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華師大版科學八上 第1講 機械運動和力(第一章1,2節) 復習講義(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華師大版科學八上 第1講 機械運動和力(第一章1,2節) 復習講義(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初中科學備課組
教師
班級
學生
日期:
上課時間:
主課題:
機械運動,力
教學目標:
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學會選用參照物來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理解勻速直線運動,
理解s-t圖像
正確描述力的概念,
知道力的單位
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掌握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
教學重難點:
參照物的選擇,運動狀態的判斷
速度計算,S-t圖像,v-t圖像
相互作用力
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
教學內容
一、熱身訓練
1.用力推課桌的下部,課桌會沿地面滑動,而推課桌的上部,則課桌可能會翻倒,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
)
A.與力的大小有關
B.與力的方向有關
C.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D.與受力面積有關
2、下列情況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物體下落
B.冰化成水
C.人造地球衛星的運動
D.行駛中的汽車
3、對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
s/t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速度v與路程s成正比
B.
速度v與時間t成反比
C.
當t一定時,v與s成正比
D.
速度v不隨路程s和時間t的變化而變化
4、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分別如圖所示。經過12秒,兩車的位置關系是(

A.
甲在乙前面1.2米處。
B.
甲在乙前面2.4米處。
C.
乙在甲前面1.2米處。
D.
乙在甲前面2.4米處。
(
12
2
4
6
8
105
0
1
.
26
2
.
4
3
.
6
4
.
8
t
/

甲車
6
1
2
3
4
5
0
0.
9
1
.
8
2
.
7
3
.
6
t
/

乙車
s
/

s
/

)
5、關于力的概念,下面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離開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
B.
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作用力
C.
我們通常說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還有一個施力物體,只不過省略不談了
D.
當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其施力物體不一定存在
6、
兩個物體間有力的作用時(

A.一定要相互接觸
B.可以不接觸
C.互相接觸,并要發生形變
D.互相接觸并發生相對運動
7、如圖,分別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壓同一彈簧。該實驗表明,彈簧受力產生的效果與力的:


A.
大小有關
B.
作用點有關
C.
方向有關
D.
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有關
8.我們在乘坐觀光電梯勻速下降過程中,感到周圍建筑物在“上升”,是以________為參照物的。
9.“以卵擊石”,卵破的施力物體是(  )
A.人
B.卵
C.石
D.手
10.火車在平直的軌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通過的路程是200m,則通過這段路所用的時間是( 
 )
A.1h
B.5min
C.50s
D.10s
11.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賽中,運動員們快步如飛,關于運動的快慢,有如下幾種說法( 
 )
①觀眾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
②終點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
③物理學上用觀眾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
④物理學上用裁判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用一水平推力推礦泉水瓶的下部,水瓶會沿桌面滑動,用同樣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礦泉水瓶的上部,水瓶會翻倒.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
A.力的大小有關
B.力的方向有關C.力的作用點有關
D.受力面積有關
13.
足球運動員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如圖表示足球在空中飛行的受力圖,正確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腳對球的作用力)(  )
A.
B.
C.
D.
14.如圖所示的圖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種運動形式的是( 
 )
A.A與B
B.A與C
C.C與D
D.B與C
二、知識回顧
1、參照物
1.
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
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
都可做參照物,通常選擇參照物以
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常選
為參照物,在這種情況下參照物可以不提。
3.
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
。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
,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

4.
不能選擇所研究的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那樣研究對象

2、機械運動
1.
定義:在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
叫做機械運動。
2.
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

3.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比較同時啟程的步行人和騎車人的快慢采用:

(2)比較百米運動員快慢采用:

(3)百米賽跑運動員同萬米運動員比較快慢,采用:
。實際問題中多用這種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物理學中也采用這種方法描述運動快慢。
4.
分類:
(1)根據運動軌跡: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2)根據運動速度:勻速運動和變速運動
(3)勻速直線運動:
A.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B.速度的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C.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D.計算公式:
變形

