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類遺傳病的主要類型》 50802603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人類遺傳病的主要類型》選自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和進化)第六章(遺傳和人類健康)的第1節。本本節內容主要講述“人類遺傳病的幾種主要類型,遺傳病和先天性疾病對人類的危害及各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風險”。 本節內容與前面有關“染色體變化”的知識,以及 “環境污染致癌、致畸、致突變”的知識都有著緊密的聯系,使學生對遺傳病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這都為本節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學好本節知識,可為后一節(遺傳咨詢和優生)做好鋪墊。 教材考慮到是“對學生進行基本的遺傳病知識”,所以在簡要介紹了三大類遺傳病的概念基礎上,列舉了一些常見的遺傳病病例,對于更為細化的遺傳病類型及其病例,則未面面俱到地逐一介紹;對遺傳病對人類的危害,主要通過兒童中發病率最高的“2l-三體綜合征”加以說明。 8255122555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通過對人類遺傳病的主要類型和特點的分析講解,使學生能舉例說明人類遺傳病的種類,并了解這幾種遺傳病的發病情況。 2、通過對各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風險表的分析,使學生能描述出三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特點。 3、通過對遺傳病概念的辨析討論,使學生辨別遺傳病、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等概念。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對人類遺傳病主要類型和各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風險的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歸納能力。 2、通過查找資料,提高利用工具書收集信息的能力并培養接融社會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讓學生聯系遺傳學知識分析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自覺地宣傳和貫徹我國的婚姻法和人口政策。 2、通過講述環境與遺傳病的關系,幫助學生將有關遺傳病的知識和環境保護的知識相聯系,在生活實際中做到自覺維護和加強環境保護,提高生命的質量。 63540005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人類遺傳病的主要類型以及各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風險防。(通過學生閱讀教材,在教師指導下對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及染色體異常遺傳病進行列表歸納,并舉例說明之。) 【教學難點】 三類遺傳病的概念及特點;多基因遺傳病的概念。(通過列舉幾種學生知道的遺傳病并以圖片展示,使學生對這三類遺傳病有直觀形象的認識;并將三類遺傳病列表加以總結,使學生關于三類遺傳病的認知體系化。) 444573660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1)部分有代表性的圖片或視頻; (2)PPT制作 762092710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組織和引導 學生 活動 設計 意圖 一、 導 入 新 課 [提問] (1)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有哪些? (2)其中環境污染直接威脅我們的健康,而且還會貽害下一代的是什么病? 教師引導:隨著醫學的發展喝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一章我們就去看看人類是怎樣控制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遺傳病。首先我們先學習一下人類遺傳病的主要類型。 學生聯系已有認知和生活實踐自由發言。 從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全球性危機導人新課。 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 新 課 活 動 遺傳病的 概 念 上新課之前請同學寫下有關遺傳病的問題。 通過列舉已經學過的遺傳病及產生原因,總結出人類遺傳病的概念和類型。 [討論] 將學生按座位分四組討論課本P117第1、2、3、5四個題目 [小結] 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歸納總結:遺傳病是由于人的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從而使發育 成的個體患的疾病 出示臨床統計數據:大約1/4的生理缺陷和3/5的成人疾病都是都是遺傳病,3/10的兒童死亡是由遺傳病造成的 設計問題 利用分組討論的方式來增加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 辨別遺傳病、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等概念。 通過數據說明遺傳病的危害之大,加深學生的印象。 人 類 遺 傳 病 的 種 類 單 基 因 遺 傳 病 通過自學由教師引導學生說出遺傳病的三大種類,并結合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說出三大類遺傳病的特點,舉 出之前學過的遺傳病加以說明 多媒體展示單基因遺傳病的概念,及單基因遺傳病的分 類。 顯性致病基因 常染色體: 伴X染色體: 多指、并指、軟骨發育不全 抗維生素D佝僂病 伴Y染色體: 男性外耳道多毛癥 顯性致病基因 常染色體: 伴X染色體: 多指、并指、軟骨發育不全 抗維生素D佝僂病 伴Y染色體: 男性外耳道多毛癥 隱性致病基因 常染色體: 伴X染色體: 白化、先天性聾啞、苯丙酮尿癥、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色盲癥、血友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隱性致病基因 常染色體: 伴X染色體: 白化、先天性聾啞、苯丙酮尿癥、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色盲癥、血友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多媒體展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家系分析圖,引導學生總結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特點:通常在家族中表現為代代相傳家族中男女發病概率基本相等。 圖片展示多指、并指、軟骨發育不全的圖片。 多媒體展示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家系分析圖,引導學生總結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特點:通常在家族中表現為代代相傳,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均為患者。 