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科輔導講義學員姓名年級科目科學任課教師授課時間班主任教學內容第二章 金屬和金屬礦物01 教學目標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以及用途;合金的概念、性能及常見的合金;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常見的金屬礦物以及金屬冶煉的原理、現象、步驟和裝置;物質轉歸。02 教學內容1金屬的物理性質:常溫下一般為固態(汞為液態),有金屬光澤。大多數為銀白色(銅為紫紅色,金為黃色)。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金屬之最:①目前世界產量最高的金屬:鐵(鐵>鋁>銅);②導電導熱性最好的金屬:銀(銀>銅>金>鋁);③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鋁;④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鈣;⑤硬度最大的金屬:鉻;⑥熔點最高的金屬:鎢;⑦熔點最低的金屬:汞;⑧密度最大的金屬:鋨;⑨密度最小的金屬:鋰。合金:是一種金屬和其他種金屬(或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金是一種混合物。注意:①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組成它的純金屬,合金的熔點一般低于組成它的純金屬,合金的抗腐蝕性一般強于組成它的純金屬(因為金屬在熔合了其他金屬或非金屬后,不僅組成上發生了變化,其內部結構也發生了改變,從而引起性質的變化。)。②常見的鐵合金有鋼和生鐵,二者的主要區別是碳的含量不同。2金屬的化學性質:(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①鎂在空氣中被氧化,生成MgO,在氧氣中點燃,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MgO。②鋁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Al2O3),使鋁制品表面變暗,并可以防止內部的鋁進一步與氧氣反應,起到保護作用。但酸性或堿性物質會破壞鋁的氧化膜,所以不可用鋁制容器盛放酸性或堿性物質。③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生成Fe2O3(鐵銹),而在干燥的空氣中則不易生銹;其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Fe3O4(黑色固體)。④銅在潮濕的空氣中也會生銹,但銅生銹需要氧氣、水、二氧化碳共同參與,生成銅銹[Cu2(OH)2CO3],因其是綠色的俗稱銅綠,化學名稱為堿式碳酸銅。⑤金、銀在點燃條件下也不與氧氣發生反應。(真金不怕火煉)(2)金屬與酸的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除鉀、鈣、鈉外),均可以與酸發生反應生成H2,這也是置換反應,只是各種金屬反應速度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金屬活動性越強,反應越劇烈,反應速度越快。如Mg和Fe都可以與酸反應生成H2,但Mg與酸反應的反應速度要比Fe快,放出H2的速度也更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H2SO4===________+H2↑Fe+H2SO4===________+H2↑說明?、俳饘僭诮饘倩顒有皂樞蛑斜仨毰旁贖元素前面,但鉀、鈣、鈉等活潑金屬除外,因為它們會先與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堿,堿再與酸反應生成相應的鹽,不能置換出氫氣。②酸應該是非氧化性酸(HNO3、濃H2SO4等則不符合,因為有氧化性的酸先將金屬氧化成金屬氧化物后再與酸反應生成對應的鹽,不能置換出氫氣);③如果目的是制取氫氣,則不能用揮發性酸(如濃鹽酸或硝酸),否則會使制得的氣體不純。④Fe與非氧化性的酸反應,生成二價鐵,而不是三價鐵;與氧化性的酸(如硝酸)反應,生成三價鐵。例1 (株洲中考)用實驗比較銅、鋅、銀的金屬活動性,最好的方法是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A.ZnSO4溶液 B.NaOH溶液C.稀鹽酸 D.CuSO4溶液例2 (咸寧中考)金屬R放入稀硫酸中,沒有氣泡產生,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下列關于R的金屬活動性判斷不正確的是( )A.R>Cu B.R>FeC.Zn>R D.R>Ag例3 在利用某種金屬材料時,人們往往要考慮這種材料的化學性質,因此需要對一些金屬的活動性及反應的快慢進行研究。(1)請寫出能體現金屬化學性質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同條件下,不同金屬與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反應,反應的快慢不同。取等質量大小相似(一定要有這個條件)的鎂片、鋅片、鐵片中的兩種金屬,分別放入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氫氣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曲線A對應的金屬是________。(3)在一定條件下,同一反應進行的快慢與反應物的濃度有關。現將一定濃度的稀硫酸與過量鋅反應制取氫氣,為了使反應慢點而又不影響生成氫氣的總量,可向稀硫酸中加入適量的一些物質,其中原理上可行的是________(選填序號:①水;②NaOH稀溶液;③Na2SO4稀溶液)。(3)金屬和鹽的反應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如:將一根鐵絲插入盛有CuSO4溶液的試管中,過一會兒發現鐵絲上有銅析出,發生的反應為:Fe+CuSO4===________+Cu說明?、倥旁谇懊娴慕饘?,其活動性比排在后面的強,可以將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這些反應都是置換反應。如Fe可以置換出Cu,反之就不可以。②鹽必須是可溶的。如Cu+2AgNO3==2Ag+Cu(NO3)2,但Cu和AgCl不反應,因為AgCl不溶于水,而AgNO3溶于水。③鉀、鈣、鈉等活潑金屬,遇水就可發生反應,所以不能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④一種金屬若同時與兩種鹽溶液反應,遵循“遠距離的先置換”的規律,如過量的Fe粉加入CuSO4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時,Fe先置換出Ag后置換出Cu。⑤金屬Fe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都只能得到+2價的亞鐵鹽,不能得到+3價的鐵鹽。3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規律:(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位置越靠前,其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稀鹽酸、稀硫酸中的氫(酸中的氫)。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4金屬活動性的探究實驗原理:根據金屬與酸能否發生反應或反應的劇烈程度,或根據金屬能否把另一金屬從其鹽溶液里置換出來設計實驗。設計方法①比較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方案1:金屬和金屬的鹽溶液,如Zn、Cu將Zn放入Cu的鹽溶液中,若有紅色固體析出,則金屬活動性:Zn>Cu;或將Cu放入Zn的鹽溶液中,若溶液未變藍色,則金屬活動性:Zn>Cu。