E.主單位:m/s
常用單位:km/h
F.換算:1m/s=
G.人步行速度約1.2m/s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人勻速步行時1秒中運動1.2m
合4.32km/h
(4)變速直線運動:
A.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B.平均速度=
總路程/總時間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須找出該路程及對應的時間)
C.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
v=s/t
方法:用刻度尺測路程,用停表測時間。從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車。設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v2、v

v2>v>v1
E.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運動速度:
人步行速度1.2m/s
自行車速度4m/s
大型噴氣客機速度900km/h
客運火車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車速度108km/h
光速和無線電波
3×108m/s
5.
s-t圖象:
(
t
S
)
(1)上圖是
運動的s-t圖像。
(2)s-t圖像的橫軸表示
,縱軸表示
,斜率表示

(3)從圖象中可以看出勻速運動的物體速度
v是個
,與路程S時間t沒關系。
6.
平均速度
在非勻速直線運動中,不同時間(或不同位移)內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必須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對哪段時間來說的。
3、力
力的概念:力是
的作用。
2.力產生的條件:
(1)必須有
的物體。
(2)物體間必須有
作用(可以不接觸)。
3.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
,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和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
,用
表示。
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



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
和力的作用點有關。
7.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圖示:A.定義:用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的做法。
B.具體做法: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線段的末端的畫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用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在圖中附有標度。
⑵力的示意圖:不需要嚴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點的簡易圖示叫力的示意圖。
8.力的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
(1)彈簧測力計的結構,如右圖所示。
(2)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是:
①測量前要了解彈簧測力計的
,要明確
,還必須要

②在實際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內的彈簧軸線方向跟
的方向一致。
③讀數時,眼睛觀察指針的視線應與彈簧測力計的刻線

④在記錄結果時,既要記錄
,還要注明

三、經典例題
例1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經過6s,甲在乙前面1.2m處
C.以甲為參照物,乙向東運動
D.以乙為參照物,甲向東運動
例2如圖所示的裝置處于靜止,細繩和彈簧測力計的質量忽略不計,不考慮細繩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兩端掛的重物各為10N,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和小車受到的合力分別為( 
 )
A.10N,20N
B.10N,10N
C.10N,0N
D.20N,10N
例3小明騎車上學,前100m路程用了30s,后80m路程用了20s,請問:小明在整個路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一變:小明騎車上學,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V2,則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為
二變:小明騎車上學,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為V2,則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為
三變:一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從A地經B地到達C地。如果汽車在A

B兩地間行駛所用的時間為t,平均速度為V1;汽車在B、C兩地間行駛的平均速度為V2,行駛的路程為S,則汽車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例4、一列火車以54千米/時的速度完全通過一個1100米長的鐵橋,用時1分20秒。求這列火車的長度。
例5如下圖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彈簧都處于水平位置,它們的右端受到大小皆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況各不相同:
圖①中彈簧的左端固定在墻上,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l;并處于靜止狀態。
圖②中彈簧的左端受大小也為F的拉力作用,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2并處于靜止狀態。
圖③中彈簧的左端掛一小物塊,物塊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3。則Xl、X2、X3的大小關系是:Xl
X2,X2
X3
例6使一薄鋼條的下端固定,以不同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的力去推它,
使其發生如圖(a)(b)(c)(d)所示的形變,如果力的大小是F1=F3=F4>F2,那么,觀察薄鋼條發生的形變: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的是
圖;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的是
圖.
例7某學習小組同學在做水火箭實驗時,對水火箭的水平飛行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問題進行了研究.他們在容積為2000ml的可樂瓶內裝上不同體積的水,每次發射的角度均為20°,向瓶內打氣直至橡皮塞從瓶口沖出,使水火箭向前射出.下表是他們在實驗中收集到的
容積:2000ml的可樂瓶發射角度20度裝水量(ml)300400500600700第一次距離(m)18.2819.620.9519.9516.98第二次距離(m)17.4220.324.3623.3614.36第三次距離(m)22.3319.5821.3221.3419.34平均距離(m)19.3419.8322.2121.5516.89
(1)由實驗方案可知,他們研究的問題是

(2)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在可樂瓶容積、發射角度相同的情況下,

(3)可樂瓶內的水向后噴出,水火箭就向前飛出,這一現象說明了

四、課堂小練
1.人們常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和“月亮在云里穿行”這兩種現象,在這兩種現象里,人們選擇的參照物分別的(

