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節關注下成分分析,鑒別反應結合指示劑,上專題,什么離子共存,物質鑒別,除雜質,方法自己去總結 第5節 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 01 教學目標 掌握酸和堿反應的過程,原理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重難點:酸堿實驗探究 02 教學內容 一、酸堿反應 1、酸和堿發生反應的證據 利用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反應進行判斷,或用 pH 試紙測量。如: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紅色,逐漸滴加鹽酸,直到紅色剛好褪去,說明酸堿發生了反應;酸堿反應時,當溶液的pH 等于7 時,說明酸堿恰好完全反應。 2.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氯化鈉和硫酸鈉都屬于鹽,所以堿跟酸之間發生反應能生成鹽和水。 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注:向滴有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鹽酸時,一定要用滴管慢慢注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溶液,直到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否則非常 容易使稀鹽酸過量,從指示劑的變色情況分析,當紅色恰好變為無色時,溶液 由堿性變為中性,說明中和反應常常伴隨溶液酸堿性的改變,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應改變溶液的酸堿性。 酸堿反應的實質:酸中的氫離子和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 三、酸堿(中和)反應的應用 ①中和反應定義: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②鹽: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金屬離子(NH4+)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③中和反應應用: 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是 H++OH-→H2O,這一反應會放出熱量。 酸堿發生反應時,溶液中的 H+和 OH-都減少,因而溶液的酸堿性也發生改變, 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根據土壤情況,可以利用中和反應,例如:如果土壤顯酸性,則加熟石灰中和;如果土壤顯堿性則加碳酸水中和 2)處理工廠的廢水:工廠生產過程中的污水,需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例如,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 3)用于醫藥:用胃舒平(含氫氧化鋁)來醫治胃酸(鹽酸)過多;當我們不小心被黃蜂刺了(呈堿性)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膚上;被蚊蟲叮咬(分泌出蟻酸)涂上些含有堿性物質(如氨水、肥皂)的藥水。 【注意】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很多,但卻不能利用 NaOH 和 Ca(OH)2,因二者易溶于水且具有腐蝕性。因此一般選擇不溶于水、無腐蝕性且對人體無害的物質。 4)精制石油時,用氫氧化鈉來中和過量的酸 四、典例精講 1.根據pH值及其大小對溶液進行溶液酸堿度的比較和物質類別的判斷; 2.以過程或反應中的pH變化為載體,進行反應過程和pH圖像綜合性分析; 3.以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為載體,對酸堿中和反應的發生與否以及程度大小進行實驗判斷和驗證; 4.以酸堿中和反應的原理為載體,考查酸堿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5.以酸堿中和反應的原理為載體,考查化學計算的能力; 例1:下表是常用物質的主要成分及其溶液的pH: 編號 ① ② ③ ④ 常用物質 食醋 白酒 石灰水 純堿 主要成分 CH3COOH C2H5OH Ca(OH)2 Na2CO3 pH 3 7 1 10 請按下列要求將表中對應物質的編號填入空格處: (1)屬于酸的是______1_______,屬于堿的是___3________,屬于鹽的是__4_________。 (2)黃蜂毒刺呈堿性,若某人被黃蜂蜇了,可用上述___1_________物質涂在皮膚上。 例2: 甲、乙、丙分別是酸或堿的水溶液,pH值依次為1,5,14。下列圖形合理的是( C ) A.圖(1)表示甲中滴入丙 B.圖(2)表示乙中滴入丙 C.圖(3)表示丙中滴入乙 D.圖(4)表示甲中滴入乙 例3:如圖所示,小娟同學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為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娟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她得出“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 (1)你認為她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不 ;理由是 酸過量也是無色 (2)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 (3)請你另設計一個實驗,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寫下表: 實驗方法 可能觀察到的現象 結論 取反應后的液體加碳酸鹽 有氣泡 沒氣泡 不完全 完全反應 例4: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胃酸過多會引起胃痛。下圖是一種治療胃病藥物的標簽。 請回答: (1)該藥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中和過多的鹽酸_____________,這種藥物在胃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Al(OH)3+3HCl=AlCl3+3H2O (2)胃痛時吃幾塊蘇打餅干(含純堿)可減輕胃痛,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Na2CO3+2HCl=2NaCl+H2O+CO2↑. 例5:人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過多,會引起很胃病。下圖為某抗酸藥包裝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藥“嚼啐后吞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學為測定該藥中氫氧化鋁的質量分數進行如下操作:取一片藥片(藥片質量為0.5g)研碎后加20mL蒸餾水,然后用質量分數為5%,密度為1.02g/mL的鹽酸進行反應(假充其它成分不與鹽酸反應),測得實驗中反應掉的鹽酸體積為6.0mL,通過計算: ①判斷該藥片中氫氧化鋁的含量是否達到標注? (1)增大一定量固體的表面積(如粉碎),可增大反應速率,咀嚼后藥片呈小顆粒狀,可以增大與胃酸的接觸面,因而易于被消化吸收提高藥效; 故答案為:(1)咀嚼后藥片呈小顆粒狀,可以增大與胃酸的接觸面,因而易于被消化吸收提高藥效; (2)設每一片藥片中氫氧化鋁的質量為x, 參與反應的HCl的質量為:1.02g/ml×0.6ml×5%≈0.0306g Al(OH)3+3HCl=AlCl3+3H2O ?78??????????109.5 ? x?????????0.0306g 78109.5=?x0.0306g,x=0.0218g=21.8mg<250mg 所以,該藥片中氫氧化鋁的含量未達到標注. 答:該藥片中氫氧化鋁的含量未達到標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