方案2:金屬和酸溶液將狀態相同的金屬A和B同時放入相同的酸溶液中,若A與酸反應,B不與酸反應,則金屬活動性:A>B;若A、B均與酸反應,A產生氣泡的速率比B快,則金屬活動性:A>B。②比較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如Al、Fe、Cu。方案1:兩鹽夾一金取鋁和銅的鹽溶液,將金屬鐵分別放入兩種鹽溶液中,若鋁的鹽溶液中鐵片無明顯現象,銅的鹽溶液中鐵片上有紅色固體附著,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則金屬活動性:Al>Fe>Cu。方案2:兩金夾一鹽取相同的鐵的鹽溶液,向其中分別加入鋁片、銅片,加入鋁片的溶液由淺綠色變成無色;加入銅片的溶液無明顯現象,則金屬活動性:Al>Fe>Cu。說明:(1)在進行金屬鋅與硫酸的反應前,需將金屬進行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以免影響反應速率。(2)在比較金屬活動性時要注意控制變量法的應用,如酸溶液或鹽溶液的溫度、濃度、體積,金屬的形狀、表面積等必須保持一致。做金屬與酸反應的實驗時,一般用稀鹽酸或稀硫酸而不用硝酸或濃硫酸,且所用的酸的種類相同。金屬與鹽溶液反應時,鹽必須可溶于水。例1 (廣州中考)為了探究影響鋅與鹽酸反應劇烈程度的因素,某學習小組設計了下列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實驗①實驗②實驗③A.對比實驗①和②,可研究鹽酸的濃度對反應劇烈程度的影響B.對比實驗②和③,可研究鹽酸的濃度對反應劇烈程度的影響C.對比實驗②和③,可研究溫度對反應劇烈程度的影響D.對比實驗①和②,可研究溫度對反應劇烈程度的影響例2 (包頭中考)某化學小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溶液A和固體B。對濾液A所含的溶質有以下幾種猜想:①Mg(NO3)2、AgNO3、Cu(NO3)2②Mg(NO3)2、Cu(NO3)2③Mg(NO3)2、AgNO3④只有Mg(NO3)2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填標號),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探究】若猜想④成立,通過以下實驗可確定固體B的成分,請將下表填寫完整。實驗步驟現象固體B的成分______________有氣泡產生__________5金屬冶煉①金屬冶煉主要是指將金屬氧化物轉化為金屬的過程。在金屬氧化物中加入還原劑,奪取金屬氧化物中的氧,從而使其還原成金屬單質。②可以作還原劑的物質主要有碳、一氧化碳和氫氣。(1)從孔雀石中冶煉銅:①孔雀石(或銅銹)的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為綠色粉末。?②孔雀石加熱:Cu2(OH)2CO3===2CuO+H2O+CO2?③氫氣還原氧化銅:H2+CuO===Cu+H2O現象:黑色粉末狀固體逐漸變為紅色,試管口有水珠生成。操作注意事項:實驗開始時需先通一會氫氣,再加熱氧化銅,防止氫氣與空氣混合加熱時試管爆裂;實驗停止后,要繼續通人氫氣,直到試管冷卻為止,防止灼熱的銅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氧化銅。④木炭和氧化銅粉末在高溫下的反應:?C+2CuO===2Cu+CO2實驗現象:黑色固體逐漸變為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Fe2O3=====2Fe+3CO2操作注意事項:實驗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實驗時應該先通—會一氧化碳,以排除試管中的空氣,防止一氧化碳與空氣混合加熱時引起爆炸。多余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到空氣中,應對著火焰燒掉,因此要尾氣處理。說明: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取的反應,叫做還原反應;能從氧化物中奪取氧的能力叫做還原性,具有還原性的物質可作還原劑。如碳、一氧化碳和氫氣等。重要提示: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中容易出現的典型錯誤:(a)試管口高于試管底。應使試管口略低于試管底,防止反應生成的水倒流。(b)試管口加了膠塞。試管口不能加膠塞,否則氣體排不出,容易造成試管炸裂。(c)導管略伸入試管口。應使導管貼試管上壁伸入試管底部。6金屬冶煉中有關純度問題的汁算(1)根據混合物質量及其純度,計算純凈物質量:純凈物質量=混合物質量×純度(2)根據純凈物的質量,求出其中組成元素的質量分數。組成元素的質量分數=某組成元素的質量÷純凈物的質量(3)求工業產品中的含雜質的物質的質量(即混合物質量)混合物質量=純凈物質量÷純度7金屬的防護鐵的銹蝕條件: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防銹的方法:①鐵制品隔絕空氣:如涂漆、涂凡士林等;②鐵制品隔絕水:如保持鐵制品表面干燥等;③改變鐵制品的內部結構:制成合金。保護金屬的方法:①防止金屬銹蝕;②回收和利用廢金屬;③尋找金屬的代替品。8物質轉化的規律(1)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如CaCaOCa(OH)2CaCO3、(2)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鹽。如CCO2H2CO3Na2CO3、(3)金屬+非金屬無氧酸鹽。如2Na+Cl2===2NaCl(4)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鹽。如Na2O+CO2===Na2CO3(5)酸+堿鹽+水。如HCl+NaOH===NaCl+H2O(6)鹽+鹽新鹽+新鹽。如NaCl+AgNO3===AgCl+NaNO3(7)金屬氧化物+酸鹽+水。如Fe2O3+6HCl===2FeCl3+3H2O(8)非金屬氧化物+堿鹽+水。如SO2+2NaOH===Na2SO3+H2O(9)金屬+鹽新金屬+新鹽。如Fe+CuSO4===Cu+FeSO4(10)金屬+酸鹽+氫氣。如Fe+2HCl===FeCl2+H2說明:①鹽跟金屬的反應,要求參加反應的鹽必須是可溶的,由于鹽跟金屬的反應一般都在水溶液中進行,因此一些非?;顫娔軌蚋l生反應的金屬(如鉀、鈣、鈉等)也不符合要求。②鹽與鹽的反應、鹽與堿的反應除必須滿足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氣體,水或沉淀)外,其反應物必須都可溶。9常見的材料(一)常見的材料:金屬材料(合金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以及有機合成材料。1.合金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非金屬)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大多數的金屬材料實際是合金,鋼是最常見、應用較廣的一種合金。2.常見的三大無機非金屬材料為水泥、玻璃和陶瓷。(1)水泥:晉通水泥是由石灰石與黏土混在一起在爐中煅燒成熟料后加石膏磨細而成。(2)玻璃:普通玻璃是將石英和石灰石等經過配料、熔化、成型、退火等工序制成的。(3)陶瓷:用天然的硅酸鹽和其他礦物原料制成,具有耐水、耐酸堿和絕緣性好等優點。(4)紅色玻璃中加了氧化亞銅(Cu2O),在藍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鈷(Co2O3)。3.三大有機合成材料為合成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二)材料的發展1.根據人類在不同時期的材料發展情況,可將人類的歷史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新材料時代。2.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現或正在發展中的、具有優異特性和功能并能滿足技術進步所需要的材料,如光電子材料、超導材料、納米材料等。