們屬于微粒,都很小,但它們都在
;(2)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
;(3)它們之間存在相互的
。(分子
原子
離子
不停地運動
間隙
作用力)
9、分子、原子、離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溫度越高,微粒的運動越

。如蔗糖在熱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得

。
物質的擴散現象是微粒運動的宏觀表現。
10、各種微粒之間有一定的間隙,一般來說:氣體微粒間隙較大,固體微粒間隙較小。例:兩種液體混合后總體積減小。
(1)當我們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時,到一定時候,感覺到很吃力,說明氣體分子之間存在
相互作用力
即斥力。
(2)用力拉才能把繩子拉斷,說明構成物質的微粒間同樣也有
相互作用力即引力
各種物質之間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力。由于微粒間的相互作用,使微粒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即空隙。
11、①冰具有一定的
形狀

體積
,那是因為固態冰中的水分子之間的
作用力
較強,它們按一定的順序整齊地排列,水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上振動。
②冰→水:溫度升高,水分子運動加劇,分子間作用力
減弱
。0oC時,冰開始熔化成水。液態水分子可以脫離原來的位置移動,所以水具有
流動
性。
③水→水蒸氣:溫度繼續升高,水分子運動更加劇烈,水分子間作用力更

,分子之間的空隙更

;100oC時,水成為水蒸氣,即水分子掙脫相互間的束縛,向外擴散運動。此時,水蒸氣既沒有一定的
體積
,也沒有固定的
形狀
。
水的三態及其轉化表明,水分子在不停地
運動
,分子間有
間隙
且相互作用。
物質三態的變化其原因是因為構成物質的微粒間有一定的空隙和相互作用力,且微粒在不斷運動的結果。
2.元素
(一)元素
1.
元素是具有相同
核電荷數
(即
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質子數或
核電荷數
決定元素的種類.
(1).
氧原子的總稱為

元素,碳原子的總稱為

元素,氫原子的總稱氫
元素.
(2).
一個水分子有
2
個氫原子和
1
個氧原子構成,水中由無數個水分子,因此,也有無數個氧原子和氫原子,它們分別總稱為氧元素和氫元素.因此,水是由

元素和

元素組成
2.物質有
元素
組成.
目前已知的化學元素已達
112
種,其中自然界中已發現的元素有
94
種,其余
18
種為人工合成元素.
3.
原子和元素的區別與聯系:
元素
原子概念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區別只講種類,不講個數,是個宏觀概念有種類,個數,大小,質量
使


例應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例: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應用于描述物質的微觀結構。例: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4.
元素,原子,分子,物質間的關系圖如下:
對于分子構成的物質規范說法有:(以水為例)
a
水由

元素與

元素組成
b
水有
水分子
構成
c
一個水分子有
2
個氫原子和
1
個氧原子構成
(2)
由原子或離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如:汞
食鹽)
a
汞由

元素組成;食鹽由

元素和

元素組成
b
汞由汞原子構成;食鹽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
(二)元素符號
1.
定義:元素符號通常以它們的
表示.(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
2.
書寫原則:表示元素符號的字母,第一個必須大寫,第二個必須小寫,即“一大二小”
3.
認識常見的元素
(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
H
O
C
N
F
Cl
Na
Mg
Al
Ba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
Si
S
P
K
Ca
Fe
Zn
I
Ag
Mn
)
注:元素可分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兩大類。一般金屬元素的名稱中有金字旁(除汞外);非金屬元素中,有氣字旁為氣態非金屬元素,有石字旁為固態金屬元素。
討論:以上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有

屬于非金屬元素的有

4.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1)表示一種元素
(2)表示該元素的一種原子
(3)元素符號前的數字,只表示原子個數
例:H
,
6H
(三)元素的分布
1.元素的分布極不均勻:宇宙中,
元素最多,其次是
;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是
,其次是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其次是
;地核中的主要元素是

;空氣中
元素最多,其次是
(氫H;氦He;氧O;硅Si;鋁Al;鐵Fe;鐵Fe;鎳Ni;氮N;氧O)
2.人體中的元素
(1)人體中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為:
氧、碳、氫、其他
(2)人體必需元素:宏量元素:
O
C
H
N
Ca
P
S
K
Na
Cl
Mg
微量元素:
Fe
Cu
Mn
I
F
Zn
Se
3.海水中的元素:

