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科學備課組教師班級學生日期:上課時間:主課題:5章3節,教學目標:知道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認識人體心臟的形態,了解心臟各部分結構的特點描述三種血管的分類特點和功能特點知道血液的成分及組成,血漿和血細胞的功能知道輸血原則、獻血的意義和四種血型系統分類掌握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以及血液變化的規律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區別動脈血和靜脈血教學重難點:血液循環途徑動脈血和靜脈血血型系統教學內容一、熱身訓練1.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A.動脈B.靜脈C.毛細血管D.無法判斷2.心臟的功能主要是為人體的血液循環提供()A.血液B.養料C.動力D.場所3.心臟每跳動一次,就是心臟()A.收縮一次B.舒張一次C.收縮兩次D.收縮和舒張各一次4.取一只完整的新鮮豬心臟,所有與豬心臟相連的血管均保留3-5厘米,從肺靜脈向心臟灌水,流出水的血管是()A.主動脈B.肺動脈C.肺靜脈D.大靜脈5.肺動脈連通于心臟的()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6.觀察心臟內部結構,發現瓣膜只能夠向一個方向開放,從而保證血流方向只能()A.由心房→心室→靜脈B.由心房→心室→動脈C.由心室→心房→動脈D.由靜脈→心室→心房7.心肌收縮時,心房、心室的容積________,心臟內的血受擠壓而流入_______;隨著心肌的舒張,心房、心室的容積_____,靜脈中的血流入_______。8、人體的血液之所以是紅色的,是因為下列哪種血細胞中含有哪種物質所致()A、白細胞,纖維蛋白質B、紅細胞,纖維蛋白質C、血小板,血紅蛋白D、紅細胞,血紅蛋白9、血液中的細胞包括()A、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B、紅細胞和血漿C、白細胞和血漿D、血小板和血清10、在人體的血液循環中,對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起重要作用的是()A、紅細胞B、白細胞C、血小板D、血漿11、紅細胞的功能是()A、運輸氧氣B、運輸氧料C、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D、運輸養料和部分廢物12、人受輕傷流血時,能自動止血,這是血液中哪種成分的作用()A、血漿B、血小板C、白細胞D、淋巴細胞13、血紅蛋白的特性是()A、易和氧結合,但不易分離B、氧濃度高時和氧結合,氧濃度低時和氧分離C、易和一氧化碳結合,也易分離D、不易和一氧化碳結合,但易分離14.某人負傷大出血,他自己是AB型血,若輸血最好輸哪種血型的血()A.A型B.B型C.O型D.AB型15、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是( )A、動脈B、靜脈C、心臟D、肺16.動脈血是指()A、顏色鮮紅,含養料豐富的血B、顏色鮮紅,含氧豐富的血C、顏色暗紅,含二氧化碳豐富的血D、顏色暗紅,含養料豐富的血17、在組織里發生氣體交換后,血液的變化是()A、動脈血變成靜脈血B、靜脈血變成動脈血C、動脈血沒有發生變化D、靜脈血沒有發生變化18、在心臟的結構中,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內血液依次是()A、動脈血、靜脈血、靜脈血、動脈血B、動脈血、動脈血、靜脈血、靜脈血C、靜脈血、動脈血、靜脈血、動脈血D、靜脈血、動脈血、動脈血、靜脈血19、甲血管與心室相連,流動著靜脈血,乙血管與心房相連,流著動著動脈血,則這兩條血管的名稱依次是()A、主動脈和肺靜脈B、肺動脈和上腔靜脈C、肺動脈和肺靜脈D、主動脈和下腔靜脈二、知識回顧1.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和結構1.和構成一個管道系統,血液在這個的管道系統中地循環流動,擔負著體內運輸的重要工作。它們共同組成血液循環系統。2.心臟(1)活動:哺乳動物心臟的解剖和觀察①取一豬心,用解剖刀和剪刀將心臟上的脂肪除去。②觀察心臟的外形,辨認各主要血管,心臟的左右側,及背面、腹面。用手觸摸心室壁,左、右心室的厚度是否有差異?。哪側心室的壁較厚些?。③將水通過漏斗注入各大血管內,觀察水從何處流出?(2)心臟的結構(房室瓣動脈瓣)①心臟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兩部分,左右兩部分又被能夠控制血液定向流動的、只能向一個方向開口的分隔成上下兩個腔。②整個心臟內部可分為四個腔: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它們分別與相連。(心腔)與(血管)相連;(心腔)與(血管)相連;(心腔)與(血管)相連;(心腔)與(血管)相連。心房與心室之間的瓣膜叫;心室與動脈之間的瓣膜叫。它們的作用:。(3)心臟的功能和心率①心臟借助心肌交替的收縮和舒張,泵壓著血液流動。心臟的這種,是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動力來源。②心臟每分鐘搏動的次數稱為,一般健康人休息時的心率為次/分鐘。2.血管1.血管分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種。2.動脈:運送血液______心臟(填“離開”或“回到”),管壁較____,彈性____,血流____;靜脈:運送血液______心臟(填“離開”或“回到”),管壁較_____,彈性_____,血流_____;毛細血管:連接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血管,壁極______,只由一層______細胞組成,徑極______,只允許紅細胞呈__________通過,管內血流速度______,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充分的進行交換。