信息材料、先進復合材料、超級陶瓷材料、新型金屬材料、新型高分子作業:一、選擇題:1、列下物質中,后者包含前者的是………………………………………………………()A、純凈物、單質B、純凈物、化合物C、金屬氧化物、化合物D、氧化物、金屬氧化物2、氣體M是由H2、CO、CO2、HCl四種氣體混合而成,將M依次通過①氫氧化鈉溶液;②灼熱的氧化銅;③足量的濃硫酸(每步反應中氣體均反應完全),最后還有氣體導出。則M中一定含有…………………………………………………………………………()A、H2B、COC、CO2D、HCl3、鐵片在下圖所示的四支試管中,最容易生銹的是……………………………………()4、為了防止鐵制品表面生銹,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A、保持鐵制品表面干燥與清潔B、涂上油或噴上一層油漆C、鍍上一層其它金屬D、提高鐵的質量分數5、鋼鐵制品在高溫下經氧化,可生成一層致密牢固的氧化膜,保護著內部鋼鐵不再銹蝕,即工業上常說的“發藍”、“發黑”。這層氧化膜是………………………………………()A、Fe3O4、B、Fe2O3C、FeOD、Fe(OH)36、鋪設京九鐵路所用的合金鋼是………………………………………………………()A、不銹鋼B、錳鋼C、硅鋼D、鎢鋼7、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屬材料,大多數屬于合金B、銅呈紫紅色,在潮濕的空氣中它會生銹C、鐵屬于黑色金屬,所以純鐵是黑色的D、水銀是金屬,在常溫下呈液態8、繼“食鹽加碘”之后,我國又將啟動“醬油加鐵”,其意義在于………………()①補充人體需要的鐵元素②預防缺鐵性貧血③改善醬油的味道增加黑色素④減少廚房污染物,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④9、將一定量的鐵片分別投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質量減少的是…………………………()A.稀鹽酸B.硫酸亞鐵C.硫酸銅D.硫酸鎂10、制造飛翼船時,采用了大量的鋁合金材料,其原因是…………………………()(A)鋁合金材料密度小(B)鋁合金材料強度大(C)鋁合金材料有料強的搞氧腐蝕能力(D)以上都是11、常用作食品包裝的是……………………………………………………………()(A)聚氯化烯(B)聚苯乙烯(C)酚醛樹脂(D)聚乙烯12、“綠色化學工藝”是預防污染的基本手段,其理想狀態是反應物里的原子全部轉化到欲制取的產物中,對環境實現零排放。下列反應類型中,一定屬于“綠色化學工藝”的是…………………………………………………………………………()(A)分解反應(B)化合反應(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13、世界衛生組織已把鋁確定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鋁在下列應用中應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鋁合金②制炊具③用明礬[KAl(SO4)2]凈水④包裝糖果和小食品⑤制電線(A)①⑤(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14、所謂合金,就是不同金屬(或非金屬)在熔化狀態下形成的一種具有金屬特性的熔合物。根據下列四種金屬的熔沸點,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金屬CuAlFeNa熔點(0C)1083660153597.5沸點(0C)259522003000883(A)Fe和Na(B)Al和Na(C)Fe和Cu(D)Al和Cu15、公元2世紀,我國古代煉丹家魏伯陽著有的《周易參同契》機世界上現在最早的一部煉丹專著。書中描寫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奪精光?!边@句話是指黃金的性質在強熱條件下……………………………………………………………………………………()(A)很穩定(B)易氧化(C)很活潑(D)易還原二、填空題(每空1分,計48分)16、常用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有、和等。有機合成材料是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取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有、和三大類。17、如果血液中缺乏亞鐵離子,就會造成缺鐵性貧血。市場上出售的某麥片中含有微量的顆粒極小的還原性鐵粉。這些鐵粉在人體中胃液(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作用下轉化為亞鐵鹽,這個轉化的化學方程式是:。+1-20+40+118、寫出用H、O、S、C、Na、K六種元素中的部分元素,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學式:(化學式不能重復)⑴金屬單質;⑵非金屬單質;⑶金屬氧化物;⑷非金屬氧化物;⑸酸;⑹堿;⑺鹽;⑻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19、將下列物質間反應的化學式填寫完整⑴金屬+非金屬→ ⑵金屬+非金屬→⑶金屬+酸→+氫氣 ⑷酸+堿→+⑸酸+金屬氧化物→ + ⑹酸+鹽→ + ⑺堿+非金屬氧化物→ + ⑻堿+鹽→ + ⑼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 + ⑽鹽+鹽→ + ⑾金屬+鹽→ + 20、現有失去標簽的的四瓶溶液,已知它們是稀鹽酸、純堿溶液、氯化鋇溶液、硝酸銀溶液?,F在四瓶溶液的瓶上分別貼上ABCDA↓↑↓B↓—↓C↑—↓D↓↓↓A、B、C、D四張標簽,分別進行兩兩間的相互反應,有關實驗現象記錄如右表:(“—”表示無現象或不反應,“↓”表示有沉淀產生?!啊北硎居袣怏w產生。)則:(1)A、B、C、D四種溶液分別是:(用化學式表示)ABCD。(2)請寫出B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1、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研究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對大量實驗事實的分析,得出一些規律,并總結規律和物質本身的內在聯系,在此基礎上對一些物質的性質作出推測。這是學習科學必需的思想方法,你有這方面的體驗嗎?(1)請仿照示例的思維過程,以學過的酸、堿、鹽、金屬的化學性質為例,填寫下表(所填規律不能重復):實驗事實(每空至少舉兩例)規律推測同類物質具有的相同性質示例:NaOH、KOH溶液都能使無色酚酞變紅堿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變紅Ca(OH)2溶液也能使無色酚酞變紅a.Na2CO3、CaCO3與HCl溶液反應都能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b.22、廢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工廠設計生產方案如下圖所示:加足量稀硫酸過濾③(1)加入的X、Y物質分別是。(2)寫出①③兩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第①步:;第③步:。(3)你認為此方案的生產目的是。三、分析計算題:(14分)23、某課外活動小組利用一氧化碳測定CuO的還原率。實驗開始時,對參與實驗的氣體未作任何處理就直接使用,結果測得的CuO的還原率超過了100%,后來經過分析討論并改進實驗裝置,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及測得的實驗數據見如下圖表:混合氣體的量(g)7CuO的量(g)20沉淀的量(g)20試回答:(1)指出圖中所標示的儀器的名稱:①②(2)改進實驗裝置前測得的CuO的還原率超過了100%,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通入的一氧化碳氣體中混有氣體。