元素最多,

元素排在第二,再是氯和鈉元素
4.植物所需的三大營養元素為:

(N)
,

(P)
,

(K)
,因而化學肥料的有效化學元素為

,

,

5.地核中主要是:

(Fe)


(Ni)
3.相對原子質量
1.由于原子的實際質量很小,如果人們用它們的實際質量來計算的話那就非常的麻煩,例如一個氫原子的實際質量為1.674x10-27千克,一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x10-26千克。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x10-26千克。
相對原子質量是指以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任何一種原子的平均原子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稱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2.相對分子質量:分子量,指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又叫式量
4.元素周期表
(1)將化學元素依照某種特有數值從小到大順序依次排成一行,并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依照某種特有數值從小到大排成一列所形成的表格叫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中特有數值:原子序數和相對原子質量。
(3)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數值是相對原子質量,現行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數值是原子序數。
三、經典例題
例1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體積極小,其半徑約為原子半徑的十萬分之一,因此,相對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間。a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學家用一束平行高速運動的a粒子轟擊金箔時(金原子的核電荷數為79,相對原子質量為197),發現三種現象:
(1)有一小部分a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原因是a粒子途徑金原子核附近時,受到斥力而稍微改變了運動方向。
(2)大多數a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是__
a粒子通過原子內、原子間的空隙____。
(3)極少數的a粒子被彈了回來。原因是__
a粒子在金原子核的巨大斥力作用下被彈回_____。
(4)這個實驗叫__盧瑟福_實驗,通過實驗得出__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__。
例2某同學在學習分子有關性質后,進行如下實驗:
①把200mL的水與100mL的乙醇混合;②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幾滴紅墨水;
請你根據所學分子的有關知識,預測、推斷并回答有關問題:
(1)混合后的溶液中,下列關系成立的是(m-液體的質量、V-液體的體積、ρ-液體的密度):①(填序號).
①混合后溶液的質量:m混=m水+m乙醇;
②混合后溶液的體積:V混=V水+V乙醇;
③混合后的密度:ρ混=0.5(ρ水+ρ乙醇).
(2)取用乙醇時,聞到乙醇的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實驗中紅墨水向水中四處擴散的現象也可證明分子的這種性質.
例3綠色化學試劑碳酸二甲酯是良好的溶劑和燃油添加劑,其化學式為C3H6O3.
請計算:
(1)碳酸二甲酯中碳、氧、氧三種元素的質量之比6:l:8.
(2)碳酸二甲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40%.
(3)16克碳酸二甲醇中含碳元素的質量是6.4克.
四、課堂小練
1、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正確的是(
B

A、濕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運動
B、水結成冰——分子發生變化
C、干冰升華——分子之間間隔變大
D、輪胎充氣——分子之間也有間隔
2、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所有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的
B、原子核質量大,體積也大
C、原子處于永恒的運動當中
D、原子是最小的微粒,無論運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都不能再分
3、在加壓條件下,25米3的石油氣可以裝入0.24米3的鋼瓶中,由此可以說明的是(C

A、分子的質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構成
C、分子之間有間隙
D、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4、“珠簾十里卷春風”、“綠楊城郭是揚州”。去過揚州的人無不為揚州的美麗風景所吸引。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的是(
B

A、春天,柳絮飛揚
B、夏天,荷花飄香
C、秋天,落葉繽紛
D、冬天,雪花飄飄
5、在科學學習中,經常會遇到“1+1≠2”的有趣現象。下列選項符合此現象的是(
B

A、n個氮氣分子與n個氧氣分子混合后得到的分子總數
B、100毫升酒精與100毫升水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C、1克飽和食鹽水中加入1克水后所得到溶液的質量
D、以上都不對
6、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有(
A
E
),由原子構成的有(
C
F
),由離子構成的有(
B
D

A、酒精
B、食鹽
C、碳
D高錳酸鉀
E、氧氣
F、氖氣
7、一壺水燒開后,壺蓋被頂開,這是因為(
C

A、水分子變大了
B、水分解生成了氫氣和氧氣
C、水由液態變成氣態,體積增大
D、構成物質的微粒數目增多
8、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哈邁德·澤維爾開創了“飛秒化學”的新領域,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察到的是(
D

A、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
B、反應中原子的運動
C、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內部結構
9.下列關于Cu2(OH)2CO3的式量計算式正確的是