3.人體血液的總量1、在試管中滴入事先準備好的10ml人(或家畜)的血液,放入少量的檸檬酸鈉溶液(抗凝劑),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觀察.1)試管中的血液分為幾層?2)各呈現什么顏色?是什么?大致比例是多少?2、血漿的主要功能是。3、血細胞有、、三種。4、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5、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6、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7.正常人的血量約為體重的,如果體重為60kg,大約血量為升。4.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1.活動:觀察血液的成分⑴觀察新鮮動物血液的顏色狀態。⑵觀察另一份已分層的血液,觀察發現血液可分為層。上層是色,透明,是;下層是色,透明,是;中間為一薄層色的和。血液由和組成。血漿占血液總量的,其中90%以上是,其余是無機物和有機物。⑶血細胞的特征:紅細胞:細胞核,呈形。因含有而使血液呈紅色。白細胞:細胞核,呈。比紅細胞但數量。血小板:細胞核,形狀,最。以上血細胞都在內形成。⑷血細胞的數量:(正常成年人在每微升血液中所含血細胞的數量)紅細胞:男子400萬—550萬,女子350萬—450萬個。白細胞:4000—10000個。血小板:10萬—30萬個。2.血細胞的功能血漿:運載、運輸和等。紅細胞:攜帶、運輸和。白細胞:吞噬。血小板:促進。血紅蛋白的特性:在氧濃度的地方,容易與氧;在氧濃度的地方,又容易與氧。貧血:血液中、偏少,使血液運輸氧的能力,從而出現精神不振、頭暈、臉色蒼白等現象。5.輸血和血型1.一個人一次失血不超過體內血量的(約400ml),就不會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況。所以每個公民都有獻血的義務。一次失血超過體內血量的(1200ml——1500ml),生命就有危險。將其他人的血液輸送到病人體內的過程叫。2.血型系統①血型由決定且終生不變。血型有多種,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的是血型系統。②按照ABO血型系統,人類的血型分為、、、四種血型。3.輸血原則①輸血時應以輸為原則。如遇緊急情況,可輸異型血。異型輸血,不宜過多、過快,否則會因為來不及稀釋而發生凝集。②異型輸血只在一定血型之間進行。型血可輸給其他血型的病人,而型血可以接受其他三種血型的血。受血者血型可接受血型A型A型O型B型B型O型O型O型AB型A型B型O型AB型6.循環系統(主動脈上下腔靜脈全身毛細血管網肺動脈肺靜脈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1.血液循環系統是由、和組成。血液在的泵壓下,通過血管在全身循環流動,根據循環途徑的不同,可將血液循環分為和兩部分。2.以左心室為起點的循環,把血液送到全身各處,稱為;以右心室為起點的循環,把血液送到肺部,稱為。體循環:→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各處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肺循環:→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左心房。從圖中可以看出:心室與相連,心房與相連,循環路線從出發回到。體循環和肺循環在處連通。通過肺循環流回心房的血液,流入心室,又開始新的體循環。體循環和肺循環是進行的。3.血液的變化①動脈血:含氧量,含二氧化碳,呈色。②靜脈血:含氧量,含二氧化碳,呈色。③血液變化的規律:血液從心臟由動脈輸送到全身毛細血管,血液中的氧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靜脈血被送回到心臟,再由心臟把血液輸送到肺部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而肺泡中的氧進入血液,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肺循環:靜脈血變。體循環:變為靜脈血。肺動脈內流血,肺靜脈內流血。4.血液循環的功能:主要是不斷將和等送到全身每個細胞,并將呼吸作用產生的和其他廢物排出體外。三、經典例題例1.如圖是人體血液循環簡圖,A、B、C、D代表心臟的腔,E、F、M、N、P、Q代表血管.回答有關問題:(1)食物中的糖類、脂肪和等物質都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這些物質主要在消化道的內被消化.(2)肺泡是肺的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肺的主要功能是.(3)手指尖毛細血管里的一個紅細胞,經血液循環再回到手指尖,經過的路徑是F→→F(用圖中的代碼和箭頭表示).(4)如果F是腎臟里的毛細血管,那么血管N內的血液與血管M內的比較,血管N內血液中物質的明顯變化是減少,二氧化碳增多.(5)血液在血管中循環流動的動力來自心臟,心臟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如“心臟由心肌構成是與泵血功能相適應的”.請再列舉一條心臟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例子.例2.如圖為人體心臟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示例:[①]下腔靜脈)(1)心臟壁最厚的腔是[],與其相連的血管是[].(2)心臟內保證血液由A流向B,由C流向D的結構是.