(3)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若生成的氣體在D裝置中被完全吸收,則測得的CuO的還原率為(4分)。(5)為了保護環境,應在D裝置的排氣管口采取的措施是四、科學探索(8分)24、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做了“氫氧化鈉溶液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的實驗”后,大家紛紛提出到底是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了呢?同學們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的是溶液中的水。猜想二: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的是氫氧化鈉溶液中的鈉離子。猜想三: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的是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第一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①取一份適量的食鹽水裝入試管。②向(1)的食鹽水中滴入幾滴無色的酚酞試液。③溶液沒有變色。(1)第一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的實驗方法是(A、歸納法B、排除法)(2)第一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的結論是。第二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①分別取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鉀溶液、氫氧化鈣溶液,分別裝入三支試管。②向(1)的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入幾滴無色的酚酞試液。③發現三支試管中的溶液都變成了紅色。(1)第二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的實驗方法是(A、歸納法B、排除法)(2)第二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的結論是。中考集訓1.有甲、乙、丙三種金屬,甲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乙、丙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如果把乙和丙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乙表面有銀析出,而丙沒有變化,則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丙>乙>甲 D.乙>甲>丙第2題圖2.(湘潭中考)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現向其中逐漸加入一定質量的鐵粉進行處理,并繪制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與溶液中溶質種類的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溶液中溶質為3種時,金屬單質的種類也為3種B.當溶質種類為2種時,金屬單質種類可能為2種C.a、b兩點,溶液的質量相等D.當溶質種類為1種時,金屬單質種類可能為1種3.(常州中考)向盛有氯化亞鐵和氯化銅混合溶液的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得到固體M和溶液N。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鋅有剩余時,M中一定有Fe、Cu和ZnB.鋅有剩余時,N中一定沒有FeCl2和CuCl2C.鋅無剩余時,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D.鋅無剩余時,N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第4題圖4.(牡丹江中考)向一定量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鋅粉,所得溶液的質量與加入鋅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硝酸銅、硝酸鋅B.向b點所得固體中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C.c點所得固體為銀和銅D.d點所得溶液中溶質一定有硝酸鋅,可能有硝酸銅第5題圖5.兩個燒杯中有等質量的鋅和鐵,分別逐漸加入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A、B代表金屬,a、b、c是曲線上的三個點,則:(1)分析可知:A金屬是________;在________點時兩燒杯中金屬都有剩余。(2)寫出b點時B金屬所在燒杯里的溶液溶質是____________(填化學式)。6.(東營中考)鐵的銹蝕對社會生產造成較大損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某些食品包裝袋內常放入還原性鐵粉作“雙吸劑”以防止食品腐敗。某課外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發現了一包破損的還原性鐵粉(含少量雜質,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們取六份樣品,分別加稀硫酸反應。測得部分數據如下,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問題。實驗次數13456取樣品質量(g)31.031.031.031.031.0取稀硫酸質量(g)30.090.0120.0150.0180.0產生氣體質量(g)0a0.30.50.6(1)食品袋內放入“雙吸劑”是為了吸收__________________,用鐵粉而不用鐵塊作“雙吸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的數值為________。(3)第4次實驗,所得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4)列式計算該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保留至0.1%)。1.A 2.B 3.D 4.C5.(1)鐵 c (2)ZnSO4、H2SO46.(1)O2、H2O 增大與氧氣、水分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 (2)0.1 (3)Fe2(SO4)3、FeSO4 (4)該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為54.2%。課堂筆記知識點總結學科輔導講義學員姓名年級科目科學任課教師授課時間班主任教學內容第二章 金屬和金屬礦物01 教學目標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以及用途;合金的概念、性能及常見的合金;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常見的金屬礦物以及金屬冶煉的原理、現象、步驟和裝置;物質轉歸。02 教學內容1金屬的物理性質:常溫下一般為固態(汞為液態),有金屬光澤。大多數為銀白色(銅為紫紅色,金為黃色)。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延展性。