B

A.64×2×(16+2)×2×12×6×3
B.64×2+(16+1)×2+12+16×3
C.64×2+16+1×2+16×3
D.64×2+16+1×2+12+16×3
10.在電中性的原子中,
數等于
數,也等于
數。(質子
電子
電荷)
11.從元素周期表中查閱下列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元素周期表在第207頁,在元素周期表中標在元素符號下方的數值就是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請你保留成整數)
N
14
;P
31
;O
16
;Cl
35.5
;Fe
56
;Na
23
;H
1

S
32
;C
12
;K
39
;Ca
40
;Al
27
;Cu
64
;Mg
24

12、原子很小,半徑約為_________m,可以通過_________鏡直接觀察.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半徑約為_________m,僅為與原子半徑的十萬分之一。(10-10
掃描隧道顯微
10-15

13.原子是由于居于
的帶
的原子核和核外帶

構成。由于原子核所帶的
和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
,但
相反,因此,整個原子
(原子中心
;正電荷;負電荷;核外電子;正電荷;相等;電性;不顯電性)
14.甲、乙、丙三位同學對構成物質的微粒的性質進行探究,實驗如下:
實驗學生實


作甲取兩個50毫升的量筒,分別量取50毫升蒸餾水,倒入一個100毫升的量筒中,滴入幾滴紅墨水,靜置乙取兩個50毫升的量筒,分別量取50毫升酒精,倒入一個100毫升的量筒中,滴入幾滴紅墨水,靜置丙取兩個50毫升的量筒,分別量取50毫升蒸餾水和50毫升酒精,倒入一個100毫升的量筒中,滴入幾滴紅墨水,靜置
靜置一段時間后,甲、乙、丙三位同學觀察到相同的現象,這種現象是

你對此現象的解釋是
。丙同學觀察到混合后的體積比混合前的總體積
,對此,你的解釋是
(量筒內的液體慢慢變紅;觀察紅墨水的微粒在不斷的運動;??;構成物質的微粒間存在著一定的空隙)
15、“用微觀的眼光看世界”是我們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之一。試根據下列材料,結合你已有的知識,簡要回答問題。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約有15萬億億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來數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約需要3萬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大多數物質都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1)材料一說明:分子很小,但真實存在
。
(2)材料二說明:
微粒之間有間隙
。
16.
缺鐵性貧血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一種疾病,諾貝爾獎獲得者費舍爾發現C34H32ClFeN4O4對缺鐵性貧血有顯著療效
(1)
C34H32ClFeN4O4中含有6
種元素,一個C34H32ClFeN4O4分子中含有---34--個碳原子
(2)其實,最自然的補鐵是食物補鐵,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瘦肉.豆類等,如果每100克豬肝中含有25微克鐵,這里的鐵指的是B
A.
鐵原子
B.
鐵元素
C.
鐵分子
17.計算下列化學式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總和(要求寫出計算式)。
H2O2________34
_______;NH4HCO3_____79
____________;
3CaCO3____________
300
_________;2CuSO4________320_____________。
五、課后作業
1、原子由帶正電荷的_________和帶負電荷的__________構成。
(質子數=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核
核外電子
電子數
核電荷數)
構成
分子
原子
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

原子

_________
離子
(原子核
核外電子
質子
中子
夸克)
2、下列物質中,屬于同一種物質的是(
C

A、碘和碘酒
B、冰和干冰
C、液氧和氧氣
D、糖和糖水
3.最早發現原子的科學家是(
C

A.湯姆生
B.
拉瓦錫
C.道爾頓
D.阿伏伽德羅
4.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D)
A.質子
B.核外電子
C.中子
D.原子核
5.下列有關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C)
A.所有原子都有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
B.原子核質量大,體積也大
C.原子處于永恒的運動當中
D.原子是最小的微粒,無論運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都不能再分
6.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D)
A.原子只能構成分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B.原子中不存在帶點微粒,所以原子不顯電性
C.原子不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D.原子的質量約等于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和
7.2N表示的意義是

C

A.表示兩個氮元素
B.表示兩種氮元素
C.表示兩個氮原子
D.既表示兩個氮元素,有表示兩個氮原子
8.
氧氣由(
A

A.
氧元素組成
B.
氧原子構成
C.
兩個氧元素組成
D.
兩個氧原子構成
9.1982年發現第109號元素,1997年命名為Meitnerium,這一元素符號應書寫成
(
B
)
A.
mt
B.
Mt
C.
mT
D.
MT
10.
某嬰兒配方奶粉商標有各營養成分的含量,
其中
鈣.磷.鐵.鋅
應理解為
(
C
)
A.
金屬
B.
非金屬
C.
元素
D.
分子
11.
下列四種元素中,與其他三種元素類別不同的是
(
B
)
A.