A.地球、月亮
B.太陽、云層
C.地球、云層
D.太陽、月亮
2.在頤和園的昆明湖上,小紅同學坐在航行的游艇內,若說她是靜止的,則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
.湖岸
B
.游艇
C
.湖水
D
.岸邊的樹
3.在新型飛機研制中,將飛機放在風洞中固定不動,讓模擬氣流迎面吹來,便可以模擬空中的飛行情況.
此時,機艙里的飛行員感覺飛機在飛行,則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
A.飛機
B.模擬氣流
C.地面
D.他本人
4.教室里用鐵絲吊在天花板下的日光燈,受到向上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體是(
)
A.日光燈
B.鐵絲
C.天花板
D.地球
5.關于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B.馬車在行駛過程中馬拉車的力大于車拉馬的力
C.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D.柳枝在空中搖擺的現象中,受力物體是柳枝,沒有施力物體
6.關于力的測量,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常用的是彈簧測力計
B.
彈簧測力計和天平都是測力計
C.
握力計和測力計都是測力計
D.
彈簧測力計中的單位通常是牛
7、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B.物體受力的同時也一定在施力
C.只有接觸的物體才能產生力的作用
D.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8、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A.兩物體在0~10s內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
B.兩物體在15~20s內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
C.兩物體在15s末相遇,且0~15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
D.兩物體在20s末相遇,且0~20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
9、忽略一切阻力,原靜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頭被另一塊小石頭水平撞擊,大石頭的運動情況是( 
 )
A.始終靜止不動
B.動了一點點,很快停下來
C.撞擊時開始運動,然后慢慢停下來
D.撞擊時開始運動,然后做勻速直線運動
10.用大小相同的力,以不同的方向作用于塑料尺的同一點,塑料尺彎曲的情況不同.此現象表明影響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A.作用點
B.方向
C.作用時間
D.大小
11、下列數值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兩只雞蛋所受的重力約1N
B.寧波地區夏季的氣溫可以達到35℃以上
C.一名中學生正常步行時一步走過的距離約0.6m
D.劉翔跑完110m欄全程用時約8s
12.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車的速度分別為15m/s和10m/s,則兩車都運動10s時間后的路程之比為( 

A.1:1
B.3:2
C.2:3
D.1:3
13.圖是某物體運動的v-t圖象,則圖中能相應表示出該物體運動的s-t圖象的是( 
 )
A.
B.
C.
D.
14.唐朝大詩人李白根據北魏散文家酈道元的“朝辭白帝,暮宿江陵”的句子,寫成千古名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則該船的平均速度約( 
 )
A.41.67km/h
B.83.33km/h
C.20.83km/h
D.166.67km/h
五、課后作業
1.(多選)如圖是甲、乙兩輛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的小車的s-t圖象,由圖象可知( 
 )
A.甲、乙兩車在整個過程中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經過5秒鐘,甲車通過的路程比乙車長
C.經過10秒鐘,甲、乙兩車相遇
D.在0~5秒時間內,甲車的速度比乙車的速度小
2.小汽車勻速行駛在公路上,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小紅觀察到小汽車速度表的指針始終在110km/h位置處,在超越相鄰車道上同向勻速行駛的另一輛大客車的過程中,小紅發現自己經過該車的時間約為5s,則下列四個選項中最接近大客車速度的是( 
 )
A.36km/h
B.108
km/h
C.144
km/h
D.180km/h
3.某同學在體育中考中,跑完50m用了8s的時間,她的運動速度為( 
 )
A.6.25m/s
B.6.25km/h
C.400m/s
D.0.16m/s
4.游泳時,使人向前行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
A.人
B.水
C.地球
D.其他人
5.小明在欣賞茶藝表演的時候發現,表演者在改變茶水流出的方向時要不停的改變手拿茶壺的位置,這體現出( 
 )
A.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
B.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
C.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D.力的作用效果與以上三者都有關
6.
洛溪橋全長1916m,正橋全長480m,一輛汽車勻速通過正橋時,車上速度表如圖2所示,汽車通過正橋所用的時間為(
)
A.172.4s  
 B.47.9s    C.43.2s   D.12s
7.
如果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4s內通過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內的速度一定是(