金屬之最:①目前世界產量最高的金屬:鐵(鐵>鋁>銅);②導電導熱性最好的金屬:銀(銀>銅>金>鋁);③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鋁;④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鈣;⑤硬度最大的金屬:鉻;⑥熔點最高的金屬:鎢;⑦熔點最低的金屬:汞;⑧密度最大的金屬:鋨;⑨密度最小的金屬:鋰。合金:是一種金屬和其他種金屬(或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合金是一種混合物。注意:①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組成它的純金屬,合金的熔點一般低于組成它的純金屬,合金的抗腐蝕性一般強于組成它的純金屬(因為金屬在熔合了其他金屬或非金屬后,不僅組成上發生了變化,其內部結構也發生了改變,從而引起性質的變化。)。②常見的鐵合金有鋼和生鐵,二者的主要區別是碳的含量不同。2金屬的化學性質:(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①鎂在空氣中被氧化,生成MgO,在氧氣中點燃,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MgO。②鋁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Al2O3),使鋁制品表面變暗,并可以防止內部的鋁進一步與氧氣反應,起到保護作用。但酸性或堿性物質會破壞鋁的氧化膜,所以不可用鋁制容器盛放酸性或堿性物質。③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生成Fe2O3(鐵銹),而在干燥的空氣中則不易生銹;其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Fe3O4(黑色固體)。④銅在潮濕的空氣中也會生銹,但銅生銹需要氧氣、水、二氧化碳共同參與,生成銅銹[Cu2(OH)2CO3],因其是綠色的俗稱銅綠,化學名稱為堿式碳酸銅。⑤金、銀在點燃條件下也不與氧氣發生反應。(真金不怕火煉)(2)金屬與酸的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除鉀、鈣、鈉外),均可以與酸發生反應生成H2,這也是置換反應,只是各種金屬反應速度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金屬活動性越強,反應越劇烈,反應速度越快。如Mg和Fe都可以與酸反應生成H2,但Mg與酸反應的反應速度要比Fe快,放出H2的速度也更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H2SO4===________+H2↑Fe+H2SO4===________+H2↑說明 ①金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必須排在H元素前面,但鉀、鈣、鈉等活潑金屬除外,因為它們會先與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堿,堿再與酸反應生成相應的鹽,不能置換出氫氣。②酸應該是非氧化性酸(HNO3、濃H2SO4等則不符合,因為有氧化性的酸先將金屬氧化成金屬氧化物后再與酸反應生成對應的鹽,不能置換出氫氣);③如果目的是制取氫氣,則不能用揮發性酸(如濃鹽酸或硝酸),否則會使制得的氣體不純。④Fe與非氧化性的酸反應,生成二價鐵,而不是三價鐵;與氧化性的酸(如硝酸)反應,生成三價鐵。例1 (株洲中考)用實驗比較銅、鋅、銀的金屬活動性,最好的方法是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A.ZnSO4溶液 B.NaOH溶液C.稀鹽酸 D.CuSO4溶液例2 (咸寧中考)金屬R放入稀硫酸中,沒有氣泡產生,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下列關于R的金屬活動性判斷不正確的是( )A.R>Cu B.R>FeC.Zn>R D.R>Ag例3 在利用某種金屬材料時,人們往往要考慮這種材料的化學性質,因此需要對一些金屬的活動性及反應的快慢進行研究。(1)請寫出能體現金屬化學性質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同條件下,不同金屬與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反應,反應的快慢不同。取等質量大小相似(一定要有這個條件)的鎂片、鋅片、鐵片中的兩種金屬,分別放入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氫氣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曲線A對應的金屬是________。(3)在一定條件下,同一反應進行的快慢與反應物的濃度有關?,F將一定濃度的稀硫酸與過量鋅反應制取氫氣,為了使反應慢點而又不影響生成氫氣的總量,可向稀硫酸中加入適量的一些物質,其中原理上可行的是________(選填序號:①水;②NaOH稀溶液;③Na2SO4稀溶液)。(3)金屬和鹽的反應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如:將一根鐵絲插入盛有CuSO4溶液的試管中,過一會兒發現鐵絲上有銅析出,發生的反應為:Fe+CuSO4===________+Cu說明 ①排在前面的金屬,其活動性比排在后面的強,可以將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這些反應都是置換反應。如Fe可以置換出Cu,反之就不可以。②鹽必須是可溶的。如Cu+2AgNO3==2Ag+Cu(NO3)2,但Cu和AgCl不反應,因為AgCl不溶于水,而AgNO3溶于水。③鉀、鈣、鈉等活潑金屬,遇水就可發生反應,所以不能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④一種金屬若同時與兩種鹽溶液反應,遵循“遠距離的先置換”的規律,如過量的Fe粉加入CuSO4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時,Fe先置換出Ag后置換出Cu。⑤金屬Fe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都只能得到+2價的亞鐵鹽,不能得到+3價的鐵鹽。3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規律:(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金屬位置越靠前,其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稀鹽酸、稀硫酸中的氫(酸中的氫)。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4金屬活動性的探究實驗原理:根據金屬與酸能否發生反應或反應的劇烈程度,或根據金屬能否把另一金屬從其鹽溶液里置換出來設計實驗。設計方法①比較兩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方案1:金屬和金屬的鹽溶液,如Zn、Cu將Zn放入Cu的鹽溶液中,若有紅色固體析出,則金屬活動性:Zn>Cu;或將Cu放入Zn的鹽溶液中,若溶液未變藍色,則金屬活動性:Zn>Cu。方案2:金屬和酸溶液將狀態相同的金屬A和B同時放入相同的酸溶液中,若A與酸反應,B不與酸反應,則金屬活動性:A>B;若A、B均與酸反應,A產生氣泡的速率比B快,則金屬活動性:A>B。②比較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如Al、Fe、Cu。方案1:兩鹽夾一金取鋁和銅的鹽溶液,將金屬鐵分別放入兩種鹽溶液中,若鋁的鹽溶液中鐵片無明顯現象,銅的鹽溶液中鐵片上有紅色固體附著,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則金屬活動性:Al>Fe>Cu。方案2:兩金夾一鹽取相同的鐵的鹽溶液,向其中分別加入鋁片、銅片,加入鋁片的溶液由淺綠色變成無色;加入銅片的溶液無明顯現象,則金屬活動性:Al>Fe>Cu。