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的多樣性、統一性和進化》 50802603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生物學是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所以把生物圈放在了第一單元,我們知道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組成的,而這個生機勃勃的生物圈主導者是:生物。 把“認識生物”作為第一章是情理之中的事,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生物,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就顯得非常必要,所以“生物的特征”便順理成章地成了初中生物學的第一單元第一章中的第一節,可見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初中生物學中占有舉足輕重地位。因為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并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才能為以后生物學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課教材內容的按排也獨具特色,首先,通過簡單明了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字逐一描述了生物的基本特點,符合初一新生的認識水平,達到了過目不忘的效果。其次,每一基本特征都配有學生耳熟能詳的相關圖片,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了學生對生物各種基本特征的理解。 8255122555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通過舉例說出生物的多樣性與統一性,并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材料和信息。 2、用達爾文進化理論解釋生物的多樣性與統一性,從而了解生物體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的統一。 【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材料和信息,感受達爾文深入自然、思索問題、積累資料的唯實精神,以及用畢生精力打破思維禁錮、確立“進化論”的堅強意志,從中領悟科學精神的真諦科學內含的人文精神,增強探索生命科學的熱情、勇氣與欲望。養成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識生物體和生物界,形成生物進化觀點,建立科學的世界觀。 63540005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如何認識并解釋生物的多樣性、統一性 【教學難點】 用進化學說解釋生物的多樣性、統一性。 444573660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1)部分有代表性的動植物圖片或視頻; (2)有多種生物畫面的多媒體課件或掛圖。 2、學生準備:一些簡單的生物實物或標本。 762092710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 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激發動機 引入新章節的學習 將多種生物分類:北京巴兒狗、黃鸝、德國獵犬、澳大利亞牧羊犬、 西伯利亞雪橇狗、 教師設疑:①大家從這些生物中找出一個不同與其他生物的個體。 ②說說不同的理由是什么?為什么其余的那些可以歸為一類。 引導學生引出本節的內容——物種這個詞 學生思考后給出自己的看法,并說明自己的理由 設置問題情景,使學生產生疑問的同時激發學習和探討新知識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其產生認知上的沖突。 講授新課 物種的概念及特征 教師設疑:①大家分析一下剛才看到的那些生物中,北京巴兒狗、德國獵犬、澳大利亞牧羊犬、之間有什么關系。(提示在生殖方面)引導學生歸納物種的定義。 ②黃鸝為什么不可以歸為他們一類?(它們之間有什么界限) ③要求學生歸納總結物種的特征 綜合學生總結得出:判斷生物個體間是否同一物種的標準:是否存在生殖隔離 探究討論:馬和驢是不同的物種,然而他們卻可以交配生出騾子。那么騾子是一個新物種嗎?為什么? (加強物種概念的理解) 學生思考回答:能夠交配繁殖的相關的生物群體 學生回答: 不能相互交配 學生回答:不是,因為騾子是高度不育的。 1、不直接告訴學生物種的概念,而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分析得出物種的概念和特征,實現親身體驗、自主思考的的過程,而不單純靠教師的講解獲取答案,這樣也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程度。 2、學會觀察事物,找出不同,并分析原因。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訓練學生拓展遷移的能力。 講授新課 生物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1、舉例多種生物 提問:①這說明生物界生具有什么性質?(根據以前所具有的知識) ②具體事例來解釋生物多樣性。(提示) ③具體說下生物的多樣性體現生物的那些方面? 教師具體分析總結學生的答案:物種的總數大約200萬左右,(要求學生了解),在類型上具有巨大的多樣性 2095507594602、結合書本91頁,說明人與大猩猩骨骼的比較、還有結構相似,但外形和功能各不相同 教師提問:從這兩張圖片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教師對具體物體從不同層次上分析生物體在模式上具有高度的統一性。 學生回答:多樣性 生物界有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等。 它們結構、功能、行為、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點。 學生回答:生物模式上的統一性 1、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分析材料,發現問題 3、溫習已學過的知識。 4、深刻理解生物多樣性,突出重點。 5、利用教學媒體增加教學的直觀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6、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利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使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 講授新課 進化論對生物統一性和多樣性的解釋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92頁找出特創論點觀點 由于特創論是不科學的,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要求學生對于生物統一性和多樣性提出合理的解釋。 教師歸納為進化論。并總結進化論的內容。 然后要求學生用運用進化論對具體事例進行解釋 學生閱讀課文,回答問題:特創論觀點是①生物物種由上帝分別創造 ②一經創造出來不會再發生改變 ③不同物種之間沒有親緣關系 學生思考、討論發表見解 1、培養學生閱讀和歸納能力。 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材料和信息,學會鑒別,選擇和分析運用并分享材料和信息的能力 。 2、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3、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啟發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從而突破本節的難點,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4、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知識拓展 達爾文的生平及科學活動 要求學生自己閱讀, 學生閱讀 培養自主學習將學習空間由課堂內向課堂外延伸,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20955154940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較為宏觀,而且結合了很多現實中的例子,學生比較感興趣,也能夠聽得懂。因此,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積極踴躍的參加到課堂思考討論中來。有待改進的是,課堂中應該適當的插入更多問題,從解題入手,可以較快的反饋出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及時反饋和進行補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