(3)①②③④⑤中流動脈血的有(填序號).(4)血液流經消化系統后,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血液,此時血液變成了,說明營養物質的吸收需要消耗.例3.如圖中A、B、C、D代表人體內不同部位的血管,a、b分別代表血液里氣體含量在人體不同部位的變化曲線.據圖分析:(1)若橫線的A段為組織內毛細血管,則b為的變化曲線,原因是在A段血管中,血液中的氧氣與血紅蛋白并擴散到組織細胞,血液由變為.(2)C段血管最可能為毛細血管,原因是.(3)組織細胞代謝產生的廢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尿液的形成與腎小球的和腎小管的有關.例4.如圖是兩位女同學的血液化驗單,請據表回答: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小紅3.0×1012個/L90g/L6.1×109個/L2.5×1011個/L小蘭4.2×1012個/L130g/L16×109個/L2.8×1011個/L參考值(3.5~5.0)×1012個/L(110~150)g/L(4~10)×109個/L(1~3)×1011個/L(1)紅細胞具有運輸的功能.小紅的紅細胞數目過少和含量過低,經常頭暈、疲乏,患有,在飲食中應該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的食物.(2)經醫生診斷小蘭患有急性肺炎,診斷依據之一是化驗單上她的數目過多.四、課堂小練1.由于心臟內瓣膜的作用,心臟內血液流動的方向是()A.動脈→心房→心室B.心室→動脈→心房C.心房→心室→動脈D.心室→心房→動脈2.人手臂上會隆起一條條"青筋",這是()A.動脈B.靜脈C.毛細血管D.神經3.下列關于動脈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是將血液帶離心臟的血管B.管內血液流動的速度較大C.管壁厚,彈性較大D.管腔內徑比對應靜脈大4.在人的心臟結構中,與上、下腔靜脈相連的是()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D.右心房5.一段較長且帶有幾個分支的血管,如果從其中一端可灌入水,而另一端卻不能灌人水,則可推測這條血管是()A.動脈B.靜脈C.毛細血管D.無法確定6.下列關于脈搏的說法,錯誤的是()A.脈搏的頻率與心率相同B.脈搏與心率完全同步C.在動脈處能摸到脈搏,在靜脈處摸不到脈搏D.脈搏可以反應某些身體狀況7.心血管系統中沒有瓣膜的是()A.心房與心室間B.心室與動脈間C.靜脈內D.動脈內8.用豬心做灌流實驗時,要想使水從主動脈流出,應將水注入()A.上腔靜脈B.下腔靜脈C.肺靜脈D.肺動脈9、某患者失血過多,分別輸入A型血或B型血,均無凝集反應發生,該人的血型是()A、AB型B、O型C、A型D、B型10.在血細胞中沒有細胞核的是()A.紅細胞和白細胞B.紅細胞和血小板C.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D.白細胞和血小板11.下列成年男子生理數值中不屬于健康標準的是()A.紅細胞:500萬個/mm3B.血小板:25萬個/mm3C.心率:76次/minD.白細胞:12000個/mm312.獻血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健康成年人一次獻血通常為()A.200-30OmLB.400-5OOmLC.500-60OmLD.600-80OmL13.成熟的紅細胞呈狀,沒有。紅細胞內有,因而呈紅色。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而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14.按照ABO血型系統,人類有四種血型,輸血時應以輸入為原則。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其中可以接受其他三種血型血的病人血型為。15.取一個量筒,放入少量抗凝劑,再注入2—3mL新鮮的動物血,靜置一段時間后如圖7-3所示。(1)上層A呈色,是,約占血液總量的。(2)下層C呈色,不透明,是。(3)中間B薄層呈色,是和。(4)人不小心劃傷皮膚出血后,過一會兒后會凝固。這是為什么?16、認識化驗報告下面是王先生和王女士的驗血報告。通過你仔細的閱讀與比較,然后回答下列問題。樣本A樣本B正常(參考值)姓名:王先生年齡:53姓名:王女士年齡:45葡萄糖(g/dm3)1058585紅細胞(/L)5.1×10124.0×1012(4.6-6.5)×1012白細胞(/L)6.5×1095.5×109(4.0-11.0)×109血小板(/L)300×109200×109(150-400)×109血紅蛋白(g/dm3)161513.0-18.0?結論:病人王先生患有病;病人王女士患有。(1)、醫生對王女士說她的血糖水平正常,但王先生卻患有糖尿病。驗血報告的哪部分指出了這點?。(2)、醫生告訴王女士她患有貧血,報告的哪部分指出了這點?。(3)、驗血報告的哪部分指出王女士沒有受到細菌感染?。(4)、驗血報告的哪部分指出王女士的凝血功能是正常的?。五、課后作業1.甲血管與心室相連,流動著靜脈血;乙血管與心房相連,流著動脈血。這兩條血管的名稱依次是()A.主動脈和肺靜脈B.肺動脈和上腔靜脈C.肺動脈和肺靜脈D.主動脈和下腔靜脈2.血液從左心室流到左心房先后要經過()A.肺循環B.體循環C.肺循環和體循環D.體循環和肺循環3.下列心臟結構中,都有靜脈血的是()A.左心房和右心房B.左心室和右心室C.右心房和右心室D.左心房和左心室4、下列選項中,與貧血無關的是()A、紅細胞數量過少B、血紅蛋自含量過少C、白細胞數量過少D、常表現出精神不振、疲勞、頭暈和面色蒼白等癥狀5.某人手指不慎劃破出血,血液中與止血和避免發炎有關的是()A、血小板、血漿B、血小板、白細胞C、紅細胞、血漿D、白細胞、血漿6.