說明:(1)在進行金屬鋅與硫酸的反應前,需將金屬進行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以免影響反應速率。(2)在比較金屬活動性時要注意控制變量法的應用,如酸溶液或鹽溶液的溫度、濃度、體積,金屬的形狀、表面積等必須保持一致。做金屬與酸反應的實驗時,一般用稀鹽酸或稀硫酸而不用硝酸或濃硫酸,且所用的酸的種類相同。金屬與鹽溶液反應時,鹽必須可溶于水。例1 (廣州中考)為了探究影響鋅與鹽酸反應劇烈程度的因素,某學習小組設計了下列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實驗①實驗②實驗③A.對比實驗①和②,可研究鹽酸的濃度對反應劇烈程度的影響B.對比實驗②和③,可研究鹽酸的濃度對反應劇烈程度的影響C.對比實驗②和③,可研究溫度對反應劇烈程度的影響D.對比實驗①和②,可研究溫度對反應劇烈程度的影響例2 (包頭中考)某化學小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溶液A和固體B。對濾液A所含的溶質有以下幾種猜想:①Mg(NO3)2、AgNO3、Cu(NO3)2②Mg(NO3)2、Cu(NO3)2③Mg(NO3)2、AgNO3④只有Mg(NO3)2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填標號),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探究】若猜想④成立,通過以下實驗可確定固體B的成分,請將下表填寫完整。實驗步驟現象固體B的成分______________有氣泡產生__________5金屬冶煉①金屬冶煉主要是指將金屬氧化物轉化為金屬的過程。在金屬氧化物中加入還原劑,奪取金屬氧化物中的氧,從而使其還原成金屬單質。②可以作還原劑的物質主要有碳、一氧化碳和氫氣。(1)從孔雀石中冶煉銅:①孔雀石(或銅銹)的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為綠色粉末。?②孔雀石加熱:Cu2(OH)2CO3===2CuO+H2O+CO2?③氫氣還原氧化銅:H2+CuO===Cu+H2O現象:黑色粉末狀固體逐漸變為紅色,試管口有水珠生成。操作注意事項:實驗開始時需先通一會氫氣,再加熱氧化銅,防止氫氣與空氣混合加熱時試管爆裂;實驗停止后,要繼續通人氫氣,直到試管冷卻為止,防止灼熱的銅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氧化銅。④木炭和氧化銅粉末在高溫下的反應:?C+2CuO===2Cu+CO2實驗現象:黑色固體逐漸變為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濕法煉銅:Fe+CuSO4==FeSO4+Cu(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Fe2O3=====2Fe+3CO2操作注意事項:實驗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實驗時應該先通—會一氧化碳,以排除試管中的空氣,防止一氧化碳與空氣混合加熱時引起爆炸。多余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到空氣中,應對著火焰燒掉,因此要尾氣處理。說明: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取的反應,叫做還原反應;能從氧化物中奪取氧的能力叫做還原性,具有還原性的物質可作還原劑。如碳、一氧化碳和氫氣等。重要提示: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中容易出現的典型錯誤:(a)試管口高于試管底。應使試管口略低于試管底,防止反應生成的水倒流。(b)試管口加了膠塞。試管口不能加膠塞,否則氣體排不出,容易造成試管炸裂。(c)導管略伸入試管口。應使導管貼試管上壁伸入試管底部。6金屬冶煉中有關純度問題的汁算(1)根據混合物質量及其純度,計算純凈物質量:純凈物質量=混合物質量×純度(2)根據純凈物的質量,求出其中組成元素的質量分數。組成元素的質量分數=某組成元素的質量÷純凈物的質量(3)求工業產品中的含雜質的物質的質量(即混合物質量)混合物質量=純凈物質量÷純度7金屬的防護鐵的銹蝕條件: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防銹的方法:①鐵制品隔絕空氣:如涂漆、涂凡士林等;②鐵制品隔絕水:如保持鐵制品表面干燥等;③改變鐵制品的內部結構:制成合金。保護金屬的方法:①防止金屬銹蝕;②回收和利用廢金屬;③尋找金屬的代替品。8物質轉化的規律(1)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如CaCaOCa(OH)2CaCO3、(2)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鹽。如CCO2H2CO3Na2CO3、(3)金屬+非金屬無氧酸鹽。如2Na+Cl2===2NaCl(4)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鹽。如Na2O+CO2===Na2CO3(5)酸+堿鹽+水。如HCl+NaOH===NaCl+H2O(6)鹽+鹽新鹽+新鹽。如NaCl+AgNO3===AgCl+NaNO3(7)金屬氧化物+酸鹽+水。如Fe2O3+6HCl===2FeCl3+3H2O(8)非金屬氧化物+堿鹽+水。如SO2+2NaOH===Na2SO3+H2O(9)金屬+鹽新金屬+新鹽。如Fe+CuSO4===Cu+FeSO4(10)金屬+酸鹽+氫氣。如Fe+2HCl===FeCl2+H2說明:①鹽跟金屬的反應,要求參加反應的鹽必須是可溶的,由于鹽跟金屬的反應一般都在水溶液中進行,因此一些非常活潑能夠跟水發生反應的金屬(如鉀、鈣、鈉等)也不符合要求。②鹽與鹽的反應、鹽與堿的反應除必須滿足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氣體,水或沉淀)外,其反應物必須都可溶。9常見的材料(一)常見的材料:金屬材料(合金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以及有機合成材料。1.合金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非金屬)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大多數的金屬材料實際是合金,鋼是最常見、應用較廣的一種合金。2.常見的三大無機非金屬材料為水泥、玻璃和陶瓷。(1)水泥:晉通水泥是由石灰石與黏土混在一起在爐中煅燒成熟料后加石膏磨細而成。(2)玻璃:普通玻璃是將石英和石灰石等經過配料、熔化、成型、退火等工序制成的。(3)陶瓷:用天然的硅酸鹽和其他礦物原料制成,具有耐水、耐酸堿和絕緣性好等優點。(4)紅色玻璃中加了氧化亞銅(Cu2O),在藍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鈷(Co2O3)。3.三大有機合成材料為合成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二)材料的發展1.根據人類在不同時期的材料發展情況,可將人類的歷史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新材料時代。2.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現或正在發展中的、具有優異特性和功能并能滿足技術進步所需要的材料,如光電子材料、超導材料、納米材料等。信息材料、先進復合材料、超級陶瓷材料、新型金屬材料、新型高分子作業:一、選擇題:1、列下物質中,后者包含前者的是………………………………………………………()A、純凈物、單質B、純凈物、化合物C、金屬氧化物、化合物D、氧化物、金屬氧化物2、氣體M是由H2、CO、CO2、HCl四種氣體混合而成,將M依次通過①氫氧化鈉溶液;②灼熱的氧化銅;③足量的濃硫酸(每步反應中氣體均反應完全),最后還有氣體導出。