A.
10m/s
B.
7.5m/s
C.
5m/s
D.
2.5m/s
8.兩只手同時用5N的力分別向兩側拉一把彈簧測力計的秤鉤和秤環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
)
A.O
B.2.5N
C.5N
D.lON
9.下列關于使用彈簧測力計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使用前應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
B.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線的值
C.彈簧測力計使用時必須沿豎直方向,不能傾斜
D.彈簧測力計在使用中,指針、掛鉤、彈簧不能和外殼摩擦
10.某同學用手拿住彈簧測力計圓環抽動刻度板進行調零,然后將彈簧測力計倒掛在鐵架臺上,把一根頭發系在圓環上,用力拉頭發的另一端,當把頭發拉斷時的讀數是1.2牛頓。則這根頭發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A.1.2牛
B.小于1.2牛
C.大于1.2牛
D.以上判斷都不正確
11.某同學的爸爸攜全家駕車去太湖漁人碼頭游玩,在途經太湖路時,路邊躥出一只小貓,他緊急剎車才沒撞到它。如圖為緊急剎車前后汽車行駛的時間——速度圖像,對此圖像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緊急剎車發生在8:27
B.在8:23~8:27時間段內他駕車勻速前進
C.在8:20~8:30時間段內他駕車的最大速度為60千米/時
D.在8:20~8:30時間段內他駕車的平均速度為60千米/小時
12.若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運動過程中力F始終保持不變,則小球的運動軌跡(用虛線表示)不可能的是(
)
13.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出發,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圖中能正確反映兩人運動距離與時間關系的是(
)初中科學備課組
教師
班級
學生
日期:
上課時間:
主課題:
機械運動,力
教學目標:
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學會選用參照物來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
理解勻速直線運動,
理解s-t圖像
正確描述力的概念,
知道力的單位
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掌握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
教學重難點:
參照物的選擇,運動狀態的判斷
速度計算,S-t圖像,v-t圖像
相互作用力
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
教學內容
一、熱身訓練
1.用力推課桌的下部,課桌會沿地面滑動,而推課桌的上部,則課桌可能會翻倒,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
C
)
A.與力的大小有關
B.與力的方向有關
C.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D.與受力面積有關
2、下列情況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B

A.物體下落
B.冰化成水
C.人造地球衛星的運動
D.行駛中的汽車
3、對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
s/t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
A.
速度v與路程s成正比
B.
速度v與時間t成反比
C.
當t一定時,v與s成正比
D.
速度v不隨路程s和時間t的變化而變化
4、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分別如圖所示。經過12秒,兩車的位置關系是(
D

A.
甲在乙前面1.2米處。
B.
甲在乙前面2.4米處。
C.
乙在甲前面1.2米處。
D.
乙在甲前面2.4米處。
(
12
2
4
6
8
105
0
1
.
26
2
.
4
3
.
6
4
.
8
t
/

甲車
6
1
2
3
4
5
0
0.
9
1
.
8
2
.
7
3
.
6
t
/

乙車
s
/

s
/

)
5、關于力的概念,下面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D

A.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離開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
B.
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作用力
C.
我們通常說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還有一個施力物體,只不過省略不談了
D.
當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其施力物體不一定存在
6、
兩個物體間有力的作用時(
B

A.一定要相互接觸
B.可以不接觸
C.互相接觸,并要發生形變
D.互相接觸并發生相對運動
7、如圖,分別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壓同一彈簧。該實驗表明,彈簧受力產生的效果與力的:

C

A.
大小有關
B.
作用點有關
C.
方向有關
D.
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有關
8.我們在乘坐觀光電梯勻速下降過程中,感到周圍建筑物在“上升”,是以________為參照物的。
答案 電梯(自己、電梯內的人等)
9.“以卵擊石”,卵破的施力物體是( C )
A.人
B.卵
C.石
D.手
10.火車在平直的軌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通過的路程是200m,則通過這段路所用的時間是( D )
A.1h
B.5min
C.50s
D.10s
11.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賽中,運動員們快步如飛,關于運動的快慢,有如下幾種說法( A )
①觀眾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
②終點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
③物理學上用觀眾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
④物理學上用裁判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用一水平推力推礦泉水瓶的下部,水瓶會沿桌面滑動,用同樣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礦泉水瓶的上部,水瓶會翻倒.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C )
A.力的大小有關
B.力的方向有關C.力的作用點有關
D.受力面積有關
13.
足球運動員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如圖表示足球在空中飛行的受力圖,正確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腳對球的作用力)( B )
A.
B.
C.
D.
14.如圖所示的圖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種運動形式的是( D )
A.A與B
B.A與C
C.C與D
D.B與C
二、知識回顧
1、參照物
1.
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
假定不動
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
任何物體
都可做參照物,通常選擇參照物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常選
地面
為參照物,在這種情況下參照物可以不提。
3.
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
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
不能選擇所研究的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那樣研究對象總是靜止的。
2、機械運動
1.
定義:在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
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
最簡單,最普遍的現象

3.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比較同時啟程的步行人和騎車人的快慢采用: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2)比較百米運動員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3)百米賽跑運動員同萬米運動員比較快慢,采用: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實際問題中多用這種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物理學中也采用這種方法描述運動快慢。
4.
分類:
(1)根據運動軌跡: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2)根據運動速度:勻速運動和變速運動
(3)勻速直線運動:
A.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B.速度的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C.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D.計算公式:
v=s/t
變形
s=vt

t=s/v
E.主單位:m/s
常用單位:km/h
F.換算:1m/s=
3.6km/h
G.人步行速度約1.2m/s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人勻速步行時1秒中運動1.2m
合4.32km/h
(4)變速直線運動:
A.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B.平均速度=
總路程/總時間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須找出該路程及對應的時間)
C.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
v=s/t
方法:用刻度尺測路程,用停表測時間。從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車。設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v2、v

v2>v>v1
E.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運動速度:
人步行速度1.2m/s
自行車速度4m/s
大型噴氣客機速度900km/h
客運火車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車速度108km/h
光速和無線電波
3×108m/s
5.
s-t圖象:
(
t
S
)
(1)上圖是
勻速直線
運動的s-t圖像。
(2)s-t圖像的橫軸表示
時間
,縱軸表示
路程
,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3)從圖象中可以看出勻速運動的物體速度
v是個恒量
,與路程S時間t沒關系。
6.
平均速度
在非勻速直線運動中,不同時間(或不同位移)內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必須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對哪段時間來說的。
3、力
力的概念:力是
物體對物體
的作用。
2.力產生的條件:
(1)必須有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
(2)物體間必須有
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3.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和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及大小。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
N
表示。
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
和力的作用點有關。
7.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圖示:A.定義:用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的做法。
B.具體做法: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線段的末端的畫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用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在圖中附有標度。
⑵力的示意圖:不需要嚴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點的簡易圖示叫力的示意圖。
8.力的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
(1)彈簧測力計的結構,如右圖所示。
(2)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是:
①測量前要了解彈簧測力計的
量程,要明確
最小刻度,還必須要調零。
②在實際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內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
的方向一致。
③讀數時,眼睛觀察指針的視線應與彈簧測力計的刻線垂直。
④在記錄結果時,既要記錄力的大小,還要注明單位。
三、經典例題
例1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D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經過6s,甲在乙前面1.2m處
C.以甲為參照物,乙向東運動
D.以乙為參照物,甲向東運動
例2如圖所示的裝置處于靜止,細繩和彈簧測力計的質量忽略不計,不考慮細繩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兩端掛的重物各為10N,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和小車受到的合力分別為( C )
A.10N,20N
B.10N,10N
C.10N,0N
D.20N,10N
例3小明騎車上學,前100m路程用了30s,后80m路程用了20s,請問:小明在整個路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一變:小明騎車上學,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為V2,則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為
(V1+V2)/2
二變:小明騎車上學,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為V2,則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為
2V1V2/(V1+V2)
三變:一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從A地經B地到達C地。如果汽車在A