右表是某種哺乳動物體幾種組織中血液內氧合血紅蛋白的情況其中代謝最旺盛的是()A、肺泡B、組織甲C、組織乙D、組織丙組織名稱血紅蛋白與氧的結合率(%)肺泡96組織甲60組織乙50組織丙257、將lO毫升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劑的試管中,靜置一段時間以后,分為上、下兩部分。在上、下兩部分的交界處是()A、呈暗紅色的紅細胞B呈淡黃色的血漿C、呈白色的白細胞D、呈白色的白細胞和血小板8.在人體的血液循環中,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發生在()A.肺部的毛細血管B.全身各部分的毛細血管C.心臟的左心室和右心室D.上、下腔靜脈和右心房9.四個同學討論血液循環的問題,得出下列不同的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是()A.心臟有四個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B.動脈中流動的血液是動脈血,靜脈中流動的血液是靜脈血C.血液循環有兩條完全獨立的途徑,即體循環和肺循環D.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物質交換的場所在毛細血管10.血液在體循環和肺循環中流動的共同規律是()A.心室→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房B.心室→靜脈→毛細血管→動脈→心房C.心房→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室D.心房→靜脈→毛細血管→動脈→心房11、肌肉注射青霉素,若跟蹤檢查,則先從心臟的哪個腔發現這種藥()A.右心室B.左心室C.右心房D.左心房12.在靜脈血變成動脈血的過程中,氧合血紅蛋白的形成部位是()A、組織周圍的毛細血管B、組織內C、肺泡內D、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13.下列關于動脈血和靜脈血的說法正確的是()A.動脈血管里流的是動脈血,靜脈血管里流的是靜脈血B.肺動脈里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里流的是動脈血C.主動脈里流的是靜脈血,上下腔靜脈里流的是動脈血D.肺動脈里流的是動脈血,肺靜脈里流的是靜脈血14.某人因肺炎需要往上肢的靜脈中輸液,藥物隨血液送到肺部時,所經過的途徑依次是()①上腔靜脈;②下腔靜脈;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體毛細血管;⑥肺動脈;⑦肺靜脈;⑧肺毛細血管A.①→③→④→⑥→⑧B.②→③→⑤→⑦→⑧C.①→②→③→⑤→⑧D.⑤→③→④→⑥→⑦15、血液在肺循環中的流動次序是()A.右心室→肺動脈→肺毛細血管→肺靜脈→右心房B.左心室→肺動脈→肺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C.右心室→肺動脈→肺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D.右心室→肺靜脈→肺毛細血管→肺動脈→左心房16.人體內營養物質的運輸主要是由系統來完成的。17.血液是在一個由和組成的封閉管道內循環流動的。18.心臟位于人體內,主要由構成,它內部分為、、和四個腔,其中位于心臟下部、體積較大、壁較厚的是。19.血管分為、和三種。其中連通最小動脈和靜脈之間的血管是,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流速度,這些特點適合于血液和組織細胞之間的。20.圖7-3為人體心臟結構圖。據圖回答:(1)填寫各結構名稱:C.,E.,F.,G.。(2)動脈瓣位于和之間,起到作用。21.體循環開始于,結束于;肺循環開始于,結束于。兩個循環路線在連通。22.圖7-4為血液流過某器官的示意圖。據圖回答:(1)如果b表示心臟,那么a是,c是(血管名稱);。(2)如果b表示肺,那么a內流的是血;(3)如果b表示全身毛細血管網,那么。c內流的是血。23.小明感冒后得了扁桃體炎,醫生給他左手靜脈點滴青霉素,藥物經過怎樣的途徑到達扁桃體治病?(1)藥物→左手的靜脈→上腔靜脈→右→右→動脈→肺部毛細血管→靜脈→左心房→→動脈→各級動脈→扁桃體的毛細血管。(2)青霉素最先在心臟的哪一腔發現?。至少要幾次經過心臟才能到達病灶治病?。初中科學備課組教師班級學生日期:上課時間:主課題:5章3節,教學目標:知道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認識人體心臟的形態,了解心臟各部分結構的特點描述三種血管的分類特點和功能特點知道血液的成分及組成,血漿和血細胞的功能知道輸血原則、獻血的意義和四種血型系統分類掌握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以及血液變化的規律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區別動脈血和靜脈血教學重難點:血液循環途徑動脈血和靜脈血血型系統教學內容一、熱身訓練1.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C)A.動脈B.靜脈C.毛細血管D.無法判斷2.心臟的功能主要是為人體的血液循環提供(C)A.血液B.養料C.動力D.場所3.心臟每跳動一次,就是心臟(D)A.收縮一次B.舒張一次C.收縮兩次D.收縮和舒張各一次4.取一只完整的新鮮豬心臟,所有與豬心臟相連的血管均保留3-5厘米,從肺靜脈向心臟灌水,流出水的血管是(A)A.主動脈B.肺動脈C.肺靜脈D.大靜脈5.肺動脈連通于心臟的(A)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6.觀察心臟內部結構,發現瓣膜只能夠向一個方向開放,從而保證血流方向只能(B)A.由心房→心室→靜脈B.由心房→心室→動脈C.由心室→心房→動脈D.由靜脈→心室→心房7.心肌收縮時,心房、心室的容積__縮小______,心臟內的血受擠壓而流入__動脈_____;隨著心肌的舒張,心房、心室的容積__增大______,靜脈中的血流入____心臟___。