則M中一定含有…………………………………………………………………………()A、H2B、COC、CO2D、HCl3、鐵片在下圖所示的四支試管中,最容易生銹的是……………………………………()4、為了防止鐵制品表面生銹,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A、保持鐵制品表面干燥與清潔B、涂上油或噴上一層油漆C、鍍上一層其它金屬D、提高鐵的質量分數5、鋼鐵制品在高溫下經氧化,可生成一層致密牢固的氧化膜,保護著內部鋼鐵不再銹蝕,即工業上常說的“發藍”、“發黑”。這層氧化膜是………………………………………()A、Fe3O4、B、Fe2O3C、FeOD、Fe(OH)36、鋪設京九鐵路所用的合金鋼是………………………………………………………()A、不銹鋼B、錳鋼C、硅鋼D、鎢鋼7、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屬材料,大多數屬于合金B、銅呈紫紅色,在潮濕的空氣中它會生銹C、鐵屬于黑色金屬,所以純鐵是黑色的D、水銀是金屬,在常溫下呈液態8、繼“食鹽加碘”之后,我國又將啟動“醬油加鐵”,其意義在于………………()①補充人體需要的鐵元素②預防缺鐵性貧血③改善醬油的味道增加黑色素④減少廚房污染物,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④9、將一定量的鐵片分別投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質量減少的是…………………………()A.稀鹽酸B.硫酸亞鐵C.硫酸銅D.硫酸鎂10、制造飛翼船時,采用了大量的鋁合金材料,其原因是…………………………()(A)鋁合金材料密度小(B)鋁合金材料強度大(C)鋁合金材料有料強的搞氧腐蝕能力(D)以上都是11、常用作食品包裝的是……………………………………………………………()(A)聚氯化烯(B)聚苯乙烯(C)酚醛樹脂(D)聚乙烯12、“綠色化學工藝”是預防污染的基本手段,其理想狀態是反應物里的原子全部轉化到欲制取的產物中,對環境實現零排放。下列反應類型中,一定屬于“綠色化學工藝”的是…………………………………………………………………………()(A)分解反應(B)化合反應(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13、世界衛生組織已把鋁確定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鋁在下列應用中應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鋁合金②制炊具③用明礬[KAl(SO4)2]凈水④包裝糖果和小食品⑤制電線(A)①⑤(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14、所謂合金,就是不同金屬(或非金屬)在熔化狀態下形成的一種具有金屬特性的熔合物。根據下列四種金屬的熔沸點,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金屬CuAlFeNa熔點(0C)1083660153597.5沸點(0C)259522003000883(A)Fe和Na(B)Al和Na(C)Fe和Cu(D)Al和Cu15、公元2世紀,我國古代煉丹家魏伯陽著有的《周易參同契》機世界上現在最早的一部煉丹專著。書中描寫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奪精光。”這句話是指黃金的性質在強熱條件下……………………………………………………………………………………()(A)很穩定(B)易氧化(C)很活潑(D)易還原二、填空題(每空1分,計48分)16、常用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有、和等。有機合成材料是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取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有、和三大類。17、如果血液中缺乏亞鐵離子,就會造成缺鐵性貧血。市場上出售的某麥片中含有微量的顆粒極小的還原性鐵粉。這些鐵粉在人體中胃液(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作用下轉化為亞鐵鹽,這個轉化的化學方程式是:。+1-20+40+118、寫出用H、O、S、C、Na、K六種元素中的部分元素,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學式:(化學式不能重復)⑴金屬單質;⑵非金屬單質;⑶金屬氧化物;⑷非金屬氧化物;⑸酸;⑹堿;⑺鹽;⑻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19、將下列物質間反應的化學式填寫完整⑴金屬+非金屬→ ⑵金屬+非金屬→⑶金屬+酸→+氫氣 ⑷酸+堿→+⑸酸+金屬氧化物→ + ⑹酸+鹽→ + ⑺堿+非金屬氧化物→ + ⑻堿+鹽→ + ⑼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 + ⑽鹽+鹽→ + ⑾金屬+鹽→ + 20、現有失去標簽的的四瓶溶液,已知它們是稀鹽酸、純堿溶液、氯化鋇溶液、硝酸銀溶液?,F在四瓶溶液的瓶上分別貼上ABCDA↓↑↓B↓—↓C↑—↓D↓↓↓A、B、C、D四張標簽,分別進行兩兩間的相互反應,有關實驗現象記錄如右表:(“—”表示無現象或不反應,“↓”表示有沉淀產生?!啊北硎居袣怏w產生。)則:(1)A、B、C、D四種溶液分別是:(用化學式表示)ABCD。(2)請寫出B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1、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研究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對大量實驗事實的分析,得出一些規律,并總結規律和物質本身的內在聯系,在此基礎上對一些物質的性質作出推測。這是學習科學必需的思想方法,你有這方面的體驗嗎?(1)請仿照示例的思維過程,以學過的酸、堿、鹽、金屬的化學性質為例,填寫下表(所填規律不能重復):實驗事實(每空至少舉兩例)規律推測同類物質具有的相同性質示例:NaOH、KOH溶液都能使無色酚酞變紅堿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變紅Ca(OH)2溶液也能使無色酚酞變紅a.Na2CO3、CaCO3與HCl溶液反應都能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b.22、廢液中含有AgNO3和Cu(NO3)2,工廠設計生產方案如下圖所示:加足量稀硫酸過濾③(1)加入的X、Y物質分別是。(2)寫出①③兩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第①步:;第③步:。(3)你認為此方案的生產目的是。三、分析計算題:(14分)23、某課外活動小組利用一氧化碳測定CuO的還原率。實驗開始時,對參與實驗的氣體未作任何處理就直接使用,結果測得的CuO的還原率超過了100%,后來經過分析討論并改進實驗裝置,改進后的實驗裝置及測得的實驗數據見如下圖表:混合氣體的量(g)7CuO的量(g)20沉淀的量(g)20試回答:(1)指出圖中所標示的儀器的名稱:①②(2)改進實驗裝置前測得的CuO的還原率超過了100%,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通入的一氧化碳氣體中混有氣體。(3)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若生成的氣體在D裝置中被完全吸收,則測得的CuO的還原率為(4分)。(5)為了保護環境,應在D裝置的排氣管口采取的措施是四、科學探索(8分)24、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做了“氫氧化鈉溶液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的實驗”后,大家紛紛提出到底是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了呢?同學們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的是溶液中的水。