B兩地間行駛所用的時間為t,平均速度為V1;汽車在B、C兩地間行駛的平均速度為V2,行駛的路程為S,則汽車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V1t+S)/(t+S/V2)
例4、一列火車以54千米/時的速度完全通過一個1100米長的鐵橋,用時1分20秒。求這列火車的長度。
100
例5如下圖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彈簧都處于水平位置,它們的右端受到大小皆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況各不相同:
圖①中彈簧的左端固定在墻上,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l;并處于靜止狀態。
圖②中彈簧的左端受大小也為F的拉力作用,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2并處于靜止狀態。
圖③中彈簧的左端掛一小物塊,物塊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3。則Xl、X2、X3的大小關系是:Xl
X2,X2
X3答案:等于,等于
例6使一薄鋼條的下端固定,以不同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的力去推它,
使其發生如圖(a)(b)(c)(d)所示的形變,如果力的大小是F1=F3=F4>F2,那么,觀察薄鋼條發生的形變: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的是(a)和(b)圖;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的是(a)和(c)圖.
例7某學習小組同學在做水火箭實驗時,對水火箭的水平飛行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問題進行了研究.他們在容積為2000ml的可樂瓶內裝上不同體積的水,每次發射的角度均為20°,向瓶內打氣直至橡皮塞從瓶口沖出,使水火箭向前射出.下表是他們在實驗中收集到的
容積:2000ml的可樂瓶發射角度20度裝水量(ml)300400500600700第一次距離(m)18.2819.620.9519.9516.98第二次距離(m)17.4220.324.3623.3614.36第三次距離(m)22.3319.5821.3221.3419.34平均距離(m)19.3419.8322.2121.5516.89
(1)由實驗方案可知,他們研究的問題是水火箭飛行距離與裝水量的關系.
(2)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在可樂瓶容積、發射角度相同的情況下,裝水量為5OO毫升時,水火箭飛行距離最遠.
(3)可樂瓶內的水向后噴出,水火箭就向前飛出,這一現象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課堂小練
1.人們常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和“月亮在云里穿行”這兩種現象,在這兩種現象里,人們選擇的參照物分別的(
C

A.地球、月亮
B.太陽、云層
C.地球、云層
D.太陽、月亮
2.在頤和園的昆明湖上,小紅同學坐在航行的游艇內,若說她是靜止的,則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B
)
A
.湖岸
B
.游艇
C
.湖水
D
.岸邊的樹
3.在新型飛機研制中,將飛機放在風洞中固定不動,讓模擬氣流迎面吹來,便可以模擬空中的飛行情況.
此時,機艙里的飛行員感覺飛機在飛行,則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B
)
A.飛機
B.模擬氣流
C.地面
D.他本人
4.教室里用鐵絲吊在天花板下的日光燈,受到向上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體是(
B
)
A.日光燈
B.鐵絲
C.天花板
D.地球
5.關于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B.馬車在行駛過程中馬拉車的力大于車拉馬的力
C.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D.柳枝在空中搖擺的現象中,受力物體是柳枝,沒有施力物體
6.關于力的測量,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