B.

C.

D.

12.
微量元素是指在人體中總含量不到萬分之一的20多種元素,這些元素對人體正常的代謝和健康起著重要作用.下列屬于微量元素的是
(
B
)
A.

B.

C.

D.

13.
下列不屬于常用化學肥料所含的有效元素的是(
D
)
A.
N
B.
P
C.
K
D.
I
14.下列符號中,既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元素的一個原子,還能表示該元素組成的物質的是

D

A.
O2
B.
H2O
C.
H
D.
C
15.
已知某原子的質子數,不能確定的是
(
C
)
A.
元素種類
B.
核電荷數
C.
核內中子數
D.
核外電子數
16.
在礦泉水說明書上寫有“含鈣3毫克”,這里的鈣是指(
B

A.
鈣單質
B.
鈣元素
C.
鈣的化合物
D.
鈣原子
17.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水由2個氧原子和1個氫原子構成
B.
每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分子和一個氫原子構成
C.
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D.
一個水分子由氫元素、氧元素構成
18.
下列說法無科學性錯誤的是(
C

A.
2個氫元素
B.
0.5個水分子
C.
3種元素
D.
3種氧元素
19.
原子雖小,但也有一定的質量,它的質量主要決定于
(
A
)
A.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的質量之和
B.核外電子的質量
C.中子的質量
D.
質子的質量
20.A、B兩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14和16,化合價分別為+4價和-2價,則A與B形成的化合物的式量為(
C
)
A.
60
?
B.
44?
C.
46?
D.
30
21.“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D)
A.分子很小
B.分子還可以分
C.分子之間有間隙
D.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2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
A.原子是不帶電的
B.離子是帶電的
C.電子是帶負電的
D.原子核是不帶電的
23.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A)
A.氯離子和鈉離子
B.氯化鈉原子
C.氯化鈉分子
D.氯化鈉離子
24、下列關于物質構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物質都由分子構成的
B、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C、分子和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
D、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2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
B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C、分子能構成物質,而原子不能
D、分子在運動,而原子是靜止的
26、夸克能直接構成(
A

A、質子和中子
B、電子
C、原子
D、分子
27、另人信服地證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的是(
A

A、水在通電的情況下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B、衣柜里的衛生球逐漸變小
C、液態水沸騰變成氣態水
D、固態碘受熱形成碘蒸汽
28、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解成_________,任何分子都是由_________構成的。例如:1個氫分子由2個_________構成,1個氧分子由2個_________構成。(原子
原子
氫原子
氧原子)
29、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帶____電荷的_______和核外帶____電荷的_________構成。由于原子核所帶的電量和核外電子的電量_________,電性_________,因此整個原子_________(填“顯”或“不顯”)電性。(正
原子核

核外電子
相等
相反
不顯)
30.物質是由
、

構成。(分子、離子、原子)
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1)它們屬于微粒,都很小,但它們都在
(不停的運動);(2)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
(空隙);(3)它們之間存在相互的
(作用力)。
31.
下列元素符號的書寫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在橫線上打“√”,錯誤的在橫線上改正。
鋁AL---Al----
氯cL----Cl----
碳C-----√----
硅SI----Si-----
鈉Mg-----Na----
鐵FE----Fe----
氧O-------√---
鈣cA----Ca----
氮P-----N------
銅Ca----Cu-----
32.用線段把下面相關的項目連接起來:

C
金屬元素

Al

Cl
非金屬元素

Fe

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清涧县| 呼伦贝尔市| 北碚区| 宝丰县| 喀喇| 岫岩| 大宁县| 呼玛县| 津南区| 万山特区| 昂仁县| 开远市| 渝北区| 定陶县| 昔阳县| 周口市| 泊头市| 玉门市| 缙云县| 全州县| 汉沽区| 新蔡县| 潢川县| 乌兰县| 伊金霍洛旗| 临潭县| 石林| 洪洞县| 敖汉旗| 勃利县| 广平县| 广灵县| 兴和县| 宝坻区| 南充市| 双辽市| 凤山县| 台湾省| 克什克腾旗|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