猜想二: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的是氫氧化鈉溶液中的鈉離子。猜想三: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的是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第一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①取一份適量的食鹽水裝入試管。②向(1)的食鹽水中滴入幾滴無色的酚酞試液。③溶液沒有變色。(1)第一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的實驗方法是(A、歸納法B、排除法)(2)第一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的結論是。第二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①分別取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鉀溶液、氫氧化鈣溶液,分別裝入三支試管。②向(1)的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入幾滴無色的酚酞試液。③發現三支試管中的溶液都變成了紅色。(1)第二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的實驗方法是(A、歸納法B、排除法)(2)第二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的結論是。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CBCDA6——10BCACD11——15DCBAA二、填空題:16、略;17、Fe+HCl=FeCl2+H2↑18、Na;S;K2O;H2O;H2CO3;KOH;K2CO319、略20、A、Na2CO3B、BaCl2C、HClD、AgNO3;BaCl2+2AgNO3=2AgCl↓+Ba(NO3)221、略22、X:Cu;Y:Fe;2AgNO3+Cu=Cu(NO3)2+2Ag;Fe+H2SO4=FeSO4+H2↑三、分析計算題:23、(1)酒精燈,鐵架臺;(3)CO2+2NaOH=Na2CO3+H2O(4)80%(5)進行尾氣處理Cu2(OH)2CO3;H2O;CuO;FeCl3+3NaOH=Fe(OH)3↓+3NaCl2H2O=====2H2↑+O2↑Fe+CuSO4=FeSO4+Cu四、科學探索24、排除法;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的是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歸納法;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的是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中考集訓1.有甲、乙、丙三種金屬,甲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乙、丙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如果把乙和丙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過一會兒,在乙表面有銀析出,而丙沒有變化,則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丙>乙>甲 D.乙>甲>丙第2題圖2.(湘潭中考)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現向其中逐漸加入一定質量的鐵粉進行處理,并繪制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與溶液中溶質種類的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溶液中溶質為3種時,金屬單質的種類也為3種B.當溶質種類為2種時,金屬單質種類可能為2種C.a、b兩點,溶液的質量相等D.當溶質種類為1種時,金屬單質種類可能為1種3.(常州中考)向盛有氯化亞鐵和氯化銅混合溶液的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得到固體M和溶液N。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鋅有剩余時,M中一定有Fe、Cu和ZnB.鋅有剩余時,N中一定沒有FeCl2和CuCl2C.鋅無剩余時,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D.鋅無剩余時,N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第4題圖4.(牡丹江中考)向一定量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鋅粉,所得溶液的質量與加入鋅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硝酸銅、硝酸鋅B.向b點所得固體中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C.c點所得固體為銀和銅D.d點所得溶液中溶質一定有硝酸鋅,可能有硝酸銅第5題圖5.兩個燒杯中有等質量的鋅和鐵,分別逐漸加入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A、B代表金屬,a、b、c是曲線上的三個點,則:(1)分析可知:A金屬是________;在________點時兩燒杯中金屬都有剩余。(2)寫出b點時B金屬所在燒杯里的溶液溶質是____________(填化學式)。6.(東營中考)鐵的銹蝕對社會生產造成較大損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某些食品包裝袋內常放入還原性鐵粉作“雙吸劑”以防止食品腐敗。某課外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發現了一包破損的還原性鐵粉(含少量雜質,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們取六份樣品,分別加稀硫酸反應。測得部分數據如下,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問題。實驗次數13456取樣品質量(g)31.031.031.031.031.0取稀硫酸質量(g)30.090.0120.0150.0180.0產生氣體質量(g)0a0.30.50.6(1)食品袋內放入“雙吸劑”是為了吸收__________________,用鐵粉而不用鐵塊作“雙吸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的數值為________。(3)第4次實驗,所得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4)列式計算該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保留至0.1%)。1.A 2.B 3.D 4.C5.(1)鐵 c (2)ZnSO4、H2SO46.(1)O2、H2O 增大與氧氣、水分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 (2)0.1 (3)Fe2(SO4)3、FeSO4 (4)該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為54.2%。課堂筆記知識點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金屬和金屬礦物.docx 第二章 金屬和金屬礦物教師.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