8、人體的血液之所以是紅色的,是因為下列哪種血細胞中含有哪種物質所致(D)A、白細胞,纖維蛋白質B、紅細胞,纖維蛋白質C、血小板,血紅蛋白D、紅細胞,血紅蛋白9、血液中的細胞包括(A)A、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B、紅細胞和血漿C、白細胞和血漿D、血小板和血清10、在人體的血液循環中,對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起重要作用的是(D)A、紅細胞B、白細胞C、血小板D、血漿11、紅細胞的功能是(C)A、運輸氧氣B、運輸氧料C、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D、運輸養料和部分廢物12、人受輕傷流血時,能自動止血,這是血液中哪種成分的作用(B)A、血漿B、血小板C、白細胞D、淋巴細胞13、血紅蛋白的特性是(B)A、易和氧結合,但不易分離B、氧濃度高時和氧結合,氧濃度低時和氧分離C、易和一氧化碳結合,也易分離D、不易和一氧化碳結合,但易分離14.某人負傷大出血,他自己是AB型血,若輸血最好輸哪種血型的血(D)A.A型B.B型C.O型D.AB型15、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是( C )A、動脈B、靜脈C、心臟D、肺16.動脈血是指(B)A、顏色鮮紅,含養料豐富的血B、顏色鮮紅,含氧豐富的血C、顏色暗紅,含二氧化碳豐富的血D、顏色暗紅,含養料豐富的血17、在組織里發生氣體交換后,血液的變化是(A)A、動脈血變成靜脈血B、靜脈血變成動脈血C、動脈血沒有發生變化D、靜脈血沒有發生變化18、在心臟的結構中,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內血液依次是(B)A、動脈血、靜脈血、靜脈血、動脈血B、動脈血、動脈血、靜脈血、靜脈血C、靜脈血、動脈血、靜脈血、動脈血D、靜脈血、動脈血、動脈血、靜脈血19、甲血管與心室相連,流動著靜脈血,乙血管與心房相連,流著動著動脈血,則這兩條血管的名稱依次是(C)A、主動脈和肺靜脈B、肺動脈和上腔靜脈C、肺動脈和肺靜脈D、主動脈和下腔靜脈二、知識回顧1.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和結構1.和構成一個管道系統,血液在這個的管道系統中地循環流動,擔負著體內運輸的重要工作。它們共同組成血液循環系統。心臟血管封閉式周而復始物質2.心臟(1)活動:哺乳動物心臟的解剖和觀察①取一豬心,用解剖刀和剪刀將心臟上的脂肪除去。②觀察心臟的外形,辨認各主要血管,心臟的左右側,及背面、腹面。用手觸摸心室壁,左、右心室的厚度是否有差異?。哪側心室的壁較厚些?。有差異左側③將水通過漏斗注入各大血管內,觀察水從何處流出?(2)心臟的結構(房室瓣動脈瓣)①心臟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兩部分,左右兩部分又被能夠控制血液定向流動的、只能向一個方向開口的分隔成上下兩個腔。房室瓣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血管②整個心臟內部可分為四個腔: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它們分別與相連。(心腔)與(血管)相連;右心房上\下腔靜脈(心腔)與(血管)相連;左心房肺靜脈(心腔)與(血管)相連;右心室肺動脈(心腔)與(血管)相連。左心室主動脈心房與心室之間的瓣膜叫;心室與動脈之間的瓣膜叫。它們的作用:。房室瓣動脈瓣保證血液向一定的方向流動(3)心臟的功能和心率①心臟借助心肌交替的收縮和舒張,泵壓著血液流動。心臟的這種搏動,是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動力來源。②心臟每分鐘搏動的次數稱為心率,一般健康人休息時的心率為60--80次/分鐘。2.血管1.血管分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種。動脈靜脈毛細血管2.動脈:運送血液______心臟(填“離開”或“回到”),管壁較____,彈性____,血流____;靜脈:運送血液______心臟(填“離開”或“回到”),管壁較_____,彈性_____,血流_____;毛細血管:連接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血管,壁極______,只由一層______細胞組成,徑極______,只允許紅細胞呈__________通過,管內血流速度______,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充分的進行交換。離開厚大較快回到薄小較慢小動脈小靜脈薄上皮細單行慢3.人體血液的總量1、在試管中滴入事先準備好的10ml人(或家畜)的血液,放入少量的檸檬酸鈉溶液(抗凝劑),靜置一段時間后進行觀察.1)試管中的血液分為幾層?三層2)各呈現什么顏色?是什么?大致比例是多少?上層淡黃色、是血漿,55%下層是暗紅色,是紅細胞中間是白色的白細胞和血小板下層和中間為45%2、血漿的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等3、血細胞有、、三種。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4、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攜帶、運輸氧和二氧化碳5、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侵入體內的細菌6、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促進血液的凝固7.正常人的血量約為體重的,如果體重為60kg,大約血量為升。7%-8%4.54.