A.
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常用的是彈簧測力計
B.
彈簧測力計和天平都是測力計
C.
握力計和測力計都是測力計
D.
彈簧測力計中的單位通常是牛
7、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C )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B.物體受力的同時也一定在施力
C.只有接觸的物體才能產生力的作用
D.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8、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C )
A.兩物體在0~10s內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
B.兩物體在15~20s內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
C.兩物體在15s末相遇,且0~15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
D.兩物體在20s末相遇,且0~20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
9、忽略一切阻力,原靜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頭被另一塊小石頭水平撞擊,大石頭的運動情況是( D )
A.始終靜止不動
B.動了一點點,很快停下來
C.撞擊時開始運動,然后慢慢停下來
D.撞擊時開始運動,然后做勻速直線運動
10.用大小相同的力,以不同的方向作用于塑料尺的同一點,塑料尺彎曲的情況不同.此現象表明影響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B )
A.作用點
B.方向
C.作用時間
D.大小
11、下列數值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D )
A.兩只雞蛋所受的重力約1N
B.寧波地區夏季的氣溫可以達到35℃以上
C.一名中學生正常步行時一步走過的距離約0.6m
D.劉翔跑完110m欄全程用時約8s
12.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車的速度分別為15m/s和10m/s,則兩車都運動10s時間后的路程之比為( B )
A.1:1
B.3:2
C.2:3
D.1:3
13.圖是某物體運動的v-t圖象,則圖中能相應表示出該物體運動的s-t圖象的是( C )
A.
B.
C.
D.
14.唐朝大詩人李白根據北魏散文家酈道元的“朝辭白帝,暮宿江陵”的句子,寫成千古名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則該船的平均速度約( A )
A.41.67km/h
B.83.33km/h
C.20.83km/h
D.166.67km/h
五、課后作業
1.(多選)如圖是甲、乙兩輛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的小車的s-t圖象,由圖象可知( CD )
A.甲、乙兩車在整個過程中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經過5秒鐘,甲車通過的路程比乙車長
C.經過10秒鐘,甲、乙兩車相遇
D.在0~5秒時間內,甲車的速度比乙車的速度小
2.小汽車勻速行駛在公路上,坐在副駕駛位置的小紅觀察到小汽車速度表的指針始終在110km/h位置處,在超越相鄰車道上同向勻速行駛的另一輛大客車的過程中,小紅發現自己經過該車的時間約為5s,則下列四個選項中最接近大客車速度的是( B )
A.36km/h
B.108
km/h
C.144
km/h
D.180km/h
3.某同學在體育中考中,跑完50m用了8s的時間,她的運動速度為( A )
A.6.25m/s
B.6.25km/h
C.400m/s
D.0.16m/s
4.游泳時,使人向前行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B )
A.人
B.水
C.地球
D.其他人
5.小明在欣賞茶藝表演的時候發現,表演者在改變茶水流出的方向時要不停的改變手拿茶壺的位置,這體現出( C )
A.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
B.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
C.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D.力的作用效果與以上三者都有關
6.
洛溪橋全長1916m,正橋全長480m,一輛汽車勻速通過正橋時,車上速度表如圖2所示,汽車通過正橋所用的時間為(
C
)
A.172.4s  
 B.47.9s    C.43.2s   D.12s
7.
如果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4s內通過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內的速度一定是(
C

A.
10m/s
B.
7.5m/s
C.
5m/s
D.
2.5m/s
8.兩只手同時用5N的力分別向兩側拉一把彈簧測力計的秤鉤和秤環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
C
)
A.O
B.2.5N
C.5N
D.lON
9.下列關于使用彈簧測力計的說法,錯誤的是( C )
A.使用前應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
B.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線的值
C.彈簧測力計使用時必須沿豎直方向,不能傾斜
D.彈簧測力計在使用中,指針、掛鉤、彈簧不能和外殼摩擦
10.某同學用手拿住彈簧測力計圓環抽動刻度板進行調零,然后將彈簧測力計倒掛在鐵架臺上,把一根頭發系在圓環上,用力拉頭發的另一端,當把頭發拉斷時的讀數是1.2牛頓。則這根頭發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B

A.1.2牛
B.小于1.2牛
C.大于1.2牛
D.以上判斷都不正確
11.某同學的爸爸攜全家駕車去太湖漁人碼頭游玩,在途經太湖路時,路邊躥出一只小貓,他緊急剎車才沒撞到它。如圖為緊急剎車前后汽車行駛的時間——速度圖像,對此圖像分析不正確的是(
D
)
A.緊急剎車發生在8:27
B.在8:23~8:27時間段內他駕車勻速前進
C.在8:20~8:30時間段內他駕車的最大速度為60千米/時
D.在8:20~8:30時間段內他駕車的平均速度為60千米/小時
12.若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運動過程中力F始終保持不變,則小球的運動軌跡(用虛線表示)不可能的是(
D
)
13.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出發,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圖中能正確反映兩人運動距離與時間關系的是(
D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江市| 建平县| 芷江| 治县。| 绥芬河市| 嘉义市| 新竹市| 营口市| 台前县| 卓资县| 丽江市| 肥乡县| 教育| 武城县| 茶陵县| 济源市| 进贤县| 苍溪县| 门源| 陆丰市| 南康市| 林州市| 正蓝旗| 武隆县| 盘山县| 前郭尔| 贞丰县| 金湖县| 馆陶县| 马山县| 新绛县| 钟山县| 乌海市| 兰西县| 裕民县| 城固县| 武陟县| 政和县| 苏尼特左旗| 彝良县| 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