圖片展示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圖片并加以講解。 通過前兩個家系分析圖的講解,教師設疑:請同學畫出Y染色體遺傳病。 教師給出正確答案并請學生總結:Y染色體遺傳病傳男不傳女,父病兒必病。 圖片展示男性外耳道多毛癥。 教師和學生一起作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家系分析圖,引導學生總結出:常染色體隱形遺傳病通常在家族中表現為隔代遺傳;家族中男女發病概率基本相等。 學生舉例幾種常見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再以圖片展示白化病、苯丙酮尿癥、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等并對其原理加以講解。對苯丙酮尿癥講解過程中穿插西紅柿女孩的故事。 學生回憶以前的知識來舉出例子 總結前兩個家系圖以及之前的知識基礎思考并作圖 學生回憶以前的知識來舉出例子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引導學生對舊有知識的利用 提高學生的圖表分析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 通過列表使學生對單基因遺傳病有一個系統的了解。 圖片展示使學生對遺傳病有形象直觀的認識,加深印象。 Y染色體遺傳病家系圖較簡單,通過觀察學生的書畫了解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情況。 通過故事的講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 多 基 因 遺 傳 病 教師設疑:多基因遺傳病和單基因遺傳病的區別是什 么? 教師引導學生對書本內容的概括歸納。 教師講述,多基因遺傳病是由多對基因控制的人類遺傳病,它在兄弟姐妹中的發病率并不像單基因遺傳病那樣,發病比例是1/2或1/4,而遠比這個發病率要低,約為1%—10%。多基因遺傳病常表現出家族聚集現象,且比較容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目前已發現的多基因遺傳病有100多種,如唇裂、無腦兒、原發型高血壓及青少年型 糖尿病等。 圖片展示唇裂、無腦兒。 在展示唇裂時舉出實例:王菲和李亞鵬的孩子又唇裂情況。請學生討論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可能原因,教師引導學生向環境、化妝品、輻射、藥物等各方面思考。 學生看書一分鐘,自由回答兩者區別之處。 討論思考造成唇裂的可能原因 請同學觀察,加深印象。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了解學生課前預習情況。 對課前提到的環境對遺傳病的影響在實例中加以說明,并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 將學習與娛樂圈人物相結合,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染 色 體 異 常 遺 傳 病 教師講述:如果人的染色體發生異常,也可引起許多遺傳性疾病。比如染色體結構發生異常,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而患病,患病兒童哭聲輕,音調高,很像貓叫而取名為“貓叫綜合癥”(圖片展示);又比如染色體的非整倍體變異,人的第21號染色體為3條的,患者智 力低下,身體發育緩慢,外眼角上斜(圖片展示) 通過對個別例子的講解來引出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的類型及特點。 常染色體異常:由于常染色體變異而引起的遺傳病。如21三體綜合征 性染色體異常:由于性染色體變異而引起的遺傳病。如性腺發育不良 教師設疑:從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中你有什么感想? 學生思考并提出感想或疑惑。 由個性到共性,加深學生的印象。 促進學生的積極思考,活躍思維。 各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風險 多媒體展示:我國遺傳病現狀:發病率1/5-1/4 (1)、新生兒中,1.3%有先天缺陷,其中70%-80%由遺傳因素所致; (2)、15歲以下死亡兒童中,40%由于遺傳病或其他先 天性疾病所致; (3)、自然流產兒中,50%由于染色體異常引起; (4)、21三體綜合征總數100萬,以每年2萬遞增。 觀察書本P122圖6-4各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 發病風險。 教師設疑:請學生通過圖表的分析表述三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風險 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加以總結。 觀察并總結, 分析圖表并組織語言概括。 利用數字來強調現今遺傳病的危害之大。 培養學生的分析及讀圖能力,通過表述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 課 堂 小 結 教師提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再看看課前你寫下的疑 問,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請學生根據本節所學內容為單基因、多基因、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的分類及不同之處設計一個表格。 種類 分類 定義 病例 單基因遺傳病 顯性遺傳病 隱性遺傳病 多基因遺傳病 0180975 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常染色人體病 性染色體病 教師提問:你還有沒有解決的問題嗎?你還想了解哪些?你會通過哪些途徑獲取自己想得知的知識呢?希望下節課大家能帶來自己的收獲與大家共享! 學生回答,提出未解決的問題。 與課前相呼應 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將學習空間由課堂內向課堂外延伸。 四、 作 業 布 置 作業:書本第4頁“思考與練習” 鞏固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點。 -20955154940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本著這一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習者運用已有的認知結構去認識、辨別,讓學生親自參與發現事物的活動,主動地設計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則對學生知識加以組織,從而使學生記憶達到最好的效果。 在《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四項課程理念,其中有“倡導探究性學習”和“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這就要求生物學教學應該著眼于現實的世界,涉及更多對學生有用的、有實際應用的內容和方法。因此在本節教學過程中注重讓學生觀察身邊的生命現象、發生的變化,并提出問題、探究其原因,使學生對學習過程變得更有興趣,學到的知識也更加牢固,理解上也更加深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