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1.活動:觀察血液的成分⑴觀察新鮮動物血液的顏色狀態。⑵觀察另一份已分層的血液,觀察發現血液可分為三層層。上層是淡黃色色,透明,是是血漿;下層是暗紅色色,不透明,是紅細胞;中間為一薄層白色的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漿占血液總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無機物和有機物。⑶血細胞的特征:紅細胞:無細胞核,呈雙凹圓餅形。因含有血紅蛋白而使血液呈紅色。白細胞:有細胞核,呈白色圓球或形狀不規則。比紅細胞稍大但數量少。血小板:無細胞核,形狀不規則,最小。以上血細胞都在骨髓內形成。⑷血細胞的數量:(正常成年人在每微升血液中所含血細胞的數量)紅細胞:男子400萬—550萬,女子350萬—450萬個。白細胞:4000—10000個。血小板:10萬—30萬個。2.血細胞的功能血漿: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等。紅細胞:攜帶、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白細胞:吞噬病毒。血小板:促進血液凝固。血紅蛋白的特性:在氧濃度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貧血:血液中紅細胞、血紅蛋白偏少,使血液運輸氧的能力降低,從而出現精神不振、頭暈、臉色蒼白等現象。5.輸血和血型1.一個人一次失血不超過體內血量的10%(約400ml),就不會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況。所以每個公民都有獻血的義務。一次失血超過體內血量的30%(1200ml——1500ml),生命就有危險。將其他人的血液輸送到病人體內的過程叫輸血。2.血型系統①血型由基因決定且終生不變。血型有多種,在臨床上有重要意義的是ABO血型系統。②按照ABO血型系統,人類的血型分為A、B、O、AB四種血型。3.輸血原則①輸血時應以輸輸同型血為原則。如遇緊急情況,可輸異型血。異型輸血,不宜過多、過快,否則會因為來不及稀釋而發生凝集。②異型輸血只在一定血型之間進行。O型血可輸給其他血型的病人,而AB型血可以接受其他三種血型的血。受血者血型可接受血型A型A型O型B型B型O型O型O型AB型A型B型O型AB型6.循環系統(主動脈上下腔靜脈全身毛細血管網肺動脈肺靜脈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1.血液循環系統是由血液、血管和心臟組成。血液在心臟的泵壓下,通過血管在全身循環流動,根據循環途徑的不同,可將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2.以左心室為起點的循環,把血液送到全身各處,稱為體循環;以右心室為起點的循環,把血液送到肺部,稱為肺循環。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各處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從圖中可以看出:心室與動脈相連,心房與靜脈相連,循環路線從心室出發回到心房。體循環和肺循環在心臟處連通。通過肺循環流回左心房的血液,流入左心室,又開始新的體循環。體循環和肺循環是同時進行的。3.血液的變化①動脈血:含氧量高,含二氧化碳低,呈鮮紅色。②靜脈血:含氧量低,含二氧化碳高,呈暗紅色。③血液變化的規律:血液從心臟由動脈輸送到全身毛細血管,血液中的氧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靜脈血被送回到心臟,再由心臟把血液輸送到肺部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而肺泡中的氧進入血液,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肺循環:靜脈血變動脈血。體循環:動脈血變為靜脈血。肺動脈內流靜脈血,肺靜脈內流動脈血。4.血液循環的功能:主要是不斷將養料和氧氣等送到全身每個細胞,并將呼吸作用產生的和其他廢物排出體外。二氧化碳三、經典例題例1.如圖是人體血液循環簡圖,A、B、C、D代表心臟的腔,E、F、M、N、P、Q代表血管.回答有關問題:(1)食物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等物質都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這些物質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腸內被消化.(2)肺泡是肺的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肺的主要功能是氣體交換.(3)手指尖毛細血管里的一個紅細胞,經血液循環再回到手指尖,經過的路徑是F→N→C→D→P→E→Q→A→B→M(說明:缺一環節不得分)→F(用圖中的代碼和箭頭表示).(4)如果F是腎臟里的毛細血管,那么血管N內的血液與血管M內的比較,血管N內血液中物質的明顯變化是氧氣和尿素(或氧氣、尿素和營養物質)減少,二氧化碳增多.(5)血液在血管中循環流動的動力來自心臟,心臟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如“心臟由心肌構成是與泵血功能相適應的”.請再列舉一條心臟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例子.左心室壁厚,與輸送血液距離最遠相適應(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與輸送血液距離遠近相適應:有房室瓣和動脈瓣,防止血液倒流等.符合題目要求即可得分,只寫結構不寫功能不得分).例2.如圖為人體心臟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示例:[①]下腔靜脈)(1)心臟壁最厚的腔是[D]左心室,與其相連的血管是[④]主動脈.(2)心臟內保證血液由A流向B,由C流向D的結構是房室瓣.(3)①②③④⑤中流動脈血的有④⑤(填序號).(4)血液流經消化系統后,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血液,此時血液變成了靜脈血,說明營養物質的吸收需要消耗氧氣.例3.如圖中A、B、C、D代表人體內不同部位的血管,a、b分別代表血液里氣體含量在人體不同部位的變化曲線.據圖分析:(1)若橫線的A段為組織內毛細血管,則b為氧氣含量的變化曲線,原因是在A段血管中,血液中的氧氣與血紅蛋白分離(迅速分離)并擴散到組織細胞,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2)C段血管最可能為肺泡內毛細血管,原因是氧氣含量迅速增加.(3)組織細胞代謝產生的廢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尿液的形成與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關.例4.如圖是兩位女同學的血液化驗單,請據表回答: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小紅3.0×1012個/L90g/L6.1×109個/L2.5×1011個/L小蘭4.2×1012個/L130g/L16×109個/L2.8×1011個/L參考值(3.5~5.0)×1012個/L(110~150)g/L(4~10)×109個/L(1~3)×1011個/L(1)紅細胞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小紅的紅細胞數目過少和血紅蛋白含量過低,經常頭暈、疲乏,患有貧血,在飲食中應該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和鐵質的食物.(2)經醫生診斷小蘭患有急性肺炎,診斷依據之一是化驗單上她的白細胞數目過多.四、課堂小練1.由于心臟內瓣膜的作用,心臟內血液流動的方向是(C)A.動脈→心房→心室B.心室→動脈→心房C.心房→心室→動脈D.心室→心房→動脈2.人手臂上會隆起一條條"青筋",這是(B)A.動脈B.靜脈C.毛細血管D.神經3.下列關于動脈的敘述不正確的是(D)A.是將血液帶離心臟的血管B.管內血液流動的速度較大C.管壁厚,彈性較大D.管腔內徑比對應靜脈大4.在人的心臟結構中,與上、下腔靜脈相連的是(D)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D.右心房5.一段較長且帶有幾個分支的血管,如果從其中一端可灌入水,而另一端卻不能灌人水,則可推測這條血管是(B)A.動脈B.靜脈C.毛細血管D.無法確定6.下列關于脈搏的說法,錯誤的是(B)A.脈搏的頻率與心率相同B.脈搏與心率完全同步C.在動脈處能摸到脈搏,在靜脈處摸不到脈搏D.脈搏可以反應某些身體狀況7.心血管系統中沒有瓣膜的是(D)A.心房與心室間B.心室與動脈間C.靜脈內D.動脈內8.用豬心做灌流實驗時,要想使水從主動脈流出,應將水注入(C)A.上腔靜脈B.下腔靜脈C.肺靜脈D.肺動脈9、某患者失血過多,分別輸入A型血或B型血,均無凝集反應發生,該人的血型是(A)A、AB型B、O型C、A型D、B型10.在血細胞中沒有細胞核的是(B)A.紅細胞和白細胞B.紅細胞和血小板C.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D.白細胞和血小板11.下列成年男子生理數值中不屬于健康標準的是(D)A.紅細胞:500萬個/mm3B.血小板:25萬個/mm3C.心率:76次/minD.白細胞:12000個/mm312.獻血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健康成年人一次獻血通常為(A)A.200-30OmLB.400-5OOmLC.500-60OmLD.600-80OmL13.成熟的紅細胞呈狀,沒有。紅細胞內有,因而呈紅色。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而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兩面凹的圓餅細胞核血紅蛋白運輸氧和二氧化碳吞食侵人人體的細菌等異物14.按照ABO血型系統,人類有四種血型,輸血時應以輸入為原則。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其中可以接受其他三種血型血的病人血型為。A、B、AB、O同型血AB15.取一個量筒,放入少量抗凝劑,再注入2—3mL新鮮的動物血,靜置一段時間后如圖7-3所示。(1)上層A呈色,是,約占血液總量的。(1)淡黃血漿55%(2)下層C呈色,不透明,是。(2)紅血細胞(3)中間B薄層呈色,是和。(3)白血小板白細胞(4)人不小心劃傷皮膚出血后,過一會兒后會凝固。這是為什么?(4)血小板起到止血和加快凝血的作用16、認識化驗報告下面是王先生和王女士的驗血報告。通過你仔細的閱讀與比較,然后回答下列問題。樣本A樣本B正常(參考值)姓名:王先生年齡:53姓名:王女士年齡:45葡萄糖(g/dm3)1058585紅細胞(/L)5.1×10124.0×1012(4.6-6.5)×1012白細胞(/L)6.5×1095.5×109(4.0-11.0)×109血小板(/L)300×109200×109(150-400)×109血紅蛋白(g/dm3)161513.0-18.0?結論:病人王先生患有病;病人王女士患有。(1)、醫生對王女士說她的血糖水平正常,但王先生卻患有糖尿病。驗血報告的哪部分指出了這點?。(2)、醫生告訴王女士她患有貧血,報告的哪部分指出了這點?。(3)、驗血報告的哪部分指出王女士沒有受到細菌感染?。(4)、驗血報告的哪部分指出王女士的凝血功能是正常的?。糖尿病貧血(1)糖尿病數值(2)紅細胞數值4.0×1012不在正常范圍內(3)白細胞數值5.5×109在正常范圍內(4)血小板數值200×109在正常范圍內五、課后作業1.甲血管與心室相連,流動著靜脈血;乙血管與心房相連,流著動脈血。這兩條血管的名稱依次是(C)A.主動脈和肺靜脈B.肺動脈和上腔靜脈C.肺動脈和肺靜脈D.主動脈和下腔靜脈2.血液從左心室流到左心房先后要經過(B)A.肺循環B.體循環C.肺循環和體循環D.體循環和肺循環3.下列心臟結構中,都有靜脈血的是(C)A.左心房和右心房B.左心室和右心室C.右心房和右心室D.左心房和左心室4、下列選項中,與貧血無關的是(C)A、紅細胞數量過少B、血紅蛋自含量過少C、白細胞數量過少D、常表現出精神不振、疲勞、頭暈和面色蒼白等癥狀5.某人手指不慎劃破出血,血液中與止血和避免發炎有關的是(B)A、血小板、血漿B、血小板、白細胞C、紅細胞、血漿D、白細胞、血漿6.右表是某種哺乳動物體幾種組織中血液內氧合血紅蛋白的情況其中代謝最旺盛的是(B)A、肺泡B、組織甲C、組織乙D、組織丙組織名稱血紅蛋白與氧的結合率(%)肺泡96組織甲60組織乙50組織丙257、將lO毫升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劑的試管中,靜置一段時間以后,分為上、下兩部分。在上、下兩部分的交界處是(D)A、呈暗紅色的紅細胞B呈淡黃色的血漿C、呈白色的白細胞D、呈白色的白細胞和血小板8.在人體的血液循環中,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發生在(B)A.肺部的毛細血管B.全身各部分的毛細血管C.心臟的左心室和右心室D.上、下腔靜脈和右心房9.四個同學討論血液循環的問題,得出下列不同的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是(D)A.心臟有四個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B.動脈中流動的血液是動脈血,靜脈中流動的血液是靜脈血C.血液循環有兩條完全獨立的途徑,即體循環和肺循環D.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物質交換的場所在毛細血管10.血液在體循環和肺循環中流動的共同規律是(A)A.心室→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房B.心室→靜脈→毛細血管→動脈→心房C.心房→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室D.心房→靜脈→毛細血管→動脈→心房11、肌肉注射青霉素,若跟蹤檢查,則先從心臟的哪個腔發現這種藥(C)A.右心室B.左心室C.右心房D.左心房12.在靜脈血變成動脈血的過程中,氧合血紅蛋白的形成部位是(D)A、組織周圍的毛細血管B、組織內C、肺泡內D、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13.下列關于動脈血和靜脈血的說法正確的是(B)A.動脈血管里流的是動脈血,靜脈血管里流的是靜脈血B.肺動脈里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里流的是動脈血C.主動脈里流的是靜脈血,上下腔靜脈里流的是動脈血D.肺動脈里流的是動脈血,肺靜脈里流的是靜脈血14.某人因肺炎需要往上肢的靜脈中輸液,藥物隨血液送到肺部時,所經過的途徑依次是(A)①上腔靜脈;②下腔靜脈;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體毛細血管;⑥肺動脈;⑦肺靜脈;⑧肺毛細血管A.①→③→④→⑥→⑧B.②→③→⑤→⑦→⑧C.①→②→③→⑤→⑧D.⑤→③→④→⑥→⑦15、血液在肺循環中的流動次序是(C)A.右心室→肺動脈→肺毛細血管→肺靜脈→右心房B.左心室→肺動脈→肺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C.右心室→肺動脈→肺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D.右心室→肺靜脈→肺毛細血管→肺動脈→左心房16.人體內營養物質的運輸主要是由血液循環系統來完成的。17.血液是在一個由心臟和血管組成的封閉管道內循環流動的。18.心臟位于人體胸腔內,主要由心肌構成,它內部分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四個腔,其中位于心臟下部、體積較大、壁較厚的是左心室。19.血管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其中連通最小動脈和靜脈之間的血管是毛細血管,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流速度緩慢,這些特點適合于血液和組織細胞之間的物質交換。20.圖7-3為人體心臟結構圖。據圖回答:(1)填寫各結構名稱:C.右心房,E.房室瓣,F.主動脈,G.上腔靜脈。(2)動脈瓣位于心室和動脈之間,起到防止血液倒流作用。21.體循環開始于,結束于;肺循環開始于,結束于。兩個循環路線在連通。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心臟22.圖7-4為血液流過某器官的示意圖。據圖回答:(1)如果b表示心臟,那么a是,c是(血管名稱);。(2)如果b表示肺,那么a內流的是血;(3)如果b表示全身毛細血管網,那么。c內流的是血。1)靜脈動脈(2)靜脈(3)靜脈23.小明感冒后得了扁桃體炎,醫生給他左手靜脈點滴青霉素,藥物經過怎樣的途徑到達扁桃體治病?(1)藥物→左手的靜脈→上腔靜脈→右→右→動脈→肺部毛細血管→靜脈→左心房→→動脈→各級動脈→扁桃體的毛細血管。心房心室肺肺左心室(2)青霉素最先在心臟的哪一腔發現?。至少要幾次經過心臟才能到達病灶治病?。(2)右心房2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章3節.doc 第五章3節學生.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